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教案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教学设计

Xjd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的原因和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从人口迁移的概念出发,讲述了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阐述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人口迁移概念及主要类型;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因素;

3、掌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三、重点难点

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过程设计

1、复习前一节所学内容

人口增长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低增长、高增长、增长减缓、低增长; 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增长过快,发达国家——老龄化。

2、讨论问题,导入新课。

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只能通过自然增长?——人口迁移;

看引文内容,提出课本上的问题。

(1)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概念、类型——国际和国内;

早期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

看图1-2-1 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15、16世纪人口迁移的特征: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

看图1-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现代人口迁移的特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迁移形式多样。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自然条件、劳务、政治、灾害、战争、经济。

简单了解知识窗:国家难民与环境移民。

人口流动概念;

对比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是一定范围内(县级)长期或者永久性的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是临时或者短期的人口移动。

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文化、经济条件。

回答课本上开始提的问题:自然因素(自然条件、灾害等)、社会因素(劳务、文化、政治、战争、经济(主流)等)

看知识窗:外籍劳工(概念)—在外国打工的人

(活动)小马老师的家庭故事

问题:7次;闽东-台南(屯边政策),台南-三峡(战争),上海-三峡(政治政策、爱情),三峡-盐城(环境),盐城-上海(教育文化),上海-深圳(社会经济)丽江-深圳(经济、爱情)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看图1-2-5,说明人口迁移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属于个人主观的决策,是各种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别。

其他原因:迁入地与迁出地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活动)“闯关东”和“雁南飞”回答第1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

类型:国际、国内

人口流动:

主要因素:自然、社会经济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有意识、主观的

推力、拉力

最主要原因:

其他原因:

七、课后作业

(活动)P13的第2、3个问题,做在作业本上。“赢在课堂”上的相关内容做完。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教学设计

Xjd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的原因和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从人口迁移的概念出发,讲述了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阐述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人口迁移概念及主要类型;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因素;

3、掌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三、重点难点

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过程设计

1、复习前一节所学内容

人口增长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低增长、高增长、增长减缓、低增长; 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增长过快,发达国家——老龄化。

2、讨论问题,导入新课。

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只能通过自然增长?——人口迁移;

看引文内容,提出课本上的问题。

(1)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概念、类型——国际和国内;

早期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

看图1-2-1 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15、16世纪人口迁移的特征: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

看图1-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现代人口迁移的特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迁移形式多样。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自然条件、劳务、政治、灾害、战争、经济。

简单了解知识窗:国家难民与环境移民。

人口流动概念;

对比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是一定范围内(县级)长期或者永久性的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是临时或者短期的人口移动。

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文化、经济条件。

回答课本上开始提的问题:自然因素(自然条件、灾害等)、社会因素(劳务、文化、政治、战争、经济(主流)等)

看知识窗:外籍劳工(概念)—在外国打工的人

(活动)小马老师的家庭故事

问题:7次;闽东-台南(屯边政策),台南-三峡(战争),上海-三峡(政治政策、爱情),三峡-盐城(环境),盐城-上海(教育文化),上海-深圳(社会经济)丽江-深圳(经济、爱情)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看图1-2-5,说明人口迁移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属于个人主观的决策,是各种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别。

其他原因:迁入地与迁出地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活动)“闯关东”和“雁南飞”回答第1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

类型:国际、国内

人口流动:

主要因素:自然、社会经济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有意识、主观的

推力、拉力

最主要原因:

其他原因:

七、课后作业

(活动)P13的第2、3个问题,做在作业本上。“赢在课堂”上的相关内容做完。


相关内容

  • 1.2人口迁移教案及反思
  •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及条件. 2.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及原因. 3.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4.通过对我国国内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分析,了解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并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分析人口迁移的因素 [难点] 人口 ...

  • 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
  •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一章 第二节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 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 [使用教材]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学会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正确认识人口迁 ...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教案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明确固体废弃物是如何成为大气.水.土壤的环境污染源的,明确固体废弃物通 过上述途径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2.通过观察活动,分析城市垃... 点击:811 查阅全文... 高中地理<当代环 ...

  • 人口与人种教案8
  • 人口与人种 教案 8教学目标 ①知道世界人口现状: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②能用实例说出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③能用实例说出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④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实例说出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及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 ⑤初步树立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 ...

  • 第1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 ...

  • 人口普查教案
  • 1. 什么是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全面地.逐人逐户地进行调查登记. 通过人口普查,不经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各种年龄的人口有多少,打击都分布在什么地方,还可以了解人口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情 ...

  • 1.3中国的人口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6
  • 第一章第三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记住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记住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学会计算人口密度: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 ...

  • [hao区位因素分析]教案
  • 专题复习<区位因素分析>教案 地理组 张惠娟 [高考动态分析] 本专题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同时又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表现的尤为抢眼.特别是在第37题的考查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命题立意角度.其知识内容的考查多以叠加等值线的区域地图为载体,在考查学生对区域认定的基础上,进 ...

  •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问: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有哪些? 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解读南水北调工程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