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思想是20世纪末期教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思想进步。从我国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来看,尽管没有出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概念,但事实上建构主义思想在教学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把这种崭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中,最有效的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平台,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传承人类文明、展示人的生命活力。而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建构主义思想又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 根据建构主义的不同理论内涵,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下面就列举建构主义的几种教学模式并分析其理论基础。 一、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以情境性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在不同情境中,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简单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情境的类型丰富多彩,比如故事情境、音乐情境、图画图片情境、交往情境、诗歌和成语典故情境。教学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有位语文老师在讲授《幼时记趣》一课时,就请同学们到讲台前给大家讲自己童年的故事。一位同学绘声绘色、极富感染力地讲了自己上四年级时的一个晚上自己一个人在家时的恐惧心理和如何克服恐惧心理的过程。 情境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和感受,有利于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展开学习。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在知识建构中,一方面,学习者要与物理环境(客体)互动,通过指向客体的活动来促进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面。 笔者在讲授诗词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就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第一,让学生课前自学(一周),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阅读她的作品。 第二,组织李清照的作品《声声慢》《一剪梅》《醉花阴》研究小组,学生自愿组合,讨论并确定组内分工。 第三,用一节课时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第四,最后一节课对李清照的作品特点进行讨论,掌握简单的诗词鉴赏方法。 第五,课后作业:每个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就某篇宋词或点评议论,或抒发感想。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特别可喜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三、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入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即同化;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融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 以阅读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大家默读一段课文,然后要结合这段课文,向大家明确地示范如何在理解课文时运用各种理解的策略,比如,如何抓住课文的主题做总结,如何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提出问题等。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就下一段课文来练习使用这些理解策略。教师安排学生轮流做“小老师”,在大家默读完一段课文后,这个“小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讨论和分析课文的内容,包括就课文内容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要求大家思考、回答,进而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难词、难句的意思。 研究表明,交互式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上述理解策略的运用和迁移,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四、以单元为单位进行“随机通达教学” 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意义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而可以获得不同侧面的理解。同时,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存在着概念的复杂性和和实例间的差异性。对任何对事物的简单理解都会漏掉事物的某些方面,而换一个情境,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时,这些方面就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在教学中不再以一篇篇课文来组织教学,不再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割裂开来,而是以单元为一个教学整体,把各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着眼,自主感知学习材料,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再结合单元学习的目标和已有知识背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除了上述设想之外,有些研究者还从其他角度提出了一些改革课堂教学的思路,其中,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生成性学习等都被研究者广为吸收。建构主义为21世纪的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平台,使我们可以建构起各种不同的教学理论,从而为教学改革展示出了更宽广的思路和前景。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
建构主义思想是20世纪末期教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思想进步。从我国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来看,尽管没有出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概念,但事实上建构主义思想在教学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把这种崭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中,最有效的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平台,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传承人类文明、展示人的生命活力。而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建构主义思想又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 根据建构主义的不同理论内涵,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下面就列举建构主义的几种教学模式并分析其理论基础。 一、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以情境性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在不同情境中,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简单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情境的类型丰富多彩,比如故事情境、音乐情境、图画图片情境、交往情境、诗歌和成语典故情境。教学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有位语文老师在讲授《幼时记趣》一课时,就请同学们到讲台前给大家讲自己童年的故事。一位同学绘声绘色、极富感染力地讲了自己上四年级时的一个晚上自己一个人在家时的恐惧心理和如何克服恐惧心理的过程。 情境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和感受,有利于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展开学习。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在知识建构中,一方面,学习者要与物理环境(客体)互动,通过指向客体的活动来促进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面。 笔者在讲授诗词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就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第一,让学生课前自学(一周),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阅读她的作品。 第二,组织李清照的作品《声声慢》《一剪梅》《醉花阴》研究小组,学生自愿组合,讨论并确定组内分工。 第三,用一节课时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第四,最后一节课对李清照的作品特点进行讨论,掌握简单的诗词鉴赏方法。 第五,课后作业:每个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就某篇宋词或点评议论,或抒发感想。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特别可喜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三、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入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即同化;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融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 以阅读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大家默读一段课文,然后要结合这段课文,向大家明确地示范如何在理解课文时运用各种理解的策略,比如,如何抓住课文的主题做总结,如何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提出问题等。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就下一段课文来练习使用这些理解策略。教师安排学生轮流做“小老师”,在大家默读完一段课文后,这个“小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讨论和分析课文的内容,包括就课文内容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要求大家思考、回答,进而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难词、难句的意思。 研究表明,交互式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上述理解策略的运用和迁移,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四、以单元为单位进行“随机通达教学” 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意义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而可以获得不同侧面的理解。同时,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存在着概念的复杂性和和实例间的差异性。对任何对事物的简单理解都会漏掉事物的某些方面,而换一个情境,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时,这些方面就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在教学中不再以一篇篇课文来组织教学,不再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割裂开来,而是以单元为一个教学整体,把各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着眼,自主感知学习材料,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再结合单元学习的目标和已有知识背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除了上述设想之外,有些研究者还从其他角度提出了一些改革课堂教学的思路,其中,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生成性学习等都被研究者广为吸收。建构主义为21世纪的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平台,使我们可以建构起各种不同的教学理论,从而为教学改革展示出了更宽广的思路和前景。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