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我开始在朋友圈频繁晒出与跑步相关的话题,感谢许多律师朋友一直为我点赞加油,我则开玩笑说要做律界的“励志哥”。到目前已经跑步一年有余,也完成了此生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却实在算不上一个强健的跑者。不过“励志”倒是算得上一二,我清晰地感受到身体与内心的细微变化,每每跑出去,总会沉寂其中,享受其中。
借由今天的五四青年节,我想把这些感悟与法律人,尤其是年青朋友们分享,愿这份欢愉你能熟知,然后得以体味。
去年的今天,我也曾给青年律师写过一篇文字:《青年节致青年律师:其实你比想象的更强大》(点击可查看)
与天下的法律人交朋友,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jytiantonglaw),深入交流。
关注“天同诉讼圈”,在对话框中回复“每周蒋讲”,即可查看“每周蒋讲”往期文章。
“以后有机会,还要再跑一次!”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大口喘着气,喉咙干涩,几乎已经说不出话来,双腿肌肉痉挛还在持续,感觉自己随时都可能倒下。我却没有料到,上一秒还在自我抱怨为何要如此受虐,此时居然会期待再跑一次。
“完成一次半程马拉松”,这在一年前,我连想都不敢想,但就在4月23日,在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我和700位法律人一起完成了此生的首个半马。
除却多巴胺带来的无尽兴奋感,还有一半庆幸一半欣喜——庆幸自己过去一年的积累,才有了支撑自己跑完20多公里的勇气;欣喜的是,跑步终于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
慢慢来,比较快
2016年初,那时我连走路两三公里都会气喘吁吁的,渐渐发现身边跑步的人越来越多,我一直相信,一件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事情,自有它值得尝试的道理,恰巧夫人给我从国外带回一双据说是殿堂级的跑鞋,我便开始有点跃跃欲试。
刚开始跑步的第一个月确实有些难以坚持下去,跑步的过程中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腿部酸疼,各种不适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这种运动方式,也给自己找了各种各样放弃的理由。
改变大概是从坚持20天左右开始的。大脑似乎形成了固定的兴奋点,哪怕前一天工作到深夜,都会在早上六点自然醒来,非要出去跑一圈不可。嗯,我知道,这就是跑者所能体会到的多巴胺产生后的兴奋感,据说和吸毒后的身体反应差不多。于是跑步开始变为一种乐趣。我也开始尝试制定一些有趣的小目标来激励自己,比如,5月1日就跑5.01公里,5月2日跑5.02公里,每天都比前一天增加10米。连续几个月下来,在国庆节那天,我跑到了10.01公里,正式迈入万米大关。这时,我深切的体会到,“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终能达到一个以前难以企及的目标。
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慢跑者,他速度不快,我忍不住在经过他时加速超过了他,可就在我放慢脚步准备稍作休息的时候,他又不慌不忙地从我身边跑过,我再次加速,又在气喘吁吁时再次被他超越……我在一次次地加速、放缓中感到精疲力尽,而他依旧踏着自己设定的节奏,越跑越远。
如果你也有跑步的经历,你一定也在某一条跑道上遇到过这么一个跑者吧,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保持匀速、坚定向前,并不在意一时的速度,反倒越跑越快、越跑越轻松。
我们常常会因为渴望尽快看到一件事情的结果,而急于求成,尤其是在年轻气盛的时候,为了快速提高业务能力或者拓展市场,恨不得步子迈得更大些,结果反倒手忙脚乱。你不妨先慢下来,找准自己的节奏,学会专注于当下,每一步都踏坚实,反倒更利于达成目标。
一群人,跑更远
2016年初,我开始在朋友圈频繁晒出与跑步相关的话题,感谢许多律师朋友一直为我点赞加油,我则开玩笑说要做律界的“励志哥”。到目前已经跑步一年有余,也完成了此生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却实在算不上一个强健的跑者。不过“励志”倒是算得上一二,我清晰地感受到身体与内心的细微变化,每每跑出去,总会沉寂其中,享受其中。
借由今天的五四青年节,我想把这些感悟与法律人,尤其是年青朋友们分享,愿这份欢愉你能熟知,然后得以体味。
去年的今天,我也曾给青年律师写过一篇文字:《青年节致青年律师:其实你比想象的更强大》(点击可查看)
与天下的法律人交朋友,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jytiantonglaw),深入交流。
关注“天同诉讼圈”,在对话框中回复“每周蒋讲”,即可查看“每周蒋讲”往期文章。
“以后有机会,还要再跑一次!”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大口喘着气,喉咙干涩,几乎已经说不出话来,双腿肌肉痉挛还在持续,感觉自己随时都可能倒下。我却没有料到,上一秒还在自我抱怨为何要如此受虐,此时居然会期待再跑一次。
“完成一次半程马拉松”,这在一年前,我连想都不敢想,但就在4月23日,在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我和700位法律人一起完成了此生的首个半马。
除却多巴胺带来的无尽兴奋感,还有一半庆幸一半欣喜——庆幸自己过去一年的积累,才有了支撑自己跑完20多公里的勇气;欣喜的是,跑步终于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
慢慢来,比较快
2016年初,那时我连走路两三公里都会气喘吁吁的,渐渐发现身边跑步的人越来越多,我一直相信,一件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事情,自有它值得尝试的道理,恰巧夫人给我从国外带回一双据说是殿堂级的跑鞋,我便开始有点跃跃欲试。
刚开始跑步的第一个月确实有些难以坚持下去,跑步的过程中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腿部酸疼,各种不适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这种运动方式,也给自己找了各种各样放弃的理由。
改变大概是从坚持20天左右开始的。大脑似乎形成了固定的兴奋点,哪怕前一天工作到深夜,都会在早上六点自然醒来,非要出去跑一圈不可。嗯,我知道,这就是跑者所能体会到的多巴胺产生后的兴奋感,据说和吸毒后的身体反应差不多。于是跑步开始变为一种乐趣。我也开始尝试制定一些有趣的小目标来激励自己,比如,5月1日就跑5.01公里,5月2日跑5.02公里,每天都比前一天增加10米。连续几个月下来,在国庆节那天,我跑到了10.01公里,正式迈入万米大关。这时,我深切的体会到,“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终能达到一个以前难以企及的目标。
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慢跑者,他速度不快,我忍不住在经过他时加速超过了他,可就在我放慢脚步准备稍作休息的时候,他又不慌不忙地从我身边跑过,我再次加速,又在气喘吁吁时再次被他超越……我在一次次地加速、放缓中感到精疲力尽,而他依旧踏着自己设定的节奏,越跑越远。
如果你也有跑步的经历,你一定也在某一条跑道上遇到过这么一个跑者吧,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保持匀速、坚定向前,并不在意一时的速度,反倒越跑越快、越跑越轻松。
我们常常会因为渴望尽快看到一件事情的结果,而急于求成,尤其是在年轻气盛的时候,为了快速提高业务能力或者拓展市场,恨不得步子迈得更大些,结果反倒手忙脚乱。你不妨先慢下来,找准自己的节奏,学会专注于当下,每一步都踏坚实,反倒更利于达成目标。
一群人,跑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