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比较教学

高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比较教学

作者:何艳艳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2期

内容摘要:高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是教学的主体,两者之间的教学有异同点,文言文是高中教学中的瓶颈,而现代白话文同样不被学生重视。因此,有针对性地教学,对比两者之间的教学,可以更好地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比较教学,可以更好地侧重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 白话文 比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而对白话文,即现代文体,则要求“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等”。因为目的不同,所以在教学上,两者之间略有不同。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数量不多,必修中共有十五篇典范的古文,而现代文所占比重略大。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我们可以浓缩为:文言文要求理解、掌握、运用。而对白话文的要求则比较高。要求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更多的是体现学生自身素养的锻炼,因此,更多的实践性的操作应该留给学生。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因为距离现代较为久远,因此很多上古时期的词汇学生知之甚少,如果一段话中有两三句读不懂,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这里,教师的教法尤为重要。王力先生所提出的学习古文的三种途径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总结出教授文言文应该使用的方法:

一.文言文注重音律、句读,有抑扬顿挫之美,教师在指导学生寻找各段的关键词之后,可以将其串联,整体感知。此后当学生了解大意后,可以先指导背诵。教师示范,当然最好是吟诵。因此,这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就比较高。当学生能感受这种音韵之美时,情感自然就呼之欲出了。如《荆轲刺秦王》、《逍遥游》等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分外激烈、直露。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也能渐渐了解文章的大致含义了。因此,背诵是前提。

二.当学生能够部分甚至全篇背诵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当然这里要贯穿四种方法:字形、相似句式、语境、联想。而在关键实词讲述中,要着重运用拆字的方法讲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字的本义,这就需要《说文解字》等知识的贯通。如在《陈情表》中,有“而刘夙婴疾病”一句,婴的解释为“缠绕”,当教师写出“缨”这个通假意义的词时,学生就很能理解为何为“缠绕”之意了。再如《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据”的小篆字形为“像是一个人拿着拐杖靠在树上,因此其意为凭依、倚仗。”因此,还原实词的原本形状就能大致了解这个词的基本含义。

因此,在文言文的讲述中,分析、理解是关键,而讲述仍然是一贯的用法,只是不再重复翻译的讲述,而是理解、推敲的讲述。

文言文如此,现代白话文仍需要贯穿词汇、整体的感知理解,只是方向和力度有所不同。高中阶段的现代文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因此文章的结构构思、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仍是教学的关键。而和文言文不同的是现代文的理解较之白话文稍难。文言文我们只做理解、记忆,而白话文则是在你能感知的话语的基础上再做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学生自身的素养要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师的教法中,需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去思考、感悟、理解、走入课文、走出文本。因此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我总结为三种方法:点拨法、引导法、评点法。

在点拨法的运用中,与文言文异曲同工,都需要在语境的理解中感受语言的情感。如《谈中国诗》中“怀孕的静默”的理解。而在《咬文嚼字》《拿来主义》中,就需要教师逐渐地引导,学生的思路才能明晰起来。而评点法的运用,古已有之。评点法可以让学生前后兼顾,使得阅读能够留下足迹,这样不会顾此失彼。

但是,现代典范白话文仍未引起学生的关注,对于课文的理解及反馈式的仿写仍有模糊的意识,我想,大概是由于我们讲述的太多,引导得太浅,评点得太粗的原因。相反的是,在文言文的讲述中,可以略微实用。

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教学中,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之点,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心得体会和感悟。

当然,对于高中阶段的文章,文言文和白话文都是教学的重点,作为古代与现代典范的文体,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应在知识与技能及方法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标准,才能无愧于心。

(作者单位:陕西安康汉滨区恒口高级中学)

高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比较教学

作者:何艳艳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2期

内容摘要:高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是教学的主体,两者之间的教学有异同点,文言文是高中教学中的瓶颈,而现代白话文同样不被学生重视。因此,有针对性地教学,对比两者之间的教学,可以更好地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比较教学,可以更好地侧重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 白话文 比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而对白话文,即现代文体,则要求“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等”。因为目的不同,所以在教学上,两者之间略有不同。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数量不多,必修中共有十五篇典范的古文,而现代文所占比重略大。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我们可以浓缩为:文言文要求理解、掌握、运用。而对白话文的要求则比较高。要求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更多的是体现学生自身素养的锻炼,因此,更多的实践性的操作应该留给学生。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因为距离现代较为久远,因此很多上古时期的词汇学生知之甚少,如果一段话中有两三句读不懂,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这里,教师的教法尤为重要。王力先生所提出的学习古文的三种途径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总结出教授文言文应该使用的方法:

一.文言文注重音律、句读,有抑扬顿挫之美,教师在指导学生寻找各段的关键词之后,可以将其串联,整体感知。此后当学生了解大意后,可以先指导背诵。教师示范,当然最好是吟诵。因此,这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就比较高。当学生能感受这种音韵之美时,情感自然就呼之欲出了。如《荆轲刺秦王》、《逍遥游》等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分外激烈、直露。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也能渐渐了解文章的大致含义了。因此,背诵是前提。

二.当学生能够部分甚至全篇背诵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当然这里要贯穿四种方法:字形、相似句式、语境、联想。而在关键实词讲述中,要着重运用拆字的方法讲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字的本义,这就需要《说文解字》等知识的贯通。如在《陈情表》中,有“而刘夙婴疾病”一句,婴的解释为“缠绕”,当教师写出“缨”这个通假意义的词时,学生就很能理解为何为“缠绕”之意了。再如《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据”的小篆字形为“像是一个人拿着拐杖靠在树上,因此其意为凭依、倚仗。”因此,还原实词的原本形状就能大致了解这个词的基本含义。

因此,在文言文的讲述中,分析、理解是关键,而讲述仍然是一贯的用法,只是不再重复翻译的讲述,而是理解、推敲的讲述。

文言文如此,现代白话文仍需要贯穿词汇、整体的感知理解,只是方向和力度有所不同。高中阶段的现代文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因此文章的结构构思、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仍是教学的关键。而和文言文不同的是现代文的理解较之白话文稍难。文言文我们只做理解、记忆,而白话文则是在你能感知的话语的基础上再做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学生自身的素养要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师的教法中,需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去思考、感悟、理解、走入课文、走出文本。因此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我总结为三种方法:点拨法、引导法、评点法。

在点拨法的运用中,与文言文异曲同工,都需要在语境的理解中感受语言的情感。如《谈中国诗》中“怀孕的静默”的理解。而在《咬文嚼字》《拿来主义》中,就需要教师逐渐地引导,学生的思路才能明晰起来。而评点法的运用,古已有之。评点法可以让学生前后兼顾,使得阅读能够留下足迹,这样不会顾此失彼。

但是,现代典范白话文仍未引起学生的关注,对于课文的理解及反馈式的仿写仍有模糊的意识,我想,大概是由于我们讲述的太多,引导得太浅,评点得太粗的原因。相反的是,在文言文的讲述中,可以略微实用。

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教学中,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之点,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心得体会和感悟。

当然,对于高中阶段的文章,文言文和白话文都是教学的重点,作为古代与现代典范的文体,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应在知识与技能及方法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标准,才能无愧于心。

(作者单位:陕西安康汉滨区恒口高级中学)


相关内容

  • 也说文言教学向何处去
  • 作者:刘占泉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2003年09期 一.文言教育的目的 多年以来,中小学最好不学文言的呼声不绝于耳.但作为一项既定的"政策",中学生一直在学着文言(包括"文革"时期).仔细思量,学不学文言,既是语文学科教育的专业问题,又归属于国家的文教政策范 ...

  •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与策略初探
  •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与策略初探 <中国教育报>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文章称: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顿失光彩‛‚暗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只有寥寥几位.究其原因,就是文坛新生代作家大多远离文言 ...

  •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教案岳麓版必修3第22课[新文化运动]
  •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 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quo ...

  • 小课题申报
  • 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实施方案 导读: 文言文是高中生接近传统经典的最直接的载体,这一载体应该最大限度在"学文"与"立人"的双重责任之中发挥作用.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着独特的词法.句法.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这些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灵魂所在,带着既有的认知结构和对母语 ...

  •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两种有效途径
  •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两种有效途径 许峰 一.秩序渐进"五步法"(讲读课文) (一)课内课外"粗识文字" 这一步可分为课外和课内两部分.我的具体做法是:提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对照参考资料疏通全文,教师要检查并适当公布检查结果.上课时可采用竞赛的方式,把全班分成几个小 ...

  • 用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
  • 摘要:文言文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枯燥无味,艰深难懂.文言文教学俨然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老师难讲,学生费解.尽管如此,文言文知识点多,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联系现实:品味虚词:结合写作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 ...

  • 问卷调查总结分析
  • 问卷调查总结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1.语文教师基本情况介绍 学校共有13名语文教师,其中按各指标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学校教师年龄搭配合理,30-39岁占54%,40-49岁占31%,50-60岁占15%.职称比例协调,高级占38%,中级占38%,初级占24%.老中青三代教师中有着州 ...

  • 第三章 民国中学语文教材分类介绍与评价
  • 第三章 民国中学语文教材个案分析与评价 我们在上一章,重点分析了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演变历程.在四个不同的时期,都出现了一些富有典范意义的语文教材.如果我们深入每一部教材,认真去读一读,我们会发现现代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语文教育家.教材编辑者对旧式的文选型教材体系的 ...

  • 对话与阅读教学
  • 对话与阅读教学 "对话.平等对话.多重对话„„"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时尚用语,它们蕴涵新的教学理念,反映新的价值追求,提倡新的教学策略."对话"并不是高深理论.仅从字面上看,就可以揣摩它们是较为明确的教学行为--互为陈述.互为补充.互为启发.互为质疑.互为辩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