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群体规范

第六章 群体规范、群体沟通与非正式群体

重点掌握:掌握群体、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从众行为、顺从行为、群体内聚力、非正式群体概念;五阶段模型和间断-平衡模型。

掌握:群体概念特征;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非正式沟通的定义与形式。 了解:群体结构与群体规范的相关知识;群体行为的解释;PAC理论;对非正式沟通的对策。

一般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特点、功能;相互作业分析理论

 主要知识点

一、群体

1、群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种组合,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解释:

①群体中的成员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②群体中的成员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他们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③为完成共同的目标,群体中的成员会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群体类型

正式群体:正式文件明文规定,固定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的职责分工。

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文件规定,成员关系带有情绪色彩,共同的兴趣,能满足相互需要而结成伙伴。

注意: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式群体可以转化为正式群体。

3、群体发展模型

五阶段模型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过五个阶段,分别是:

①形成阶段(Forming):这阶段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群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

②震荡阶段(Storming):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对群体加给的约束,仍然予以抵制。而且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争议,主要矛盾是竞争领导角色和目标冲突。

③规范化阶段(Norming):群体成员间形成亲密关系,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内聚力。

④执行任务阶段(Performing):群体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接受。成员注意力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

⑤终止阶段(Adjouring):群体开始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首要任务,注意力放到了群体的收尾工作。

简单讲,形成阶段就是走到一起,称为一员;震荡阶段就是内部冲突,领导确立;规范化阶段是大亨共识,形成凝聚力;执行阶段是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中止阶段是准备解散,新的开始。

间断-平衡模型认为,以接近中间的某个时间作为分水岭,群体发展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平衡阶段。第一阶段群体运行处于平衡阶段,群体首先界定任务,确定目标。当群体发展到它的寿命周期的中间阶段时,就进入效率更高的第二阶段——新的平衡阶段。群体成员感到时间的压力和完成任务目标的紧迫,他们认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必须对原有的运行方式作出某些改变。于是群体就放弃旧的思维方式,采纳新的见解。最后,以冲刺迅速完成任务而宣告结束。

4、群体结构:指群体中成员的地位与角色的不同构成。

同质性,指群体成员在性别、年龄、个性、职位、专业、经验等方面都比较接近;

异质性,指群体成员在性别、年龄、个性、职位、专业、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不同。

注意:同质群体更容易沟通,更适合于发挥不同个体的创造性和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

群体结构变量

①正式领导,即明确的正式领导。

②角色,指对占据群体中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A. 角色同一性(Role Identity):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B. 角色知觉(Role Perception):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行为反应的认识,是对期望的行为反应。

C.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D. 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即如果个体服从一种角色的要求,那么就很难服从另一种角色的要求。

③地位(status):指人们对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性排序,是群体成员的威望和影响力的等级,是群体成员的身份系统。

④群体规模(size):小群体完成任务的速度比大群体快;但在参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大群体比小群体表现的好。

二、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

1、群体规范:群体未成文的、指导群体成员行为的非正式准则。

2、群体压力: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

从众行为(conformity):指个体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相一致的现象。

顺从:指个体为了符合群体或他人的期望和赞许而表现出的符合外部要求的行为。产生原因:为了获得别人赞许;为了实现群体目标;为了保持原有的人际关系;权力服从。

3、内聚力:指群体成员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以及群体成员相互影响的程度。

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如果群体的绩效规范高,内聚力高的群体比内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但如果一个群体的内聚力很高,绩效规范很低,群体生产率低;如果群体内聚力低,但绩效规范高,群体生产率比较高,不过比不上内聚力和绩效规范都高的群体。如果内聚力和绩效规范都低,群体生产率肯定低于一般水平。(结合教材177页图6-3进行理解)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①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时间越长,内聚力越强

②加入群体的难度。门槛越高,内聚力越强

③群体规模。规模越大,内聚力越小。

④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女性内聚力高于男性

⑤外部威胁。群体受到外部攻击时,内部会加强合作,内聚力加强

⑥群体以前成功的经验。如群体一贯有成功的表现,就容易建立起群体合作精神来吸引和团结群体成员。

三、人际沟通

1、人际关系: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渠道。

美国心理学家舒尔茨指出,人际关系的需要可分为:容纳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情谊的需要。

2、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①人际因素:空间距离、交往频率、态度相似形、外表吸引力

②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等。

③组织文化因素:组织强调做好工作,实现组织目标、重视政绩和能力、鼓励扎实工作和创新

④个人品质因素:开朗、活泼、心胸开阔、性情和善、能体谅他人更容易受到其他成员的欢迎。

3、人际关系的交往原则:平等、互利、信用、相容

4、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艾瑞克·伯恩把“自我”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交互存在。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表现为“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表现为“我个人的想法是„„”;儿童状态以服从和任人摆布为标志,表现为“我猜想„„”“我不知道„„”等。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对成人。

四、非正式群体及其行为

1、非正式群体: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

2、 正式沟通: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3、 非正式沟通:指在正式沟通渠道以外信息的自由传递和交流,是由组织成员在需要和情感上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

4、 非正式沟通的形式:集束式、偶然式、流言式、单线式

第六章 群体规范、群体沟通与非正式群体

重点掌握:掌握群体、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从众行为、顺从行为、群体内聚力、非正式群体概念;五阶段模型和间断-平衡模型。

掌握:群体概念特征;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非正式沟通的定义与形式。 了解:群体结构与群体规范的相关知识;群体行为的解释;PAC理论;对非正式沟通的对策。

一般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特点、功能;相互作业分析理论

 主要知识点

一、群体

1、群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种组合,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解释:

①群体中的成员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②群体中的成员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他们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③为完成共同的目标,群体中的成员会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群体类型

正式群体:正式文件明文规定,固定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的职责分工。

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文件规定,成员关系带有情绪色彩,共同的兴趣,能满足相互需要而结成伙伴。

注意: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式群体可以转化为正式群体。

3、群体发展模型

五阶段模型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过五个阶段,分别是:

①形成阶段(Forming):这阶段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群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

②震荡阶段(Storming):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对群体加给的约束,仍然予以抵制。而且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争议,主要矛盾是竞争领导角色和目标冲突。

③规范化阶段(Norming):群体成员间形成亲密关系,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内聚力。

④执行任务阶段(Performing):群体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接受。成员注意力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

⑤终止阶段(Adjouring):群体开始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首要任务,注意力放到了群体的收尾工作。

简单讲,形成阶段就是走到一起,称为一员;震荡阶段就是内部冲突,领导确立;规范化阶段是大亨共识,形成凝聚力;执行阶段是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中止阶段是准备解散,新的开始。

间断-平衡模型认为,以接近中间的某个时间作为分水岭,群体发展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平衡阶段。第一阶段群体运行处于平衡阶段,群体首先界定任务,确定目标。当群体发展到它的寿命周期的中间阶段时,就进入效率更高的第二阶段——新的平衡阶段。群体成员感到时间的压力和完成任务目标的紧迫,他们认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必须对原有的运行方式作出某些改变。于是群体就放弃旧的思维方式,采纳新的见解。最后,以冲刺迅速完成任务而宣告结束。

4、群体结构:指群体中成员的地位与角色的不同构成。

同质性,指群体成员在性别、年龄、个性、职位、专业、经验等方面都比较接近;

异质性,指群体成员在性别、年龄、个性、职位、专业、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不同。

注意:同质群体更容易沟通,更适合于发挥不同个体的创造性和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

群体结构变量

①正式领导,即明确的正式领导。

②角色,指对占据群体中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A. 角色同一性(Role Identity):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B. 角色知觉(Role Perception):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行为反应的认识,是对期望的行为反应。

C.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D. 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即如果个体服从一种角色的要求,那么就很难服从另一种角色的要求。

③地位(status):指人们对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性排序,是群体成员的威望和影响力的等级,是群体成员的身份系统。

④群体规模(size):小群体完成任务的速度比大群体快;但在参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大群体比小群体表现的好。

二、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

1、群体规范:群体未成文的、指导群体成员行为的非正式准则。

2、群体压力: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

从众行为(conformity):指个体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相一致的现象。

顺从:指个体为了符合群体或他人的期望和赞许而表现出的符合外部要求的行为。产生原因:为了获得别人赞许;为了实现群体目标;为了保持原有的人际关系;权力服从。

3、内聚力:指群体成员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以及群体成员相互影响的程度。

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如果群体的绩效规范高,内聚力高的群体比内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但如果一个群体的内聚力很高,绩效规范很低,群体生产率低;如果群体内聚力低,但绩效规范高,群体生产率比较高,不过比不上内聚力和绩效规范都高的群体。如果内聚力和绩效规范都低,群体生产率肯定低于一般水平。(结合教材177页图6-3进行理解)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①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时间越长,内聚力越强

②加入群体的难度。门槛越高,内聚力越强

③群体规模。规模越大,内聚力越小。

④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女性内聚力高于男性

⑤外部威胁。群体受到外部攻击时,内部会加强合作,内聚力加强

⑥群体以前成功的经验。如群体一贯有成功的表现,就容易建立起群体合作精神来吸引和团结群体成员。

三、人际沟通

1、人际关系: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渠道。

美国心理学家舒尔茨指出,人际关系的需要可分为:容纳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情谊的需要。

2、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①人际因素:空间距离、交往频率、态度相似形、外表吸引力

②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等。

③组织文化因素:组织强调做好工作,实现组织目标、重视政绩和能力、鼓励扎实工作和创新

④个人品质因素:开朗、活泼、心胸开阔、性情和善、能体谅他人更容易受到其他成员的欢迎。

3、人际关系的交往原则:平等、互利、信用、相容

4、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艾瑞克·伯恩把“自我”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交互存在。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表现为“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表现为“我个人的想法是„„”;儿童状态以服从和任人摆布为标志,表现为“我猜想„„”“我不知道„„”等。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对成人。

四、非正式群体及其行为

1、非正式群体: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

2、 正式沟通: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3、 非正式沟通:指在正式沟通渠道以外信息的自由传递和交流,是由组织成员在需要和情感上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

4、 非正式沟通的形式:集束式、偶然式、流言式、单线式


相关内容

  • 第6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 第6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1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1.1 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人们加入群体的动机 •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 •自尊需要 •情感需要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 –群体三个特征: •1. ...

  • 社会分工下的情感劳动
  • 摘要:社会分工是多样的,传统上的形式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类.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一种归于心理感受的劳动形式--情感劳动.但是情感劳动有其矛盾性:一方面,情感劳动提倡工作自主性,避免情感失调,从而控制失范:另一方面,涂尔干提出要以职业道德规范限制个人自主以提高群体稳定,减少失范发生.这就对二 ...

  • 参照群体对广告心理效应的影响
  • 参照群体对广告心理效应的影响 人是很难离群索居的,因此,人是生活在人群之中的,消费者也是一样.在消费者周围围绕着许多群体,除了家庭是人类接触的第一群体以外,还有朋友.邻居.同学.同事以及各种各样的互动对象,这些群体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互动.所有的消费行为也几乎都无法避免这些参照群体的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

  • 5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
  • 第五章 群体与团队基础(复习题) 1. 比较命令型.任务型.利益型和友谊型群体的异同. 命令型群体是由组织章程规定的,它由直接向某个管理者汇报工作的下属组成.任务型群体也由组织确定,它指的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共同工作的群体.但任务型群体并不仅仅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中,它还可能跨越这种命令关系.利益型 ...

  • 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个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 ...

  • 社会学教程笔记[1].doc.
  • 社会学教程笔记 罗于庆 第一章 认识社会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研究对象 1. 代表性的观点 社会系统论 费孝通: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规律. 社会关系论 吴铎:社会学研究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 郑杭生: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论 杨心恒:社会学是研究 ...

  • 组织行为学答案
  • <组织行为学>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 1. 组织行为学: 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 ...

  • 论党内初级群体的存在对党组织生活的消极影响
  • [摘要]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随着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更加深入,党内的组织生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试着从"初级群体"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党内初级群体的存在对党组织生活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初级群体:党组织生活:消极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 ...

  •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消费者行为为例
  • 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关系(侧重于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消费者行为为例,演示时要举的例子看原文档) 一.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方面: 1.不同情境下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助长效应(在别人面前,个体绩效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2.群体规范和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为了群体成员身份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