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实施方案

2011年“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申报单位:定襄县宏道镇平东社村委会

项目责任人:李振军

项目编制人:高润泉

联系人及电话:李振军 [1**********]

编制时间:2012年8月29日

目 录

一、项目摘要 .............................................................................. 1

二、立项依据 .............................................................................. 2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2

2、发展高产、优质玉米生产是当前发展畜牧业和化工产

品加工的基础 ........................................................................ 2

3、发展玉米生产具有传统优势 .......................................... 2

4、本村年初筹建的定襄县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全

可以胜任此项目实施重任 .................................................... 2

三、项目设计方案 ..................................................................... 3

1、项目目标 .......................................................................... 3

2、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 3

3、技术措施 .......................................................................... 3

⑴一增四改技术 ............................................................... 3

⑵秸秆还田技术 ............................................................... 3

⑶节水管灌技术 ............................................................... 3

⑷化学调控技术 ............................................................... 3

⑸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 ................................................... 3

⑹适时收获 ....................................................................... 3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 3

⑴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 ........................................... 3

⑵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 4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 4

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 4

1、成立项目领导组 .............................................................. 4

2、建设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 4

3、全面提高项目科技含量 .................................................. 4

4、加强项目财务管理 .......................................................... 4

五、项目效益评价 ..................................................................... 4

1、经济效益 .......................................................................... 4

2、社会效益 .......................................................................... 5

3、生态效益 .......................................................................... 5

二、立项依据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只有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增长。为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首先要稳住粮食生产,确保不出现滑坡。要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生产能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示范》(2011—2015年)制定的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为“——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造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重点任务中指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强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增加玉米播种面积,积极恢复和稳定大豆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三大粮食作物,粮食总产第二大粮食作物,发展高产优质玉米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发展高产、优质玉米生产是当前发展畜牧业和化工产品加工的基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已由北方广大地区重要的口粮作物,演变为畜牧业饲料和化工用原料,使玉米产品用量猛增。每100克玉米含热量106千卡,是谷物类饲料中最高的,是当之无愧的“饲料之王”,当前饲料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70%左右。该项消费可以看作是生活水平和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函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初期,恩格尔系数较高,人们对肉、蛋、禽、奶的强劲需求拉动了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大发展,导致饲用玉米需求大幅度增加,成为玉米增产的主要动力;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恩格尔系数下降,对肉、蛋、禽、奶等需求将保持平稳,此时,饲用玉米消费将仅与人口数量成正比。100克玉米中含纤维素2.9克,蛋白质4.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2.8克,另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因此,玉米不仅是“饲料之王”,而且还是粮食作物中用途最广,可开发产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可得到化学成份最佳,成本最低的产品,附加值超过玉米原值几倍,广泛用于造纸、食品、纺织、医药等行业,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酒精是一种清洁的“绿色”燃料,有可能在本世纪取代传统燃料而被广泛使用。

3、发展玉米生产具有传统优势

宏道镇平东社村地处北纬38°—39°之间,位于世界玉米生产黄金地段,属于我国华北春播玉米中、晚熟区,所种植的玉米单产高、品质优。本村共有正耕地2487亩,河滩开发田1000亩,共计耕地不足3500亩,2011年种植玉米达到3000亩,平均亩产达到750公斤,玉米总产达到225万公斤,本村水利条件较好,2011年亩产达到或超过吨粮的玉米面积达到1000亩左右,最高产户为朱继成,10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350公斤,创造了定襄县粮食高产的新纪录,总产最高为李仲伟30亩玉米总产玉米21000公斤,每公斤售价1.9元,靠玉米总收入达到4万元,3口人平均年收入达1.3万元,本村农民种植玉米相信科学,依靠新品种引进、配方施肥、高密种植、化学除草等新技术,使玉米单产逐步提高,玉米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依靠玉米种植致富的典型村,在该村实现了粮食总产提高和农民收入提高双赢的局面,农民对继续提高玉米单产信心十足,因此,发展高产、优质玉米生产符合本村的传统优势习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4、本村年初筹建的定襄县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全可以胜任此项目实施重任 定襄县宏道镇平东社村在2012年2月16日,由本村村民曲卿云、李振军、朱林泉等二十四

户筹建成立了定襄县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72.0万元。本社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服务,拥有大、中型农机具20台(辆),主要服务于本村高产优质玉米生产,为合作社社员及本村村民提供优质、低廉的生产资料和农机服务,受到了全村农民的一致好评。合作社社员一致推荐曲卿云为合作社理事长,李振军为合作社监事长,曲永强为合作社会计,合作社成立以来,理事会、监事会工作卓有成效,财务制度严格,账目收支明了、公开,完全按照合作社章程办事,已经有本村五十余户村民申请加入本合作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村民信任度,因此,项目实施单位定襄县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全有能力承担此项目的实施。

三、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目标

全村3000亩玉米田平均亩产达到830公斤以上,全村2500亩正耕地,平均亩产达到950公斤,其中:建设1500亩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的玉米单作吨粮田。全村粮食总产达到250万公斤,平均每亩增产80公斤,增产率10%以上,建成田、井、电、林、管、路、井七配套高标准玉米丰产田3000亩,为全县玉米高产种植树立典型榜样,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较大贡献。

2、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项目实施地点为定襄县宏道镇平东社村,实施规模为玉米高标准农田3000亩。

3、技术措施

⑴一增四改技术

一增为增加玉米留苗密度500—1000株/亩,达到亩留苗4500—5000株;四改为一改密植大穗型品种为耐密高产品种;二改窄行大株距为宽行小株距;三改经验施肥为配方施肥;四改人工除草为化学除草。

⑵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收获后,全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然后秋深耕或深松25cm以上,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保蓄土壤水分的目的。

⑶节水管灌技术

改土渠输水为管道输水,增加出水口数量,减少水资源浪费,缩短农田灌溉周期,使90%农田能在水分利用效益高峰期灌水,保证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水要求。

⑷化学调控技术

在玉米8—10叶期,用各种化控剂(玉米壮丰灵、玉米健壮素、玉米控旺剂、密高等,主要成分为乙烯利、云苔素内酯),按亩用量田间喷雾,达到防止倒伏,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目的。

⑸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

机秸秆还田、机深耕、机耙耱、机旋耕、机施肥、机精量播种、机化学除草、机病虫害防治、机联合收获等,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⑹适时收获

95%玉米苞叶枯黄,果穗下垂,乳线消失,黑色形成时收获,保证丰产丰收。

将各项技术组装集成,建立玉米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模式,最终形成以“促苗—控秆—保穗—增粒—促熟”为核心的超高产技术模式,通过“七高”实现高产,即超高产品种、超高产土壤、超高产密度、高整齐度、高群体质量、高穗粒数、高千粒重。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⑴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

按照山西省建设“一村一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山西省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省级项目投资,重点扶持制约“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或产品发展的关键环节。本项目拟支持环

节及资金补助标准为:节水管灌。包括PVC管道、管件、专用胶购置、安装费、挖填土方等,补助标准为每米Ф125mm管道补助40元;田间砂石路,主要用于石粉购置,每立方米石粉补助50元;建设超吨粮玉米高产示范方片,用于种子、肥料、化学除草、化控、机收等补助,每亩补助200元;大型联合收获机购置,每台补助6万元。

⑵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实施内容:A.新增节水管灌2000m,规格Ф125mm;B.砂石道路1000m,宽度5m,铺设石粉厚度10cm;C.建设500亩超吨粮玉米高产示范片;D.购置大型联合收获机2台。 资金使用计划:项目总计需资金32.5万元。

3A.新增节水管灌2000m,每m补助40元,需资金8.0万元。B.砂石道路1000m,需石粉500m

3每m石粉补助50元,需资金2.5万元。C.建设500亩超吨粮玉米高产示范方片,每亩补助200元,需资金10.0万元;D.购置大型联合收获机2台,每台补助6万元,需资金12.0万元。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2.5万元,拟通过三个渠道筹措:一是申请省建设“一村一品”项目资金12.0万元;二是实施单位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固定资产添置项目中支出10.0万元;三是受益农户自筹10.5万元。详见附表1、2

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组

由镇政府专管农业的副镇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村干部、农业合作社领导、农村经纪人、种植大户等。领导组按照农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按照方案制定的实施进度组织生产,进行生产资料购置,严格管理项目经费的支出,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2、建设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项目将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人负责,杜绝挤占挪用和不合理使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觉接受审计、纪检部门的审查、监督。项目完成后,由审计部门作出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报告。

3、全面提高项目科技含量

项目保证按原制订的技术方案落实,同时聘请市县2—3名玉米丰产技术推广专家,进村入户,进行专项技术指导,不违农时,开展技术讲座,免费为玉米种植农户发放玉米生产技术明白纸,对种植大户采取个性化服务,力争使平东社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全面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

4、加强项目财务管理

项目完成后所产生的固定资产,在村委会的监督下,由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维护和使用管理,保证其正常合理使用;项目物资采购按照“公开、公正、合理”的原则,公开招投标,坚决杜绝人情、关系户、吃回扣现象出现,保证国家、集体、个人资金按项目实施方案支出。建立财产管理台账,定期接受群众监督,不让项目财产流失、损毁、闲置。

五、项目效益评价

项目实施后,可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促进本村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带动项目区农民增产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1、经济效益

项目完成后,全村3000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30公斤以上,亩均增产80公斤,亩增收150元以上。全村年粮食总产达到250万公斤,总增产粮食24万公斤,总增收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260元。

2、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使农田单位面积产量收益得到较大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使本村80%左右的农田实现旱涝保收,达到田、林、路、管、机、电、井七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要求,建成整村制玉米超高产示范村,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畜牧业和玉米化工产品加工有较大的作用。此外,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散发科技明白纸等手段,可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减轻田间劳动程度,培养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并通过示范推广、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和村庄科学种田,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特别是对依靠粮食高产实现农民收入提高的农村农民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3、生态效益

项目通过实施玉米“一增四改”增产技术、秸秆还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化学调控技术、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适时收获等农业实用技术,可极大地节约宝贵的地下水资源,避免玉米秸秆焚烧,对能源的浪费和大气环境的污染,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肥料流失和浪费,减轻大气污染和河流、水库的富营养化,减轻地表水、地下水和河流硝酸盐污染,有效利用当地的光、热、水资源,促进粮食生产不断走上依靠单产提高,实现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良性循环,对于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宏道镇平东社2011年“一村一品”优质玉米高产高效特色种植项目实施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项目实施后,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定襄县乃至山西省玉米产区建设高标准玉米丰产方有较大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将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项目完全可行。

2011年“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申报单位:定襄县宏道镇平东社村委会

项目责任人:李振军

项目编制人:高润泉

联系人及电话:李振军 [1**********]

编制时间:2012年8月29日

目 录

一、项目摘要 .............................................................................. 1

二、立项依据 .............................................................................. 2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2

2、发展高产、优质玉米生产是当前发展畜牧业和化工产

品加工的基础 ........................................................................ 2

3、发展玉米生产具有传统优势 .......................................... 2

4、本村年初筹建的定襄县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全

可以胜任此项目实施重任 .................................................... 2

三、项目设计方案 ..................................................................... 3

1、项目目标 .......................................................................... 3

2、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 3

3、技术措施 .......................................................................... 3

⑴一增四改技术 ............................................................... 3

⑵秸秆还田技术 ............................................................... 3

⑶节水管灌技术 ............................................................... 3

⑷化学调控技术 ............................................................... 3

⑸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 ................................................... 3

⑹适时收获 ....................................................................... 3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 3

⑴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 ........................................... 3

⑵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 4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 4

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 4

1、成立项目领导组 .............................................................. 4

2、建设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 4

3、全面提高项目科技含量 .................................................. 4

4、加强项目财务管理 .......................................................... 4

五、项目效益评价 ..................................................................... 4

1、经济效益 .......................................................................... 4

2、社会效益 .......................................................................... 5

3、生态效益 .......................................................................... 5

二、立项依据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只有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增长。为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首先要稳住粮食生产,确保不出现滑坡。要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生产能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示范》(2011—2015年)制定的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为“——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造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重点任务中指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强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增加玉米播种面积,积极恢复和稳定大豆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三大粮食作物,粮食总产第二大粮食作物,发展高产优质玉米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发展高产、优质玉米生产是当前发展畜牧业和化工产品加工的基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已由北方广大地区重要的口粮作物,演变为畜牧业饲料和化工用原料,使玉米产品用量猛增。每100克玉米含热量106千卡,是谷物类饲料中最高的,是当之无愧的“饲料之王”,当前饲料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70%左右。该项消费可以看作是生活水平和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函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初期,恩格尔系数较高,人们对肉、蛋、禽、奶的强劲需求拉动了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大发展,导致饲用玉米需求大幅度增加,成为玉米增产的主要动力;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恩格尔系数下降,对肉、蛋、禽、奶等需求将保持平稳,此时,饲用玉米消费将仅与人口数量成正比。100克玉米中含纤维素2.9克,蛋白质4.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2.8克,另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因此,玉米不仅是“饲料之王”,而且还是粮食作物中用途最广,可开发产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可得到化学成份最佳,成本最低的产品,附加值超过玉米原值几倍,广泛用于造纸、食品、纺织、医药等行业,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酒精是一种清洁的“绿色”燃料,有可能在本世纪取代传统燃料而被广泛使用。

3、发展玉米生产具有传统优势

宏道镇平东社村地处北纬38°—39°之间,位于世界玉米生产黄金地段,属于我国华北春播玉米中、晚熟区,所种植的玉米单产高、品质优。本村共有正耕地2487亩,河滩开发田1000亩,共计耕地不足3500亩,2011年种植玉米达到3000亩,平均亩产达到750公斤,玉米总产达到225万公斤,本村水利条件较好,2011年亩产达到或超过吨粮的玉米面积达到1000亩左右,最高产户为朱继成,10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350公斤,创造了定襄县粮食高产的新纪录,总产最高为李仲伟30亩玉米总产玉米21000公斤,每公斤售价1.9元,靠玉米总收入达到4万元,3口人平均年收入达1.3万元,本村农民种植玉米相信科学,依靠新品种引进、配方施肥、高密种植、化学除草等新技术,使玉米单产逐步提高,玉米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依靠玉米种植致富的典型村,在该村实现了粮食总产提高和农民收入提高双赢的局面,农民对继续提高玉米单产信心十足,因此,发展高产、优质玉米生产符合本村的传统优势习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4、本村年初筹建的定襄县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全可以胜任此项目实施重任 定襄县宏道镇平东社村在2012年2月16日,由本村村民曲卿云、李振军、朱林泉等二十四

户筹建成立了定襄县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72.0万元。本社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服务,拥有大、中型农机具20台(辆),主要服务于本村高产优质玉米生产,为合作社社员及本村村民提供优质、低廉的生产资料和农机服务,受到了全村农民的一致好评。合作社社员一致推荐曲卿云为合作社理事长,李振军为合作社监事长,曲永强为合作社会计,合作社成立以来,理事会、监事会工作卓有成效,财务制度严格,账目收支明了、公开,完全按照合作社章程办事,已经有本村五十余户村民申请加入本合作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村民信任度,因此,项目实施单位定襄县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全有能力承担此项目的实施。

三、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目标

全村3000亩玉米田平均亩产达到830公斤以上,全村2500亩正耕地,平均亩产达到950公斤,其中:建设1500亩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的玉米单作吨粮田。全村粮食总产达到250万公斤,平均每亩增产80公斤,增产率10%以上,建成田、井、电、林、管、路、井七配套高标准玉米丰产田3000亩,为全县玉米高产种植树立典型榜样,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较大贡献。

2、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项目实施地点为定襄县宏道镇平东社村,实施规模为玉米高标准农田3000亩。

3、技术措施

⑴一增四改技术

一增为增加玉米留苗密度500—1000株/亩,达到亩留苗4500—5000株;四改为一改密植大穗型品种为耐密高产品种;二改窄行大株距为宽行小株距;三改经验施肥为配方施肥;四改人工除草为化学除草。

⑵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收获后,全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然后秋深耕或深松25cm以上,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保蓄土壤水分的目的。

⑶节水管灌技术

改土渠输水为管道输水,增加出水口数量,减少水资源浪费,缩短农田灌溉周期,使90%农田能在水分利用效益高峰期灌水,保证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水要求。

⑷化学调控技术

在玉米8—10叶期,用各种化控剂(玉米壮丰灵、玉米健壮素、玉米控旺剂、密高等,主要成分为乙烯利、云苔素内酯),按亩用量田间喷雾,达到防止倒伏,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目的。

⑸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

机秸秆还田、机深耕、机耙耱、机旋耕、机施肥、机精量播种、机化学除草、机病虫害防治、机联合收获等,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⑹适时收获

95%玉米苞叶枯黄,果穗下垂,乳线消失,黑色形成时收获,保证丰产丰收。

将各项技术组装集成,建立玉米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模式,最终形成以“促苗—控秆—保穗—增粒—促熟”为核心的超高产技术模式,通过“七高”实现高产,即超高产品种、超高产土壤、超高产密度、高整齐度、高群体质量、高穗粒数、高千粒重。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⑴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

按照山西省建设“一村一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山西省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省级项目投资,重点扶持制约“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或产品发展的关键环节。本项目拟支持环

节及资金补助标准为:节水管灌。包括PVC管道、管件、专用胶购置、安装费、挖填土方等,补助标准为每米Ф125mm管道补助40元;田间砂石路,主要用于石粉购置,每立方米石粉补助50元;建设超吨粮玉米高产示范方片,用于种子、肥料、化学除草、化控、机收等补助,每亩补助200元;大型联合收获机购置,每台补助6万元。

⑵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实施内容:A.新增节水管灌2000m,规格Ф125mm;B.砂石道路1000m,宽度5m,铺设石粉厚度10cm;C.建设500亩超吨粮玉米高产示范片;D.购置大型联合收获机2台。 资金使用计划:项目总计需资金32.5万元。

3A.新增节水管灌2000m,每m补助40元,需资金8.0万元。B.砂石道路1000m,需石粉500m

3每m石粉补助50元,需资金2.5万元。C.建设500亩超吨粮玉米高产示范方片,每亩补助200元,需资金10.0万元;D.购置大型联合收获机2台,每台补助6万元,需资金12.0万元。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2.5万元,拟通过三个渠道筹措:一是申请省建设“一村一品”项目资金12.0万元;二是实施单位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固定资产添置项目中支出10.0万元;三是受益农户自筹10.5万元。详见附表1、2

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组

由镇政府专管农业的副镇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村干部、农业合作社领导、农村经纪人、种植大户等。领导组按照农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按照方案制定的实施进度组织生产,进行生产资料购置,严格管理项目经费的支出,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2、建设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项目将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人负责,杜绝挤占挪用和不合理使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觉接受审计、纪检部门的审查、监督。项目完成后,由审计部门作出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报告。

3、全面提高项目科技含量

项目保证按原制订的技术方案落实,同时聘请市县2—3名玉米丰产技术推广专家,进村入户,进行专项技术指导,不违农时,开展技术讲座,免费为玉米种植农户发放玉米生产技术明白纸,对种植大户采取个性化服务,力争使平东社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全面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

4、加强项目财务管理

项目完成后所产生的固定资产,在村委会的监督下,由青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维护和使用管理,保证其正常合理使用;项目物资采购按照“公开、公正、合理”的原则,公开招投标,坚决杜绝人情、关系户、吃回扣现象出现,保证国家、集体、个人资金按项目实施方案支出。建立财产管理台账,定期接受群众监督,不让项目财产流失、损毁、闲置。

五、项目效益评价

项目实施后,可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促进本村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带动项目区农民增产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1、经济效益

项目完成后,全村3000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30公斤以上,亩均增产80公斤,亩增收150元以上。全村年粮食总产达到250万公斤,总增产粮食24万公斤,总增收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260元。

2、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使农田单位面积产量收益得到较大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使本村80%左右的农田实现旱涝保收,达到田、林、路、管、机、电、井七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要求,建成整村制玉米超高产示范村,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畜牧业和玉米化工产品加工有较大的作用。此外,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散发科技明白纸等手段,可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减轻田间劳动程度,培养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并通过示范推广、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和村庄科学种田,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特别是对依靠粮食高产实现农民收入提高的农村农民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3、生态效益

项目通过实施玉米“一增四改”增产技术、秸秆还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化学调控技术、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适时收获等农业实用技术,可极大地节约宝贵的地下水资源,避免玉米秸秆焚烧,对能源的浪费和大气环境的污染,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肥料流失和浪费,减轻大气污染和河流、水库的富营养化,减轻地表水、地下水和河流硝酸盐污染,有效利用当地的光、热、水资源,促进粮食生产不断走上依靠单产提高,实现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良性循环,对于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宏道镇平东社2011年“一村一品”优质玉米高产高效特色种植项目实施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项目实施后,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定襄县乃至山西省玉米产区建设高标准玉米丰产方有较大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将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项目完全可行。


相关内容

  • 一村一品包扶工作总结
  • 今年以来,按照市发展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我们进一步加大包扶工作实施力度,制定包扶计划,分解年度任务,落实帮扶措施,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通过采取各项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景村街社区2011年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状况、部门包扶工作情况及201 ...

  • 2011镇政府年度工作总结
  • 年初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并深入践行县委发展战略,积极实施“两区一带”平山发展思路,坚持在创业创新中追求创优,在超越跨越中追求卓越,在务实求实中追求实效,在开发开放中追求开拓,平山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再一次实现了新的跨越。据初步概算,201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 ...

  • 保定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369个 带动农户增收
  • 保定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369个 带动农户增收 2011年05月09日 08:40 来源:中国新闻网·保定新闻[字体:↑大 ↓小] 中新河北网保定5月9日电 保定市委农工委9日透露,截至目前,该市符合农业部"一村一品"专业村标准的行政村已发展到369个,比上 ...

  • 镇委一村一品扶贫方案
  •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实施我乡"兴工业,重调整,促转移,保稳定,建新村"的发展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一村一品"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3- ...

  • 陕西省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 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陕农业计财[2011]45号 各设区市农业(畜牧)局(委).财政局,杨凌示范区农业局.财政局,各省管县农业(畜牧)局.财政局,省级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11年,我省省级农业 ...

  • 克虎镇乔家圪台村"一村一品"发展规划
  • 克虎镇乔家圪台村"一村一品"规划 发展"一村一品"是市场经济条件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得必然选择,是主要产业开发的载体,是灾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是该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乔家圪台村"一村 ...

  • 乡镇一村一品工作经验交流
  • **镇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是南昌市新型城镇化重点示范镇,也是我省最大的建制镇之一.全镇区域面积146.3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总人口15万,其中城区人口7.2万,农村人口7.8万,驻镇中央.省.市单位38家.交通便利,京九.浙赣.皖赣和即将建成的向莆铁路交汇境内,沪昆.福银.赣粤

  • 2011年局个人工作小结
  •   2011年即将结束,在局领导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思想上、业务工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学习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 ...

  • 村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 大全村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就,现将其总结如下: 大全村位于牌坊乡南端,幅员面积9.6㎞2,耕地面积3116亩,辖11个村民小组.1065户3870人,是省.市.县(市)三级农业部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