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办法
一.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特点
1.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四标段工程地理位置处于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交通流量大,周围环境复杂,施工方法多样,作业面分散且立体交叉作业频繁;为了安全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必须对本工程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实施系统管理。
2.地铁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安全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策划、登记建档及信息管理、定期检测和检查、制定应急预案等,并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
3.在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周围环境状况对本标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研究,进行了定性的评价和分级,并制订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为实现工程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
4.在施工中对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是后续危险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管理工作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过程监控、预防控制和风险化解的综合管理事务,通过动态管理,规范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传递,增强本标段各施工队伍的风险意识和科学管理意识。
5.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采取总承包单位为控制主体、各分包单位为实施主体的模式,强调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协调配合。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施工阶段各类已知的和可预测的AAAA级和AAAAA重大危险源以及非施工类重大危险源的超前预防准备、过程监控、信息管理等。
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组织机构 1.领导协调小组: 组 长:屈飞鹏
副组长:张国庆 丁海明 桂轶雄 刘常青 王强伟 吴世光
组 员:吴震 鲁浩 郝本峰 丁树敏 李瑾 彭新涛 梅立锋 陈旻昊 段江涛 2.职责:
负责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日常工作,包括教育培训、演练、应急处理等工作。 三.重大危险源超前准备工作 1.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批
首先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法对本标段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动态识别,确定重大危险源,安全部填写《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技术部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必须明确施工所需材料、机具的数量和规格,人员、水电准备和信息联络情况等,方案须经中建一局地铁工程专家组论证,在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作业(活动)施工前14天报送第五总监办和四号线项目处进行审批。
2.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
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适时监控,及时反应项目经理部对于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的状况,安全部负责统计、整理危险源基本情况,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并填写《AAAAA级重大危险源状态周报表》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经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审批后及时上报第五总监办和四号线项目处。《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内容包括:
(1).重大危险源内容或名称;
(2).地点和部位-指地下施工部位里程与重大危险源对应情况; (3).等级-指AAAA级或AAAAA级; (4).时间-指预计发生通过日期; (5).预防控制预案安全措施研究审批情况; (6).材料、机具准备到位情况; (7).管理和施工人员培训情况。
非施工类重大危险源填写可能涉及的内容。
施工过程中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作业(活动)施工前7天,项目经理部在做好预案启动的准备工作后,将《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上报驻地监理和甲方代表(各一份原件),同时上报四号线项目处主要领导(两份原件)。
3.对外协调准备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相关内容,提前15天做好相关产权单位和交通、市政等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取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做好必须的准备和配合工作。
4.针对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的培训和交底
根据已经识别的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和专项施工方案,项目经理部技术部牵头组织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实施细则和专项方案的教育培训、技术交底,班组长组织对施工人员应知应会培训,培训必须要有记录,书面交底明确全面。重大危险源技术交底应包括:
(1).即将通过的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2).主要的施工技术参数;
(3).重大危险源部位的主要特点(包括使用状况、结构形式、重要性等); (4).施工工艺;
(5).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对于非施工类重大危险源,要在施工人员进驻施工现场以后,正式开始施工工作之前,由安全部牵头组织各部门、各单位所有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实施细则和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应急预案的教育培训,培训必须要有记录,全面而明确。
项目经理部在重大危险源实施前按照《北京地铁四号线第一标段重大危险源(AAAAA级)划分及应急预案》要求成立各级各类抢险队伍,经常组织针对性教育培训并适时组织演练,同时做好演练记录。
四.重大危险源过程监控和信息反馈
1.重大危险源实施过程控制预警
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作业(活动)实施前,针对工程特点制订监控方案,按照标准制定相应的预警值和警戒值:Ⅰ级:实测位移值在极限值的0.8至极限值之间为Ⅰ级警告管理,应提出警告,并商讨和采取施工对策,预防最终位移值超限和发生安全事故。Ⅱ级:实测位移值在极限值的0.6至极限值的0.8之间为Ⅱ级注意管理,应引起注意,并提高监测频率。Ⅲ级:实测位移值在极限值的0.6以下为Ⅲ级安全管理,说明隧道和围岩是稳定的。达到预警值时必须按照程序规定逐级上报,并立即准备紧急预案的启动。
2.严格预防控制方案的执行
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作业(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专项方案和措施,坚持每一工序控制,通过保证工序质量来保证整体安全。
3.确保应急预案切实可行
按照《北京地铁四号线第一标段重大危险源(AAAAA级)划分及应急预案》要求落实人员、机具、材料,保持与社会相关抢险方联系畅通无阻,确保能够及时到位,以保证预案启动后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档案
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重大危险源预防控制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编制情况:包括不同施工阶段重大危险源识别、专项方案、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组织机构、物资设备情况、相关联系方式等;
2.重大危险源实施前的准备情况记录; 3.重大危险源实施过程记录表;
4.所有重大危险源规避后的经验教训总结,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情况、主要施工方法(详细总结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材料和主要措施)、规避所用时间、监控量测数据及有关数据统计等。
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时间: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AAAAA级重大危险源状态周报表
单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办法
一.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特点
1.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四标段工程地理位置处于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交通流量大,周围环境复杂,施工方法多样,作业面分散且立体交叉作业频繁;为了安全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必须对本工程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实施系统管理。
2.地铁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安全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策划、登记建档及信息管理、定期检测和检查、制定应急预案等,并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
3.在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周围环境状况对本标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研究,进行了定性的评价和分级,并制订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为实现工程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
4.在施工中对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是后续危险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管理工作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过程监控、预防控制和风险化解的综合管理事务,通过动态管理,规范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传递,增强本标段各施工队伍的风险意识和科学管理意识。
5.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采取总承包单位为控制主体、各分包单位为实施主体的模式,强调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协调配合。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施工阶段各类已知的和可预测的AAAA级和AAAAA重大危险源以及非施工类重大危险源的超前预防准备、过程监控、信息管理等。
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组织机构 1.领导协调小组: 组 长:屈飞鹏
副组长:张国庆 丁海明 桂轶雄 刘常青 王强伟 吴世光
组 员:吴震 鲁浩 郝本峰 丁树敏 李瑾 彭新涛 梅立锋 陈旻昊 段江涛 2.职责:
负责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日常工作,包括教育培训、演练、应急处理等工作。 三.重大危险源超前准备工作 1.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批
首先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法对本标段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动态识别,确定重大危险源,安全部填写《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技术部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必须明确施工所需材料、机具的数量和规格,人员、水电准备和信息联络情况等,方案须经中建一局地铁工程专家组论证,在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作业(活动)施工前14天报送第五总监办和四号线项目处进行审批。
2.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
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适时监控,及时反应项目经理部对于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的状况,安全部负责统计、整理危险源基本情况,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并填写《AAAAA级重大危险源状态周报表》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经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审批后及时上报第五总监办和四号线项目处。《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内容包括:
(1).重大危险源内容或名称;
(2).地点和部位-指地下施工部位里程与重大危险源对应情况; (3).等级-指AAAA级或AAAAA级; (4).时间-指预计发生通过日期; (5).预防控制预案安全措施研究审批情况; (6).材料、机具准备到位情况; (7).管理和施工人员培训情况。
非施工类重大危险源填写可能涉及的内容。
施工过程中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作业(活动)施工前7天,项目经理部在做好预案启动的准备工作后,将《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上报驻地监理和甲方代表(各一份原件),同时上报四号线项目处主要领导(两份原件)。
3.对外协调准备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相关内容,提前15天做好相关产权单位和交通、市政等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取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做好必须的准备和配合工作。
4.针对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的培训和交底
根据已经识别的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和专项施工方案,项目经理部技术部牵头组织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实施细则和专项方案的教育培训、技术交底,班组长组织对施工人员应知应会培训,培训必须要有记录,书面交底明确全面。重大危险源技术交底应包括:
(1).即将通过的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2).主要的施工技术参数;
(3).重大危险源部位的主要特点(包括使用状况、结构形式、重要性等); (4).施工工艺;
(5).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对于非施工类重大危险源,要在施工人员进驻施工现场以后,正式开始施工工作之前,由安全部牵头组织各部门、各单位所有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实施细则和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应急预案的教育培训,培训必须要有记录,全面而明确。
项目经理部在重大危险源实施前按照《北京地铁四号线第一标段重大危险源(AAAAA级)划分及应急预案》要求成立各级各类抢险队伍,经常组织针对性教育培训并适时组织演练,同时做好演练记录。
四.重大危险源过程监控和信息反馈
1.重大危险源实施过程控制预警
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作业(活动)实施前,针对工程特点制订监控方案,按照标准制定相应的预警值和警戒值:Ⅰ级:实测位移值在极限值的0.8至极限值之间为Ⅰ级警告管理,应提出警告,并商讨和采取施工对策,预防最终位移值超限和发生安全事故。Ⅱ级:实测位移值在极限值的0.6至极限值的0.8之间为Ⅱ级注意管理,应引起注意,并提高监测频率。Ⅲ级:实测位移值在极限值的0.6以下为Ⅲ级安全管理,说明隧道和围岩是稳定的。达到预警值时必须按照程序规定逐级上报,并立即准备紧急预案的启动。
2.严格预防控制方案的执行
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作业(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专项方案和措施,坚持每一工序控制,通过保证工序质量来保证整体安全。
3.确保应急预案切实可行
按照《北京地铁四号线第一标段重大危险源(AAAAA级)划分及应急预案》要求落实人员、机具、材料,保持与社会相关抢险方联系畅通无阻,确保能够及时到位,以保证预案启动后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档案
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重大危险源预防控制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编制情况:包括不同施工阶段重大危险源识别、专项方案、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组织机构、物资设备情况、相关联系方式等;
2.重大危险源实施前的准备情况记录; 3.重大危险源实施过程记录表;
4.所有重大危险源规避后的经验教训总结,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情况、主要施工方法(详细总结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材料和主要措施)、规避所用时间、监控量测数据及有关数据统计等。
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报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时间: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AAAAA级重大危险源状态周报表
单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