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对策

         【摘要】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找出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    【关键词】道路交通;体制;管理;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交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但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日益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找出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道路建设工作在近20年来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果,截止2013年底,我国的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均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路交通已由制约国民经济的阶段向基本适应转化。虽然我国在实现国家道路交通建设的过程比之发达国家要快了许多,但却仍旧无法避免道路交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不断深入,所面临的道路交通安全也日益严峻。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从交通事故发生率来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近几年都是高居世界第一。    (2)从城市交通状况来说,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加剧,道路拥堵现象十分普遍,已经由特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3)机动车肇事频率高、比重大。在我国交通安全事故中,由机动车辆的行驶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高达2/3。    (4)机动车肇事原因主要包含:超速、严重超速、酒后驾驶。其中酒后驾驶比例虽然在管控范围之内,但酒后驾驶的安全事故后果要更为严重。    (5)交通安全事故中,行人是最大受害群体。行人遭受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规则意识淡薄。    二、相关对策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认识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并且普遍采取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例如:建立统一的道路管理体制,加强交通安全技术、法律的教育,提高交通道德水平等。在分析我国的交通及交通安全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交通安全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建设    道路交通管理涵盖了许多的方面,它不仅包括了道路规划以及建设,更包含了后期道路的运营情况以及维护情况。与此同时,它还涵盖了十分广阔的管理范畴,例如路政管理、稽征管理、安全管理等等。交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逐步推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建设工作是落实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前提。但从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体制来看,存在比较明显的弊病,而这一弊病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采取交通和公安两家共管的局面。也就是说,交通部门主要负责道路前期的规划与建设过程,而公安部门则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这种交叉执法使得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的“事后惩戒”现象,也就是采取对违法交通法规的交通行为进行较大力度的惩罚来改善交通安全问题,这种执法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与国际道路交通执法所秉持的“事前执法”的理念有很大的背离,这也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因此,建立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是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国家应该依据国际惯例,完善并健全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并逐步明晰从国家到地方的各部门对道路交通管理的行政职责。    (2)推行道路安全审计制度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我国大量的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人与道路以及道路环境的不协调所引发的。例如,人在行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横穿马路、走机动车辆行驶道等,与道路本身的行驶规则产生不协调,继而引起了安全事故。理论上,这种事故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但实际上,仍旧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去避免这种随机事故的出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路安全审计。    道路安全审计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道路建设完成后对道路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审核,这种制度建立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防交通事故。道路安全审计制度是从预防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入手,从道路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周期进行安全深刻,它是由独立于交通部门以及公安部门之外的第三方,采取公正独立的审计方法对道路项目进行详细的审查,通过审计工作,明确道路交通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一步确定相对应的安全对策,能够有效避免或者消除安全隐患。    (3)完善我国交通法律法规    人、车、路是道路交通中的三个主体,而交通法律法规则是一个确立这三个主体之间的联系的规则。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交通法律法规制度下,明确人、车、路的相对关系,才能进一步保证道路交通的可行性。现阶段,出于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现行的交通法规存在较为严重的不配套、不完整现象,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因而尽快制订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策略, 明确国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及阶段性目 标, 明确交通安全在交通 运输中的地位,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是政府对交通安全长期、持久和有效的战略对策。    除此之外,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依托现代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智能化交通管理已经成为可能。ITS 是当今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热点和前沿之一。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开始对 ITS 进行跟踪和试验, 前期重点集中在城市交通管理、 交通信息 采集 与服务、 不停车收费、智能化公交系统等方面。近年来,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的指导下,目前已经将ITS应用至我国城市交通,已成为目前我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我国的道路建设,相关法规没有相对应得到完善,因此,这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攻克一系列该领域的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加强对有助于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 ITS 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    (4)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 提高交通道德水平    我国道路交通法治观念极为淡薄,一方面这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不完善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在我国,随意停车、超速行驶、横穿马路,横穿高速路的事情常有发生,而人之所以会有这些违规举动,往往是由于他们对于这种行为的危险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因此,相关政府在进一步加强交通法规制度完善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对交通主体――人的交通观念进行教育。    结束语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任重道远的艰辛的工作。要扭转这种让人堪忧的局面, 关键在于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尽快出 台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策略,强化配套措施, 完善保障机制, 加强全民交通安全教育, 使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l] 刘志强 , 赵艳萍中国交通安全技术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 , 2013 ,    [2] 陈照章,成立,朱湘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 2 01 2 ,    [3] 魏宏业, 张仲义, 吕永波. 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建设策略的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 , 2 013 ,

         【摘要】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找出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    【关键词】道路交通;体制;管理;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交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但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日益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找出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道路建设工作在近20年来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果,截止2013年底,我国的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均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路交通已由制约国民经济的阶段向基本适应转化。虽然我国在实现国家道路交通建设的过程比之发达国家要快了许多,但却仍旧无法避免道路交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不断深入,所面临的道路交通安全也日益严峻。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从交通事故发生率来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近几年都是高居世界第一。    (2)从城市交通状况来说,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加剧,道路拥堵现象十分普遍,已经由特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3)机动车肇事频率高、比重大。在我国交通安全事故中,由机动车辆的行驶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高达2/3。    (4)机动车肇事原因主要包含:超速、严重超速、酒后驾驶。其中酒后驾驶比例虽然在管控范围之内,但酒后驾驶的安全事故后果要更为严重。    (5)交通安全事故中,行人是最大受害群体。行人遭受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规则意识淡薄。    二、相关对策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认识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并且普遍采取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例如:建立统一的道路管理体制,加强交通安全技术、法律的教育,提高交通道德水平等。在分析我国的交通及交通安全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交通安全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建设    道路交通管理涵盖了许多的方面,它不仅包括了道路规划以及建设,更包含了后期道路的运营情况以及维护情况。与此同时,它还涵盖了十分广阔的管理范畴,例如路政管理、稽征管理、安全管理等等。交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逐步推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建设工作是落实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前提。但从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体制来看,存在比较明显的弊病,而这一弊病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采取交通和公安两家共管的局面。也就是说,交通部门主要负责道路前期的规划与建设过程,而公安部门则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这种交叉执法使得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的“事后惩戒”现象,也就是采取对违法交通法规的交通行为进行较大力度的惩罚来改善交通安全问题,这种执法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与国际道路交通执法所秉持的“事前执法”的理念有很大的背离,这也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因此,建立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是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国家应该依据国际惯例,完善并健全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并逐步明晰从国家到地方的各部门对道路交通管理的行政职责。    (2)推行道路安全审计制度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我国大量的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人与道路以及道路环境的不协调所引发的。例如,人在行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横穿马路、走机动车辆行驶道等,与道路本身的行驶规则产生不协调,继而引起了安全事故。理论上,这种事故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但实际上,仍旧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去避免这种随机事故的出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路安全审计。    道路安全审计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道路建设完成后对道路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审核,这种制度建立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防交通事故。道路安全审计制度是从预防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入手,从道路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周期进行安全深刻,它是由独立于交通部门以及公安部门之外的第三方,采取公正独立的审计方法对道路项目进行详细的审查,通过审计工作,明确道路交通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一步确定相对应的安全对策,能够有效避免或者消除安全隐患。    (3)完善我国交通法律法规    人、车、路是道路交通中的三个主体,而交通法律法规则是一个确立这三个主体之间的联系的规则。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交通法律法规制度下,明确人、车、路的相对关系,才能进一步保证道路交通的可行性。现阶段,出于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现行的交通法规存在较为严重的不配套、不完整现象,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因而尽快制订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策略, 明确国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及阶段性目 标, 明确交通安全在交通 运输中的地位,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是政府对交通安全长期、持久和有效的战略对策。    除此之外,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依托现代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智能化交通管理已经成为可能。ITS 是当今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热点和前沿之一。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开始对 ITS 进行跟踪和试验, 前期重点集中在城市交通管理、 交通信息 采集 与服务、 不停车收费、智能化公交系统等方面。近年来,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的指导下,目前已经将ITS应用至我国城市交通,已成为目前我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我国的道路建设,相关法规没有相对应得到完善,因此,这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攻克一系列该领域的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加强对有助于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 ITS 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    (4)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 提高交通道德水平    我国道路交通法治观念极为淡薄,一方面这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不完善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在我国,随意停车、超速行驶、横穿马路,横穿高速路的事情常有发生,而人之所以会有这些违规举动,往往是由于他们对于这种行为的危险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因此,相关政府在进一步加强交通法规制度完善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对交通主体――人的交通观念进行教育。    结束语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任重道远的艰辛的工作。要扭转这种让人堪忧的局面, 关键在于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尽快出 台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策略,强化配套措施, 完善保障机制, 加强全民交通安全教育, 使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l] 刘志强 , 赵艳萍中国交通安全技术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 , 2013 ,    [2] 陈照章,成立,朱湘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 2 01 2 ,    [3] 魏宏业, 张仲义, 吕永波. 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建设策略的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 , 2 013 ,


相关内容

  • 我国交通事故伤亡现状与控制对策_晏亦民
  • 第22卷第6期2005年12月 文章编号:1005-0523(2005) 05-0035-03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 ty Vol. 22 No. 6Dec. , 2005 我国交通事故伤亡现状与控制对策 晏亦民 (华东交通大 ...

  •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选题原则说明: 1. 2. 3. 4. 5. 后面所附选题为参考选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另外选题. 后面所附参考选题只是指出一个研究方向,并非不可更改的题目,学生可以 从一个选题中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加以研究. 选题题目不必与所附参考选题完全一致. 选题时应说明自 ...

  • 试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 江西社会科学!""#$% 试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张爱华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针对当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

  • 陕西省交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陕西省交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录 一. 前景 灰色关联分析法 优势: 灰关联分析是按发展趋势做分析 , 因此对样本量的多少没有过多的要求, 也不需 要典型的分布规律, 而且计算量比较小, 其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会比较吻合. 因此, 灰关 联分析是系统分析中比较简单.可靠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 陕西 ...

  • 环境生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选题(115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中国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
  • [摘要] 我国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惨重,直接财产损失巨大,使得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我国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对交通事故总数.直接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年龄构成.性别比例等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找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与治理措施. ...

  • 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
  • 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 城市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性产物,是全球化进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经历快速城市化后,都程度不同地遇到了一些生态.环境和灾害问题.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到3O年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演了发达国家 ...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赵秀霞 来源:<能源研究与信息>2014年第01期 摘要: 一直以来,中国及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受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困扰. 阐述了世界能源日渐匮乏的现状和各 ...

  • 开放式校园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 管理探索GUANLITANSUO 开放式校园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绍让 朱成康张伟锋 [摘要]高校校园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优化了教育资源的使用,但另一方面却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困难,本文在对开放式校园安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