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尼西亚西印度群岛印度支那支那

印度 印度尼西亚 西印度群岛 印度支那 支那

一 印度

即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得名于印度河。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约316万平方公里(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面积居世界第七位。人口数量12.102亿(2011年),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佛教(0.8%)等。印度首都新德里。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印度也是金砖国家集团成员之一。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实权由总理掌握。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原领土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8月15日,印度正式独立。东巴基斯坦1971年独立,建立孟加拉国。

二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语:Republik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国土面积1904443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010年印尼总人口达2.38亿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尼西亚”一名,据说是来自希腊文,意为“水中岛国”。另一种说法是:16世纪末荷兰侵占这里,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实行殖民统治,称这些岛屿为“荷属东印度”。19世纪末,德国民族学者巴斯廷才把印度尼西亚作为地理名称首先使用。1928年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大会决议:“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那时起,印度尼西亚就作为国名使用了。1945年8月17日,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49年11月改为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属于荷印联盟。1950年8月,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三 西印度群岛

泛指南北美洲之间海域中的一连串的岛群。位于大西洋及其属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之间,从古巴几乎绵延到南美洲北岸,伸延4700多公里。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由1200多个岛屿和暗礁、环礁组成。将加勒比海与大西洋隔开。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奉命携带西班牙国王致“中国大汗”国书首航,横渡大西洋,于10月12日登上巴哈马群岛东侧的圣萨尔瓦多岛,他误认为到了印度,该岛是印度附近的岛屿,把那里的土著居民叫印第安,意即印度人。后证实这里不是印度,因该群岛位于西半球,故称西印度群岛,沿用至今。

四 印度支那

指中南半岛旧称印度支那半岛,又称中印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国和印巴次大陆之

间。包括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

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印度,所以对于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即中南半岛,称为印度支那。狭义的印度支那指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

五 支那

“支那”起源于印度,最早出现在梵文佛经中,是古代印度对古代中国的称呼。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按照音译把chini就翻译成“支那”。

日本辞书《广辞苑》解,“支那”,“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源于‘秦’的转讹),初出现于印度佛典”。在日本,“从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中期以后曾使用过。”到19世纪中期之前,日本人用“支那”指称中国与“唐国”、“清国”等无意义上的差别,没有特别的政治含意。

日本社会开始用“支那”蔑称中国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近代中国的耻辱推向极点。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先是震惊,继而因胜利而陶醉,上街游行,狂呼“日本胜利!‘支那’败北!”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渐由中性词演变为贬义词。

印度 印度尼西亚 西印度群岛 印度支那 支那

一 印度

即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得名于印度河。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约316万平方公里(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面积居世界第七位。人口数量12.102亿(2011年),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佛教(0.8%)等。印度首都新德里。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印度也是金砖国家集团成员之一。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实权由总理掌握。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原领土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8月15日,印度正式独立。东巴基斯坦1971年独立,建立孟加拉国。

二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语:Republik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国土面积1904443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010年印尼总人口达2.38亿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尼西亚”一名,据说是来自希腊文,意为“水中岛国”。另一种说法是:16世纪末荷兰侵占这里,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实行殖民统治,称这些岛屿为“荷属东印度”。19世纪末,德国民族学者巴斯廷才把印度尼西亚作为地理名称首先使用。1928年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大会决议:“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那时起,印度尼西亚就作为国名使用了。1945年8月17日,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49年11月改为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属于荷印联盟。1950年8月,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三 西印度群岛

泛指南北美洲之间海域中的一连串的岛群。位于大西洋及其属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之间,从古巴几乎绵延到南美洲北岸,伸延4700多公里。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由1200多个岛屿和暗礁、环礁组成。将加勒比海与大西洋隔开。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奉命携带西班牙国王致“中国大汗”国书首航,横渡大西洋,于10月12日登上巴哈马群岛东侧的圣萨尔瓦多岛,他误认为到了印度,该岛是印度附近的岛屿,把那里的土著居民叫印第安,意即印度人。后证实这里不是印度,因该群岛位于西半球,故称西印度群岛,沿用至今。

四 印度支那

指中南半岛旧称印度支那半岛,又称中印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国和印巴次大陆之

间。包括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

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印度,所以对于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即中南半岛,称为印度支那。狭义的印度支那指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

五 支那

“支那”起源于印度,最早出现在梵文佛经中,是古代印度对古代中国的称呼。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按照音译把chini就翻译成“支那”。

日本辞书《广辞苑》解,“支那”,“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源于‘秦’的转讹),初出现于印度佛典”。在日本,“从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中期以后曾使用过。”到19世纪中期之前,日本人用“支那”指称中国与“唐国”、“清国”等无意义上的差别,没有特别的政治含意。

日本社会开始用“支那”蔑称中国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近代中国的耻辱推向极点。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先是震惊,继而因胜利而陶醉,上街游行,狂呼“日本胜利!‘支那’败北!”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渐由中性词演变为贬义词。


相关内容

  • 日本印度支那驻屯军投降后的惊天阴谋
  • 日本印度支那驻屯军在投降后还企图镇压和屠杀越南人民.打造傀儡政权.瞒天过海保留在越南的存在这一惊天阴谋,为什么没有得到充分揭露和追究? 公元1945年的越南,天地翻覆,城头一度又一度变换大王旗. 越南古称交趾.安南.1802年阮朝统一了交趾南北方,由清朝册封为越南王国,是越南称谓之由来.1858年法 ...

  • [太湖·历史钩沉]南方丝绸之路与古代中西交通
  • [作者简介]段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先秦史,南方丝绸之路,巴蜀历史与文化. [内容提要]开通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的重要交通线路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丝绸之路以四川成都为起点 ...

  • 图解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 文章提交者:仁义 加贴在 历史风云图区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66-0-1.html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85445_1.html/ ] 战功卓著的马塞尔·比雅尔,二战后世界非传统作战领域领军人物之一,被英 ...

  • 日内瓦会议)
  • 的地位,设定了所谓的越南共和国,吴庭艳发动政变,废黜保大皇帝,自己当了总统.自此,越南南方沦为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殖民地.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美国与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组成联军,介入了这场战争.中国出动军方和大量民力.免费物质,支持越南,援越抗美.1973年1月27日<巴 ...

  • 四大文明古国是怎么论的?
  • 北京直飞雅典的航班很少,假期不好安排,于是订了从意大利罗马转机再飞雅典的机票.在罗马旅游之后,我搭上希腊奥林匹亚航空公司的飞机,告别亚平宁半岛,向雅典飞去.航程一千公里左右,飞行一个半小时.临近雅典时,从飞机上望去,下面多为山地和丘陵,也有一块块整齐的农田,海水湛蓝,城市中的房屋星罗棋布,看不出有特 ...

  • 支那--维基百科
  • 支那 -- 维基百科 支那,亦作至那.脂那.摩诃至那国等,可能起源自梵文चीन(cīna),与震旦同义,原为古代佛教经典对中国的称呼,古代佛教徒称印度为"中国",称中国为"支那"[1].随着佛教流行,这个名称被传播到中亚与东南亚,也影响了西欧.中国历代佛教徒也 ...

  • 国外关于20世纪东南亚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述评
  • 命的意识形态特征等. 上述成果体现了国外学术界对亚洲和东南亚地区共产主义运动研究不断发展的历程.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明显受到亚洲冷战形势发展的影响,使用的资料大多是政府出版物和新闻报道. 此外,华盛顿出版的<外国广播信息服务处(FBIS)公报>,用英语翻译了各国共产党尤其是一些共产党秘密电 ...

  • 古代外国人怎么称呼中国
  • 王邦维我们中国人今天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中国一名,在古代虽然常常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含义,但它是中国人自己创设的一个名字,这一点却很明白.确定把它作为我们国家的专名,实际上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古代的中国人不常使用中国这个专名来称中国,有时只是用作一般的泛称.外国人称中国则有他们自己的叫法. 在中国古 ...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教案1
  •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一.课程标准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本节重点.新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也与建国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