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玉)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教案

课 题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教学目的 1、学习简单光学系统的同轴等高的调节方法。

2、掌握用物距像距法、自准法、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 3、用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的焦距。并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重 难 点 1、光学系统的同轴等高的调节、透镜焦距的测量。 2、光学系统的同轴等高的调节方法、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教学方法 以学生实验操作为主,适当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学 时 3学时

一、前言

透镜是各种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焦距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在不同的光学仪器中,需选择不同焦距的透镜。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有许多,如平行光聚焦法、物距像距法等。本实验利用自准法、共轭法、物距像距法等测量透镜的焦距。

二、实验仪器

带标尺光具座一台,光学器件、支架底座若干,凸透镜一块,凹透镜一块,带箭矢物光孔电源一台,平面全反射镜一面,光屏一个等。

三、实验原理

光路:(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透镜的焦点;

(2)过透镜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时不改变方向。 1. -物距像距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如图1所示,在平行光线或近轴光线 (物体发出的光与透镜主光轴的夹角很小) 条件下,移动凸透镜离开箭矢物AB 的距离 为u 时,与凸透镜光心相距为v 处呈现一个 清晰的倒立实象。在沿光线方向,光线经凸

图1:物距像距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

透镜会聚于焦平面P 点,由高斯公式f 1得:

f 1=uv

u +v ) „„(1)

式中物距u ,像距v ,焦距f 都从透镜光心量取,以凸透镜光心为坐标原点,顺光线方向取正,反之取负(如图1中示)。(或实物、实象取正;虚物、虚像取负; 凸透镜f 取正,凹透镜焦距f 取负。)

2. 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如图2所示,将箭矢物AB 上各点发出的光经 凸透镜L 1折射后变成不同方向的各组平行光, 射向平面全反射镜M ,反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 于原物AB 平面(凸透镜的焦平面) 上,成一清 晰的倒立实像A ’B ’。测出箭矢物AB 到光心o 1 的间距,就是凸透镜L 1的焦距f 1。

3、共轭法《又叫位移法、二次成像法或贝塞尔法》 如图3所示: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 1, 取箭矢物AB 表面为坐标原点,取箭 矢物AB 到光屏P 的距离为D ≥4f 1, 并在实验过程中保持D 不变。 将凸透镜L 1放在箭矢物AB 到光屏P 之间的光路中,移动凸透镜L 1,改变 箭矢物AB 到凸透镜L 1光心o 1的间距为U 1时, 光屏P 上呈现出清晰放大的倒立实像A ’B ’。

由几何关系可知:U 1=D-L-V 2=U , V 1=V =L+V 2 有:

u 1v 1DL +DV 2-L 2-2LV 2-V 22

f ==

u 1-v 1D

/

1

A

B

图2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图3: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2)

移动凸透镜L 1改变箭矢物AB 到凸透镜L 1光心o 1/的间距为U 2时, 光屏P 上呈现出清晰缩小的倒立实像A ”B ”。 由几何关系可知:

U 2=U 1+L=D-V 2 ,

/1

V =V 2 ,

U 2V 2

2

2

DV 2-V 22

f =则有: D

/1

„„(3/)

f =

„„(3) U +V

对于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有:(2)=(3)

2

Dv 2-v 2

D

=

DL +DV 2-L 2-2LV 2-V 22

D

得: 2LV 2=DL -L 2 „„(4) 可解出: v 2=

D -L 2

=D +L 2

再由 V 2=D-U 2 代入(4), 解出: U 2将解出的V 2、U 2代入(3/)式:

f 1=

D 2-L 2

4D

„„(5)

◆优点:就在于它可以准确测量D 、L 的值,从而避免了测量U 、V 的值时,难于找

准凸透镜光心位置所造成的误差。

(二)凹透镜焦距测量原理 1、自准法测凹透镜焦距 如图4所示:凸透镜L 1将箭矢物 AB 成像于p 1点,固定箭矢物AB 与凸透镜L 1,并在凸透镜L 1与

p 1

之间放入凹透镜L 2和全反射平面平镜M ,

图4:自准法测量凹透镜焦距

移动凹透镜L 2,当凹透镜L 2与p 1点的间距等于凹透镜L 2的焦距为f 2时,经凹透镜L 2折射后的光线变成不同方向的各组平行光,该平行光经平面平镜M 反射,经凸透镜L 1会聚于箭矢物AB 平面成一清晰的倒立实像。测出o 2到p 1点的间距就是凹透镜L 2的焦距f 2,是虚物f 2取负号。 2、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焦距f 2 如图5所示:凸透镜L 1将箭矢物AB 成像于p 1点,固定箭矢物AB 与凸透镜L 1, 并在凸透镜L 1与p 1之间放入待测凹透镜L 2, 移动凹透镜L 2,改变凹透镜L 2与凸透镜L 1

图5: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焦距

间距,经凹透镜L 2折射后的光线成像于p 2点。

由透镜成像公式:

1-f 2

=-

1-U 3

+

1-V 3

=

V 3-U 3U 3V 3

(U 3逆光线方向计算,V 3为虚像取负号,凹透镜L 2的焦距f 2取负号,) 可得:

f 2=

U 3V 3U 3-V 3

…… (6)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同轴等高的调节

1、粗调:如图5所示将箭矢物AB 、凸透镜L 1、凹透镜L 2 、全反射平面镜M 及光屏依次放入光具座上,使它们尽量靠拢,用眼睛观察各光学器件是否与箭矢物AB 的中间点等高共轴。

等高调节:升降调节各光学器件与箭矢物AB 的中间点等高。

共轴调节:调节各光学器件支架底座位移调节螺钉,使各光学器件的中心及箭矢物AB 位于光具座中心轴线上,再调节各光学器件表面与光具座中心轴线垂直,粗调完成。

2、精调:如图3所示:根据二次成像规律,首先取箭矢物AB 到光屏P 的距离为D>4f 1后,两者固定。凸透镜L 1放在箭矢物AB 到光屏P 之间的光路中,移动凸透镜L 1改变箭矢物AB 到凸透镜L 1光心o 1的间距,光屏上看到放大和缩小的像,调节各光学器件支架底座位移调节螺钉及支架的高低位置,使光屏上看到放大和缩小像的中心点共轴(重合)。

同理调节凹透镜L 2共轴,同轴等高的调节完成。 二)、实验内容: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按实验表格进行。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1)、自准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按图2示放置光具,已固定的箭矢物AB 保持不动;固定平面镜M ,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凸透镜,使其成清晰的倒立实像于物平面上。为了便于观察,稍微偏转平面镜,使所成实像与原物稍有偏离,记录此时透镜光心在光具座上的坐标位置

x 左与x 右,

重复测五次并填入数据表中。

(2)、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焦距(选做)

按图1所示放置光具,固定箭矢物和屏,读出其坐标

x

x 屏,用“左右逼近法”

移动透镜找出其成清晰倒立实像的范围坐标位置x 左与x 右,重复测五次。 (3)、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按图3所示放置光具,固定箭矢物,取屏的位置为箭矢物AB 到光屏P 的距离为D ≥4f 1,并固定屏的位置不动,用“左右逼近法”移动透镜测成放大像时透镜的坐标位置x 左与x 右;及成小像时的坐标位置x ’左与x ’右, 重复测五次。 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1)、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焦距

按图5所示光路,固定箭矢物不动,移动凸透镜和光屏使物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固定凸透镜并记下其坐标x 01,再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找出成清晰缩小像的坐标x 左与x 右并重复测5次;然后将凹透镜放入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稍移动光屏和凹透镜,成像后固定凹透镜记录其坐标位置

x 02,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测像的清晰位置

坐标x 左与x 右,重复测5次求取平均值。 (2)、自准法测量凹透镜焦距

按图4所示光路,箭矢物固定不动,取凸透镜与箭矢物的间距略大于2f ,然后 固定凸透镜;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测像的清晰位置坐标

x 左与x 右,重复测五

x ’左与x ’右,重复

次并求取平均值。再放凹透镜和平面镜于凸透镜和光屏之间,用“左右逼近法”移动 凹透镜,看到物平面上清晰的倒立实像时,记录凹透镜的坐标位置测五次求取平均值。

(3)共轭法测凹透镜的焦距(选做)

以凸透镜的共轭法找出成小像时的光屏位置,固定凸透镜,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测像的清晰位置坐标;再将凹透镜加入凸透镜与光屏之间,并移动光屏和凹透镜使成清晰像。固定凹透镜,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测像的清晰位置坐标。

五、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1、自准法测凸透镜L 1的焦距f 1 x 物=㎝

2、共轭法测凸透镜L 1的焦距f 1 x 物==㎝ x P

3、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L 2焦距f 2 x p1㎝, x p2㎝,

x 物=㎝

七、实验数据处理:

1、自准法测凸透镜L 1的焦距f 1

x 物=146.51cm

5

χ=

χi

134.90+134.82+134.86+134.88+134.92

i =15

=

5

=134.88cm

f 1=x 物-x =(146. 51-134. 88)cm =11. 63cm

u 2

2A

∑5

∆χ

/i

10-4

=i =1

=

(2+62+22+02+42) ⨯5(5-1)

20

=0. 017cm

取:∆0. 05

仪=0.05㎝, u B x = 2 ⨯3 = 0. 033 cm

u =

u 222A x +u B x

=0. 017+0. 0332=0. 033cm =0. 04cm

测量结果为: f 1=f 1±U f 1

=(12. 63±0. 04) cm

2、共轭法测凸透镜L 1

的焦距f 1

x 物=146.51㎝ 取:∆仪=0.05㎝ u B = 0 . 05cm

=0. 017cm

χ=

5

χi

=

131. 52+131. 78+131. 78+131. 77+131. 76

i =1

5

5

=131. 72cm

5

/

χ/=∑

χi

. 36+93. 46+93. 73+93. 69+93. 73

i =1

5

=

935

=93. 594cm =93. 59cm

L =

x -χ/

=(131.72-93.59)cm=38.13cm

D =χ物-x p =(146.51-77.90)cm=68.61cm

5

u 2

2i

202+62+62+5+42) ⨯10-4

A x =

∑∆χ

i =1

=

(5(5-1)

20

=0. 05cm

2

2 u ∆χ/

A =∑

5

i i =1

(232+132+14+102+142) ⨯10-4

χ

/

5(5-1)

=

20

=0. 08cm

u

L

=

22

A +U +2U 2

0. 052+0. 082+2⨯0. 022=0. 09cm

χ

A

χ/

B =

L = L ± U L = (38 . 13 ± 0 . 09) cm

u =

2U 2D

B =

2⨯0. 0172=0. 03cm

D =D ±U D =(58. 61±0. 03) cm

2

f L 2

68. 612-38. 132

1=

D -4D

=

4⨯68. 61

cm =11. 85cm

∂f 11∂f 1∂D =4[1+(L D

) 2

]∂L =-L

2D

u ∂f 1f

1

=(

∂D

) 2U 2

D +(

∂f 1∂) 2U 2

L

L =0. 03cm

测量结果为:

f 1 = f 1 ± U f 1

= (11. 85±0. 03) cm

3、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L 2焦距f 2 5

χ=

∑χi

=

122. 75+122. 80+122. 82+122. 78+122. 80

122. 79cm

i =1

5

5

=

72+112. 67+112. 71+112. 71+112. 78

χ/=

5

χ/

112. i

=

. 72cm

i =1

5

5

=112u 5

2

2A =

∑∆χ

i

=

(62+32+02+4+02) ⨯10-4

x

i =1

5(5-1)

20

=0. 017cm

5

u A =

∆χ

' 2

i

(02+52+12+12+62) ⨯10-4

x ' i =1

=20

=0. 018cm

5(5-1)

取:u B =0. 02cm

u =u 2222

A x

+u B =0. 02+0. 02=0. 03cm 结果为:x =x ±u A x

=(122. 79±0. 03) cm

x /=x /

±u /=(112. 72±0. 03) cm

x

取:u B =0. 02cm

U =χ-χp 2=

. 72-106. 90=5. 82cm u =u 2A x

/

+u 2B =0. 012+0. 022=0. 03cm 结果为:U =U ±u U =(5. 82±0. 02) cm

V =χ/

-χ02=(112. 72-100. 90) cm =11. 82cm

取:u B =0. 02cm 5

u ∆χ

/2

i

A V

∑(02+52+12+12+62) ⨯10-4

=

i =1cm

5(5-1)

=

20

=0. 03 u =u 2222

A x

+u B =0. 03+0. 02=0. 04cm

结果为:U =U ±u U =(11. 82±0. 04) cm

f 2=

U V u -V

=

5. 82⨯11. 825. 82-11. 82

=-11. 4654cm =-11. 47cm

∂f 2∂U

=

-V

2

2

, ∂f

(U -V )

=2

∂V (U -V )

2

U

2

,

u f 2

=∂f 2∂U

22u U +∂f 2∂V

22

u v , 代入数据, u f 2=0. 06cm

f 2=f 2±u f =(-11. 47±0. 06) cm

2

六、注意事项

1、注意同轴等高的调节。有些光具的轴不能固定,要注意随时纠正物平面和镜平

面就与光轴垂直。

2、作箭矢物的木盒子有些固定不太好,会涉及到修正值△x , 因此也应细心调节箭

矢物的位置与底座平行。

3、测量物或像或光心的坐标时,要注意用“左右逼近法”准确测量:先测物或像或透

镜底座的两侧的坐标再求平均值作为它们的坐标。

七、 【思考题】(实验过程中提问,学生回答)

1、簿透镜成像公式成立的条件?

(提示:近轴光线──通过透镜中心部分并与主光轴夹角很小的那一部分光线。)

2、如何从成像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提示:能单独成实像的是凸透镜;或能使物体放大的是凸透镜。)

3、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

(提示:f=(u·v)/(u-v) 式中f 是透镜的焦距,u 是物距,v 是像距。) 4、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

(提示:物体在焦平面时,其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线;平行

) 5、如何确定像最清晰的位置?

(提示:找出将透镜向左移动成清晰像时的位置、透镜向右移动成清晰像时的位置,将两位置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像最清晰的位置读数。) 6、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原理?

(提示:f=(D2- L2)/(4D) 式中f 是透镜的焦距,D 是物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 是透镜二次成像时透镜的位移。)

7、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焦距的成像条件是什么?

(提示:因凹透镜是发散的且不能单独成像,因此必须借助凸透镜所成的倒立缩小实像为 凹透镜的虚物以成像。)

8、共轭法测量凹透镜焦距的成像条件及操作要领?

(提示:先用凸透镜的共轭法找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以此为凹透镜的虚物),固定凸透镜。 将凹透镜放入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移动凹透镜与光屏成清晰像。) 八、教学分析与总结(后记):

1、大多数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对实验原理掌握不透,课堂上常是边看教材边操作,实验完成的质量和速度都受到一定影响。

2、有部分仪器出现轴不固定的现象,实验操作时镜面会转动,使成像受影响。 3、用共轭法测量透镜焦距时,要注意:

① 物与光屏的距离应保持在4倍焦距之外;

② 凹透镜要以凸透镜所成的缩小的实像为其虚物来测量焦距。 4、数据分析处理时,不确定度的计算应强调学生仔细小心。

课 题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教学目的 1、学习简单光学系统的同轴等高的调节方法。

2、掌握用物距像距法、自准法、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 3、用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的焦距。并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重 难 点 1、光学系统的同轴等高的调节、透镜焦距的测量。 2、光学系统的同轴等高的调节方法、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教学方法 以学生实验操作为主,适当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学 时 3学时

一、前言

透镜是各种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焦距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在不同的光学仪器中,需选择不同焦距的透镜。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有许多,如平行光聚焦法、物距像距法等。本实验利用自准法、共轭法、物距像距法等测量透镜的焦距。

二、实验仪器

带标尺光具座一台,光学器件、支架底座若干,凸透镜一块,凹透镜一块,带箭矢物光孔电源一台,平面全反射镜一面,光屏一个等。

三、实验原理

光路:(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透镜的焦点;

(2)过透镜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时不改变方向。 1. -物距像距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如图1所示,在平行光线或近轴光线 (物体发出的光与透镜主光轴的夹角很小) 条件下,移动凸透镜离开箭矢物AB 的距离 为u 时,与凸透镜光心相距为v 处呈现一个 清晰的倒立实象。在沿光线方向,光线经凸

图1:物距像距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

透镜会聚于焦平面P 点,由高斯公式f 1得:

f 1=uv

u +v ) „„(1)

式中物距u ,像距v ,焦距f 都从透镜光心量取,以凸透镜光心为坐标原点,顺光线方向取正,反之取负(如图1中示)。(或实物、实象取正;虚物、虚像取负; 凸透镜f 取正,凹透镜焦距f 取负。)

2. 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如图2所示,将箭矢物AB 上各点发出的光经 凸透镜L 1折射后变成不同方向的各组平行光, 射向平面全反射镜M ,反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 于原物AB 平面(凸透镜的焦平面) 上,成一清 晰的倒立实像A ’B ’。测出箭矢物AB 到光心o 1 的间距,就是凸透镜L 1的焦距f 1。

3、共轭法《又叫位移法、二次成像法或贝塞尔法》 如图3所示: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 1, 取箭矢物AB 表面为坐标原点,取箭 矢物AB 到光屏P 的距离为D ≥4f 1, 并在实验过程中保持D 不变。 将凸透镜L 1放在箭矢物AB 到光屏P 之间的光路中,移动凸透镜L 1,改变 箭矢物AB 到凸透镜L 1光心o 1的间距为U 1时, 光屏P 上呈现出清晰放大的倒立实像A ’B ’。

由几何关系可知:U 1=D-L-V 2=U , V 1=V =L+V 2 有:

u 1v 1DL +DV 2-L 2-2LV 2-V 22

f ==

u 1-v 1D

/

1

A

B

图2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图3: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2)

移动凸透镜L 1改变箭矢物AB 到凸透镜L 1光心o 1/的间距为U 2时, 光屏P 上呈现出清晰缩小的倒立实像A ”B ”。 由几何关系可知:

U 2=U 1+L=D-V 2 ,

/1

V =V 2 ,

U 2V 2

2

2

DV 2-V 22

f =则有: D

/1

„„(3/)

f =

„„(3) U +V

对于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有:(2)=(3)

2

Dv 2-v 2

D

=

DL +DV 2-L 2-2LV 2-V 22

D

得: 2LV 2=DL -L 2 „„(4) 可解出: v 2=

D -L 2

=D +L 2

再由 V 2=D-U 2 代入(4), 解出: U 2将解出的V 2、U 2代入(3/)式:

f 1=

D 2-L 2

4D

„„(5)

◆优点:就在于它可以准确测量D 、L 的值,从而避免了测量U 、V 的值时,难于找

准凸透镜光心位置所造成的误差。

(二)凹透镜焦距测量原理 1、自准法测凹透镜焦距 如图4所示:凸透镜L 1将箭矢物 AB 成像于p 1点,固定箭矢物AB 与凸透镜L 1,并在凸透镜L 1与

p 1

之间放入凹透镜L 2和全反射平面平镜M ,

图4:自准法测量凹透镜焦距

移动凹透镜L 2,当凹透镜L 2与p 1点的间距等于凹透镜L 2的焦距为f 2时,经凹透镜L 2折射后的光线变成不同方向的各组平行光,该平行光经平面平镜M 反射,经凸透镜L 1会聚于箭矢物AB 平面成一清晰的倒立实像。测出o 2到p 1点的间距就是凹透镜L 2的焦距f 2,是虚物f 2取负号。 2、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焦距f 2 如图5所示:凸透镜L 1将箭矢物AB 成像于p 1点,固定箭矢物AB 与凸透镜L 1, 并在凸透镜L 1与p 1之间放入待测凹透镜L 2, 移动凹透镜L 2,改变凹透镜L 2与凸透镜L 1

图5: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焦距

间距,经凹透镜L 2折射后的光线成像于p 2点。

由透镜成像公式:

1-f 2

=-

1-U 3

+

1-V 3

=

V 3-U 3U 3V 3

(U 3逆光线方向计算,V 3为虚像取负号,凹透镜L 2的焦距f 2取负号,) 可得:

f 2=

U 3V 3U 3-V 3

…… (6)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同轴等高的调节

1、粗调:如图5所示将箭矢物AB 、凸透镜L 1、凹透镜L 2 、全反射平面镜M 及光屏依次放入光具座上,使它们尽量靠拢,用眼睛观察各光学器件是否与箭矢物AB 的中间点等高共轴。

等高调节:升降调节各光学器件与箭矢物AB 的中间点等高。

共轴调节:调节各光学器件支架底座位移调节螺钉,使各光学器件的中心及箭矢物AB 位于光具座中心轴线上,再调节各光学器件表面与光具座中心轴线垂直,粗调完成。

2、精调:如图3所示:根据二次成像规律,首先取箭矢物AB 到光屏P 的距离为D>4f 1后,两者固定。凸透镜L 1放在箭矢物AB 到光屏P 之间的光路中,移动凸透镜L 1改变箭矢物AB 到凸透镜L 1光心o 1的间距,光屏上看到放大和缩小的像,调节各光学器件支架底座位移调节螺钉及支架的高低位置,使光屏上看到放大和缩小像的中心点共轴(重合)。

同理调节凹透镜L 2共轴,同轴等高的调节完成。 二)、实验内容: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按实验表格进行。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1)、自准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按图2示放置光具,已固定的箭矢物AB 保持不动;固定平面镜M ,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凸透镜,使其成清晰的倒立实像于物平面上。为了便于观察,稍微偏转平面镜,使所成实像与原物稍有偏离,记录此时透镜光心在光具座上的坐标位置

x 左与x 右,

重复测五次并填入数据表中。

(2)、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焦距(选做)

按图1所示放置光具,固定箭矢物和屏,读出其坐标

x

x 屏,用“左右逼近法”

移动透镜找出其成清晰倒立实像的范围坐标位置x 左与x 右,重复测五次。 (3)、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按图3所示放置光具,固定箭矢物,取屏的位置为箭矢物AB 到光屏P 的距离为D ≥4f 1,并固定屏的位置不动,用“左右逼近法”移动透镜测成放大像时透镜的坐标位置x 左与x 右;及成小像时的坐标位置x ’左与x ’右, 重复测五次。 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1)、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焦距

按图5所示光路,固定箭矢物不动,移动凸透镜和光屏使物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固定凸透镜并记下其坐标x 01,再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找出成清晰缩小像的坐标x 左与x 右并重复测5次;然后将凹透镜放入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稍移动光屏和凹透镜,成像后固定凹透镜记录其坐标位置

x 02,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测像的清晰位置

坐标x 左与x 右,重复测5次求取平均值。 (2)、自准法测量凹透镜焦距

按图4所示光路,箭矢物固定不动,取凸透镜与箭矢物的间距略大于2f ,然后 固定凸透镜;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测像的清晰位置坐标

x 左与x 右,重复测五

x ’左与x ’右,重复

次并求取平均值。再放凹透镜和平面镜于凸透镜和光屏之间,用“左右逼近法”移动 凹透镜,看到物平面上清晰的倒立实像时,记录凹透镜的坐标位置测五次求取平均值。

(3)共轭法测凹透镜的焦距(选做)

以凸透镜的共轭法找出成小像时的光屏位置,固定凸透镜,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测像的清晰位置坐标;再将凹透镜加入凸透镜与光屏之间,并移动光屏和凹透镜使成清晰像。固定凹透镜,用“左右逼近法”移动光屏测像的清晰位置坐标。

五、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1、自准法测凸透镜L 1的焦距f 1 x 物=㎝

2、共轭法测凸透镜L 1的焦距f 1 x 物==㎝ x P

3、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L 2焦距f 2 x p1㎝, x p2㎝,

x 物=㎝

七、实验数据处理:

1、自准法测凸透镜L 1的焦距f 1

x 物=146.51cm

5

χ=

χi

134.90+134.82+134.86+134.88+134.92

i =15

=

5

=134.88cm

f 1=x 物-x =(146. 51-134. 88)cm =11. 63cm

u 2

2A

∑5

∆χ

/i

10-4

=i =1

=

(2+62+22+02+42) ⨯5(5-1)

20

=0. 017cm

取:∆0. 05

仪=0.05㎝, u B x = 2 ⨯3 = 0. 033 cm

u =

u 222A x +u B x

=0. 017+0. 0332=0. 033cm =0. 04cm

测量结果为: f 1=f 1±U f 1

=(12. 63±0. 04) cm

2、共轭法测凸透镜L 1

的焦距f 1

x 物=146.51㎝ 取:∆仪=0.05㎝ u B = 0 . 05cm

=0. 017cm

χ=

5

χi

=

131. 52+131. 78+131. 78+131. 77+131. 76

i =1

5

5

=131. 72cm

5

/

χ/=∑

χi

. 36+93. 46+93. 73+93. 69+93. 73

i =1

5

=

935

=93. 594cm =93. 59cm

L =

x -χ/

=(131.72-93.59)cm=38.13cm

D =χ物-x p =(146.51-77.90)cm=68.61cm

5

u 2

2i

202+62+62+5+42) ⨯10-4

A x =

∑∆χ

i =1

=

(5(5-1)

20

=0. 05cm

2

2 u ∆χ/

A =∑

5

i i =1

(232+132+14+102+142) ⨯10-4

χ

/

5(5-1)

=

20

=0. 08cm

u

L

=

22

A +U +2U 2

0. 052+0. 082+2⨯0. 022=0. 09cm

χ

A

χ/

B =

L = L ± U L = (38 . 13 ± 0 . 09) cm

u =

2U 2D

B =

2⨯0. 0172=0. 03cm

D =D ±U D =(58. 61±0. 03) cm

2

f L 2

68. 612-38. 132

1=

D -4D

=

4⨯68. 61

cm =11. 85cm

∂f 11∂f 1∂D =4[1+(L D

) 2

]∂L =-L

2D

u ∂f 1f

1

=(

∂D

) 2U 2

D +(

∂f 1∂) 2U 2

L

L =0. 03cm

测量结果为:

f 1 = f 1 ± U f 1

= (11. 85±0. 03) cm

3、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L 2焦距f 2 5

χ=

∑χi

=

122. 75+122. 80+122. 82+122. 78+122. 80

122. 79cm

i =1

5

5

=

72+112. 67+112. 71+112. 71+112. 78

χ/=

5

χ/

112. i

=

. 72cm

i =1

5

5

=112u 5

2

2A =

∑∆χ

i

=

(62+32+02+4+02) ⨯10-4

x

i =1

5(5-1)

20

=0. 017cm

5

u A =

∆χ

' 2

i

(02+52+12+12+62) ⨯10-4

x ' i =1

=20

=0. 018cm

5(5-1)

取:u B =0. 02cm

u =u 2222

A x

+u B =0. 02+0. 02=0. 03cm 结果为:x =x ±u A x

=(122. 79±0. 03) cm

x /=x /

±u /=(112. 72±0. 03) cm

x

取:u B =0. 02cm

U =χ-χp 2=

. 72-106. 90=5. 82cm u =u 2A x

/

+u 2B =0. 012+0. 022=0. 03cm 结果为:U =U ±u U =(5. 82±0. 02) cm

V =χ/

-χ02=(112. 72-100. 90) cm =11. 82cm

取:u B =0. 02cm 5

u ∆χ

/2

i

A V

∑(02+52+12+12+62) ⨯10-4

=

i =1cm

5(5-1)

=

20

=0. 03 u =u 2222

A x

+u B =0. 03+0. 02=0. 04cm

结果为:U =U ±u U =(11. 82±0. 04) cm

f 2=

U V u -V

=

5. 82⨯11. 825. 82-11. 82

=-11. 4654cm =-11. 47cm

∂f 2∂U

=

-V

2

2

, ∂f

(U -V )

=2

∂V (U -V )

2

U

2

,

u f 2

=∂f 2∂U

22u U +∂f 2∂V

22

u v , 代入数据, u f 2=0. 06cm

f 2=f 2±u f =(-11. 47±0. 06) cm

2

六、注意事项

1、注意同轴等高的调节。有些光具的轴不能固定,要注意随时纠正物平面和镜平

面就与光轴垂直。

2、作箭矢物的木盒子有些固定不太好,会涉及到修正值△x , 因此也应细心调节箭

矢物的位置与底座平行。

3、测量物或像或光心的坐标时,要注意用“左右逼近法”准确测量:先测物或像或透

镜底座的两侧的坐标再求平均值作为它们的坐标。

七、 【思考题】(实验过程中提问,学生回答)

1、簿透镜成像公式成立的条件?

(提示:近轴光线──通过透镜中心部分并与主光轴夹角很小的那一部分光线。)

2、如何从成像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提示:能单独成实像的是凸透镜;或能使物体放大的是凸透镜。)

3、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

(提示:f=(u·v)/(u-v) 式中f 是透镜的焦距,u 是物距,v 是像距。) 4、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

(提示:物体在焦平面时,其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线;平行

) 5、如何确定像最清晰的位置?

(提示:找出将透镜向左移动成清晰像时的位置、透镜向右移动成清晰像时的位置,将两位置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像最清晰的位置读数。) 6、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原理?

(提示:f=(D2- L2)/(4D) 式中f 是透镜的焦距,D 是物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 是透镜二次成像时透镜的位移。)

7、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焦距的成像条件是什么?

(提示:因凹透镜是发散的且不能单独成像,因此必须借助凸透镜所成的倒立缩小实像为 凹透镜的虚物以成像。)

8、共轭法测量凹透镜焦距的成像条件及操作要领?

(提示:先用凸透镜的共轭法找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以此为凹透镜的虚物),固定凸透镜。 将凹透镜放入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移动凹透镜与光屏成清晰像。) 八、教学分析与总结(后记):

1、大多数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对实验原理掌握不透,课堂上常是边看教材边操作,实验完成的质量和速度都受到一定影响。

2、有部分仪器出现轴不固定的现象,实验操作时镜面会转动,使成像受影响。 3、用共轭法测量透镜焦距时,要注意:

① 物与光屏的距离应保持在4倍焦距之外;

② 凹透镜要以凸透镜所成的缩小的实像为其虚物来测量焦距。 4、数据分析处理时,不确定度的计算应强调学生仔细小心。


相关内容

  • 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1.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运用具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 ...

  • 共轭法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 物理实验报告 实 验 名 称: 共轭法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学 院. 系:信工学院电信系 年 级. 班:2011级电信(2)班 学 生 姓 名:金秋含.李婷.王茹 指 导 教 师:刘浩 2012年6月25日 报告摘要 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反映透镜特性的一个主要参量是焦距,它决定了透镜成像的位置 ...

  •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上册
  • 八 年 级 验 上册 物 理 实 教 案 [实验一]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斜面.卷尺(皮尺).小车 [步骤和记录] [探究归纳] 1. 正确使用秒表测时间 (1)认识秒表的功能键 各种秒表一般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基本功能.如图3.4-1所示.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1
  •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2.力. 三.德育目标: 1.2.配合.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

  • 薄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其误差分析
  • 2009年增刊总第96期<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 SumNo.96 薄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其误差分析* 林丽梅,方良栋,赖发春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

  • 薄凸透镜焦距的测定
  • 薄凸透镜焦距的测定 透镜是组成各种光学仪器的基本光学元件,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学会光路的分析和调节技术,对于了解光学仪器的构造和正确使用以及光学设计等都是有益的. [实验目的] 1.了解和加深对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理解. 2.学会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节. 3.学习几种测量薄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 ...

  •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几种基本方法. 2.进一步掌握薄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原理] 一. 薄透镜成像公式 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分别是会聚和发散.当一束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将会会聚于主光轴上,会聚点F称为该凸透镜的焦点,凸透 ...

  •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新1
  • 实验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透镜和透镜组合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透镜的焦距能反应出透镜的主要性能.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下,为了不同的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焦距的透镜或透镜组,因此透镜焦距是设计各类光学仪器的主要参量. [预习提要] 1.何谓薄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成像规律是怎样的? 2.什么叫" ...

  •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 凸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光学元件.焦距是反映凸透镜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凸透镜的成像位置及性质(大小.虚实)均与其有关.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测定不同凸透镜的焦距以供选择.比如:我们使用的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最常见的镜头焦距为50mm,通称标准镜头;小于50mm,接近35mm焦距的称为广角镜头,顾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