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婚约

  她和他走在一起让人们能够想到的,只能是“郎才女貌”,但人们并不看好他们的爱情。原因很简单,她出身世代书香之家,他却只是一个穷教书匠,这对于战乱的炮火尚未炸毁门第观念的年代,无疑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天堑。还好的是,她的父亲还算开明,只坚持一点:他要用一场气派的婚礼体面地迎娶她。

  为了能够早一些成为他的新娘,他们订婚后,她决定去东北大城市工作,和他同心协力赚取到父亲要求的体面气派的婚姻。挥别洞庭湖的温婉轻唱,她坐船出沅水,过洞庭湖,顺江而下。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她满眼满心是泪,泪花中是他在码头上追逐相送的嘶喊:“我等你回来!”她一遍遍在心里回应着:“我一定回来。”

  船到泰山脚下,因战事与时局发生变化,再也无法前行,进退两难的她只好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当地一所学校开始了教书工作。本想等她到东北有了稳妥工作就追随而至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只好放弃了北上的计划,等待时机。二人频频鸿雁传书,以慰相思之情。

  两年后,随着共和国解放的炮火,他投笔从戎,下潇湘,渡漓江,到广西。最初,两人还有联系,但居无定所的行军,加上她的工作几经转换,不久二人便失去了联系。她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但她坚信他不会背负她,坚信他不会殒命战火,坚信他在等待着她。岁月在一点点蚕食着她的青春,她却依然形单影只。面对好心人的牵线搭桥,以及一个又一个追求者,她淡然又坚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对于我的刘郎,我就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坟’。”

  16年后,在北方苦寻无果的她,南归寻夫。因为没有了工作,回到家乡后的她只能靠给人打零工或捡破烂维持生计,这并没能阻挡她寻找他的脚步,但仍旧没有他的音讯。“文化大革命”的风潮中,她被下放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务农,而他也被遣送回老家一个小村务农。近在咫尺,却又无音相通。风潮让他们再无力寻找彼此,但牵挂与想念丝毫没有在他们心中褪色。

  历史的车轮辗过,她恢复了清白,他也得到了平反。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对方。苍苍岁月,茫茫人海,不知道对方是生是死,但坚信对方只要活着就一定在等待着自己。终于,在分别了40年后,他们在家乡的小城重逢。四目相对,泪眼蒙蒙。隔着40年的分别与流变,他未娶,她未嫁。

  74岁的他和66岁的她终于手挽着手走进了婚礼的殿堂。他对她郑重地许诺:“我至少还要陪伴你10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她叫余琦,是当代著名作家丁玲的亲侄女。他叫刘自平。余琦在和刘自平共同生活了19年后于2005年病逝。有人问已经93岁的刘自平怎样评价他这一生,是啊,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坎坷,经历了那么久的寻找等待,相守却如此短暂,他是不是会不满,是不是会忧伤?

  “我这一生是幸福的,满足的。”刘自平说着,满脸的明媚光鲜,满眼的奕奕神采。■

  (李林荐自《华声晨报》)

  她和他走在一起让人们能够想到的,只能是“郎才女貌”,但人们并不看好他们的爱情。原因很简单,她出身世代书香之家,他却只是一个穷教书匠,这对于战乱的炮火尚未炸毁门第观念的年代,无疑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天堑。还好的是,她的父亲还算开明,只坚持一点:他要用一场气派的婚礼体面地迎娶她。

  为了能够早一些成为他的新娘,他们订婚后,她决定去东北大城市工作,和他同心协力赚取到父亲要求的体面气派的婚姻。挥别洞庭湖的温婉轻唱,她坐船出沅水,过洞庭湖,顺江而下。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她满眼满心是泪,泪花中是他在码头上追逐相送的嘶喊:“我等你回来!”她一遍遍在心里回应着:“我一定回来。”

  船到泰山脚下,因战事与时局发生变化,再也无法前行,进退两难的她只好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当地一所学校开始了教书工作。本想等她到东北有了稳妥工作就追随而至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只好放弃了北上的计划,等待时机。二人频频鸿雁传书,以慰相思之情。

  两年后,随着共和国解放的炮火,他投笔从戎,下潇湘,渡漓江,到广西。最初,两人还有联系,但居无定所的行军,加上她的工作几经转换,不久二人便失去了联系。她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但她坚信他不会背负她,坚信他不会殒命战火,坚信他在等待着她。岁月在一点点蚕食着她的青春,她却依然形单影只。面对好心人的牵线搭桥,以及一个又一个追求者,她淡然又坚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对于我的刘郎,我就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坟’。”

  16年后,在北方苦寻无果的她,南归寻夫。因为没有了工作,回到家乡后的她只能靠给人打零工或捡破烂维持生计,这并没能阻挡她寻找他的脚步,但仍旧没有他的音讯。“文化大革命”的风潮中,她被下放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务农,而他也被遣送回老家一个小村务农。近在咫尺,却又无音相通。风潮让他们再无力寻找彼此,但牵挂与想念丝毫没有在他们心中褪色。

  历史的车轮辗过,她恢复了清白,他也得到了平反。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对方。苍苍岁月,茫茫人海,不知道对方是生是死,但坚信对方只要活着就一定在等待着自己。终于,在分别了40年后,他们在家乡的小城重逢。四目相对,泪眼蒙蒙。隔着40年的分别与流变,他未娶,她未嫁。

  74岁的他和66岁的她终于手挽着手走进了婚礼的殿堂。他对她郑重地许诺:“我至少还要陪伴你10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她叫余琦,是当代著名作家丁玲的亲侄女。他叫刘自平。余琦在和刘自平共同生活了19年后于2005年病逝。有人问已经93岁的刘自平怎样评价他这一生,是啊,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坎坷,经历了那么久的寻找等待,相守却如此短暂,他是不是会不满,是不是会忧伤?

  “我这一生是幸福的,满足的。”刘自平说着,满脸的明媚光鲜,满眼的奕奕神采。■

  (李林荐自《华声晨报》)


相关内容

  • 炫舞结婚说的话
  • 阳光明媚,歌声飞扬,欢声笑语,天降吉祥,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在这金秋的大好时光,我们迎来了一对情侣22222先生和2222幸福的结合。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二位新人以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接下来我宣布新婚庆典仪式现在开始,好,请我们的音响师奏响浪漫的乐曲,让我们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有 ...

  • 论我国亲属法中婚约制度的创立
  • 论我国亲属法中婚约制度的创立 兼评<〈婚姻法〉司法解释(二) >第10条 张燕玲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婚约 附生效条件 赠与物返还 立法 内容提要: 婚约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仍广泛采用.我国关于婚约的立法缺失为实践中婚约纠纷的裁判带来适用困难.已有司法解释作为司法裁判的应急举 ...

  • 中国古代婚约制度对现代婚姻制度的启示
  • 第27卷第6期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Vol.27 No.6 2012年11月 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 Nov.2012 ・法史研究・ 中国古代婚约制度对现代婚姻制度的启示 李志明 摘 要:中国古代自西周的"六礼"开始,历朝 ...

  • 另一个少年派另一条成长路
  • 从名字上看,很多人都以为这会是一部类似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电影.但实际上,这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没有那么魔幻,它是一部充满奇思妙想的现实题材,只不过有些细节透露着导演天然的古灵精怪和天马行空.毕竟这部影片的导演兼编剧之一是让-皮埃尔・热内,曾经导演过经典的<天 ...

  • 婚约财产纠纷律师代理手册
  • 婚约财产纠纷律师代理手册 婚约财产纠纷 [释义] 婚约,亦称订婚或定婚,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现实生活中,婚约虽然并非结婚的必经程序,但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民事习惯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婚约作为一种民事习惯,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文化背景.订立了婚约的男女俗称未婚夫妻.按 ...

  • 婚约财产纠纷)
  • 婚约是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达成的协议,又称订婚或定婚.但我国<婚姻法>对婚约没有具体规定,订婚不作为结婚的必经程序,法律既不提倡,也不保护. 男方向女方给付的财物,主要是以正明婚约成立为目的,因而类似财产契约上的定金,如果婚约解除一方应予返还. 解除婚约后,一方给对方造成的财 ...

  • 婚约财产纠纷案例分析
  • 婚约财产纠纷案例分析 摘要:按照传统习俗和习惯,订婚时往往要求一方或双方给予对方一定的财物,这便是婚约财产,包括彩礼与礼金.立法上由于没有区分彩礼与礼金,而是将婚约财产统称为彩礼并适用彩礼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下称<婚姻法 ...

  • 再议返还彩礼
  • [摘 要]在我国现阶段某些地区婚前订立婚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订立婚约时,往往会约定并支付彩礼.但由于现阶段订立的相关法律规范还不完善,彩礼问题引发的诉讼和矛盾时有发生,有些彩礼问题往往趋于复杂,矛盾十分突出.笔者将从彩礼的概念.性质.返还彩礼的规定.彩礼问题司法实践中若干问题的分析.立法建议等方面 ...

  • 周口中院婚约彩礼纠纷指导意见
  • 为了解决涉及婚约彩礼纠纷案件中的适用法律问题,统一全市法院自由裁量权的尺度,正确审理此类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