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37.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是正确的。(4分) ②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选择,是错误的。(3分)

③人们应当提高识别先进与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3分)

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非不可选择。(1分)

“在生命的长河里 , 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结合材料 ,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难忘的经历 , 刻骨铭心的情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 进而影响人的交往和行为方式。 (3 分 )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终生难忘、刻骨铭心 , 体现了这一点。 (3 分 )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 (4 分 )

37.(10分)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节日文化和家庭文化是两朵奇葩。除夕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又有很多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孩童“压岁钱”;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书香门第”、“文艺世家”是我们常听到的词语,已经形成的家庭文化传统,总会对家庭成员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同影响。

⑴不同民族节日文化中这种异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分)

⑵我们应怎样看待家庭文化对人的影响? (6分)

答:(l)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2分)

②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各民族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也有 共性和普遍规律,这反映在民族文化上自然会有相同点。(2分)

(2)①不同的家庭文化,对人有不同的影响。优秀家庭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家庭成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古落后的家庭文化会对人产生消极的作用,会对家庭成员的交往行为与方式以及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家庭咸员的健康成长。(4分)

②家庭文化也需要建设,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围,要力免不良家庭文化的影响, 追求美好的新生活。(2分)

有人认为“从文化角度看,北京奥运会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舞台。”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简要评析(无锡)

(11分)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尤其他画的奔马,驰誉世界,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辨题: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1)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必须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的有益成果,博采众长。因此,题中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

(2)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分)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3分)

(4)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要牢牢把握发展先进文化的方向,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2分)

39.(11分)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答:(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

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文化的力量,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分)

(2)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文化创新的作用而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民族文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充满活力。(4分)

(3)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3分)

(11分)当今日本有很多人热爱源于中国的汉字毛笔书法艺术。20年前,有位9岁神童的书法作品非常优秀,名扬日本。20年后,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专门去拜访这位“神童”,却发现他一直在临摹中国王羲之的帖,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但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令人厌恶的仿制品了。

辨题:模仿,是继承传统和面向世界的途径,但不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命点理点不科学。(1分)

继承传统不应当只是模仿。继承传统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应当是在继承中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书法艺术等文化创作的魅力,不只是在于它的古雅,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时代精神.(4分)

面向世界不应当只是模仿。面向世界,是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发展本民旅的文化,书法艺术等文化创作的魅力,不只是在于它包含了外来文化的因素,而是在于它能使本民族的文化因此而焕发新的活力。(4分)

模仿不是文化创新之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是实践。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

辨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11分)

(1)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因此,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有一定的合理性。(2分)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分)(3)此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2分)

(3)仅仅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归结为汉字和史书典籍是片面的。(1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我国不少地区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07年12月16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端午节被正式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1)人们为什么要庆祝民族节日?(3分)

(2)谈谈当前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7分)

答:(1)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有利于增强对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3分)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分)她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分)

35.材料一: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国南方部分省区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灾害发生后,温家宝总理亲赴第一线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并在长沙向湖南人民承诺:湖南的电不通、路不通,我们就不走。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在经历了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严重“非典”疫情之后, 2008年初又遭遇了又一场异常严峻的挑战。历经磨难的中华儿女,再一次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取得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重大阶琴性胜利。在这次抗击罕见雨雪冰冻灾害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新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力。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温家宝总理对人民做出承诺的现实意义。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如何在上述材料中得到具体体现的?(8分)

(1)这样的公开承诺,有利于人民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作。(2分)使政府的职能履行情况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从而不断增强服务意识。(2分)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面对灾难,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3分)在历次抗灾斗争中,我国人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辨题:爱国主义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改为因此)

38.答:(1)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

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夸大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它只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4分)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所以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3分)

(3)在奥运圣火在西方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爱国热情,这正说明了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文化的力量所起的巨大作用,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贯彻到实际行动中。(4分)

该市图书阅读率(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呈持续走低态势。然而与传统图书阅读率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迅速上升。

课题组部分成员产生了担心:阅读传统的丢失如果发展下去,国人将失去精神归依,整个民族会沦为浅薄的民族、无根的民族。

(1)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课题组部分成员的担心进行评析。

(1)①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兴起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变化,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绝不会因为阅读方式的改变而使整个民族会沦为浅薄的民族、无根的民族。(3分)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3分)

2007年6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云南省瞢洱市地震灾区视察,看望受灾群众,并鼓励他们重建家园。在由帐篷搭建的临时教室里,温家宝总理为孩子们书写了下面七个大字挺起不屈的脊梁

(1)温家宝总理视察灾区看望受灾群众.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什么职能?(2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怎样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6分)

(3)通过《文化生活》学习,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挺起不屈的脊梁”?(4分)

(1)温总理视察灾区,看望受灾群众,体现了我国政府认真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分)

(2)“不屈的脊梁”体现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2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分)

(3)①我们要坚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心骨”作用。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弘扬时代精神。③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勇气。(4分,答出上述三点中的两点,即可给4分;若答其他,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一位同学反映,目前学校里流行一些新奇的贺卡,有的印有占星术、明星写真、成人笑话。有一种“鬼怪贺卡”打开后,会冷不防弹出一个露着白牙、伸着红舌头的绿色骷髅头。这些贺卡大多被班主任收缴了。他非常郁闷:“既然文化选择有多样性,老师为什么还反对我们使用这类贺卡?请你从文化的角度帮助这位同学解开心结。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这些贺卡属于落后和腐朽文化,会腐朽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2分)虽然文化具有多样性,但在文化生活选择中必须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2分)

2008年1月4日《人民网》载文指出,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奥运精神,无疑成为当今中国大地的一个主旋律。

请你说说在文化多样化的趋势下,弘扬主旋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如果不弘扬主旋律,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陷入混乱,从而失去正确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就会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因而,在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弘扬主旋律是必要的。

(2)在我国,文化建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的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因而,在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弘扬主旋律是可能的

39.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 ,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 ,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 就是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1) 在当代中国 , 发展先进文化 ,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 是培养“四有”公民 ,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题目中观点肯定了这一点 , 是正确的。 (3 分 )

(2)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 , 人心凝聚 , 精神振奋 , 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 , 人心涣散 , 精神颓废 , 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所以 , 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 必须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3 分 )

(3) 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 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 ,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 既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 又要搞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4 分 )

(4) 认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观点是片面的。(1 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谐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大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辨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上述观点是片面的。(1分)

(1)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又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3分)

(2)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多样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3分)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4分)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以华夏文明作为创意源泉,并以开放的心态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成果,在保持鲜明中国特色审美的同时,充分发挥华夏文明特有的包容性,使之成为跨文化的全球创新设计精品,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场馆设计;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对场馆建设进行了优化调整,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确保满足奥运会赛事需要,充

分考虑赛后利用,使奥运场馆能够长期为人民的健身、文化和休闲服务;二是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三是尽量采用临时设施,减少新建场馆,避免闲置。(连云港一次调研) 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进一步思考探究如下问题:

(1)我国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中,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2)奥运场馆设计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同学们通过调查还发现:部分群众认为奥运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请你围绕探究主 题设计一个班级活动方案以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奥运。

(4)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作为中学生,你应如何为奥运添色?

37. (10分)仔细观察分析下边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2分)

(2)对于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8分)

37.答:(1)这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知法犯法、彼此缺乏诚信的 现象还仍然存在。(2分)

(2)①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进程中,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不放松。(2分)

②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要把诚实守信真正落实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引导公民积极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

③建立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丰富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2分)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2分)

材料二:走向富裕的中国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为丰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江苏省某市率先实现广播电视、宽带“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等多项“文化惠民工程”,力争使农村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2)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阐述该市推进上述“文化惠民工程”的意义。(6分) 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2分)(农民)

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分)(农村) ③有利于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2分)(社

会)

措施:①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方式,推进文化的传播、沟通、共享。

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着力,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

化。(3分)

③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分)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说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其中,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手机广泛使用对中学生的影响。

(2)手机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落后、腐朽文化的肆意扩散,也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喜”:与“忧”:4分。)中学生必须增强文化辨别能力,学会选择,拒绝污染。(选择,2分。)

)

34、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20世纪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响,京剧创作进入辉煌时期,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沙家浜》等剧目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2008年2月,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给我们的启示。

64.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和基本途径。

.(1)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新、旧文化形态的诞生、消亡,先进文化的产生,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但不是其基本途径。(4分)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这才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既要防止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5分)

(3)观点认为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正确的。但认为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则是不准确的。(2分)

39.2006年10月22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9分)

(2)应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8分)

40.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5分)

(2)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8分)

(3)请你就改善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四点,4分

39.答:(1)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长征精神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长征精神作为优秀文化,对我国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能够在现代化建设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现代化建设;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长征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有利于磨烁民族意志,增强抵御霸权主义的能力。

(2)略(每个要点2分。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本题不超过18分)

40.答:(1)先进的校园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分)

(2)要点:(8分)

①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②必须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③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必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略。(围绕第2问的要求列具体措施,切实可行,均可得分。4分)

37.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是正确的。(4分) ②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选择,是错误的。(3分)

③人们应当提高识别先进与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3分)

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非不可选择。(1分)

“在生命的长河里 , 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结合材料 ,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难忘的经历 , 刻骨铭心的情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 进而影响人的交往和行为方式。 (3 分 )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终生难忘、刻骨铭心 , 体现了这一点。 (3 分 )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 (4 分 )

37.(10分)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节日文化和家庭文化是两朵奇葩。除夕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又有很多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孩童“压岁钱”;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书香门第”、“文艺世家”是我们常听到的词语,已经形成的家庭文化传统,总会对家庭成员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同影响。

⑴不同民族节日文化中这种异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分)

⑵我们应怎样看待家庭文化对人的影响? (6分)

答:(l)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2分)

②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各民族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也有 共性和普遍规律,这反映在民族文化上自然会有相同点。(2分)

(2)①不同的家庭文化,对人有不同的影响。优秀家庭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家庭成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古落后的家庭文化会对人产生消极的作用,会对家庭成员的交往行为与方式以及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家庭咸员的健康成长。(4分)

②家庭文化也需要建设,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围,要力免不良家庭文化的影响, 追求美好的新生活。(2分)

有人认为“从文化角度看,北京奥运会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舞台。”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简要评析(无锡)

(11分)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尤其他画的奔马,驰誉世界,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辨题: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1)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必须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的有益成果,博采众长。因此,题中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

(2)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分)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3分)

(4)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要牢牢把握发展先进文化的方向,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2分)

39.(11分)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答:(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

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文化的力量,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分)

(2)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文化创新的作用而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民族文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充满活力。(4分)

(3)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3分)

(11分)当今日本有很多人热爱源于中国的汉字毛笔书法艺术。20年前,有位9岁神童的书法作品非常优秀,名扬日本。20年后,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专门去拜访这位“神童”,却发现他一直在临摹中国王羲之的帖,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但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令人厌恶的仿制品了。

辨题:模仿,是继承传统和面向世界的途径,但不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命点理点不科学。(1分)

继承传统不应当只是模仿。继承传统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应当是在继承中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书法艺术等文化创作的魅力,不只是在于它的古雅,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时代精神.(4分)

面向世界不应当只是模仿。面向世界,是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发展本民旅的文化,书法艺术等文化创作的魅力,不只是在于它包含了外来文化的因素,而是在于它能使本民族的文化因此而焕发新的活力。(4分)

模仿不是文化创新之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是实践。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

辨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11分)

(1)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因此,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有一定的合理性。(2分)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分)(3)此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2分)

(3)仅仅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归结为汉字和史书典籍是片面的。(1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我国不少地区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07年12月16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端午节被正式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1)人们为什么要庆祝民族节日?(3分)

(2)谈谈当前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7分)

答:(1)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有利于增强对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3分)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分)她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分)

35.材料一: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国南方部分省区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灾害发生后,温家宝总理亲赴第一线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并在长沙向湖南人民承诺:湖南的电不通、路不通,我们就不走。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在经历了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严重“非典”疫情之后, 2008年初又遭遇了又一场异常严峻的挑战。历经磨难的中华儿女,再一次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取得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重大阶琴性胜利。在这次抗击罕见雨雪冰冻灾害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新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力。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温家宝总理对人民做出承诺的现实意义。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如何在上述材料中得到具体体现的?(8分)

(1)这样的公开承诺,有利于人民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作。(2分)使政府的职能履行情况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从而不断增强服务意识。(2分)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面对灾难,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3分)在历次抗灾斗争中,我国人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辨题:爱国主义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改为因此)

38.答:(1)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

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夸大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它只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4分)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所以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3分)

(3)在奥运圣火在西方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爱国热情,这正说明了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文化的力量所起的巨大作用,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贯彻到实际行动中。(4分)

该市图书阅读率(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呈持续走低态势。然而与传统图书阅读率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迅速上升。

课题组部分成员产生了担心:阅读传统的丢失如果发展下去,国人将失去精神归依,整个民族会沦为浅薄的民族、无根的民族。

(1)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课题组部分成员的担心进行评析。

(1)①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兴起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变化,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绝不会因为阅读方式的改变而使整个民族会沦为浅薄的民族、无根的民族。(3分)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3分)

2007年6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云南省瞢洱市地震灾区视察,看望受灾群众,并鼓励他们重建家园。在由帐篷搭建的临时教室里,温家宝总理为孩子们书写了下面七个大字挺起不屈的脊梁

(1)温家宝总理视察灾区看望受灾群众.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什么职能?(2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怎样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6分)

(3)通过《文化生活》学习,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挺起不屈的脊梁”?(4分)

(1)温总理视察灾区,看望受灾群众,体现了我国政府认真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分)

(2)“不屈的脊梁”体现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2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分)

(3)①我们要坚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心骨”作用。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弘扬时代精神。③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勇气。(4分,答出上述三点中的两点,即可给4分;若答其他,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一位同学反映,目前学校里流行一些新奇的贺卡,有的印有占星术、明星写真、成人笑话。有一种“鬼怪贺卡”打开后,会冷不防弹出一个露着白牙、伸着红舌头的绿色骷髅头。这些贺卡大多被班主任收缴了。他非常郁闷:“既然文化选择有多样性,老师为什么还反对我们使用这类贺卡?请你从文化的角度帮助这位同学解开心结。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这些贺卡属于落后和腐朽文化,会腐朽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2分)虽然文化具有多样性,但在文化生活选择中必须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2分)

2008年1月4日《人民网》载文指出,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奥运精神,无疑成为当今中国大地的一个主旋律。

请你说说在文化多样化的趋势下,弘扬主旋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如果不弘扬主旋律,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陷入混乱,从而失去正确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就会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因而,在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弘扬主旋律是必要的。

(2)在我国,文化建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的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因而,在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弘扬主旋律是可能的

39.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 ,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 ,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 就是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1) 在当代中国 , 发展先进文化 ,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 是培养“四有”公民 ,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题目中观点肯定了这一点 , 是正确的。 (3 分 )

(2)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 , 人心凝聚 , 精神振奋 , 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 , 人心涣散 , 精神颓废 , 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所以 , 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 必须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3 分 )

(3) 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 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 ,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 既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 又要搞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4 分 )

(4) 认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观点是片面的。(1 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谐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大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辨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上述观点是片面的。(1分)

(1)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又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3分)

(2)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多样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3分)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4分)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以华夏文明作为创意源泉,并以开放的心态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成果,在保持鲜明中国特色审美的同时,充分发挥华夏文明特有的包容性,使之成为跨文化的全球创新设计精品,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场馆设计;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对场馆建设进行了优化调整,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确保满足奥运会赛事需要,充

分考虑赛后利用,使奥运场馆能够长期为人民的健身、文化和休闲服务;二是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三是尽量采用临时设施,减少新建场馆,避免闲置。(连云港一次调研) 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进一步思考探究如下问题:

(1)我国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中,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2)奥运场馆设计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同学们通过调查还发现:部分群众认为奥运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请你围绕探究主 题设计一个班级活动方案以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奥运。

(4)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作为中学生,你应如何为奥运添色?

37. (10分)仔细观察分析下边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2分)

(2)对于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8分)

37.答:(1)这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知法犯法、彼此缺乏诚信的 现象还仍然存在。(2分)

(2)①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进程中,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不放松。(2分)

②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要把诚实守信真正落实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引导公民积极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

③建立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丰富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2分)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2分)

材料二:走向富裕的中国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为丰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江苏省某市率先实现广播电视、宽带“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等多项“文化惠民工程”,力争使农村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2)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阐述该市推进上述“文化惠民工程”的意义。(6分) 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2分)(农民)

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分)(农村) ③有利于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2分)(社

会)

措施:①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方式,推进文化的传播、沟通、共享。

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着力,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

化。(3分)

③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分)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说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其中,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手机广泛使用对中学生的影响。

(2)手机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落后、腐朽文化的肆意扩散,也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喜”:与“忧”:4分。)中学生必须增强文化辨别能力,学会选择,拒绝污染。(选择,2分。)

)

34、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20世纪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响,京剧创作进入辉煌时期,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沙家浜》等剧目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2008年2月,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给我们的启示。

64.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和基本途径。

.(1)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新、旧文化形态的诞生、消亡,先进文化的产生,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但不是其基本途径。(4分)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这才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既要防止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5分)

(3)观点认为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正确的。但认为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则是不准确的。(2分)

39.2006年10月22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9分)

(2)应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8分)

40.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5分)

(2)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8分)

(3)请你就改善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四点,4分

39.答:(1)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长征精神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长征精神作为优秀文化,对我国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能够在现代化建设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现代化建设;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长征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有利于磨烁民族意志,增强抵御霸权主义的能力。

(2)略(每个要点2分。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本题不超过18分)

40.答:(1)先进的校园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分)

(2)要点:(8分)

①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②必须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③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必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略。(围绕第2问的要求列具体措施,切实可行,均可得分。4分)


相关内容

  • 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 在深化基础教育的今天,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就起存在的现状和矛盾,仍具迫切性和严重性.要推行全面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取得中国教育事业的全面性胜利,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弱势亟待提高和改善.那么,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存状态和矛盾有哪些呢?如何结合实际,找到符合实际而科学的解决方案呢? ...

  • "中学生阅读"研究性学习报告
  • "中学生阅读"研究性学习报告 莱州一中09级(14) 组长:王威杰 组员:王琛 胡美瑶 李瑶 赵懋宾 -------------------------------------------------------------------------------- 指导教师-- 张 ...

  • 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探究
  • 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探究 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显示,我国2009年流动人口达到了2.11亿,14岁及以下儿童占20.8%,约为4388.8万人,这部分群体即为我们常说的"随迁子女"或"流动儿童".2 ...

  • 当前跨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文化差异
  • 当前跨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文化差异 2013年05月23日 10:37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1期 作者:张颖青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39 摘要:文章就跨国企业文化中的语言瓶颈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以期能够找出解决跨国企业文化差异的路径,实现语言交流的顺畅性,从 ...

  • 语文教材更应该传颂经典
  • 语文教材 范围:包括什么阶段?包不包括大学语文?思考这个问题. "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心中,好的语文课并非在死抠课文和课本,而是要给学生以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培养热爱读书.喜欢思考的 ...

  • 有感于校园文化的灵魂与特征
  • 有感于校园文化的灵魂与特征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 ...

  • 农村小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 摘 要 在不断出现的小学生生命安全受到危害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淡薄,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对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缺乏,给家庭和学校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本文从生命意识教育的相关概念出发,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小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缺失的表现,深刻分析了造成其缺失的原因,并针 ...

  • 浅论学校环境的潜在德育功能和创设
  • 浅论学校环境的潜在德育功能及其创设 江苏省江都中学 李荣志 "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整体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作为学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导向.规范.陶冶等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起着以 ...

  • 我眼中的东大校园文化
  • 我所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而社团活动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东大的学生团体可谓是百花齐放的状态,包含了体育健身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