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读《倾城之恋》有感
张爱玲的一生是坎坷的,她十八岁的时候被父亲关起来,患了痢疾父亲也见死不救。她的第一个丈夫伤了她的心,第二个丈夫在婚前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利和乐趣,坚决逼她堕胎,可以说,张爱玲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都是对不住她的。我觉得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不应该受到这样的亏欠和辜负,因此能了解她思想的轨迹和文字的脉络,明白她的小说为何如此悲情,更明白为什么她最喜欢的词是荒凉。 《倾城之恋》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张爱玲的作品没有多少触及到社会的现实问题,或许这是她的一个弱项,又或许因为她的传统而又不喜欢政治,所以在有的方面并没有表现得很深度。而且《倾城之恋》中对于战争的描写给人的感觉是很粗糙的,只是我们喜欢“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感觉,所以并不在乎这一点。
在我看来《倾城之恋》中流苏与柳原的恋情本身的完满性似乎就已经落入一个俗套,既然要表现人物本身的恋爱世界中的思想,那么为什么最后却是一个没有划好的圆呢?我的个人感觉是没有划好的圆比划好的更具有一种难得的吸引力,就像莎士比亚的悲剧比喜剧更具有影响力一样。
《倾城之恋》中我觉得最精彩的一段是流苏到了上海之后,与柳原那几场交锋,互相揣测对方的心意,尤其是那一夜,柳原拨了流苏房里的电话,对她说的那些话,以及他们争吵的内容,流苏想到的是现实方面,表达她想要跟柳原结婚的意愿,但柳原的出发点是情感,
两方所思所想根本就互相违悖,这场谈话终将不欢而散。两人也因为这次的谈话了解到,白流苏想让范柳原跟她结婚,而范柳原却只想让白流苏做他的情妇,了解到这点,流苏被激怒,回上海白家,却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歌家她是待不下去了。就在范柳原发了电报要流苏回香港的时候,流苏毅然决然地回去了,她想要摆脱这个家,所以此次的香港之行已和第一次所抱持的心态大不相同了,她决心去依靠柳原,和他在一起。流苏妥协了,在这场角力赛中,终究因为屈居于弱势而妥协,柳原也顺利得到流苏与对自我的认同。后来柳原把流苏安顿好后,便要前往英国,但拒绝了流苏的同行,至少流苏在生活上得到了保障,拥有了她的房子,在墙上打上了她自己的印号,这是属于她自己的家。战争爆发,流苏与柳原在战乱中相依为命,确立了对彼此的情感,从游戏般的恋爱升华成真正的感情,并且结婚,有了完美的结局。在这纷乱的时代,她没有被击倒,在风雨飘摇中立起了身。 《倾城之恋》中的爱情与我们现代的感觉很不同,但又很相似。不同的,是现代的女人不会像以前的人那样麻烦、那样暧昧。相同的,是现代人一样会害怕“输”给他人(包括自己的伴侣)。如果不是那一场大战(日本侵华),令双方都看到自己是多么地爱对方,他们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当天地都好像不再存在的时候,只有对方还在。又或者,连对方也不在的时候,还计较甚么输嬴呢?
张爱玲的这篇小说无论如何是以结构和语言取胜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于爱情的这一引自《诗经》的描述:“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姓名:刘佳佳 学院:文通学院
班级:11级汉语言1班 联系方式:[1**********]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读《倾城之恋》有感
张爱玲的一生是坎坷的,她十八岁的时候被父亲关起来,患了痢疾父亲也见死不救。她的第一个丈夫伤了她的心,第二个丈夫在婚前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利和乐趣,坚决逼她堕胎,可以说,张爱玲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都是对不住她的。我觉得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不应该受到这样的亏欠和辜负,因此能了解她思想的轨迹和文字的脉络,明白她的小说为何如此悲情,更明白为什么她最喜欢的词是荒凉。 《倾城之恋》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张爱玲的作品没有多少触及到社会的现实问题,或许这是她的一个弱项,又或许因为她的传统而又不喜欢政治,所以在有的方面并没有表现得很深度。而且《倾城之恋》中对于战争的描写给人的感觉是很粗糙的,只是我们喜欢“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感觉,所以并不在乎这一点。
在我看来《倾城之恋》中流苏与柳原的恋情本身的完满性似乎就已经落入一个俗套,既然要表现人物本身的恋爱世界中的思想,那么为什么最后却是一个没有划好的圆呢?我的个人感觉是没有划好的圆比划好的更具有一种难得的吸引力,就像莎士比亚的悲剧比喜剧更具有影响力一样。
《倾城之恋》中我觉得最精彩的一段是流苏到了上海之后,与柳原那几场交锋,互相揣测对方的心意,尤其是那一夜,柳原拨了流苏房里的电话,对她说的那些话,以及他们争吵的内容,流苏想到的是现实方面,表达她想要跟柳原结婚的意愿,但柳原的出发点是情感,
两方所思所想根本就互相违悖,这场谈话终将不欢而散。两人也因为这次的谈话了解到,白流苏想让范柳原跟她结婚,而范柳原却只想让白流苏做他的情妇,了解到这点,流苏被激怒,回上海白家,却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歌家她是待不下去了。就在范柳原发了电报要流苏回香港的时候,流苏毅然决然地回去了,她想要摆脱这个家,所以此次的香港之行已和第一次所抱持的心态大不相同了,她决心去依靠柳原,和他在一起。流苏妥协了,在这场角力赛中,终究因为屈居于弱势而妥协,柳原也顺利得到流苏与对自我的认同。后来柳原把流苏安顿好后,便要前往英国,但拒绝了流苏的同行,至少流苏在生活上得到了保障,拥有了她的房子,在墙上打上了她自己的印号,这是属于她自己的家。战争爆发,流苏与柳原在战乱中相依为命,确立了对彼此的情感,从游戏般的恋爱升华成真正的感情,并且结婚,有了完美的结局。在这纷乱的时代,她没有被击倒,在风雨飘摇中立起了身。 《倾城之恋》中的爱情与我们现代的感觉很不同,但又很相似。不同的,是现代的女人不会像以前的人那样麻烦、那样暧昧。相同的,是现代人一样会害怕“输”给他人(包括自己的伴侣)。如果不是那一场大战(日本侵华),令双方都看到自己是多么地爱对方,他们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当天地都好像不再存在的时候,只有对方还在。又或者,连对方也不在的时候,还计较甚么输嬴呢?
张爱玲的这篇小说无论如何是以结构和语言取胜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于爱情的这一引自《诗经》的描述:“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姓名:刘佳佳 学院:文通学院
班级:11级汉语言1班 联系方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