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要造反:大男人主义时代的终结

当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攀升

众所周知,日本大概是整个世界男人地位最崇高的地方了。出门,女士要给男士开门;走在街上,女子要礼让男子;家里家外,妻子要管丈夫叫“主人”。然而,在如此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度,最近却流行起了一股风潮:「太太」被列入当代日本四大最恐怖之物。

所谓四大最恐怖之物揩指的是:地震,雷击,火灾,太太(地震、カミナリ、火事、女房)。

什么,把向来以温柔贤淑闻名、号称是全球最佳太太首选的日本女性列入四大恐怖之物,实在教人吃惊,实在让人费解。细究个中原因,并非是日本恐怖片惹的祸,也不是女权主义在日本有了长足的发展。说来说去,还是因为钱,日本男人陷入了无奈之下不得不低头的窘境。

男人之所以在日本社会具有高于女性的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传统社会对男女有明确的分工。男子必须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并为一家的荣誉名声而奋斗,女子婚后则以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而自豪。

在日本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种社会和家庭分工良好地维护了日本两性的传统地位,即便社会地位稍低,妻子也乐于在家喜气洋洋地看着丈夫带鼓鼓囊囊的钱袋归来。然而,近十年来,日本社会经济一直停滞不前,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困境,更给无数日本家庭带来了阴影。

当丈夫的工作压力增大,收入明显减少,有的更步入失业行列,在经济上无法完成家庭要求男性承担的责任时,日本男子自然“英雄气短”。而日本太太的传统职责之一是促进夫婿上进,见到丈夫绩效不彰就会勤加鞭策。如此一来,很多日本丈夫宁可躲进小酒馆消磨时间冒充加班,也不敢回家面对妻子的唠叨。

这种情况,在日本社会并非第一次出现。二十世纪初大正年间日本也曾经历经济困境,加上当时西风东渐,妇女解放运动抬头,把太太列入“日本四大恐怖之物”压轴,就是那时日本男人的杰作。当时日本男人还制作了一套名为《细君天下》的明信片表达对女性当家的恐惧。

不过,今天日本男人的窘境却比大正时代更加深刻,因为日本社会中男女地位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动摇,太太们真要造反了。

日本社会中男女地位的基础,是“男主外,女主内”。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日本女性婚后即不再从事专业工作。然而,由于日本逐渐步入高龄少子化社会,劳动力缺乏,维持这种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困难。为此,日本政府不断推行计划,鼓励日本女性出来工作。

促成日本女性益发感到没有必要和顾忌留在家中的,是日本政府前后废除了两项关键性的赋税政策。那两个旧时代的政策,是鼓励日本女性从事家务,不要到外面工作。如果她们出去工作,家庭收入就会因为这两种优惠政策的丧失而受到损失。可以说,这样的政策倾向于帮助建立一种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

最近几年,日本家庭妇女婚后继续从事正职工作者,每年以两位数百分比递增,女性工作人员的出色业绩也不时见诸报端。事实证明,日本女性在工作能力方面并不亚于男性。

一旦女性出外工作,男女在收入以及对家庭贡献上的差异就不复以往那般清晰,男人再也不能厚着脸皮说:“如果不是我在外面工作将如何如何”这样的话了。日本女性在家中自然变得“骄横”起来,如今她们也确实有可以“骄横”的资格。

然而,日本男人显然对这一变化适应不良,这一变化甚至影响到了日本夫妇的性生活数量。

根据厚生省(卫生部)的调查,近年来,日本夫妇的性生活数量逐年下降,到 2007年竟有35%的夫妻属于“无性婚姻”(即每月性生活少于一次)。这其中,男女地位变化造成的不适应显然是原因之一。为了扭转这一倾向,增加日本夫妻的“产能”,厚生省不得不向社会发放题为《慢慢做爱》的宣传册子。

至于这一结果的原因究竟在于日本男人不适应女性越来越“强悍”,还是日本女性因为自立而开始冷淡丈夫,那已经跌出本文探讨的范围了。

当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攀升

众所周知,日本大概是整个世界男人地位最崇高的地方了。出门,女士要给男士开门;走在街上,女子要礼让男子;家里家外,妻子要管丈夫叫“主人”。然而,在如此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度,最近却流行起了一股风潮:「太太」被列入当代日本四大最恐怖之物。

所谓四大最恐怖之物揩指的是:地震,雷击,火灾,太太(地震、カミナリ、火事、女房)。

什么,把向来以温柔贤淑闻名、号称是全球最佳太太首选的日本女性列入四大恐怖之物,实在教人吃惊,实在让人费解。细究个中原因,并非是日本恐怖片惹的祸,也不是女权主义在日本有了长足的发展。说来说去,还是因为钱,日本男人陷入了无奈之下不得不低头的窘境。

男人之所以在日本社会具有高于女性的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传统社会对男女有明确的分工。男子必须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并为一家的荣誉名声而奋斗,女子婚后则以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而自豪。

在日本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种社会和家庭分工良好地维护了日本两性的传统地位,即便社会地位稍低,妻子也乐于在家喜气洋洋地看着丈夫带鼓鼓囊囊的钱袋归来。然而,近十年来,日本社会经济一直停滞不前,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困境,更给无数日本家庭带来了阴影。

当丈夫的工作压力增大,收入明显减少,有的更步入失业行列,在经济上无法完成家庭要求男性承担的责任时,日本男子自然“英雄气短”。而日本太太的传统职责之一是促进夫婿上进,见到丈夫绩效不彰就会勤加鞭策。如此一来,很多日本丈夫宁可躲进小酒馆消磨时间冒充加班,也不敢回家面对妻子的唠叨。

这种情况,在日本社会并非第一次出现。二十世纪初大正年间日本也曾经历经济困境,加上当时西风东渐,妇女解放运动抬头,把太太列入“日本四大恐怖之物”压轴,就是那时日本男人的杰作。当时日本男人还制作了一套名为《细君天下》的明信片表达对女性当家的恐惧。

不过,今天日本男人的窘境却比大正时代更加深刻,因为日本社会中男女地位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动摇,太太们真要造反了。

日本社会中男女地位的基础,是“男主外,女主内”。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日本女性婚后即不再从事专业工作。然而,由于日本逐渐步入高龄少子化社会,劳动力缺乏,维持这种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困难。为此,日本政府不断推行计划,鼓励日本女性出来工作。

促成日本女性益发感到没有必要和顾忌留在家中的,是日本政府前后废除了两项关键性的赋税政策。那两个旧时代的政策,是鼓励日本女性从事家务,不要到外面工作。如果她们出去工作,家庭收入就会因为这两种优惠政策的丧失而受到损失。可以说,这样的政策倾向于帮助建立一种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

最近几年,日本家庭妇女婚后继续从事正职工作者,每年以两位数百分比递增,女性工作人员的出色业绩也不时见诸报端。事实证明,日本女性在工作能力方面并不亚于男性。

一旦女性出外工作,男女在收入以及对家庭贡献上的差异就不复以往那般清晰,男人再也不能厚着脸皮说:“如果不是我在外面工作将如何如何”这样的话了。日本女性在家中自然变得“骄横”起来,如今她们也确实有可以“骄横”的资格。

然而,日本男人显然对这一变化适应不良,这一变化甚至影响到了日本夫妇的性生活数量。

根据厚生省(卫生部)的调查,近年来,日本夫妇的性生活数量逐年下降,到 2007年竟有35%的夫妻属于“无性婚姻”(即每月性生活少于一次)。这其中,男女地位变化造成的不适应显然是原因之一。为了扭转这一倾向,增加日本夫妻的“产能”,厚生省不得不向社会发放题为《慢慢做爱》的宣传册子。

至于这一结果的原因究竟在于日本男人不适应女性越来越“强悍”,还是日本女性因为自立而开始冷淡丈夫,那已经跌出本文探讨的范围了。


相关内容

  • 缅甸的中国知青
  • 中国知青:没有终结的终结者 作者:尹鸿伟 转自:四川知青网 (有人说,中国社区工作者里,知青占了一大半,居委会似乎是他们30年后的新岗位.经过待业.找工作.下岗.退休.再就业--不少的知青带着两鬓霜发进入了街居社区,为社区的居民奔波劳碌.慢慢地,人们似乎忘却了他们过去的那段经历.然而,没有一个知青自 ...

  • 只恨生在帝王家:崇祯之后再无崇祯
  • 核心提示: 崇祯憋足了劲要干掉那个死人妖,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要他出来上岗,一顿折腾,后金没能折腾回去,袁督师倒给折腾没了,本想着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 气数已尽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西安,集结所有兵力,准备向京城进发,他将终 ...

  • 太平天国:洪秀全有八十八个妻妾?_
  • 太平军造反之初,为断绝参加者的后路,财产充公,房屋烧掉,全家参加,自然连同母妻姐妹女儿.于是,男人就都无后顾之忧,个个成了过河卒子:女人也参加,既可增加兵员,扩大声势,又可作为人质:家人之间形成连环保,男人出问题找你家女人算账,女人出问题找你家男人算账:人们的前途,就只能是胜利或者战死.当时就有人看 ...

  • 杨国忠老婆出轨:太想你了就怀孕了
  • 史海遗珠21--有趣的历史段子,你不知道的故事 77.明白人装糊涂:且看娄师德如何规避朝廷禁令 武则天迷信佛教,既是出于个人喜好,也是想用佛教对抗李唐提倡的道教.武则天曾颁布禁令,全国禁止杀生.禁止杀生,意味着不能屠宰牲畜,那肉从哪里来呢?人们为了能吃到肉,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借口. 娄师德(630年- ...

  • 君臣一局棋
  • 很多喜欢中国历史的朋友都探讨过一个话题,就是假设我们穿越回了中国古代,我们愿意生活在哪个朝代?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宋朝,因为宋朝繁荣富庶,而且整个社会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宽松. 那请问这种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是怎么获得的,你去纵观中国两千多年有皇权的历史,确实宋朝是一个特别突出的一个支点,在它之前皇上不好当, ...

  • 中国农民经济问题探索
  • 摘要:鲁迅的创作是社会现实生活的记录,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用来呐喊和助威的,成为那个时代的镜子,振奋人的精神.中国农民原本都是勤劳.朴实和善良的,他们都有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健壮.智慧.勇敢.自强,只有严酷的社会才会摧残他们的肉体和灵魂,扭曲他们的人格,撕裂他们的灵魂,使他们失去正常人的状态,从而变得 ...

  • 解读壮剧侬智高
  • From: 人大资料中心 Subject: 人大资料中心保存资料 Date: Tue Mar 05 00:47:15 CST 2013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multipart/related; type="text/html"; bou ...

  • 历史记忆与历史镜像
  • 摘要: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当代作家来说,"文革"已经成为他们的记忆,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叙事资源和想象空间,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写作姿态与写作方式.贾平凹把自己对于故乡的"文革"个人记忆写出来,通过"古炉"这个小山村"文革&quo ...

  • 梁思成生平
  • 梁思成,为梁启超之长子,是梁启超原配夫人李蕙仙所生,建筑 大师,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是解放后致力于保护古建筑 的旗帜性人物.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 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个人履历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 原籍为广东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