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2006年6月12日
附件1:
第十一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胶辊胶圈等纺纱牵伸部件
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
2006年是棉纺织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贯彻实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第一年。胶辊胶圈等纺纱牵伸部件是棉纺织企业重要的纺纱器材,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纺纱质量。为了全面提升棉纺织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发挥纺专器材在纺纱生产中的积极作用,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江苏省棉纺织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于2006年6月2—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第十一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五爱杯’胶辊胶圈等纺纱牵伸部件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有388名。他们分别来自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西、江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天津等17个省、市、自治区,从事棉纺织企业的总经理、总工程师、主管技术和设备的负责人、纺纱技术员、皮辊间技术和管理负责人、胶辊胶圈和纺纱器材生产企业技术管理负责人、以及中国纺织报、中国纱线网、《棉纺织科技》等新闻媒体都热情踊跃地参加了会议。
中棉行协朱北娜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纺织行业协会韩平副会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庞家璐高工到会祝贺并讲话。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万春致欢迎词。江苏省纺织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刚平也参加了会议。新一届中棉行协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倪俊龙,副主任叶戬春、孟进主持了大会和交流讨论答疑会。
为了组织好本次会议,主办方听取多方面的建议,确定了“科学选型、精细制作、合理搭配、创新管理”为本次会议的主题。改变以往的会议方式,确定本次会议重点突出技术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聘请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讨论及网上交流互动,现场技术交流提问答疑。会议时间紧凑且内容丰富,使参会的代表真正能从本次会议中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大会由中棉行协朱北娜副会长作了题为《共同促进棉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的专题报告。她首先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全行业实施了以提高“三无一精”产品比重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纺织器材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棉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档次提高,大大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通报了今年一季度棉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平稳。强调“十一五”棉纺织企业与器材企业应共同合作,逐步朝着“合理分工,专业生产,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装备及配件改造棉纺织业,促进棉纺织产业的升级。
会上,中棉行协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倪俊龙做了题为《夯实基础,用好纺纱专件器材》的工作报告。报告对中棉行协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自去年换届以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并对召开本次会议筹备工作进行了汇报。倪俊龙主任介绍了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在胶辊胶圈等纺纱牵伸部件应用方面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科学选型是基础,精细制作是关键,抓好管理是保证,合理选配是技艺”的理念,从纺专器材的选型、采购、验收、制作、使用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稳定,
积极发挥其作用。倪俊龙主任根据我国棉纺织行业‘十一五’发展总体纲要,提出新一届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重点和研究课题,表示将真正履行本届专业委员会的各项职责,推进我国胶辊胶圈等纺纱专件器材应用技术向前发展。
大会特别邀请浙江双可达纺织有限公司倪士敏高工作了题为《浅说胶辊胶圈的牵伸原理与应用技术》的专题报告。河北纺织工程学会苏馨逸教授级高工作了题为《细纱牵伸器材、专件与细纱工艺》的专题报告。他们从纺纱牵伸原理,分析牵伸力与握持力之间的关系,提出胶辊胶圈应向着高弹性、低硬度、重加压、高耐磨、表面不处理铝衬套胶辊的发展方向,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
河南濮阳三强纺织有限公司刘国卫工程师作为优秀论文代表,在大会作了题为《国内外铝衬胶辊表面微观结构相态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初探》的论文宣讲。论文中就采用日本PiCo-CCD纤维观查仪,对国内外7种铝衬免处理胶辊进行微观结构相态图像分析,探讨了对纺纱质量的影响。作为一名棉纺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对胶辊微观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难能可贵。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孙照杰高工发表了《浅谈细纱机专件在纺纱厂的应用》的论文。总结从事细纱机设计工作20年的经验,阐述各种纺纱专件的作用,并对如何选配才能更好地发挥细纱机的效能,更好地满足纺纱要求做了讲解。
会议期间,由纺织界知名专家倪士敏和苏馨逸高工,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邵焕经理,安徽潜山八一纺织器材厂文皖总工,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顾柏芳工程师,南京新一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纪桂亮技师及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等15人组成专家小组,专家小组成员对收集并整理了五十多条希望在大会上讨论的问题。并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解答。
通过大会安排的专题报告,重点发言,专题讨论,专家答疑,器材产品展示等技术交流活动,为纺织企业与橡胶专件器材生产企业搭建沟通信息、互相交流的平台,使与会代表增长了纺纱工艺、设备、专件、器材等方面的知识,获得了相关的信息,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推动我国棉纺织行业和胶辊胶圈专件器材生产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努力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届会议共收到征文86篇。经过专家认真严格地评审,从中评出优秀论文8篇,交流论文16篇,交流资料62篇,并将论文和交流资料汇编成论文集。大会为论文和交流资料的作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最后大会对协办单位——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对大会的支持和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江苏省纺织行业协会对大会的支持,对参会的纺纱胶辊胶圈和专件器材生产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件2: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工作计划
1. 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协助省市胶辊胶圈专业组开展工作。继续发挥棉纺织企业与胶辊胶圈、纺纱专件器材生产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努力做好‘双服务“。
2. 推广应用棉纺织企业胶辊制作间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完善《皮辊间工序工作法》,制定胶辊胶圈等专件器材验收标准,改进皮辊间辅机设备的性能,进一步提高胶辊胶圈的制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
3. 围绕纱线新品种(包芯纱、紧密纺等)、新型纤维(莫代尔、牛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新工艺(大定量、重加压、高速度等)的开发和应用,探讨合适的胶辊胶圈及纺纱专件器材,不断提高纱线质量水平。
4. 建立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胶辊胶圈等专件器材企业不断研发出适纺性好、稳定性强、高质量的胶辊胶圈等专件器材新产品,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同类产品的差距。积极配合试验,做好推广应用工作。
5.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不定期举办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及先进管理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6. 充分利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三大网络—中国纱线网(www.chinayarn.com)、中国棉纺织信息网(www.tteb.com)、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网(www.ccta.org.cn),搭建棉纺织企业与胶辊胶圈等纺纱专件器材企业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媒体随时发布信息,组织专题讨论,疑难问题解答,网上交流互动。做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
附件3:
主要研究课题
1、 探讨不处理胶辊采取不同牵伸形式和工艺配置提高成纱质量及不处理胶辊的维护保养方法。
2、 各种新型纤维纺纱,胶辊胶圈等专件器材的合理选用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3、 探讨铝衬套和工程塑料衬套的胶辊在并条、精梳、粗纱及细纱机的应用。
4、 探讨热塑聚氨脂等新型材料的胶辊在纺纱中的开发及应用。
5、 研究前后列胶辊不同直径和硬度应如何搭配使用以及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6、 碳纤尼龙上销的应用及维护保养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7、 探讨上罗拉轴承的合理选择与使用经验以及对条干不匀的影响原因分析。
8、 紧密纺纱对胶辊、胶圈及网格圈的选择与管理。
9、 新型细纱机压力棒上销的应用与技术探讨。
10、 胶辊轴承的科学选型、正确使用及保养维护方面的经验。
11、 胶辊制作间辅机设备、测试仪器、胶辊制作方法等改进措施和有效管理方法。
12、 合理配套纺纱关键部件(胶辊、胶圈、上销、下销、钳口、摇架、钢领、钢丝圈、锭子等)提高成纱质量的研究。
13、 探讨高速并条机和高速精梳机如何选择适宜的胶辊 、涂料及制作方法,减少胶辊粘缠,提高其适纺性。
14、 探讨纺纱系统造成机械波影响条干不匀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15、 运用新技术、新管理减少胶辊胶圈加工处理对人和环境的污染。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2006年6月12日
附件1:
第十一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胶辊胶圈等纺纱牵伸部件
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
2006年是棉纺织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贯彻实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第一年。胶辊胶圈等纺纱牵伸部件是棉纺织企业重要的纺纱器材,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纺纱质量。为了全面提升棉纺织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发挥纺专器材在纺纱生产中的积极作用,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江苏省棉纺织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于2006年6月2—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第十一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五爱杯’胶辊胶圈等纺纱牵伸部件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有388名。他们分别来自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西、江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天津等17个省、市、自治区,从事棉纺织企业的总经理、总工程师、主管技术和设备的负责人、纺纱技术员、皮辊间技术和管理负责人、胶辊胶圈和纺纱器材生产企业技术管理负责人、以及中国纺织报、中国纱线网、《棉纺织科技》等新闻媒体都热情踊跃地参加了会议。
中棉行协朱北娜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纺织行业协会韩平副会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庞家璐高工到会祝贺并讲话。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万春致欢迎词。江苏省纺织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刚平也参加了会议。新一届中棉行协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倪俊龙,副主任叶戬春、孟进主持了大会和交流讨论答疑会。
为了组织好本次会议,主办方听取多方面的建议,确定了“科学选型、精细制作、合理搭配、创新管理”为本次会议的主题。改变以往的会议方式,确定本次会议重点突出技术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聘请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讨论及网上交流互动,现场技术交流提问答疑。会议时间紧凑且内容丰富,使参会的代表真正能从本次会议中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大会由中棉行协朱北娜副会长作了题为《共同促进棉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的专题报告。她首先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全行业实施了以提高“三无一精”产品比重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纺织器材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棉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档次提高,大大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通报了今年一季度棉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平稳。强调“十一五”棉纺织企业与器材企业应共同合作,逐步朝着“合理分工,专业生产,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装备及配件改造棉纺织业,促进棉纺织产业的升级。
会上,中棉行协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倪俊龙做了题为《夯实基础,用好纺纱专件器材》的工作报告。报告对中棉行协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自去年换届以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并对召开本次会议筹备工作进行了汇报。倪俊龙主任介绍了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在胶辊胶圈等纺纱牵伸部件应用方面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科学选型是基础,精细制作是关键,抓好管理是保证,合理选配是技艺”的理念,从纺专器材的选型、采购、验收、制作、使用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稳定,
积极发挥其作用。倪俊龙主任根据我国棉纺织行业‘十一五’发展总体纲要,提出新一届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重点和研究课题,表示将真正履行本届专业委员会的各项职责,推进我国胶辊胶圈等纺纱专件器材应用技术向前发展。
大会特别邀请浙江双可达纺织有限公司倪士敏高工作了题为《浅说胶辊胶圈的牵伸原理与应用技术》的专题报告。河北纺织工程学会苏馨逸教授级高工作了题为《细纱牵伸器材、专件与细纱工艺》的专题报告。他们从纺纱牵伸原理,分析牵伸力与握持力之间的关系,提出胶辊胶圈应向着高弹性、低硬度、重加压、高耐磨、表面不处理铝衬套胶辊的发展方向,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
河南濮阳三强纺织有限公司刘国卫工程师作为优秀论文代表,在大会作了题为《国内外铝衬胶辊表面微观结构相态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初探》的论文宣讲。论文中就采用日本PiCo-CCD纤维观查仪,对国内外7种铝衬免处理胶辊进行微观结构相态图像分析,探讨了对纺纱质量的影响。作为一名棉纺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对胶辊微观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难能可贵。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孙照杰高工发表了《浅谈细纱机专件在纺纱厂的应用》的论文。总结从事细纱机设计工作20年的经验,阐述各种纺纱专件的作用,并对如何选配才能更好地发挥细纱机的效能,更好地满足纺纱要求做了讲解。
会议期间,由纺织界知名专家倪士敏和苏馨逸高工,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邵焕经理,安徽潜山八一纺织器材厂文皖总工,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顾柏芳工程师,南京新一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纪桂亮技师及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等15人组成专家小组,专家小组成员对收集并整理了五十多条希望在大会上讨论的问题。并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解答。
通过大会安排的专题报告,重点发言,专题讨论,专家答疑,器材产品展示等技术交流活动,为纺织企业与橡胶专件器材生产企业搭建沟通信息、互相交流的平台,使与会代表增长了纺纱工艺、设备、专件、器材等方面的知识,获得了相关的信息,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推动我国棉纺织行业和胶辊胶圈专件器材生产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努力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届会议共收到征文86篇。经过专家认真严格地评审,从中评出优秀论文8篇,交流论文16篇,交流资料62篇,并将论文和交流资料汇编成论文集。大会为论文和交流资料的作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最后大会对协办单位——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对大会的支持和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江苏省纺织行业协会对大会的支持,对参会的纺纱胶辊胶圈和专件器材生产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件2: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胶辊胶圈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工作计划
1. 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协助省市胶辊胶圈专业组开展工作。继续发挥棉纺织企业与胶辊胶圈、纺纱专件器材生产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努力做好‘双服务“。
2. 推广应用棉纺织企业胶辊制作间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完善《皮辊间工序工作法》,制定胶辊胶圈等专件器材验收标准,改进皮辊间辅机设备的性能,进一步提高胶辊胶圈的制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
3. 围绕纱线新品种(包芯纱、紧密纺等)、新型纤维(莫代尔、牛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新工艺(大定量、重加压、高速度等)的开发和应用,探讨合适的胶辊胶圈及纺纱专件器材,不断提高纱线质量水平。
4. 建立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胶辊胶圈等专件器材企业不断研发出适纺性好、稳定性强、高质量的胶辊胶圈等专件器材新产品,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同类产品的差距。积极配合试验,做好推广应用工作。
5.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不定期举办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及先进管理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6. 充分利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三大网络—中国纱线网(www.chinayarn.com)、中国棉纺织信息网(www.tteb.com)、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网(www.ccta.org.cn),搭建棉纺织企业与胶辊胶圈等纺纱专件器材企业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媒体随时发布信息,组织专题讨论,疑难问题解答,网上交流互动。做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
附件3:
主要研究课题
1、 探讨不处理胶辊采取不同牵伸形式和工艺配置提高成纱质量及不处理胶辊的维护保养方法。
2、 各种新型纤维纺纱,胶辊胶圈等专件器材的合理选用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3、 探讨铝衬套和工程塑料衬套的胶辊在并条、精梳、粗纱及细纱机的应用。
4、 探讨热塑聚氨脂等新型材料的胶辊在纺纱中的开发及应用。
5、 研究前后列胶辊不同直径和硬度应如何搭配使用以及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6、 碳纤尼龙上销的应用及维护保养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7、 探讨上罗拉轴承的合理选择与使用经验以及对条干不匀的影响原因分析。
8、 紧密纺纱对胶辊、胶圈及网格圈的选择与管理。
9、 新型细纱机压力棒上销的应用与技术探讨。
10、 胶辊轴承的科学选型、正确使用及保养维护方面的经验。
11、 胶辊制作间辅机设备、测试仪器、胶辊制作方法等改进措施和有效管理方法。
12、 合理配套纺纱关键部件(胶辊、胶圈、上销、下销、钳口、摇架、钢领、钢丝圈、锭子等)提高成纱质量的研究。
13、 探讨高速并条机和高速精梳机如何选择适宜的胶辊 、涂料及制作方法,减少胶辊粘缠,提高其适纺性。
14、 探讨纺纱系统造成机械波影响条干不匀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15、 运用新技术、新管理减少胶辊胶圈加工处理对人和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