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书法教案

一、写字教学的总目标

写字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写字技法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一门课程。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二、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行书教学,第一课介绍行书特点和基本笔画。第二课讲行书的第一个特点,点画呼应。第三课讲笔势连贯。第四课讲以转代折。第五课讲以曲代直。第六课讲增减钩挑。第七课讲替换笔画。第八课讲欣赏于练习。

一节课既要讲授行书的一个特点,又要教行书的一个写法,二者交替进行同步练习。

三、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两部分内容可以分前后阶段进行教学,也可以隔周交叉进行教学。

2. 应注意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在练中教给学生书写和运笔的过程。

3. 可要求学生用钢笔书写各种练习作业。

4. 毛笔字练习作业。每课只有三张,一张供课堂指导练习用,两张供学生课外独立练习用。

5. 要重视对写字教学的考察。

钢笔字部分(一)

1.行书的特点和基本笔画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行书及其楷书的区别。

2. 能说出行书的六个特点。

3. 进行行书基本笔画的练习,要求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先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楷书和行书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归纳行书和楷书的不同之处。

2. 小结。

3. 向学生简介行书的特点,并让他们对行书有初步了解。

4. 提出每课训练要求。

5. 进行行书笔画指导。

6. 学生自己选择一本行书字帖作范本,进行欣赏并做行书基本笔画练习。

钢笔字部分(二)

2.行书特点之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行书的第一个特点:点画呼应

2. 懂得行书独立点和组合点的写法,并要求写好行书独立点。

3. 初步掌握呼应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提示,理解点画呼应的含义,并在例字中找到这一特点。

2. 学习点画的写法。行书中的点在多数情况下起着笔画的过渡起止装饰的作用。

(1)    独立点。

(2)    组合点

3. 老师边示范,学生边临摹。

4. 范字指导提要

广:横画不宜长

小:竖钩不宜长

斗:横要写成上挑横,适当斜些,并连贯竖画

立:组合点要紧凑

产:下横要有变化

羽:左小右大,上下点呼应。

钢笔字部分(三)

3.行书特点之二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二隔特点:笔势连贯

2. 让学生指导行书横的写法,写好行书横的笔画

3. 初步掌握行书笔势连贯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说明,明白笔势连贯的意义,并懂得笔画中出现的牵丝,就是笔势连贯的一种写法。

2. 学习行书横的写法。

3. 书写时,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临摹,最后师生共同评议。对个别书写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分析原因,进行辅导。

4. 范字指导提要:

三:横改点,下横长

又:捺改点

子:钩和横连写

石:口字一笔写成

之:捺改点

以:减省笔画

钢笔字部分(四)

4.行书特点之三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三个特点:以转代折

2. 学习行书竖的写法,写好行书中竖的笔画

3. 掌握以转代折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明白以转代折的意义,懂得转是由书写速度快而产生的。以转代折要注意体现笔力,避免浮躁。

2. 学习行书竖的写法

3. 范字指导提要

己:折处圆转

月:折处圆转,两横省略成点

四:折画圆转

只:左右点呼应

固:竖为右回锋竖

历:横撇练写

钢笔字部分(五)

5.行书特点之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白行书的第四个特点:以曲代直

2. 懂得行书撇的写法,写好行书中撇的笔画

3. 掌握以去代直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说说行书的第四个特点,以曲代直,懂得以曲代直的意义是加快书写速度,并加强书写笔画的连贯性

2. 学习行书撇的写法

3. 老师要先示范,在让学生临摹,然后讲评学生的作业,对个别字写的较差的学生,要认真加以辅导。

4. 范字指导提要

正:两个小笔画省略,以曲代直

可:省略口字

出:一气呵成

生:一气呵成

高:圆而不滑

校:以曲代直

语:言字旁横折要显而易见,吾字要一气呵成

钢笔字部分(六)

6.行书特点之五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五个特点:增减钩挑

2. 懂得行书捺的写法,写好行书中捺的笔画

3. 掌握增减钩挑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明白增减钩挑的意义。懂得增减钩挑是为了加强笔画的呼应以及左右笔画之间的联系,使空处更饱满

2. 学习行书捺的写法

3. 教师先示范,学生临摹,然后进行批改讲评,对写得好的要予以表扬,对有进步的要予以鼓励。

4. 范字指导提要

古:上挑横横折处要圆

占:横改点

亥:连笔要自然连贯

画:以转代折

寿:三横连贯,笔画呼应

准:上下点呼应,单人旁连成一笔写,竖为右回锋竖,右边以曲代直,省略两横

宣:以曲代直,省略两个横画

省:省略两点,两横以曲代直

钢笔字部分(七)

7.行书特点之六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六个特点:替换笔画

2. 学写行书钩的写法,写好行书中钩的笔画

3. 掌握替换笔画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的说明,明白替换笔画的意义,掌握替换笔画的方法

2. 学习行书钩的写法

3. 教师先示范,学生临摹,最后批改讲评。对书写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对书写有进步的同学予以鼓励,对态度不够认真的同学,要耐心教育。

4. 范字指导提要

长:捺改点

世:改变笔顺,竖折连写‘

本:改变笔画,最后一笔为露竖锋

史:省略横画

更:捺改长点

足:形似走

罗:省略一横

我:斜钩有力,回锋后写撇点

然:捺写成回锋捺,呼应四点底

钢笔字部分(八)

8.欣赏语练习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再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

2. 让学生知道行书折和提的写法,写好行书的折和提

3. 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文中所举的范句,以提高学生书写行书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复习前面所学的行书笔法的几个要求;系统讲评学生前面所书写的作业,肯定成绩,表扬先进。

2. 学习折和提的写法

3. 先示范,再让学生临摹,然后讲评,要以表扬为主,加强辅导。

4. 在欣赏名家作品时,要先引导学生认真欣赏,并能按行书的特点,一一进行指点。

5. 范句指导

临摹前,指点学生特别注意几个难写的字,看清楚笔画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临摹。

毛笔字部分(一)

1.  大字的撇捺

教学目标

1.  通过临帖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柳体字,大字和春字的撇捺运笔特点

2.  能运用大字和春字撇捺的特点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讲解柳体字大字撇捺的特点

2.  在写大太夫火夹等字时撇捺要紧紧连接,交点在竖中线上。

3.  在写卷奉春券奋等字时,撇与捺不宜紧紧相交。撇捺的相交处,要因字而异。

4.  要把握中心轴,还需要注意左右对策。

毛笔字部分(二)

2.短撇和长撇

教学目标

1.  要使学生了解柳体字撇的变化和书写特点

2.  要使学生能因字而异地临写好各种撇,并能初步认识一字多撇的书写法则。

教学过程

1.  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  人字和大字撇的特点的认识和掌握。

3.  使字单人旁的短撇,落笔很重出锋挺直,如一把锐利的尖刀,右边的一撇就是大字撇

4.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三)

3.  向左钩和向右钩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向左钩和向右钩的特点

2.  要求学生认真临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柳体字中向左钩的特点都是短而平,即通过驻笔.回锋.出锋三步完成,并要求写得非常刚劲有力,竖下来要像铁柱一样。

2.  向右钩的特点是竖弯钩和横折钩基本上都向上出锋

3.  教师示范,讲解各字的特点

4.  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四)

4.平捺和走之旁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平捺一波三折的特点

2.  要求学生认真临写好课中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讲解柳体字平捺的特点

2.  强调平捺是关键

3.  教师讲解各字的行笔特点

4.  教师示范

5.  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五)

5.左耳旁和右耳旁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在右耳部的书写特点,以及左耳与右耳的不同特点

2.  要求学生认真临好本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领会柳体字在右耳部的书写特点,以及左耳与右耳的不同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六)

6.竹子头和宝盖头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2.  在领会运笔特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临写好本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七)

7.反文旁和欠字旁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的反文旁和欠字旁的书写特点

2.  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其特点,临写好本课的例字

教学过程

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领会柳体字的反文旁和欠字旁的书写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八)

8.对联的赏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对联的含义,认识对联的各种形式,指导对联在各种场合所起的作用

2.  使学生知道对联的各种章法,及其正文和落款的安排

教学过程

1.  讲解对联

2.  认识对联得各种形式

3.  指导对联在各种场合所起得作用

4.  讲解对联的各种章法,及其正文和落款的安排

5.   学生根据自己得理解书写对联。

一、写字教学的总目标

写字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写字技法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一门课程。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二、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行书教学,第一课介绍行书特点和基本笔画。第二课讲行书的第一个特点,点画呼应。第三课讲笔势连贯。第四课讲以转代折。第五课讲以曲代直。第六课讲增减钩挑。第七课讲替换笔画。第八课讲欣赏于练习。

一节课既要讲授行书的一个特点,又要教行书的一个写法,二者交替进行同步练习。

三、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两部分内容可以分前后阶段进行教学,也可以隔周交叉进行教学。

2. 应注意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在练中教给学生书写和运笔的过程。

3. 可要求学生用钢笔书写各种练习作业。

4. 毛笔字练习作业。每课只有三张,一张供课堂指导练习用,两张供学生课外独立练习用。

5. 要重视对写字教学的考察。

钢笔字部分(一)

1.行书的特点和基本笔画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行书及其楷书的区别。

2. 能说出行书的六个特点。

3. 进行行书基本笔画的练习,要求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先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楷书和行书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归纳行书和楷书的不同之处。

2. 小结。

3. 向学生简介行书的特点,并让他们对行书有初步了解。

4. 提出每课训练要求。

5. 进行行书笔画指导。

6. 学生自己选择一本行书字帖作范本,进行欣赏并做行书基本笔画练习。

钢笔字部分(二)

2.行书特点之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行书的第一个特点:点画呼应

2. 懂得行书独立点和组合点的写法,并要求写好行书独立点。

3. 初步掌握呼应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提示,理解点画呼应的含义,并在例字中找到这一特点。

2. 学习点画的写法。行书中的点在多数情况下起着笔画的过渡起止装饰的作用。

(1)    独立点。

(2)    组合点

3. 老师边示范,学生边临摹。

4. 范字指导提要

广:横画不宜长

小:竖钩不宜长

斗:横要写成上挑横,适当斜些,并连贯竖画

立:组合点要紧凑

产:下横要有变化

羽:左小右大,上下点呼应。

钢笔字部分(三)

3.行书特点之二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二隔特点:笔势连贯

2. 让学生指导行书横的写法,写好行书横的笔画

3. 初步掌握行书笔势连贯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说明,明白笔势连贯的意义,并懂得笔画中出现的牵丝,就是笔势连贯的一种写法。

2. 学习行书横的写法。

3. 书写时,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临摹,最后师生共同评议。对个别书写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分析原因,进行辅导。

4. 范字指导提要:

三:横改点,下横长

又:捺改点

子:钩和横连写

石:口字一笔写成

之:捺改点

以:减省笔画

钢笔字部分(四)

4.行书特点之三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三个特点:以转代折

2. 学习行书竖的写法,写好行书中竖的笔画

3. 掌握以转代折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明白以转代折的意义,懂得转是由书写速度快而产生的。以转代折要注意体现笔力,避免浮躁。

2. 学习行书竖的写法

3. 范字指导提要

己:折处圆转

月:折处圆转,两横省略成点

四:折画圆转

只:左右点呼应

固:竖为右回锋竖

历:横撇练写

钢笔字部分(五)

5.行书特点之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白行书的第四个特点:以曲代直

2. 懂得行书撇的写法,写好行书中撇的笔画

3. 掌握以去代直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说说行书的第四个特点,以曲代直,懂得以曲代直的意义是加快书写速度,并加强书写笔画的连贯性

2. 学习行书撇的写法

3. 老师要先示范,在让学生临摹,然后讲评学生的作业,对个别字写的较差的学生,要认真加以辅导。

4. 范字指导提要

正:两个小笔画省略,以曲代直

可:省略口字

出:一气呵成

生:一气呵成

高:圆而不滑

校:以曲代直

语:言字旁横折要显而易见,吾字要一气呵成

钢笔字部分(六)

6.行书特点之五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五个特点:增减钩挑

2. 懂得行书捺的写法,写好行书中捺的笔画

3. 掌握增减钩挑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明白增减钩挑的意义。懂得增减钩挑是为了加强笔画的呼应以及左右笔画之间的联系,使空处更饱满

2. 学习行书捺的写法

3. 教师先示范,学生临摹,然后进行批改讲评,对写得好的要予以表扬,对有进步的要予以鼓励。

4. 范字指导提要

古:上挑横横折处要圆

占:横改点

亥:连笔要自然连贯

画:以转代折

寿:三横连贯,笔画呼应

准:上下点呼应,单人旁连成一笔写,竖为右回锋竖,右边以曲代直,省略两横

宣:以曲代直,省略两个横画

省:省略两点,两横以曲代直

钢笔字部分(七)

7.行书特点之六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六个特点:替换笔画

2. 学写行书钩的写法,写好行书中钩的笔画

3. 掌握替换笔画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的说明,明白替换笔画的意义,掌握替换笔画的方法

2. 学习行书钩的写法

3. 教师先示范,学生临摹,最后批改讲评。对书写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对书写有进步的同学予以鼓励,对态度不够认真的同学,要耐心教育。

4. 范字指导提要

长:捺改点

世:改变笔顺,竖折连写‘

本:改变笔画,最后一笔为露竖锋

史:省略横画

更:捺改长点

足:形似走

罗:省略一横

我:斜钩有力,回锋后写撇点

然:捺写成回锋捺,呼应四点底

钢笔字部分(八)

8.欣赏语练习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再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

2. 让学生知道行书折和提的写法,写好行书的折和提

3. 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文中所举的范句,以提高学生书写行书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复习前面所学的行书笔法的几个要求;系统讲评学生前面所书写的作业,肯定成绩,表扬先进。

2. 学习折和提的写法

3. 先示范,再让学生临摹,然后讲评,要以表扬为主,加强辅导。

4. 在欣赏名家作品时,要先引导学生认真欣赏,并能按行书的特点,一一进行指点。

5. 范句指导

临摹前,指点学生特别注意几个难写的字,看清楚笔画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临摹。

毛笔字部分(一)

1.  大字的撇捺

教学目标

1.  通过临帖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柳体字,大字和春字的撇捺运笔特点

2.  能运用大字和春字撇捺的特点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讲解柳体字大字撇捺的特点

2.  在写大太夫火夹等字时撇捺要紧紧连接,交点在竖中线上。

3.  在写卷奉春券奋等字时,撇与捺不宜紧紧相交。撇捺的相交处,要因字而异。

4.  要把握中心轴,还需要注意左右对策。

毛笔字部分(二)

2.短撇和长撇

教学目标

1.  要使学生了解柳体字撇的变化和书写特点

2.  要使学生能因字而异地临写好各种撇,并能初步认识一字多撇的书写法则。

教学过程

1.  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  人字和大字撇的特点的认识和掌握。

3.  使字单人旁的短撇,落笔很重出锋挺直,如一把锐利的尖刀,右边的一撇就是大字撇

4.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三)

3.  向左钩和向右钩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向左钩和向右钩的特点

2.  要求学生认真临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柳体字中向左钩的特点都是短而平,即通过驻笔.回锋.出锋三步完成,并要求写得非常刚劲有力,竖下来要像铁柱一样。

2.  向右钩的特点是竖弯钩和横折钩基本上都向上出锋

3.  教师示范,讲解各字的特点

4.  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四)

4.平捺和走之旁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平捺一波三折的特点

2.  要求学生认真临写好课中的例字

教学过程

1.  讲解柳体字平捺的特点

2.  强调平捺是关键

3.  教师讲解各字的行笔特点

4.  教师示范

5.  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五)

5.左耳旁和右耳旁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在右耳部的书写特点,以及左耳与右耳的不同特点

2.  要求学生认真临好本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领会柳体字在右耳部的书写特点,以及左耳与右耳的不同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六)

6.竹子头和宝盖头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2.  在领会运笔特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临写好本课的例字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七)

7.反文旁和欠字旁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领会柳体字的反文旁和欠字旁的书写特点

2.  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其特点,临写好本课的例字

教学过程

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领会柳体字的反文旁和欠字旁的书写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毛笔字部分(八)

8.对联的赏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对联的含义,认识对联的各种形式,指导对联在各种场合所起的作用

2.  使学生知道对联的各种章法,及其正文和落款的安排

教学过程

1.  讲解对联

2.  认识对联得各种形式

3.  指导对联在各种场合所起得作用

4.  讲解对联的各种章法,及其正文和落款的安排

5.   学生根据自己得理解书写对联。


相关内容

  • 五年级上册书法备课
  • 大有镇中心学校书法 教研组电子教案(优化案) 备课组长签字: 日期: 教研组长签字: 日期: 大有镇中心学校书法 教研组电子教案(优化案) 备课组长签字: 日期: 教研组长签字: 日期: 大有镇中心学校书法 教研组电子教案(优化案) 备课组长签字: 日期: 教研组长签字: 日期: 大有镇中心学校书法 ...

  • 六年级书法教学计划及教案
  • 六年级书法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学情分析 教学中注意学生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 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 ...

  • 新六年级书法教案
  • 洛宁江苏明善国际学校教师教学电子备课 记录手册 正确的握笔方法 目前关于练字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了很多的人重视,在我们掌握了科学的练字方法的时候,然而还是有很多的朋友对于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坐姿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疑问,那么这也是我们培训学员当中的常有问题,所以今天关于这些问题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 第一 ...

  • 二年级写字教案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写 字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 教 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书中要求会写的所有生字.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 ...

  •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的教案
  •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的教案. (2011-09-08 09:28:32) 转载▼ 标签: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的教案. 三年级写字教案 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 ...

  • 二年级下册硬笔书法教案
  • 体验-训练提升.数学教学:情境驱动-自主尝试-质疑碰撞-内化感悟-训练提升.综合学科教学:音乐.英语:激趣导入(情境.游戏.技能)-情感体验-理解演绎-合作创新-交流展示:美术.书法:激趣导入--主动参与-审美体验-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科学.信息技术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制定方案--自主探究. ...

  •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 教学目标: 1. 掌握女字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女字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 ...

  • 五年级书法教案
  • 年级:(五) 学科:(书法) 教师:(罗江丽) 审阅( ) 第一章 第一课 女子旁 一. 导入 偏旁之美. 左偏旁 1. 介绍"好"字的演变,并明确女子旁的字 大都与女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女子旁由撇点.撇.提画组合而成.颜真 卿<颜勤礼碑>中,女子旁的撇点多 ...

  • 小学三年级书法课教学指导教案
  • 小学三年级书法课教学指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三年级在正常的书法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一二年级行为习惯,书法审美的教学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学生课堂修养牢固树立书写中的"责任意识形象意识".以人为本,把人的精神.气质和字的外表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练字的同时真正理解"字如其人 ...

  • 二年级写字指导课教案
  • 二年级写字指导课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横在字上.字下.字中时一般要写得长一些,能端正美观的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直接揭题做写字热身操 二. 欣赏名家字帖 1. 2. 3. 4. 看名人的书法作品可以开阔眼界,让我们学到很多 欣赏硬笔书法协会的会长,著名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