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面经
首先不得不说一下,华为公司的办事很有效率,从宣讲开始到签约不过5,6天,通通在一周内搞定。这一方面说明了公司招聘的系统性,另一方面也间接考验着应聘者的反应协调能力。
1.从网申说起。华为的招聘并不高调,但是也没有藏着掖着。有心的人自会找到。进入公司招聘主页,注册,仔细填写,提交。这是招聘的第一关。在这个阶段,主要筛选的是英语六级成绩。六级没过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笔试的。这是华为招聘最为硬性的条件了。
2.接着是宣讲会,据说有些人收到了宣讲会的邀请短信,但是我可能是因为填报的职位不符合这次财经体系的招聘,我并没收到。当然没有邀请短信也可以听宣讲,会上HR说短信通知下一步事宜,我担心会再次收不到短信,于是现场我又提交了一份纸质的简历,这个大概是我后来可以继续下去的关键。所以我习惯现在出门带着一份简历,以备不时之需。宣讲当晚收到了第二天笔试的通知。
3.笔试在我们学校实验楼举行,分场次,我是十一点那一场。进去以后按指导登陆,答题。一共三个方向的题目,销售融资类,财会类,还有一个什么我忘了,反正都是财经体系的专业知识,重点不同,我选了一个销售融资类,15道不定项选择,5道判断。其中金融知识比较多,还有不少全英文的题。答题时间20分钟。我和同学几个坐在一起(座位自选)。笔试结束当晚收到通知,第二天到名门饭店参加面试。
4. 面试也是有不同的时间。后来因为签的人里时间靠前的居多,所以我们推断,应该是按笔试成绩安排的时间。面试一共四轮,专业面,无领导小组面试,性格测试,BOSS面。9点的时候,工作人员开始收前晚通知要求带的简历。然后开始等待。
半小时后吧,一个面试官出来喊我名字,我跟他走到面试区。里面有若干组在同时进行一对一的专业面。我坐到刚才喊我的那个面试官对面,气氛还是挺轻松的,先从自我介绍开始,然后面试官会问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我坦白说自己并不是财会专业的,一来二去,就把重点转到了自己相对来说还算熟悉的国际经济金融方面了。然后考官有让我自己用英语随便说点什么,我就哇啦哇啦了一会儿,然后又问了我几个英文问题,什么美国著名总统的著名演说之类的,接着又几个中文问题,个人方面的,然后结束,说去外面等待下一轮。第一轮面试耗时大约15分钟。
接下来又等待了一段时间,大概十点半的时候,一个HR到等候区叫人参加第二轮,我被叫到了,于是作为第一组无领导小组的14人之一跟随HR到楼上的会议室开始传说中的群殴。进入会议室,一张长圆桌,三名考官坐在正对门的最里面,两边各7把椅子,让我们自选方向入座。等大家都入座,让我们用桌上的纸折出来一个三角锥的名牌,写上自己的名字摆在前方。这时候我旁边的男生不会折,我还趁机体现了一下自己的友爱互助,帮他折好摆上。接下来开始自我介绍,没有顺序,站起来发言就行。主要说姓名,学校,专业,性格优缺点,人生理想。每个人发言都中规中矩,这时我身边的男生奋笔疾书的记录大家说的介绍,虽然这个会派上用场,但我觉得几个大概就成,关键看运用,那男生把唯一一张纸都给用光了,讨论还没开始呢!然后考官下发案例,关于一个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企业如何挽回声誉的事件。有两个方案,我们这边是更改品牌名字,另一方是不改名字继续生产,从这两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方向是考官定的,没得选。接下来每人五分钟把自己的想法总体思路写
下来交上去。然后就开始15分钟的小组内部讨论。这期间是半公开的,考官会过来听一听,并不干预。第一件事是小组内分工,我们组我旁边刚刚奋笔疾书那男生主动挑大梁做LEADER,这个只能说先发制人,既然他这么说了而且迅速进行了分工大家就最好不要反驳,毕竟时间紧急,当然LEADER是很有优势的,如果做的好的话,引导全局,组织发言,好处都是他的,入选的机会自然也大,但是同时也是树大招风,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信心挑大梁,最好淡定着,低调点。我于是就做了记录员,记录小组方案的人。但是刚开始的分工并不是决定性作用的。小组的十五分钟结束后就开始双方发言,队长代表发言,然后组内补充发言。发言结束后考官根据各自方案提出问题,双方进行讨论。无领导小组和辩论完全不一样,它主要看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组织协调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这都是基础,在众人争执不休时要适时的站出来结束紧张局面,或者说关心其他成员的想法,或者说讨论有所偏颇时适时进行校正,都需要一定的缜密心思,语言艺术。这个讲究太多,我也说不清楚,有需要好好学学的。在讨论进入尾声的时候,考官会开始把压力面试推向顶峰。本来真个耗时两小时的无领导小组都是很有压力的,但是最后当考官要各方队长选出自己团队贡献最大的人和贡献最小的人是,这种紧张感是无法言喻的。我们团队的LEADER推选我是贡献最大的人,因为我们的品牌名字是我取的云云,然后团队内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说到贡献最小的人时,LEADER说是自己,于是压力接踵而来,考官一定要他选一个其他人,他非不选,于是压力测试失败。考官又把问题抛给我,我只能拣了个软柿子捏。。。当然那个人确实是团队里不出彩的。话说我们团队的人素质整体底下,专业素质明显较量不过对方的团队。所以在这一轮结束后,对方团队的7个人里留下了5个,我们这方就只剩下了我。。。
二面结束后,华为请我们几个吃了一顿工作餐:KFC。貌似只有我们6个吃到了,因为我们是第一组通过二面的人~2个小时的无领导小组后,大家都成了战友,讨论的时候虽然各种争执,但结束后关系变得好了不少~
吃完饭又是漫长的等待。下午我们通过二面的人被依次叫去在电脑上做了性格测试,真不是一般的性格测试啊。。直把人往死路上逼。。。总是针对你想回避的问题,你越是回避,越是不肯定,类似问题出现的就越多,104道题,做到最后感觉全是矛盾,破绽百出啊。。。不过性格测试这一关倒是不怎么淘汰,反正我们这一组没有在这关被淘汰的。
性格测试完了又是等待,然后快5点的时候,传说中的BOSS面开始了。这次招聘最大的领导跟面试者一对一的面试。本来以为也得是压力面,结果内容很平和,就是拉拉家常,其实这倒让人郁闷,因为大多数人就这样说着说着就被刷了。。。很明显的几点是,华为注重英语,财经体系对专业知识还是很看重的,还有就是,华为喜欢非独生子女。。。这样大概他们就比较放心的把员工派往全球各地了吧,毕竟华为在海外的市场实在是规模可观。当然,这几点都是建立在,你成功的闯过了之前几关的基础上。
我的整个面试过程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6点。而我只是我们组的结束。也就是说,第一天,只有我们组全部结束了。
第二天应该是继续这样的面试,具体怎样我没去自然不清楚。
在第三天的下午,我收到华为打来的电话,问了一些问题,主要关于是否愿意派往海外之类的,然后说决定录用我,让我去名门饭店参加座谈会,带好三方之类的相关文件,签约。开了会,签了补充协议,吃了点小零食,拿了华为赠送的“贺礼”,一个华为的新产品,然后兴冲冲的回学校了~
华为面经
首先不得不说一下,华为公司的办事很有效率,从宣讲开始到签约不过5,6天,通通在一周内搞定。这一方面说明了公司招聘的系统性,另一方面也间接考验着应聘者的反应协调能力。
1.从网申说起。华为的招聘并不高调,但是也没有藏着掖着。有心的人自会找到。进入公司招聘主页,注册,仔细填写,提交。这是招聘的第一关。在这个阶段,主要筛选的是英语六级成绩。六级没过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笔试的。这是华为招聘最为硬性的条件了。
2.接着是宣讲会,据说有些人收到了宣讲会的邀请短信,但是我可能是因为填报的职位不符合这次财经体系的招聘,我并没收到。当然没有邀请短信也可以听宣讲,会上HR说短信通知下一步事宜,我担心会再次收不到短信,于是现场我又提交了一份纸质的简历,这个大概是我后来可以继续下去的关键。所以我习惯现在出门带着一份简历,以备不时之需。宣讲当晚收到了第二天笔试的通知。
3.笔试在我们学校实验楼举行,分场次,我是十一点那一场。进去以后按指导登陆,答题。一共三个方向的题目,销售融资类,财会类,还有一个什么我忘了,反正都是财经体系的专业知识,重点不同,我选了一个销售融资类,15道不定项选择,5道判断。其中金融知识比较多,还有不少全英文的题。答题时间20分钟。我和同学几个坐在一起(座位自选)。笔试结束当晚收到通知,第二天到名门饭店参加面试。
4. 面试也是有不同的时间。后来因为签的人里时间靠前的居多,所以我们推断,应该是按笔试成绩安排的时间。面试一共四轮,专业面,无领导小组面试,性格测试,BOSS面。9点的时候,工作人员开始收前晚通知要求带的简历。然后开始等待。
半小时后吧,一个面试官出来喊我名字,我跟他走到面试区。里面有若干组在同时进行一对一的专业面。我坐到刚才喊我的那个面试官对面,气氛还是挺轻松的,先从自我介绍开始,然后面试官会问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我坦白说自己并不是财会专业的,一来二去,就把重点转到了自己相对来说还算熟悉的国际经济金融方面了。然后考官有让我自己用英语随便说点什么,我就哇啦哇啦了一会儿,然后又问了我几个英文问题,什么美国著名总统的著名演说之类的,接着又几个中文问题,个人方面的,然后结束,说去外面等待下一轮。第一轮面试耗时大约15分钟。
接下来又等待了一段时间,大概十点半的时候,一个HR到等候区叫人参加第二轮,我被叫到了,于是作为第一组无领导小组的14人之一跟随HR到楼上的会议室开始传说中的群殴。进入会议室,一张长圆桌,三名考官坐在正对门的最里面,两边各7把椅子,让我们自选方向入座。等大家都入座,让我们用桌上的纸折出来一个三角锥的名牌,写上自己的名字摆在前方。这时候我旁边的男生不会折,我还趁机体现了一下自己的友爱互助,帮他折好摆上。接下来开始自我介绍,没有顺序,站起来发言就行。主要说姓名,学校,专业,性格优缺点,人生理想。每个人发言都中规中矩,这时我身边的男生奋笔疾书的记录大家说的介绍,虽然这个会派上用场,但我觉得几个大概就成,关键看运用,那男生把唯一一张纸都给用光了,讨论还没开始呢!然后考官下发案例,关于一个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企业如何挽回声誉的事件。有两个方案,我们这边是更改品牌名字,另一方是不改名字继续生产,从这两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方向是考官定的,没得选。接下来每人五分钟把自己的想法总体思路写
下来交上去。然后就开始15分钟的小组内部讨论。这期间是半公开的,考官会过来听一听,并不干预。第一件事是小组内分工,我们组我旁边刚刚奋笔疾书那男生主动挑大梁做LEADER,这个只能说先发制人,既然他这么说了而且迅速进行了分工大家就最好不要反驳,毕竟时间紧急,当然LEADER是很有优势的,如果做的好的话,引导全局,组织发言,好处都是他的,入选的机会自然也大,但是同时也是树大招风,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信心挑大梁,最好淡定着,低调点。我于是就做了记录员,记录小组方案的人。但是刚开始的分工并不是决定性作用的。小组的十五分钟结束后就开始双方发言,队长代表发言,然后组内补充发言。发言结束后考官根据各自方案提出问题,双方进行讨论。无领导小组和辩论完全不一样,它主要看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组织协调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这都是基础,在众人争执不休时要适时的站出来结束紧张局面,或者说关心其他成员的想法,或者说讨论有所偏颇时适时进行校正,都需要一定的缜密心思,语言艺术。这个讲究太多,我也说不清楚,有需要好好学学的。在讨论进入尾声的时候,考官会开始把压力面试推向顶峰。本来真个耗时两小时的无领导小组都是很有压力的,但是最后当考官要各方队长选出自己团队贡献最大的人和贡献最小的人是,这种紧张感是无法言喻的。我们团队的LEADER推选我是贡献最大的人,因为我们的品牌名字是我取的云云,然后团队内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说到贡献最小的人时,LEADER说是自己,于是压力接踵而来,考官一定要他选一个其他人,他非不选,于是压力测试失败。考官又把问题抛给我,我只能拣了个软柿子捏。。。当然那个人确实是团队里不出彩的。话说我们团队的人素质整体底下,专业素质明显较量不过对方的团队。所以在这一轮结束后,对方团队的7个人里留下了5个,我们这方就只剩下了我。。。
二面结束后,华为请我们几个吃了一顿工作餐:KFC。貌似只有我们6个吃到了,因为我们是第一组通过二面的人~2个小时的无领导小组后,大家都成了战友,讨论的时候虽然各种争执,但结束后关系变得好了不少~
吃完饭又是漫长的等待。下午我们通过二面的人被依次叫去在电脑上做了性格测试,真不是一般的性格测试啊。。直把人往死路上逼。。。总是针对你想回避的问题,你越是回避,越是不肯定,类似问题出现的就越多,104道题,做到最后感觉全是矛盾,破绽百出啊。。。不过性格测试这一关倒是不怎么淘汰,反正我们这一组没有在这关被淘汰的。
性格测试完了又是等待,然后快5点的时候,传说中的BOSS面开始了。这次招聘最大的领导跟面试者一对一的面试。本来以为也得是压力面,结果内容很平和,就是拉拉家常,其实这倒让人郁闷,因为大多数人就这样说着说着就被刷了。。。很明显的几点是,华为注重英语,财经体系对专业知识还是很看重的,还有就是,华为喜欢非独生子女。。。这样大概他们就比较放心的把员工派往全球各地了吧,毕竟华为在海外的市场实在是规模可观。当然,这几点都是建立在,你成功的闯过了之前几关的基础上。
我的整个面试过程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6点。而我只是我们组的结束。也就是说,第一天,只有我们组全部结束了。
第二天应该是继续这样的面试,具体怎样我没去自然不清楚。
在第三天的下午,我收到华为打来的电话,问了一些问题,主要关于是否愿意派往海外之类的,然后说决定录用我,让我去名门饭店参加座谈会,带好三方之类的相关文件,签约。开了会,签了补充协议,吃了点小零食,拿了华为赠送的“贺礼”,一个华为的新产品,然后兴冲冲的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