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阅读答案

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6

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  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

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⑥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

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                                  。(2分)

9、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3分)

10、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3分)

11、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6

⑴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   牛/平方米。

⑵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

参考答案:

8、(2分,每空1分)太阳帆 环保、无污染

9、(3分)指代“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

10、(3分)具有面积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全反射的特性。

11、(3分)列数字,作比较(1分);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一定面积的太阳帆在太阳光的正射下获得的推力及产生的加速度极其微小(2分)。

12、(4分)⑴“大约”表估计,说明太阳光产生的压力是个约数,并未经过周密测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⑵“出头”本指“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在地面上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到了太空中就能作为太空动力发挥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分)

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6

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  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

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⑥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

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                                  。(2分)

9、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3分)

10、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3分)

11、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6

⑴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   牛/平方米。

⑵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

参考答案:

8、(2分,每空1分)太阳帆 环保、无污染

9、(3分)指代“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

10、(3分)具有面积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全反射的特性。

11、(3分)列数字,作比较(1分);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一定面积的太阳帆在太阳光的正射下获得的推力及产生的加速度极其微小(2分)。

12、(4分)⑴“大约”表估计,说明太阳光产生的压力是个约数,并未经过周密测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⑵“出头”本指“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在地面上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到了太空中就能作为太空动力发挥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分)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测评第三单元(二)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测评 第三单元(二)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书写与卷面(5分) 1.书写.(3分) 2.卷面.(2分) 二.积累与运用(33分) 3.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藻饰(zǎo) 狡黠(xiá) 大而无当(dāng) ... B.诘难(nàn) 咀嚼(jiǎo ...

  • 同步训练-22.3太阳能
  • 第3节 太阳能 [基础题] 1.现在夏天流行一种电扇帽,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 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 情况是( ) A.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D.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答案选D 解析:电扇帽的太阳能电池板 ...

  •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 语文试题 综三.综四 <语文>期末试题(A 卷)(满分100分)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 ...

  •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75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q ...

  • 努力实现低碳生活阅读答案
  • 阅读<努力实现低碳生活>一文,完成14-17题.(16分) 努力实现低碳生活 ①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15次缔约国大会在安徒生的故乡--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了新的协议.大会结束后,一个网络新词&qu ...

  • [梦想者]阅读附答案
  • <梦想者>阅读答案 [美国]阿尔弗莱德·科波 两个火箭分开半英里耸立着,而梦想者开始了他可怕的梦魇„„在沙漠里黄铜色的天空下,这两个耸立的火箭看起来又高又亮.丹比穿着他笨重的压力装,站在那里看着它们.他的心在歌唱:"这就是我生来要追寻的„„"他让他的想像力奔驰,想像自 ...

  • 阅读[我国的太空植物]答案详细分析
  • 阅读<我国的太空植物>,完成13-16题.(11分) 我国的太空植物①"神舟七号"遨游太空,激起人们美好的航天梦.你可曾知道,"神七"升空还 可能丰富我们的餐桌呢.精选的农作物种子由返回式卫星或飞船搭载到太空,在微重力.高真空.零磁空间等条件下,就 ...

  • 国家地理09十佳太空照片:宇宙中的圣诞节
  •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4日 09:56  新浪环球地理_新浪环球地理_新浪网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即将过去的2009年对于太空探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发生了很多重要事件,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也拍摄了大量 ...

  • 太空"行走"阅读答案
  • (三)太空"行走" ①1984年2月7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离地球285公里的空间轨道飞行.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布鲁斯和罗伯特开始了这次航天飞行中最精彩的一幕.他们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离开航天飞机,先后进入黑洞洞的宇宙空间,自由自在地在空中漂浮.他们飞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