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湖南省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 唐荣胜
摘要:我校是湖南省宁远县唯一一所公办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学校自开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以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便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校应该主动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把突出的长期普遍存在的三大困惑(人-匮乏;财-短缺;物-落后)摆在学校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大胆改革与实施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措施,提高专业课程品位,突出专业技术特色,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密切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使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强有生命力的重点与品牌专业。走出适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改进措施 走特色之路
我校创办于1983年,是湖南省宁远县唯一一所公办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学校自开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以来,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本专业的教师队伍,添臵了四合一实验室和电子实习器材与设备;2002年学校在与广东教育界人士共同办学时,本专业加开了《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为学生学习电子行业中的数码产品奠定了基础。在与全县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相比较,我校本专业的师资与教学仪器设备都占首位。在历届的招生人数中,本专业学生占有不少的比例。在历年学生就业中,本专业的学
生就业率达95%以上。我认为,在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都应该成为我校重点专业之一。当今社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带来了战略性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达到了历史之最。
二、教育进程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基础达到了历史之最。
三、中央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之最。
四、职业院校招收全日制学生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以及短期培训数量达到了历史之最。
五,中央财政投入职业教育的经费达到了历史之最。
六,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迫切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成事实。我校地处两广(广东,广西)相交之地,东莞,珠海,深圳等地电子工业发展迅速,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送家电下乡活动需要家电售后服务, 电子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城乡家用电器的普及,电子电器的维护与维修行业为本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众多岗位。电子专业人才在当今还是在以后都将拥有广阔的就业天地。
机遇与挑战并行。我校面临的困难不少,其挑战形势是严峻的。我市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过多。我县同类职业学校就达7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了本专业,让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源不管在
数量还是质量都大打折扣;短期的金融危机给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不良影响;最为突出的是长期普遍存在的三大困惑:人-匮乏;财-短缺;物-落后,致使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教师从数量、学历层次、技术资格、职业资格、年龄结构等都不能满足未来本专业的教学需要。一个教师周课时量普遍在16节以上,还曾经出现过一个教师周课时36节的清况。我校教育教学资金的来源完全依赖上面拨给,学校至今没有校办企业实体。资金的制约就注定了专业实习设备与仪器的落后,如学校实习用的示波器, 20M的示波器只有一台,而且为模拟式的。其他的设备与仪器已经难以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实现我们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在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职业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阶段已逐渐接近尾声,但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尽管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规模仍要扩大,但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点要放在提高质量上,这就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并实施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可行性措施。当前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应该而且急于采取的措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一、主动抢抓机遇,提高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品位,突出专业技术特色;争取政策,引进资金,为学校申报省、市级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迈进。我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开设历史较久,但欠缺特色。精品课程,主攻技术没有突出,没有上档次。这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明确而加以努力的。
二、稳定并扩大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努力为教师的专业进修学习提供机会,尤其是参加企业的实践锻炼,逐步向“双师型”发展。“教师需要的是稳定的工作环境,只有稳定现有的专业教师才能更好的扩大教师队伍,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这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校长在谈到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时发出的感慨之言。专业教师一般都具有理论学习的能力,但不一定都对所教的专业课程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理论知识固然重要,而实际操作能力更加突出。正如清华大学生产实习基地主任李鸿儒教授所说:“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调整校本专业教材,精讲多练,突出实践教学;因人施教,突出职业与岗位的层次性;抓好学生专业技能项目的考评及职业资格的考核认定。各出版社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材往往都不是很完善的,有的甚至已经不能胜任当前的实际教学需要。学校应该注重校本教材的编写,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修改。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差异性大,注定了学生知识与能力具有层次性,例如把电
视机行扫描原理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不一定会检修与更换行输出变压器;在手机BGA 植锡时,有的学生每次植脚都以失败而告终,有的学生一点拨一次成功,似乎天生就是优秀的BGA 植锡员。突出实践教学,突出职业与岗位教学,同时因人施教,以满足各学生不同层次的职业与岗位。发挥好学校的职业资格考评职能,让学生既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又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的就业与再就业、升学与深造都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健全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资料信息库,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目前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在手段、内容、形式等方面都较为落后,专业组与专业教师都尚未配臵电脑,专业教学软件的运用,电路的仿真等于空白。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依旧依靠有的甚至完全依靠“1本教材+1本教案+2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运行。普遍存在学生听课乏味而且往往收获甚少,教师上课累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如果学校平时注重整理学生的学习资料和教师的备课资料,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将会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与效果。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下设的技校,利用校园网站作为教学平台,学生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大大加强,教师在宽余的教学时间中也有了科研的时间,师生在校办企业中学以致用,并把本专业知识技术转化为财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学生成了企业与公司的抢手货,有的学生还留校成为学校的专业骨干。
五、组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发挥好“县职教中心”的作用。清华大学的电子生产实习基地规模之大,效益之巨,
先进的管理模式等,在同类职业院校中正被逐步推广。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也应该紧跟电子发展步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色,突出实用而又经济的原则。天津高级电子信息学校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为让学生学好制PCB 版,高价添臵了雕刻机,然而保养维护的开支不少,后来只能用作“参观品”,弃而不用;为了让学生学习在电子厂的岗位训练,学校购进一套12岗位制电子操作流水线设备,也因为保养维护费用过高而闲臵。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实习基地可充分考虑对外开放服务,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原则,既可以解决资金短缺还可以让本专业的实践紧跟电子发展步伐。例如利用依邻广东电子开发区和专业教师的优势,在县城开设本校家电维修与电子元器件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实体,逐步扩大乡镇连锁;大力鼓励师生自主电子制作,扩大电子产品项目的开发与电子产品的生产,逐步拥有本校的生产企业。北京电子技校的电子生产实习基地在新建时,为节约开支,学生以电子玩具为实训项目,但每次实训下来依然浪费不少。后来学校鼓励师生搞科研开发,在实训中出产品,学生制作的电子玩具车,电子玩具狗,成了各大超市的畅销品,也成为该校历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实训与科研的项目之一,为学校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总之,在这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应该也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大胆改革与实施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措施,提高专业课程品位,突出专业技术特色,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密切校企合作,坚持产、学、
研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使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强有生命力的重点与品牌专业。走出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 《职业教育学》 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合群 主编
2. 《转变观念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王宪成
3. 《电子实习课程改革与基地建设》清华大学 李鸿儒
浅谈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湖南省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 唐荣胜
摘要:我校是湖南省宁远县唯一一所公办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学校自开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以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便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校应该主动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把突出的长期普遍存在的三大困惑(人-匮乏;财-短缺;物-落后)摆在学校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大胆改革与实施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措施,提高专业课程品位,突出专业技术特色,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密切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使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强有生命力的重点与品牌专业。走出适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改进措施 走特色之路
我校创办于1983年,是湖南省宁远县唯一一所公办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学校自开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以来,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本专业的教师队伍,添臵了四合一实验室和电子实习器材与设备;2002年学校在与广东教育界人士共同办学时,本专业加开了《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为学生学习电子行业中的数码产品奠定了基础。在与全县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相比较,我校本专业的师资与教学仪器设备都占首位。在历届的招生人数中,本专业学生占有不少的比例。在历年学生就业中,本专业的学
生就业率达95%以上。我认为,在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都应该成为我校重点专业之一。当今社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带来了战略性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达到了历史之最。
二、教育进程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基础达到了历史之最。
三、中央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之最。
四、职业院校招收全日制学生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以及短期培训数量达到了历史之最。
五,中央财政投入职业教育的经费达到了历史之最。
六,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迫切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成事实。我校地处两广(广东,广西)相交之地,东莞,珠海,深圳等地电子工业发展迅速,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送家电下乡活动需要家电售后服务, 电子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城乡家用电器的普及,电子电器的维护与维修行业为本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众多岗位。电子专业人才在当今还是在以后都将拥有广阔的就业天地。
机遇与挑战并行。我校面临的困难不少,其挑战形势是严峻的。我市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过多。我县同类职业学校就达7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了本专业,让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源不管在
数量还是质量都大打折扣;短期的金融危机给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不良影响;最为突出的是长期普遍存在的三大困惑:人-匮乏;财-短缺;物-落后,致使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教师从数量、学历层次、技术资格、职业资格、年龄结构等都不能满足未来本专业的教学需要。一个教师周课时量普遍在16节以上,还曾经出现过一个教师周课时36节的清况。我校教育教学资金的来源完全依赖上面拨给,学校至今没有校办企业实体。资金的制约就注定了专业实习设备与仪器的落后,如学校实习用的示波器, 20M的示波器只有一台,而且为模拟式的。其他的设备与仪器已经难以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实现我们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在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职业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阶段已逐渐接近尾声,但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尽管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规模仍要扩大,但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点要放在提高质量上,这就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并实施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可行性措施。当前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应该而且急于采取的措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一、主动抢抓机遇,提高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品位,突出专业技术特色;争取政策,引进资金,为学校申报省、市级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迈进。我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开设历史较久,但欠缺特色。精品课程,主攻技术没有突出,没有上档次。这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明确而加以努力的。
二、稳定并扩大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努力为教师的专业进修学习提供机会,尤其是参加企业的实践锻炼,逐步向“双师型”发展。“教师需要的是稳定的工作环境,只有稳定现有的专业教师才能更好的扩大教师队伍,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这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校长在谈到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时发出的感慨之言。专业教师一般都具有理论学习的能力,但不一定都对所教的专业课程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理论知识固然重要,而实际操作能力更加突出。正如清华大学生产实习基地主任李鸿儒教授所说:“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调整校本专业教材,精讲多练,突出实践教学;因人施教,突出职业与岗位的层次性;抓好学生专业技能项目的考评及职业资格的考核认定。各出版社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材往往都不是很完善的,有的甚至已经不能胜任当前的实际教学需要。学校应该注重校本教材的编写,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修改。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差异性大,注定了学生知识与能力具有层次性,例如把电
视机行扫描原理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不一定会检修与更换行输出变压器;在手机BGA 植锡时,有的学生每次植脚都以失败而告终,有的学生一点拨一次成功,似乎天生就是优秀的BGA 植锡员。突出实践教学,突出职业与岗位教学,同时因人施教,以满足各学生不同层次的职业与岗位。发挥好学校的职业资格考评职能,让学生既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又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的就业与再就业、升学与深造都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健全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资料信息库,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目前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在手段、内容、形式等方面都较为落后,专业组与专业教师都尚未配臵电脑,专业教学软件的运用,电路的仿真等于空白。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依旧依靠有的甚至完全依靠“1本教材+1本教案+2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运行。普遍存在学生听课乏味而且往往收获甚少,教师上课累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如果学校平时注重整理学生的学习资料和教师的备课资料,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将会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与效果。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下设的技校,利用校园网站作为教学平台,学生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大大加强,教师在宽余的教学时间中也有了科研的时间,师生在校办企业中学以致用,并把本专业知识技术转化为财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学生成了企业与公司的抢手货,有的学生还留校成为学校的专业骨干。
五、组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发挥好“县职教中心”的作用。清华大学的电子生产实习基地规模之大,效益之巨,
先进的管理模式等,在同类职业院校中正被逐步推广。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也应该紧跟电子发展步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色,突出实用而又经济的原则。天津高级电子信息学校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为让学生学好制PCB 版,高价添臵了雕刻机,然而保养维护的开支不少,后来只能用作“参观品”,弃而不用;为了让学生学习在电子厂的岗位训练,学校购进一套12岗位制电子操作流水线设备,也因为保养维护费用过高而闲臵。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实习基地可充分考虑对外开放服务,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原则,既可以解决资金短缺还可以让本专业的实践紧跟电子发展步伐。例如利用依邻广东电子开发区和专业教师的优势,在县城开设本校家电维修与电子元器件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实体,逐步扩大乡镇连锁;大力鼓励师生自主电子制作,扩大电子产品项目的开发与电子产品的生产,逐步拥有本校的生产企业。北京电子技校的电子生产实习基地在新建时,为节约开支,学生以电子玩具为实训项目,但每次实训下来依然浪费不少。后来学校鼓励师生搞科研开发,在实训中出产品,学生制作的电子玩具车,电子玩具狗,成了各大超市的畅销品,也成为该校历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实训与科研的项目之一,为学校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总之,在这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应该也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大胆改革与实施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措施,提高专业课程品位,突出专业技术特色,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密切校企合作,坚持产、学、
研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使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强有生命力的重点与品牌专业。走出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 《职业教育学》 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合群 主编
2. 《转变观念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王宪成
3. 《电子实习课程改革与基地建设》清华大学 李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