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试验通用工艺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及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而制订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由于结构或支承原因,不能向压力容器内充灌液体,以及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试验液体的压力容器,可按设计图样规定采用气压试验。
1.3本规程规定了本厂压力容器气压试验的具体操作和工艺要求,压力试验责任人负责贯彻,检验部门负责检查,安全部门负责监督。
2准备工作
2.1对试验时所用的空压机、压力表、阀门、工装等应进行试验,并能正常工作。
2.2容器上的安全附件、安全装置、阀门、压力表装等应安装齐全,并在校验期内.
2.3试验必须用二个量程相同、并经校验的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低压容器不应低于2.5级,中压和高压容器不得低于1.5级,压力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3倍,最好选用2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经定期校验合格,铅封完好的压力表,并装在试验装置上顶部便于观察的部位。
2.4试验气体和气温
2.4.1试验所用得气体应为干燥、洁净得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2.4.2试验气温: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得试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及试验用气体温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规定。
2.4.3气压试验必须由专职人员操作,总检验员、压力试验责任人员、安全部门责任人和驻厂监检员必须在场。气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3试验程序
应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分钟,并对所有焊逢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继续升压到规定压力的50%。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7%,保压足够长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保持不变。不得
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气压试验过程中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4试验结果
气压试验过程中,压力容器无异常响声。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无可见的变形即为合格。
由试验员填写压力容器气压试验报告,总检验员在报告上签署试验结论并签章。
由液压试验责任人审核签章,同时由监检员见证确认。
附录:气压试验曲线图
气压试验通用工艺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及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而制订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由于结构或支承原因,不能向压力容器内充灌液体,以及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试验液体的压力容器,可按设计图样规定采用气压试验。
1.3本规程规定了本厂压力容器气压试验的具体操作和工艺要求,压力试验责任人负责贯彻,检验部门负责检查,安全部门负责监督。
2准备工作
2.1对试验时所用的空压机、压力表、阀门、工装等应进行试验,并能正常工作。
2.2容器上的安全附件、安全装置、阀门、压力表装等应安装齐全,并在校验期内.
2.3试验必须用二个量程相同、并经校验的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低压容器不应低于2.5级,中压和高压容器不得低于1.5级,压力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3倍,最好选用2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经定期校验合格,铅封完好的压力表,并装在试验装置上顶部便于观察的部位。
2.4试验气体和气温
2.4.1试验所用得气体应为干燥、洁净得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2.4.2试验气温: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得试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及试验用气体温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规定。
2.4.3气压试验必须由专职人员操作,总检验员、压力试验责任人员、安全部门责任人和驻厂监检员必须在场。气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3试验程序
应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分钟,并对所有焊逢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继续升压到规定压力的50%。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7%,保压足够长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保持不变。不得
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气压试验过程中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4试验结果
气压试验过程中,压力容器无异常响声。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无可见的变形即为合格。
由试验员填写压力容器气压试验报告,总检验员在报告上签署试验结论并签章。
由液压试验责任人审核签章,同时由监检员见证确认。
附录:气压试验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