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4)
基础试题
2009-09-29 2117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
“模”与“摹”
“模”与“摹”这对同音宇,义相近,有时可通用,有时不能通用,要仔细区别,避免误用。模仿与摹仿、模拟与摹拟通用,用前者为好。摹写与模写也通用,用前者为好。“模”除了仿效的意思外,还指法式、规范、标准,如模型、模本、模式、楷模、模特儿等,这里用“模”,不能用“摹”。“摹”指照着样子写或画,如描摹、临摹、摹写、摹本等等。
“磬”与“罄”
“磬’与“罄”这两个字音同,字形也相近,书报刊上常常混用,其实这两个字字义相差很大,不能混用。
这两个字从字形上就能辨清它们的区别。“磐”下从“石”,指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也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钵,用铜制成。“磬”下从“缶”,缶是一种装物品的瓦器,类似缸。“罄”原指瓦器中空了,后引申为空、尽的意思,如告罄、罄尽、罄竹难书、罄其所有等。 “溶”与“融”
“溶”与“融”音同义不尽相同,使用时要细加区别。“溶”表示溶化、溶解,“融”也表示融化的意思。冰雪化成水,可用“溶化”,也可作“融化”。但“溶解”与“融解”意思不同,就不能通用。“融解”仅指积雪融化,而“溶解”意思更为复杂,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如糖溶于水、溶液、溶剂等。
“溶溶”与“融融”也往往混用,其实意思不同,不能通用。“溶溶”表示宽广,如月色溶溶、江水溶溶:“融融”则形容和睦快乐,如春光融融、其乐融融。
凡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称“融合”。融洽、融会、融通等,都用 “融”。“溶”表示溶解,成为溶液,而不用“溶合”。
“擅”与“善”
“擅”与“善”同音但义不尽相同。它们都可以与另外的词素构成表示“长于、善于”意思的词,但用法不同,若不加以细辨,就容易混用。表示长于的,如擅长书画、擅长刻印;表示擅自的,如擅自做主、擅离职守,这里都要用“擅”,不能用“善”。表示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除了用“擅长”,也可以用“善于”,如善于辞令、善于公关、善于团结群众。但不能用“擅于”“善长”,如“擅于书画”“善长(于)辞令”,这样就用错了。 “生”与“身”
“生”与“身”是两个很普通的常用字,一般不会用错,但由于两字音近且某些义项相同,往往因分辨不清而误用。主要表现在“出生”与“出身”,“终生”与“终身”常常用错。
“出生”与“出身”的词义完全不同。“出生”是动词性的,如出生地、出生日、出生证等。“出身”有其独特含义,指家庭出身成分,又可表示人的地位、身份、职业、职务的来历,如行伍出身、科班出身等。
“终生”与“终身”都用得十分普遍,二词大同小异,区别较微小。“终生”指生命的全过程,即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的一生,且多就事业说,如终生劳累、终生从教、奋斗终生等。“终身”往往指生命的未来直至生命结束即“死”,且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不娶、终身残疾、终身伴侣、抱恨终身、终身制等,均指“后辈子”,非“一辈子”。弄清两词的“微殊”,才不致用错。
“厮”与“撕”
“厮”与“撕”系同音字,义却不同,不能混淆。
要正确使用“厮”与“撕”这两个同音字,必须辨清宇义。“厮”除了指男性仆人如小厮,对人轻视称呼这厮、那厮外,主要意思为互相,多见于早年白话小说,如厮打、厮杀、厮混等。“撕”是用手撕裂东西,泛指使事物分裂。如撕书、撕布、撕掉画稿、撕毁协定,还有绑票的匪徒勒索钱财未得逞把掳去的人质杀害,叫撕票。
与“厮”“撕”同音的还有“嘶”,意为马叫,如人喊马嘶,亦指声音嘶哑,如声嘶力竭。
“滩”与“摊”
“滩”与“摊”音同,字形也相像,但义不同,不能混淆。“滩”指河、海、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如河滩、海滩、沙滩等;也指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急的地方,如险滩。而“摊”主要有四层意思:①摆开、铺平,如摊牌、摊场、把凉席摊在床上,把
事情摊到桌面上等;②指设在路边的售货处,如地摊、菜摊、水果摊等;③分担,如分摊、摊派等;④指烹饪时把糊状食物倒在锅中摊平,如摊鸡蛋、摊薄饼等。这两个字的区别还在于:“摊”可以作为量词,而“滩”不作量词。“摊”作为量词时,用于指摊开的糊状物,如一摊血、一摊水、一摊稀泥、一摊污渍等。
“详”与“祥”
“详”与“祥”不但同音,字形也相近,但字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用。 要正确使用“详”与“祥”就要区别这两个字的字义。“详”有三层意思,即:详细、说明、清楚。如详谈、详尽、详密、详明、详情、详悉、不厌其详、这本书的注释详略不一、这些人的生享年月不详等。“祥”主要指吉利、吉凶之兆,如吉祥、不祥、祥云、祥瑞等;也用于丧祭名,如大祥、小祥等。
“象”与“像”
“象”与“像”同音义近而又有区别,因此使用时常常容易混淆。报刊上“象”与“像”混用、误用的情况相当普遍。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川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中的少数字作了调整,其中就有“像”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两字的区别如下:
“象”表达下述三种意思:①表示动物,如白象、象牙、象鼻山;②表示形状、样子,如景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③表示仿效、模仿,如象形、象声、象征。
“像”表示下述四种意思;①表示人像,如肖像、画像、绣像:②表示相似,如两人很相像、他像他父亲、这只猫画得不像:③表示如同,如天像要下雨了、工地上的灯火好像布满天空的星星:④表示比如,如瓜子的种类很多,像西瓜子、南瓜子、香瓜子等。“想像”与“想象”通用,首选词型为“想像”。
“须”与“需”
“须”与“需”也是书报刊上常常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如“必须解决”常误为“必需解决”。其实,这两个字的分工是明确的,有时因字义掌握不准,就容易混淆了。
要区别“须”与“需”这两个同音字的用法,主要掌握:“须”表示人的意愿,如必须努力、务须注意、须要坚持等;也表示对所从事活动必须知道的事项,如大会须知、考试须知、参观须知等。“需”则表示需要、需求的意
思,如需要空气、需要粮食、需要知识、按需分配、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等等。
书报刊上最易相混的是“须要”与“需要”,“必须”与“必需”。其实要加以区分辨别也不难。“须要”是一定的意思,而“需要”则表示需求的意思,如教育儿童须要耐心,教育儿童需要时间,这样就分清了。“必须”有一定要的意思,而“必需”则有一定得有的意思,如学习必须刻苦钻研,学习必需合理安排时间。
“意”与“义”
“意”与“义”音同,义并不完全相同。“意”在表示心愿、愿望(中意、满意)和意料、料想(意外、出其不意)的意思时,不会与“义”混用。“义”在表示正义(道义、大义灭亲)、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和因抚养而成亲属(义父、义女)等意思时,也不会与“意”混用。
但“意”常构成“意思”一词,“义”常构成“意义”一词,这时其意思差不多,容易混淆,必须加以辨析。
用“意”构成的词语很多,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意表、意会、意见、意匠、意境、意念、意趣、意识、意图、意味、意向、意象、意译、意志、意蕴和词不达意、言不尽意、心慌意乱、心猿意马等,这里只能用“意”,不能用“义”。
用“义”构成的词语也不少,其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字义、词义、语义、广义、狭义、同义、反义、歧义、引申义、比喻义、言不及义、义形于色等,这里只能用“义”,不能用“意”。
“阴”与“荫”
“阴”与“荫”这两个同音字,字义有相同处又有不相同处,使用时要加以区别,不能混用。“阴”的义项较多,其中有一层意思指不见阳光的地方为
“阴”,如阴天、阴沉、阴暗、阴凉、阴森、树阴、绿阴等。而“荫”主要指“荫庇”,比喻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也指遮蔽,如荫蔽、荫翳。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对这个词的区分未加统一,存在矛盾。如第1175页的“树阴”是对的,但到了第1499页却成了“树荫”。第1499页的“阴凉”是对的,到了第1507页,却变成了“荫凉”。应该规范化,不要混用。
“鱼 与“渔”
“鱼”与“渔”同音,义相近而又有区别,也是常常容易混淆的。
鱼的本身、鱼吃的饵料及鱼制品等,均用“鱼”,如鱼饵、鱼白、鱼刺、鱼肚、鱼肝油等。另外,鱼雷、鱼雷艇及鱼贯入场等,也用“鱼”。而人们捕鱼的活动、工具、场所及从业人员等,一般都用“渔”,如渔场、渔船、渔村、渔夫、渔港、渔歌、渔家、渔业等。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叫渔利。鱼具与渔具,鱼竿与渔竿,鱼网与渔网,鱼汛与渔汛可以通用,用首选词型(前者)为好。
“园”与“圆”
“园”与“圆”同音而义不相同,是不能混用的。书报刊上这两个字常常用错,主要是该用“圆”的地方却用了“园”,如圆圈、园满、园润。园通、国珠笔、园舞曲、这个村庄方园三十里,这些“园”字都用错了,应用“圆”。
要正确使用“园”与“圆”,首先要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园”的使用范围较小,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如菜园、果园、园艺、园圃,以及从事园艺工作的园丁;二是指供人游乐的场所,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圆”的使用范围较广,主要有六:①圆周所包围的平面,如圆桌、圆柱、圆筒;②圆周的简称;③像球的形状,如滚圆、滴溜圆;④圆满、周全,如这事做得很圆、此话说得不圆;⑤使圆满、使周全,如圆场、圆谎、自圆其说;③货币单位,如一圆、银圆,也作元。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4)
基础试题
2009-09-29 2117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
“模”与“摹”
“模”与“摹”这对同音宇,义相近,有时可通用,有时不能通用,要仔细区别,避免误用。模仿与摹仿、模拟与摹拟通用,用前者为好。摹写与模写也通用,用前者为好。“模”除了仿效的意思外,还指法式、规范、标准,如模型、模本、模式、楷模、模特儿等,这里用“模”,不能用“摹”。“摹”指照着样子写或画,如描摹、临摹、摹写、摹本等等。
“磬”与“罄”
“磬’与“罄”这两个字音同,字形也相近,书报刊上常常混用,其实这两个字字义相差很大,不能混用。
这两个字从字形上就能辨清它们的区别。“磐”下从“石”,指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也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钵,用铜制成。“磬”下从“缶”,缶是一种装物品的瓦器,类似缸。“罄”原指瓦器中空了,后引申为空、尽的意思,如告罄、罄尽、罄竹难书、罄其所有等。 “溶”与“融”
“溶”与“融”音同义不尽相同,使用时要细加区别。“溶”表示溶化、溶解,“融”也表示融化的意思。冰雪化成水,可用“溶化”,也可作“融化”。但“溶解”与“融解”意思不同,就不能通用。“融解”仅指积雪融化,而“溶解”意思更为复杂,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如糖溶于水、溶液、溶剂等。
“溶溶”与“融融”也往往混用,其实意思不同,不能通用。“溶溶”表示宽广,如月色溶溶、江水溶溶:“融融”则形容和睦快乐,如春光融融、其乐融融。
凡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称“融合”。融洽、融会、融通等,都用 “融”。“溶”表示溶解,成为溶液,而不用“溶合”。
“擅”与“善”
“擅”与“善”同音但义不尽相同。它们都可以与另外的词素构成表示“长于、善于”意思的词,但用法不同,若不加以细辨,就容易混用。表示长于的,如擅长书画、擅长刻印;表示擅自的,如擅自做主、擅离职守,这里都要用“擅”,不能用“善”。表示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除了用“擅长”,也可以用“善于”,如善于辞令、善于公关、善于团结群众。但不能用“擅于”“善长”,如“擅于书画”“善长(于)辞令”,这样就用错了。 “生”与“身”
“生”与“身”是两个很普通的常用字,一般不会用错,但由于两字音近且某些义项相同,往往因分辨不清而误用。主要表现在“出生”与“出身”,“终生”与“终身”常常用错。
“出生”与“出身”的词义完全不同。“出生”是动词性的,如出生地、出生日、出生证等。“出身”有其独特含义,指家庭出身成分,又可表示人的地位、身份、职业、职务的来历,如行伍出身、科班出身等。
“终生”与“终身”都用得十分普遍,二词大同小异,区别较微小。“终生”指生命的全过程,即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的一生,且多就事业说,如终生劳累、终生从教、奋斗终生等。“终身”往往指生命的未来直至生命结束即“死”,且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不娶、终身残疾、终身伴侣、抱恨终身、终身制等,均指“后辈子”,非“一辈子”。弄清两词的“微殊”,才不致用错。
“厮”与“撕”
“厮”与“撕”系同音字,义却不同,不能混淆。
要正确使用“厮”与“撕”这两个同音字,必须辨清宇义。“厮”除了指男性仆人如小厮,对人轻视称呼这厮、那厮外,主要意思为互相,多见于早年白话小说,如厮打、厮杀、厮混等。“撕”是用手撕裂东西,泛指使事物分裂。如撕书、撕布、撕掉画稿、撕毁协定,还有绑票的匪徒勒索钱财未得逞把掳去的人质杀害,叫撕票。
与“厮”“撕”同音的还有“嘶”,意为马叫,如人喊马嘶,亦指声音嘶哑,如声嘶力竭。
“滩”与“摊”
“滩”与“摊”音同,字形也相像,但义不同,不能混淆。“滩”指河、海、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如河滩、海滩、沙滩等;也指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急的地方,如险滩。而“摊”主要有四层意思:①摆开、铺平,如摊牌、摊场、把凉席摊在床上,把
事情摊到桌面上等;②指设在路边的售货处,如地摊、菜摊、水果摊等;③分担,如分摊、摊派等;④指烹饪时把糊状食物倒在锅中摊平,如摊鸡蛋、摊薄饼等。这两个字的区别还在于:“摊”可以作为量词,而“滩”不作量词。“摊”作为量词时,用于指摊开的糊状物,如一摊血、一摊水、一摊稀泥、一摊污渍等。
“详”与“祥”
“详”与“祥”不但同音,字形也相近,但字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用。 要正确使用“详”与“祥”就要区别这两个字的字义。“详”有三层意思,即:详细、说明、清楚。如详谈、详尽、详密、详明、详情、详悉、不厌其详、这本书的注释详略不一、这些人的生享年月不详等。“祥”主要指吉利、吉凶之兆,如吉祥、不祥、祥云、祥瑞等;也用于丧祭名,如大祥、小祥等。
“象”与“像”
“象”与“像”同音义近而又有区别,因此使用时常常容易混淆。报刊上“象”与“像”混用、误用的情况相当普遍。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川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中的少数字作了调整,其中就有“像”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两字的区别如下:
“象”表达下述三种意思:①表示动物,如白象、象牙、象鼻山;②表示形状、样子,如景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③表示仿效、模仿,如象形、象声、象征。
“像”表示下述四种意思;①表示人像,如肖像、画像、绣像:②表示相似,如两人很相像、他像他父亲、这只猫画得不像:③表示如同,如天像要下雨了、工地上的灯火好像布满天空的星星:④表示比如,如瓜子的种类很多,像西瓜子、南瓜子、香瓜子等。“想像”与“想象”通用,首选词型为“想像”。
“须”与“需”
“须”与“需”也是书报刊上常常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如“必须解决”常误为“必需解决”。其实,这两个字的分工是明确的,有时因字义掌握不准,就容易混淆了。
要区别“须”与“需”这两个同音字的用法,主要掌握:“须”表示人的意愿,如必须努力、务须注意、须要坚持等;也表示对所从事活动必须知道的事项,如大会须知、考试须知、参观须知等。“需”则表示需要、需求的意
思,如需要空气、需要粮食、需要知识、按需分配、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等等。
书报刊上最易相混的是“须要”与“需要”,“必须”与“必需”。其实要加以区分辨别也不难。“须要”是一定的意思,而“需要”则表示需求的意思,如教育儿童须要耐心,教育儿童需要时间,这样就分清了。“必须”有一定要的意思,而“必需”则有一定得有的意思,如学习必须刻苦钻研,学习必需合理安排时间。
“意”与“义”
“意”与“义”音同,义并不完全相同。“意”在表示心愿、愿望(中意、满意)和意料、料想(意外、出其不意)的意思时,不会与“义”混用。“义”在表示正义(道义、大义灭亲)、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和因抚养而成亲属(义父、义女)等意思时,也不会与“意”混用。
但“意”常构成“意思”一词,“义”常构成“意义”一词,这时其意思差不多,容易混淆,必须加以辨析。
用“意”构成的词语很多,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意表、意会、意见、意匠、意境、意念、意趣、意识、意图、意味、意向、意象、意译、意志、意蕴和词不达意、言不尽意、心慌意乱、心猿意马等,这里只能用“意”,不能用“义”。
用“义”构成的词语也不少,其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字义、词义、语义、广义、狭义、同义、反义、歧义、引申义、比喻义、言不及义、义形于色等,这里只能用“义”,不能用“意”。
“阴”与“荫”
“阴”与“荫”这两个同音字,字义有相同处又有不相同处,使用时要加以区别,不能混用。“阴”的义项较多,其中有一层意思指不见阳光的地方为
“阴”,如阴天、阴沉、阴暗、阴凉、阴森、树阴、绿阴等。而“荫”主要指“荫庇”,比喻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也指遮蔽,如荫蔽、荫翳。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对这个词的区分未加统一,存在矛盾。如第1175页的“树阴”是对的,但到了第1499页却成了“树荫”。第1499页的“阴凉”是对的,到了第1507页,却变成了“荫凉”。应该规范化,不要混用。
“鱼 与“渔”
“鱼”与“渔”同音,义相近而又有区别,也是常常容易混淆的。
鱼的本身、鱼吃的饵料及鱼制品等,均用“鱼”,如鱼饵、鱼白、鱼刺、鱼肚、鱼肝油等。另外,鱼雷、鱼雷艇及鱼贯入场等,也用“鱼”。而人们捕鱼的活动、工具、场所及从业人员等,一般都用“渔”,如渔场、渔船、渔村、渔夫、渔港、渔歌、渔家、渔业等。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叫渔利。鱼具与渔具,鱼竿与渔竿,鱼网与渔网,鱼汛与渔汛可以通用,用首选词型(前者)为好。
“园”与“圆”
“园”与“圆”同音而义不相同,是不能混用的。书报刊上这两个字常常用错,主要是该用“圆”的地方却用了“园”,如圆圈、园满、园润。园通、国珠笔、园舞曲、这个村庄方园三十里,这些“园”字都用错了,应用“圆”。
要正确使用“园”与“圆”,首先要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园”的使用范围较小,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如菜园、果园、园艺、园圃,以及从事园艺工作的园丁;二是指供人游乐的场所,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圆”的使用范围较广,主要有六:①圆周所包围的平面,如圆桌、圆柱、圆筒;②圆周的简称;③像球的形状,如滚圆、滴溜圆;④圆满、周全,如这事做得很圆、此话说得不圆;⑤使圆满、使周全,如圆场、圆谎、自圆其说;③货币单位,如一圆、银圆,也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