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顶级单反镜头探秘

对焦那点事儿 佳能顶级单反镜头探秘

佳能单反之所以受到广大行业用户、尤其是专业体育摄影师的青睐,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其镜头在对焦速度上的优势。所以,在介绍过佳能镜头中的镜片、镀膜以及光学防抖技术之后,今天我们就将为你详细介绍一下佳能镜头中的对焦技术。

提到佳能的EF自动对焦镜头就必须要提到USM(超声波马达),它是如今佳能中高级单反镜头的必备配件之一。

佳能超声波马达一览

环形超声波马达首次亮相是在1987年推出的的EF 300mm f/2.8L USM镜头上,这项创举刚一出现就凭借其安静、疾速的自动对焦表现惊艳摄影圈。之后在1990年,佳能已经建立起可以为大量著名经典型号镜头安装环形USM的批量生产线。紧接着在1992年,微型超声波马达诞生,这项改进为USM增加了自动化技术。到2002年,大小规模只有微型超声波马达一半的“超微型超声波马达(ultra-compact Micro USM II)”又更新了佳能公司的USM科技树。如今,佳能公司距离其“为每一支镜头安装超声波马达”的目标仅有咫尺之遥。 超声波马达的始祖——环形USM

传统的镜头内置马达外形设计各不相同,不过控制方法上将电磁力场转变成扭力的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然而超声波马达的工作方式基于全新的理论基础,将发射出的超声波振动能量转变成扭力。从USM尚在研制初始至今,佳能按照超声波转换能量的不同方式把超声波定义成了三类——驻波型、行波型和振簧型。佳能EF镜头使用的超声波马达全部都是行波型。马达的基本结构非常简单,仅有一片弹性定子和一个旋转的转子。定子底部部分由一个弹性金属环和压电陶瓷元件接合,顶部则是一系列等距间隔的梯形突起。定子本身用特殊金属材质做成,这种金属具有与压电陶瓷元件相近的热膨胀性质,因此在温度变化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小马达环结构的形变,使运行更加稳定。而马达转子则是一个带弹簧的法兰型铝环,弹簧紧贴着定子并保持压缩状态。因为铝材质相对来说比较软,由此转子和定子的接触面经过了特殊的表面防磨损加工。

环形USM结构示意

环形USM的特点

比起使用电磁场力作为扭力来源的传统马达,USM超声波马达在低速情况下可以产生更强的扭力。而且长力臂的设计也让驱动变焦环的力量不必很大,事实上,变焦环甚至可以被直接驱动而无需任何减力辅助装置。

由于环形USM的操控力相对较大,换句话说也就是当马达停止后,镜头构造会在盘式制动效应下很快地自动锁定位置,因此其操控准确快捷,工作起始结束果断决绝。同时,这也让它的对焦过程安静、运作性能高效而低耗,并且仅依靠相机本身的电源就足以支持其工作。 环形USM旋转的原理

当超声波振动传递作用在弹性体,也就是定子时,定子本身开始振动并逐渐趋近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定子压迫在转子上,转子靠振动传导的能量保持转动。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定子利用发射弯曲行波带来的摩擦力做为动力并将其转变成扭力。

环形USM旋转的原理

如果我们将图中的波看成正在从左往右移动,每个投射点P顶端的小点就像是正在向波的反方向运动。转子正是与波上的“每一个点”摩擦进而得到了旋转的动力。

弯曲行波由压电陶瓷元件产生,元件紧贴在定子底部并由一块电路板控制。压电陶瓷元件的两端不停地转换电极,并产生出接近定子振动频率的大致为30000赫兹的交流电压。30000赫兹的频率正好在超声波频率范围内,这也就是USM超声波马达名称的来源。外加电压在定子内制造出一种振幅仅有0.001毫米的波动,这个波与压电陶瓷元件产生的异相位波结合,新生成的波与旧波有四分之一周期的相差,而这个新波也就是转子最终旋转的能量。

压电陶瓷元件工作示意

压电陶瓷元件剖面

让镜头更小巧——微型USM

环形USM是从搭配圆筒镜头的思路发展而来,相反的,微型USM是一种新的对焦马达系统,研发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多功能小型化的对焦控制马达”。

由于不被镜头直径大小所限制,微型USM几乎可以安装在任何镜头上而无需担心不同镜头的光学系统结构差异。另外微型USM的转子、定子、功率输出工具都紧凑地集成在一个很小的单元中,规模和重量大致只有环形USM的一半。而且在价格方面,微型超声波马达也比环形USM低廉,这使得更多大众型摄影镜头也可以使用上先进的科技。

微型超声波马达基本结构

微型USM结构紧密,压电元件、定子、转子和传输结构都被垂直固定在转动轴上。微型马达的定子由5层压电元件构成,每层元件都被夹在上下两片金属振荡器之间,整个结构看着就像是一根有弹性的短圆

棍。至于转子,其被放置在一个有弹簧的盒子里,弹簧与定子接触并保持压缩状态,转子通过输出设备与机械传动单元驱动而同速旋转。前端有法兰钳口固定住微型马达里面的各部分使其不至于脱落,所有这些元件紧密地搭建成为一个完整而小巧的超声波马达。

微型超声波马达振动原理

微型超声波马达中的陶瓷压电元件

微型超声波马达工作原理

超声波振动是马达旋转的根本动力。电路驱动压电元件中具备不同方向电极的四层来发出超声波。每层压电单元层都分为A相和B相,等均分成四个90度角。在四个压电层最下端是第五压电单元,用于共振波的检测。

这五个压电单元被集成在定子的底端,当交变电压只出现在压电元件组的A相,则压电元件的自身膨胀和收缩会引起定子末梢轻微地左右摆动。而当交变电压只出现在B相时,膨胀和收缩会导致定子轻微地前后摆动。最终结果是每当电压方向改变90度(供电的一部分过程),压电层两侧的振动就会结合并产生一

个很小的旋转的振动波(每个周期产生一个振动波,振幅0.002mm),这个波使定子尾端在小范围内做圆形运动。由于定子转子之间有弹簧连接,定子转动的能量通过弹力传递给转子,因此转子运动会带动传输结构运作。环形USM的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定子产生弯曲行波,进而导致摩擦振动,其中转子的转动方向与波的传播相反,这点也大体适用于微型USM。

超微型超声波马达

由于相机和镜头都在面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因此为了迎合在更加狭小的空间内配置自动对焦驱动装置,第二代微型超声波马达的结构也更加小巧。在上一代微型USM中,定子和转子被设计安装在一条线上,如果一味缩短设计长度而不改变元件排列位置,那么定子的共振频率就会过高,这反而会降低振动波幅。因此佳能开发出新一代微型超声波马达,它改变了定子的设计构造来缩短USM系统的整体长度,同时定子的振动频率也不会升高。二代USM的性能与一代基本相同,不过长度和大小规模仅有一代USM的一半。新的微型超声波马达在EF 28-105mm f/4-5.6 USM镜头上首次出现,而如今已经有更多镜头,特别是高密集型变焦镜头都已经使用上了这种马达。

微型与超微型超声波马达结构示意

佳能镜头上的三大对焦功能

全时手动对焦

EOS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彻底自动化的摄影功能,同时也给摄影师们留下了用双手和头脑发挥创意表现的操作余地,将最终的拍摄控制权留给了摄影者。这种设计理念同时也存在于EF镜头中,比如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可以在自动对焦完成后让用户继续调整焦点位置。

具有全时手动对焦功能的镜头允许用户在单次自动对焦操作完成后继续手动调整焦点,而无需转换镜头的对焦模式。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原本是为EF 85mm f/1.2L USM等早期EF镜头的电动对焦方式而设计。而现在,这项技术基本已经完全覆盖了带有手动对焦环和焦点尺标的USM镜头。

全时手动对焦结构示意

全时机械手动对焦装置将三个圆环和一个滚轴构建成一个环结构。1号环在USM控制下沿着光轴学中心转动,2号环只有当手动控制时才会转动,滚轴被固定在这两个环之间,其转动中心与输出环相连。

全时手动对焦结构示意

自动或手动对焦时,旋转1号环或2号环推动滚轴围绕光轴中心旋转。由于滚轴旋转中心被固定在输出环上,所以滚轴也会带动输出环围绕光轴中心转动,这样对焦透镜组就会在输出环的转动下螺旋状移动调整位置。

电子焦点预设

焦点预设功能目前仅出现在少数佳能顶级望远镜头上(如EF 300mm f/2.8L IS USM,EF 400mm f/2.8L IS USM,EF 500mm f/4L IS USM和EF 600mm f/4L IS USM)。焦点预设可以记住任意焦点的距离和位置,摄影师在一瞬间就能够将镜头对焦到预设的位置。通过镜头上的控制按钮,焦点位置可以即刻被镜头中的

微电脑记录。在内存已经写入信息的情况下,普通的自动对焦功能仍然可以随意使用,到了需要的时候,只要把回放环调整到“回放”位置就能马上得到预设的焦点位置。

佳能EF 200-400mm f/4 IS USM Extender 1.4X上就有电子焦点预设功能

当你在一个固定位置频繁地拍摄照片时——比如进行体育摄影,虽然大部分照片都需要用上自动对焦功能,不过拍摄一些固定位置的照片也是需要的。一旦这些地方的距离位置被预设,再拍摄这个位置时镜头就不用再进行重复对焦。

而当你在拍摄“无限远”的景物时,焦点预设功能的便捷性相比手动对焦或自动对焦也将显得更加明显(因为温度波动的影响,超长焦镜头的无限远位置可能会处于一段区间内,所以自动对焦时即使把对焦环拧到头也不一定能让焦点到达真正意义上的“无限远”)。

另外,当你使用自动伺服对焦拍摄结构复杂或向着你视野方向延伸的物体时,镜头可能难以成功对焦。这时如果利用焦点预设功能,保存住被摄物体主体的对焦位置,随后你只要操作回放环来快速达到被摄物整体的大致距离就可以获得清晰的成像,减少在重复对焦过程中浪费的时间。

自动对焦中断功能

不论是EF 300mm f/2.8L IS USM镜头还是其他一些大光圈长焦L型IS镜头都可以实现自动对焦系统的暂时关闭操作。当有阻碍物出现在相机和被摄物中间时,摄影师可以停止自动对焦以防止自动伺服对焦系统对中间的阻碍物进行对焦调整。AF停止按钮安装在镜筒周围四个位置,用户可以轻易地按到按钮,而要想继续进行自动对焦只要松开AF停止按钮即可。

佳能EF 200-400mm f/4 IS USM Extender 1.4X上的对焦中断按键

对焦那点事儿 佳能顶级单反镜头探秘

佳能单反之所以受到广大行业用户、尤其是专业体育摄影师的青睐,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其镜头在对焦速度上的优势。所以,在介绍过佳能镜头中的镜片、镀膜以及光学防抖技术之后,今天我们就将为你详细介绍一下佳能镜头中的对焦技术。

提到佳能的EF自动对焦镜头就必须要提到USM(超声波马达),它是如今佳能中高级单反镜头的必备配件之一。

佳能超声波马达一览

环形超声波马达首次亮相是在1987年推出的的EF 300mm f/2.8L USM镜头上,这项创举刚一出现就凭借其安静、疾速的自动对焦表现惊艳摄影圈。之后在1990年,佳能已经建立起可以为大量著名经典型号镜头安装环形USM的批量生产线。紧接着在1992年,微型超声波马达诞生,这项改进为USM增加了自动化技术。到2002年,大小规模只有微型超声波马达一半的“超微型超声波马达(ultra-compact Micro USM II)”又更新了佳能公司的USM科技树。如今,佳能公司距离其“为每一支镜头安装超声波马达”的目标仅有咫尺之遥。 超声波马达的始祖——环形USM

传统的镜头内置马达外形设计各不相同,不过控制方法上将电磁力场转变成扭力的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然而超声波马达的工作方式基于全新的理论基础,将发射出的超声波振动能量转变成扭力。从USM尚在研制初始至今,佳能按照超声波转换能量的不同方式把超声波定义成了三类——驻波型、行波型和振簧型。佳能EF镜头使用的超声波马达全部都是行波型。马达的基本结构非常简单,仅有一片弹性定子和一个旋转的转子。定子底部部分由一个弹性金属环和压电陶瓷元件接合,顶部则是一系列等距间隔的梯形突起。定子本身用特殊金属材质做成,这种金属具有与压电陶瓷元件相近的热膨胀性质,因此在温度变化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小马达环结构的形变,使运行更加稳定。而马达转子则是一个带弹簧的法兰型铝环,弹簧紧贴着定子并保持压缩状态。因为铝材质相对来说比较软,由此转子和定子的接触面经过了特殊的表面防磨损加工。

环形USM结构示意

环形USM的特点

比起使用电磁场力作为扭力来源的传统马达,USM超声波马达在低速情况下可以产生更强的扭力。而且长力臂的设计也让驱动变焦环的力量不必很大,事实上,变焦环甚至可以被直接驱动而无需任何减力辅助装置。

由于环形USM的操控力相对较大,换句话说也就是当马达停止后,镜头构造会在盘式制动效应下很快地自动锁定位置,因此其操控准确快捷,工作起始结束果断决绝。同时,这也让它的对焦过程安静、运作性能高效而低耗,并且仅依靠相机本身的电源就足以支持其工作。 环形USM旋转的原理

当超声波振动传递作用在弹性体,也就是定子时,定子本身开始振动并逐渐趋近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定子压迫在转子上,转子靠振动传导的能量保持转动。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定子利用发射弯曲行波带来的摩擦力做为动力并将其转变成扭力。

环形USM旋转的原理

如果我们将图中的波看成正在从左往右移动,每个投射点P顶端的小点就像是正在向波的反方向运动。转子正是与波上的“每一个点”摩擦进而得到了旋转的动力。

弯曲行波由压电陶瓷元件产生,元件紧贴在定子底部并由一块电路板控制。压电陶瓷元件的两端不停地转换电极,并产生出接近定子振动频率的大致为30000赫兹的交流电压。30000赫兹的频率正好在超声波频率范围内,这也就是USM超声波马达名称的来源。外加电压在定子内制造出一种振幅仅有0.001毫米的波动,这个波与压电陶瓷元件产生的异相位波结合,新生成的波与旧波有四分之一周期的相差,而这个新波也就是转子最终旋转的能量。

压电陶瓷元件工作示意

压电陶瓷元件剖面

让镜头更小巧——微型USM

环形USM是从搭配圆筒镜头的思路发展而来,相反的,微型USM是一种新的对焦马达系统,研发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多功能小型化的对焦控制马达”。

由于不被镜头直径大小所限制,微型USM几乎可以安装在任何镜头上而无需担心不同镜头的光学系统结构差异。另外微型USM的转子、定子、功率输出工具都紧凑地集成在一个很小的单元中,规模和重量大致只有环形USM的一半。而且在价格方面,微型超声波马达也比环形USM低廉,这使得更多大众型摄影镜头也可以使用上先进的科技。

微型超声波马达基本结构

微型USM结构紧密,压电元件、定子、转子和传输结构都被垂直固定在转动轴上。微型马达的定子由5层压电元件构成,每层元件都被夹在上下两片金属振荡器之间,整个结构看着就像是一根有弹性的短圆

棍。至于转子,其被放置在一个有弹簧的盒子里,弹簧与定子接触并保持压缩状态,转子通过输出设备与机械传动单元驱动而同速旋转。前端有法兰钳口固定住微型马达里面的各部分使其不至于脱落,所有这些元件紧密地搭建成为一个完整而小巧的超声波马达。

微型超声波马达振动原理

微型超声波马达中的陶瓷压电元件

微型超声波马达工作原理

超声波振动是马达旋转的根本动力。电路驱动压电元件中具备不同方向电极的四层来发出超声波。每层压电单元层都分为A相和B相,等均分成四个90度角。在四个压电层最下端是第五压电单元,用于共振波的检测。

这五个压电单元被集成在定子的底端,当交变电压只出现在压电元件组的A相,则压电元件的自身膨胀和收缩会引起定子末梢轻微地左右摆动。而当交变电压只出现在B相时,膨胀和收缩会导致定子轻微地前后摆动。最终结果是每当电压方向改变90度(供电的一部分过程),压电层两侧的振动就会结合并产生一

个很小的旋转的振动波(每个周期产生一个振动波,振幅0.002mm),这个波使定子尾端在小范围内做圆形运动。由于定子转子之间有弹簧连接,定子转动的能量通过弹力传递给转子,因此转子运动会带动传输结构运作。环形USM的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定子产生弯曲行波,进而导致摩擦振动,其中转子的转动方向与波的传播相反,这点也大体适用于微型USM。

超微型超声波马达

由于相机和镜头都在面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因此为了迎合在更加狭小的空间内配置自动对焦驱动装置,第二代微型超声波马达的结构也更加小巧。在上一代微型USM中,定子和转子被设计安装在一条线上,如果一味缩短设计长度而不改变元件排列位置,那么定子的共振频率就会过高,这反而会降低振动波幅。因此佳能开发出新一代微型超声波马达,它改变了定子的设计构造来缩短USM系统的整体长度,同时定子的振动频率也不会升高。二代USM的性能与一代基本相同,不过长度和大小规模仅有一代USM的一半。新的微型超声波马达在EF 28-105mm f/4-5.6 USM镜头上首次出现,而如今已经有更多镜头,特别是高密集型变焦镜头都已经使用上了这种马达。

微型与超微型超声波马达结构示意

佳能镜头上的三大对焦功能

全时手动对焦

EOS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彻底自动化的摄影功能,同时也给摄影师们留下了用双手和头脑发挥创意表现的操作余地,将最终的拍摄控制权留给了摄影者。这种设计理念同时也存在于EF镜头中,比如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可以在自动对焦完成后让用户继续调整焦点位置。

具有全时手动对焦功能的镜头允许用户在单次自动对焦操作完成后继续手动调整焦点,而无需转换镜头的对焦模式。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原本是为EF 85mm f/1.2L USM等早期EF镜头的电动对焦方式而设计。而现在,这项技术基本已经完全覆盖了带有手动对焦环和焦点尺标的USM镜头。

全时手动对焦结构示意

全时机械手动对焦装置将三个圆环和一个滚轴构建成一个环结构。1号环在USM控制下沿着光轴学中心转动,2号环只有当手动控制时才会转动,滚轴被固定在这两个环之间,其转动中心与输出环相连。

全时手动对焦结构示意

自动或手动对焦时,旋转1号环或2号环推动滚轴围绕光轴中心旋转。由于滚轴旋转中心被固定在输出环上,所以滚轴也会带动输出环围绕光轴中心转动,这样对焦透镜组就会在输出环的转动下螺旋状移动调整位置。

电子焦点预设

焦点预设功能目前仅出现在少数佳能顶级望远镜头上(如EF 300mm f/2.8L IS USM,EF 400mm f/2.8L IS USM,EF 500mm f/4L IS USM和EF 600mm f/4L IS USM)。焦点预设可以记住任意焦点的距离和位置,摄影师在一瞬间就能够将镜头对焦到预设的位置。通过镜头上的控制按钮,焦点位置可以即刻被镜头中的

微电脑记录。在内存已经写入信息的情况下,普通的自动对焦功能仍然可以随意使用,到了需要的时候,只要把回放环调整到“回放”位置就能马上得到预设的焦点位置。

佳能EF 200-400mm f/4 IS USM Extender 1.4X上就有电子焦点预设功能

当你在一个固定位置频繁地拍摄照片时——比如进行体育摄影,虽然大部分照片都需要用上自动对焦功能,不过拍摄一些固定位置的照片也是需要的。一旦这些地方的距离位置被预设,再拍摄这个位置时镜头就不用再进行重复对焦。

而当你在拍摄“无限远”的景物时,焦点预设功能的便捷性相比手动对焦或自动对焦也将显得更加明显(因为温度波动的影响,超长焦镜头的无限远位置可能会处于一段区间内,所以自动对焦时即使把对焦环拧到头也不一定能让焦点到达真正意义上的“无限远”)。

另外,当你使用自动伺服对焦拍摄结构复杂或向着你视野方向延伸的物体时,镜头可能难以成功对焦。这时如果利用焦点预设功能,保存住被摄物体主体的对焦位置,随后你只要操作回放环来快速达到被摄物整体的大致距离就可以获得清晰的成像,减少在重复对焦过程中浪费的时间。

自动对焦中断功能

不论是EF 300mm f/2.8L IS USM镜头还是其他一些大光圈长焦L型IS镜头都可以实现自动对焦系统的暂时关闭操作。当有阻碍物出现在相机和被摄物中间时,摄影师可以停止自动对焦以防止自动伺服对焦系统对中间的阻碍物进行对焦调整。AF停止按钮安装在镜筒周围四个位置,用户可以轻易地按到按钮,而要想继续进行自动对焦只要松开AF停止按钮即可。

佳能EF 200-400mm f/4 IS USM Extender 1.4X上的对焦中断按键


相关内容

  • 如何从型号上判定尼康和佳能单反相机的级别
  • 很多影友在选择摄影器材,尤其是单反相机的时候,闹不清楚机身和镜头是"划分等级的".而且任何一个等级的机身,以搭配与之平级的镜头为宜.顶多镜头略高半级或者一级,这样性价比最高. 对于镜头来说,没有特别的"绝对化"标志,有些虽有也只能作参考.例如佳能的" ...

  • 能换镜头才算给力 8款可换镜头相机推荐
  • 很多人都把相机能换镜头作为高画质的标准,虽然这个东西本身没有太多道理,不过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画质比较的相机全部为可换镜头的型号.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推荐国内大型B2C网站上的8款可换镜头相机,希望大家喜欢. 能换镜头才算给力 2400万超高像素:尼康D3200(资料 报价 图片 论坛) 尼康D3200作为 ...

  • P&E2012现场报道
  • 4月20-23日,国内影像界器材饕餮盛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2012 CHINA P&E)在北京举行.往年各商家的展台基本上可以用"单反镇宅,卡片亲民"来形容,今年却不太一样,单电/微单相机近乎燎原之势,几乎所有厂商的单电/微单相机都被摆在了 ...

  • 狙击索尼/松下单电 佳能新单电EOS M解析
  • 2012-07-28 02:26 出处:pconline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pcfoshan01 (评论1条) 1回顶部 [PConline佛山 行情]1佳能单电相机与单电市场介绍 单电相机由松下和奥林巴斯率先发起,随后三星.索尼.理光也开发出了自家的单电相机,宾得也象征性地发布了首款单电相机 ...

  • 全幅和半幅的区别
  • 全幅和半幅的区别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数码单反相机价格范围从三千出头到四万左右,价格相差非常之大:所以如果决定要购买一款数码单反,你必然首先要确定合适自己的产品定位.事先列出一张购买预算固然是个不错的办法,但前提是你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需求.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单反相机的综合性能指标是由机身和镜头两大部分 ...

  • 旁轴相机归来
  • 旁轴相机在广角拍摄上有自己的优势,特别适合纪实摄影.人文摄影和风光摄影. 3月5日,尼康公司推出轻便型数码相机--COOLPIX A,这款相机的传感器尺寸为APS-C(23.6×15.7mm),这是一款不可更换镜头的便携式相机,镜头等效35mm焦距为28mm.配上光学取景器,差不多就是一台真正的数码 ...

  • 尼康的单反如何配镜头
  • 尼康的单反如何配镜头 (其中带有AF-S的尼康镜头和带有HSM的适马镜头可以在D40上自动对焦) 2.按照焦段分 传统的135镜头其实一般都是按照焦段来分的,比较传统的大致分法是: 10-17mm为超广角-主要是拍摄风景,尤其是大场景,比如草原.沙漠.大海 17-35mm广角-风景.人文,拍到此一游 ...

  • 捕捉看不见的细节 佳能微距镜头深度体验
  • 2014-07-08 11:52:00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陈帅 |  责编:商皛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分享到 评论(38)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第1页:佳能微距镜头深度体验 第2页:大光圈带来梦幻景深 第3页:极致的镜头分辨率表现 第4页:双重IS影像稳定器 产品:EF ...

  • 尼康镜头大全
  • 尼康镜头大全 尼康是日本的光学老厂,在日本的摄影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成为众多影友的不便选择.从胶片时代经典的尼康大F,FM2,F4到数码单反独挡佳能三代产品的D100,如今最新型的D80已经问世.一直以来尼康标志性的卡口,诞生了无数的优秀的镜头产品,在此我在这里把目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