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 第22期2014年8月
城市规划
CONSTRUCTION
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消防设计
陈迎春
兴国县家欢天然气有限公司工程部 江西省 342400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为主体展开分析,探讨了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过程中的消防设计,分析了消防设计的要点和设计的具体流程,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设计对策。
关键词: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消防设计中图分类号:P618 一、前言
随着国家天然气西气东输三线战略部署的执行,大力发展我国的天然气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使天然气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设立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是重点工作,但如果对加气站消防设计没有到位,加气站运行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火灾的危险,为此,针对天然气加气站的消防设计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站方式
探讨对LNG 汽车加气站的研究设计,首先应对建站场地的具体情况及实际情进行分析,进而选择相对合适的LNG 汽车加气站的建站方式。目前我国LNG 汽车加气站主要有两种建站的方式,分别为:站房式加气站及橇装式加气站。
1、站房式加气站
站房式建站方式是LNG 汽车加气站的建站方式之一,其具有占地的费用较高、面积较大,设备的安装费用也相对较高,使得施工的周期时间长等特点。通常建这类加气站适合在政府支持或投资建设的情况下、或者是当地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LNG 汽车的情况下才会建立。城镇的LNG 汽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之时,则LNG 汽车的数量相对较少,消耗量也减少,则成本回收周期长。
2、橇装式加气站
橇装式加气站的建站方式相对于站房式加气站来说更为便捷,因其占地面积较小,土地的使用费用较低、设备多数均集中在同一个或者多个橇块上,施工的周期也较短,其的造价费用均较低。因此,更容易收回成本,也更适合LNG 加气站的初期投入建设。
三、LNG汽车加气站的危险性分析
作为一种低密度、易扩散的易燃易爆液体,LNG燃料属于甲类火灾事故危险品,由于其物理性质同液体甲烷十分类似,因而使用时必须极为小心,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1、物(物料和装置)的不安全状态
(一)物料的危险性:①低温过冷危险特性。LNG的储存温度为-162℃,发生泄漏后会使所接触的一些材料变脆,致使管材、管件受损。过冷液体或气体都会对人体产生低温灼烧、冻伤等危害。②火灾、爆炸特性。泄漏后气化的天然气会在空气中快速扩散。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体积百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遇火就会产生爆炸,其爆炸下限为5%,上限为15%。
(二)装置的危险性:①装置超压爆裂。LNG大量储存于绝热储罐,任何热传导或作业中的热量都会导致系统中的一些文献标识码:A
液体蒸发为气体,同时使液体受热膨胀。热膨胀和热蒸发性使系统压力升高,在安全泄压装置故障或泄放能力不足时,储罐或管道会发生超压爆裂事故。②LNG 储罐的危险性。新充注的LNG 若密度较储罐中原有的LNG 密度小时,罐中液体可能形成上下两层,由于各自层内的独立对流,使得瞬间LNG 大量蒸发,产生翻滚现象,储罐压力骤然升高;LNG储罐液位超限,物料的热膨胀性和热蒸发性可能引起压力升高;出液过低会使泵抽空,罐内出现负压;内外罐夹层之间的真空破坏,漏热大量产生内罐由于热膨胀和热蒸发超压。③LNG 低温泵的气蚀。由于系统中气体的存在,LNG低温泵可能发生气蚀现象,气蚀现象引起泵体振动直至打碎泵的叶片,致使泵不能工作。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一)运行时的误操作:卸车时由于液位仪表的失灵或人为误读,使储罐超装;卸车或加气结束未卸下软管或加气枪车已启动驶离,可能拉断卸车或加气软管,使软管中残留的液体泄漏;卸车时要求给槽车增压,压力过高可能导致容器超压产生爆裂事故;操作程序、顺序有误时,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发生事故。
(二)事故状态的误操作:处理泄漏事故时未切断储罐根部阀,导致事故范围扩大;发生泄漏时未切断电源、火源,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
3、环境的不安全表现
(一)正常操作环境。卸车区或加气区有可能形成冷蒸气云,冷蒸气云可对操作人员造成冷麻醉伤害。冷蒸气云与空气中的水分形成云雾,使作业区域可视性差。加气时加气枪和车载气瓶的金属接头的低温可能伤害操作人员。
(二)事故环境。LNG泄漏会造成其它设备的冷脆裂、冷变形等现象。发生火灾爆炸时,热辐射强度大,因热辐射使罐内液体蒸发,压力升高直至超压发生爆裂事故。泄露的液体因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能使事故范围扩大。
四、关于加气站消防设计的建议随着我国LNG 生产企业投入运营,LNG 建站量将越来越大,建设LNG 站必须注意消防安全,把握好原则,保证安全可靠。
1、总平面布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必须避开人员密度大的地区及易燃易爆、重要公共建筑、公共娱乐场所以及高层建筑物,防止LNG 溢出或泄漏后蔓延流淌到界区,还应选择在城市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和周边工企业、动火比较集中的火源存在的上风侧。
2、防火间距。按照其火灾危险等级,应参照相关临界规范适当加大的原则,储罐容积在8~57m3时距建筑物的最小防
城市规划
CONSTRUCTION
火间距就在8m;容积在57~114m3时距建筑物的最小防火间距
应在15m;容积在114~265m3时距建筑物的最小防火间距就在23m。上述3个容积等级距火源应控制在15m 以上。储罐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相邻罐径之和的1/4,至少不少于1.5m。
3、环形车道。站内必须设计、建设供消防车通行不少于6m 宽的环形消防车道和12×12m的回车场地,特别是紧急状态下,能供LNG 槽车的进出,事故状态下又能供多辆槽车倒罐,方便LNG 槽车出行。
4、疏散设施。液化天然气储罐及管道储存的液体常在-160℃以上,密封不严、泡、冒、滴、漏,很容易形成罐体及管路发生脆裂、变形、膨胀溢出,作业区必须设计防液体的拦蓄区,一旦发生泄漏或火灾,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用灭火剂迅速处置,防止形成流淌火灾。
5、耐火等级。站内所有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必须设定在耐火时间2h 以上,站内所有的构筑物、钢管、管架、支座等施工完毕后,加涂防火涂料。
6、安全出口。站内必须设进出两个安全出口,防液体流散的拦蓄区和操作区的工作平台,同样必须设置两个安全出口,以保证在发生事故时,消防车及抢险救援车辆实施救援;保证在事故状态下操作人员能安全逃生。
7、装置布置。站内设备、管道布置量比较密集,但必须考虑其操作、维修、疏散的空间和通道。各种管路的排列务必考虑其危险性;电气和仪表不能与工艺管线同沟,防止泄漏后天然气与电火花接触发生爆炸。
8、电气设计。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划定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选择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对电缆及电缆沟采用阻燃性材料填实封堵,防止气体和液体进入配电室和控制室内;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站内气体Ⅰ区爆炸危险区划分为第二类,防止直击雷、感应雷,防止雷
第4卷 第22期2014年8月
电波侵入等安全措施。
9、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针对拦蓄区、卸车区、加气区。气体灭火系统—针对控制室、配电室,设置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系统—针对加气区、卸车区、拦蓄区设置,防止流淌火灾。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对站内储罐、地沟、管道均能起到隔离、窒息等灭火作用。消火栓系统—用来冷却受到火灾和热辐射的储罐和设备,但必须注意在火灾过程中水只能加速LNG 的气化,从而加快燃烧速度。要慎用水这种灭火剂。
10、防雷防静电
(一)站内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
(二)站内罩棚的防雷措施应满足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的要求。
(三)站内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静电接地、电气和电子信息系统等接地应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对单独设置的LNG 储罐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地上天然气管道始、末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四)LNG车辆卸车处应设置卸车接地装置,并应与就近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消防设计还是按照加气站的需要展开设计,其次,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提高设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毕伟.LNG汽车应用可行性及技术路径研究[J].上海煤气.2011(01):6-15.
[2]周春.LNG汽车加气站的消防设计方案[J].煤气与热力.2010(01):9-12.
文章被我刊收录,以上为全文。
此文章编码:2014A
2248
第4卷 第22期2014年8月
城市规划
CONSTRUCTION
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消防设计
陈迎春
兴国县家欢天然气有限公司工程部 江西省 342400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为主体展开分析,探讨了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过程中的消防设计,分析了消防设计的要点和设计的具体流程,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设计对策。
关键词: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消防设计中图分类号:P618 一、前言
随着国家天然气西气东输三线战略部署的执行,大力发展我国的天然气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使天然气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设立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是重点工作,但如果对加气站消防设计没有到位,加气站运行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火灾的危险,为此,针对天然气加气站的消防设计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站方式
探讨对LNG 汽车加气站的研究设计,首先应对建站场地的具体情况及实际情进行分析,进而选择相对合适的LNG 汽车加气站的建站方式。目前我国LNG 汽车加气站主要有两种建站的方式,分别为:站房式加气站及橇装式加气站。
1、站房式加气站
站房式建站方式是LNG 汽车加气站的建站方式之一,其具有占地的费用较高、面积较大,设备的安装费用也相对较高,使得施工的周期时间长等特点。通常建这类加气站适合在政府支持或投资建设的情况下、或者是当地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LNG 汽车的情况下才会建立。城镇的LNG 汽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之时,则LNG 汽车的数量相对较少,消耗量也减少,则成本回收周期长。
2、橇装式加气站
橇装式加气站的建站方式相对于站房式加气站来说更为便捷,因其占地面积较小,土地的使用费用较低、设备多数均集中在同一个或者多个橇块上,施工的周期也较短,其的造价费用均较低。因此,更容易收回成本,也更适合LNG 加气站的初期投入建设。
三、LNG汽车加气站的危险性分析
作为一种低密度、易扩散的易燃易爆液体,LNG燃料属于甲类火灾事故危险品,由于其物理性质同液体甲烷十分类似,因而使用时必须极为小心,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1、物(物料和装置)的不安全状态
(一)物料的危险性:①低温过冷危险特性。LNG的储存温度为-162℃,发生泄漏后会使所接触的一些材料变脆,致使管材、管件受损。过冷液体或气体都会对人体产生低温灼烧、冻伤等危害。②火灾、爆炸特性。泄漏后气化的天然气会在空气中快速扩散。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体积百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遇火就会产生爆炸,其爆炸下限为5%,上限为15%。
(二)装置的危险性:①装置超压爆裂。LNG大量储存于绝热储罐,任何热传导或作业中的热量都会导致系统中的一些文献标识码:A
液体蒸发为气体,同时使液体受热膨胀。热膨胀和热蒸发性使系统压力升高,在安全泄压装置故障或泄放能力不足时,储罐或管道会发生超压爆裂事故。②LNG 储罐的危险性。新充注的LNG 若密度较储罐中原有的LNG 密度小时,罐中液体可能形成上下两层,由于各自层内的独立对流,使得瞬间LNG 大量蒸发,产生翻滚现象,储罐压力骤然升高;LNG储罐液位超限,物料的热膨胀性和热蒸发性可能引起压力升高;出液过低会使泵抽空,罐内出现负压;内外罐夹层之间的真空破坏,漏热大量产生内罐由于热膨胀和热蒸发超压。③LNG 低温泵的气蚀。由于系统中气体的存在,LNG低温泵可能发生气蚀现象,气蚀现象引起泵体振动直至打碎泵的叶片,致使泵不能工作。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一)运行时的误操作:卸车时由于液位仪表的失灵或人为误读,使储罐超装;卸车或加气结束未卸下软管或加气枪车已启动驶离,可能拉断卸车或加气软管,使软管中残留的液体泄漏;卸车时要求给槽车增压,压力过高可能导致容器超压产生爆裂事故;操作程序、顺序有误时,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发生事故。
(二)事故状态的误操作:处理泄漏事故时未切断储罐根部阀,导致事故范围扩大;发生泄漏时未切断电源、火源,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
3、环境的不安全表现
(一)正常操作环境。卸车区或加气区有可能形成冷蒸气云,冷蒸气云可对操作人员造成冷麻醉伤害。冷蒸气云与空气中的水分形成云雾,使作业区域可视性差。加气时加气枪和车载气瓶的金属接头的低温可能伤害操作人员。
(二)事故环境。LNG泄漏会造成其它设备的冷脆裂、冷变形等现象。发生火灾爆炸时,热辐射强度大,因热辐射使罐内液体蒸发,压力升高直至超压发生爆裂事故。泄露的液体因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能使事故范围扩大。
四、关于加气站消防设计的建议随着我国LNG 生产企业投入运营,LNG 建站量将越来越大,建设LNG 站必须注意消防安全,把握好原则,保证安全可靠。
1、总平面布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必须避开人员密度大的地区及易燃易爆、重要公共建筑、公共娱乐场所以及高层建筑物,防止LNG 溢出或泄漏后蔓延流淌到界区,还应选择在城市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和周边工企业、动火比较集中的火源存在的上风侧。
2、防火间距。按照其火灾危险等级,应参照相关临界规范适当加大的原则,储罐容积在8~57m3时距建筑物的最小防
城市规划
CONSTRUCTION
火间距就在8m;容积在57~114m3时距建筑物的最小防火间距
应在15m;容积在114~265m3时距建筑物的最小防火间距就在23m。上述3个容积等级距火源应控制在15m 以上。储罐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相邻罐径之和的1/4,至少不少于1.5m。
3、环形车道。站内必须设计、建设供消防车通行不少于6m 宽的环形消防车道和12×12m的回车场地,特别是紧急状态下,能供LNG 槽车的进出,事故状态下又能供多辆槽车倒罐,方便LNG 槽车出行。
4、疏散设施。液化天然气储罐及管道储存的液体常在-160℃以上,密封不严、泡、冒、滴、漏,很容易形成罐体及管路发生脆裂、变形、膨胀溢出,作业区必须设计防液体的拦蓄区,一旦发生泄漏或火灾,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用灭火剂迅速处置,防止形成流淌火灾。
5、耐火等级。站内所有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必须设定在耐火时间2h 以上,站内所有的构筑物、钢管、管架、支座等施工完毕后,加涂防火涂料。
6、安全出口。站内必须设进出两个安全出口,防液体流散的拦蓄区和操作区的工作平台,同样必须设置两个安全出口,以保证在发生事故时,消防车及抢险救援车辆实施救援;保证在事故状态下操作人员能安全逃生。
7、装置布置。站内设备、管道布置量比较密集,但必须考虑其操作、维修、疏散的空间和通道。各种管路的排列务必考虑其危险性;电气和仪表不能与工艺管线同沟,防止泄漏后天然气与电火花接触发生爆炸。
8、电气设计。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划定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选择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对电缆及电缆沟采用阻燃性材料填实封堵,防止气体和液体进入配电室和控制室内;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站内气体Ⅰ区爆炸危险区划分为第二类,防止直击雷、感应雷,防止雷
第4卷 第22期2014年8月
电波侵入等安全措施。
9、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针对拦蓄区、卸车区、加气区。气体灭火系统—针对控制室、配电室,设置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系统—针对加气区、卸车区、拦蓄区设置,防止流淌火灾。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对站内储罐、地沟、管道均能起到隔离、窒息等灭火作用。消火栓系统—用来冷却受到火灾和热辐射的储罐和设备,但必须注意在火灾过程中水只能加速LNG 的气化,从而加快燃烧速度。要慎用水这种灭火剂。
10、防雷防静电
(一)站内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
(二)站内罩棚的防雷措施应满足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的要求。
(三)站内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静电接地、电气和电子信息系统等接地应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对单独设置的LNG 储罐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地上天然气管道始、末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四)LNG车辆卸车处应设置卸车接地装置,并应与就近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消防设计还是按照加气站的需要展开设计,其次,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提高设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毕伟.LNG汽车应用可行性及技术路径研究[J].上海煤气.2011(01):6-15.
[2]周春.LNG汽车加气站的消防设计方案[J].煤气与热力.2010(01):9-12.
文章被我刊收录,以上为全文。
此文章编码:2014A
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