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研究
0 年 月刊
收入与物价水平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支出的影响
荆艳峰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北京 10010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国内旅游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绩优股”。本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等宏观经济相关指标对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旅游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指标;旅游支出;旅游消费
一、研究背景
旅游消费具有辐射面宽、带动性强、需求弹性大等特点。近年来,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旅游业一片消沉之中,我国旅游业发展显示出了令人振奋的增长势头。国内旅游消费成为驱动我国内需的引擎之一。
0 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 . 万亿元,同比增长 . %。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 亿人次,同比增长 0. %;国内旅游收入 . 万亿元,同比增长 . %。入境旅游人数达 . 亿人次,同比增长 . %;出境旅游人数 万人次,同比增长 0.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入境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 %,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 %。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研究宏观经济指标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特别是收入和消费物价指数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旅游消费市场内在机理,有效调节旅游经济收入,减少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以凯恩斯消费理论为支撑,结合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城镇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消费模型。选取的宏观经济的相关变量分别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
凯恩斯消费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旅游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正向的比例关系,即收入增加、旅游消费增加。
.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X ) 。
物价指数反映了消费环境的变化。物价水平对居民消费能力有着反向的作用,当物价指数提高时,居民会面临高价消费,而旅游又是需求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因此,一般意义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物价水平会降低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抑制旅游出游率,从而影响旅游消费支出。
(二)模型建立及数据来源 .构建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试建立如下计量经济学的双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nY=B0+B lnX +B lnX +u其中:
Y ——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X ——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表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0、B 、B ——分别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弹性。
u ——表示随机误差项。 .数据选择和来源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我国各类统计数据从 年开始逐步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取
国内对收入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结论大多以定性方法为主。近两年来,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旅游消费模型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选取GDP 、居民收入、利率等作为主要变量,得出相关关系的结论。
影响旅游消费支出的因素众多。收入、时间和旅游市场成熟程度等都是主要因素。价格指数反映了居民消费的市场环境,是重要变量之一;此外,由于GDP 概念包括范围太大,不能成为影响居民旅游消费支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选取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更为科学。
0 年 月刊
旅游管理研究
明在 0.0 的显著水平下,X 、X 、X 对Y 的影响差别都是显著的。
另外,回归结果显示 F= . ,对应的 p值接近于 0,说明
表1 城镇居民各项数据
完善, 0 0年统计数据尚未公布,本文模型的数据样本选择时间区间为 年— 00 年。
整个方程是显著的。
.计量经济学检验
从模型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看,变量X 和Y 之间的相关性程度相对较高,显示旅游消费价格富有弹性(价格弹性大于 )的状况。从实际意义上也可看出,消费物价指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居民旅游出行的选择,人们对旅游消费的价格波动较敏感。由VIF 值均小于 0,说明不存在着很强的多重共线性。
关于杜宾-沃森检验诊断自相关问题,回归结果表明d= . ,在解释变量个数为 ,样本容量为 ,显著性水平为 %的情况下,从DW 表中查到临界的dl= 0. ,du= . ,而此时模型得出的d 在du
此时,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都通过检验,从各变量的系数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弹性。
年份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我国城镇居民消旅游消费支出(元可支配收入(元费价格指数/年) .0 . 0 . 0/年) .0 .0 . . . 00. 00 (摘自《中国统计年鉴》( - 0 0))
四、结论
三、模型估计、检验及修正
(一)模型估计
运用 SPSS软件对表 中的数据进行 OLS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lnY= . +0. lnX - . lnX +u其中:
se=( . )(0.0 )(0. )t=( . )( . )(- . )p=(0.000)(0.000)(0.00 )VIF=( . )( . )R =0. ,修正的R =0. F= . ,DW= . (二)模型检验 .经济理论意义检验
从以上回归结果分析看,B =0. 大于0,表示居民人均旅游消费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收入弹性为0. ;B =- . 小于0,表示消费价格指数与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呈负相关关系,价格弹性为- . 。系数的符号均符合预期的经济学理论依据,通过检验。
.统计学检验
判定系数R =0. ,调整后的R =0. 也很高,表示模型拟合程度很高,所有解释变量解释了 %的因变量的变化。
X 、X 、X 的t 统计量的概率 p值都小于或约等于0.0 ,表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旅游消费支出有很强的影响,说明居民在选择旅游消费时相当在意价格水平的影响,也就印证了旅游消费需求价格弹性较强的观点。这是因为,旅游消费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方面,消费内容的综合性和多样化决定了消费行为受整体物价水平影响较深。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会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增长。因此,控制物价是提高旅游消费支出的重要措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影响个人旅游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公平分配社会财富,普遍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防止收入水平和财富配置的马太效应,才是长期保持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发展良策。
此外,鼓励城镇人民在生活富裕之后,保证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选择旅游消费,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整个社会的保障水平,解决人民生活中医疗、养老、教育和住房等重大事项的后顾之忧。同时,休闲和旅游观念的树立和更新也需要在国民素质教育中逐渐渗透。
旅游消费是低碳消费,旅游经济也是低碳经济。控制宏观经济指标的正常运行,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消费是未来我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广大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 ] 刘文斌. 关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支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初
旅游管理研究
步研究. 经济师[J] 00 ( ).
[ ] 常茜 张磊. 居民假日旅游消费调查. 中国统计[J]. 00 年 月. [ ] 刘文彬. 我国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析. 统计与决策[J] 00 ( 0).
[ ] 姬文婷. 我国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分析[J].商业经济, 00 , .[ ] 任雪.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J].科技信息, 00 , .
[ ] 吴璇. 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居民收入关系的经济关系[J].经济师, 00 , .
[ ] 刘文彬. 我国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
析[J].统计观察.
0 年 月刊
[ ] 白津夫. 旅游消费拉动内需大有可为[J ].中国经济周刊, 00 , .
[ ] 《 0 0年我国跃居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人民日报》, 0 年0 月 0日.
作者简介:荆艳峰( -),女,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市场营销。
本文是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成果。
(上接第 页)
首先应注重网络经营环境,也就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开展网络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顾客、网络服务商、供应商、中间商等。其次企业应注重网站建设、网上信息发布与更新,网上促销、与消费者互动等。企业通过网络营销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企业信息传播的效果,降低企业信息传播的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 健全与创新营销管理机制。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重视营销战略管理体系建设,机制体制不完善,对企业营销战略的研究的少,缺乏一套中长期营销战略筹划。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往往是凭借企业领导的个人智慧和经验决策,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想对企业营销做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与对策,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营销战略创新,建立和完善营销体系,努力做好价格多级调控体系、质量双向控制体系、资金风险控制体系、市场交易调控体系、地销平衡保证体系、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有效缩小供需双方的质检差异、供求矛盾,进一步推进企业营销管理机制建设。
总之,营销战略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性战略,决定着企业生存与发展。在竞争日益残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及弱点,扬长避短,善于抓住挑战和机遇,把握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发展趋势,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战略体系的构建,创新营销策略,获得低成本优势,走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坚持自己的主营业务,不断地开创新的市场,扩大市场规模,谋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 刘晓娟,郑继兴,齐秀辉. 中小企业实施营销创新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 00 ( ).
[ ] 刘丹. 黑龙江省中小型企业的营销创新战略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 0 ( ).
[ ] 陆霞.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战略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 0 ( ).
[ ] 马鲁峰. 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创新探悉[J].现代商业, 0 (0 ).
旅游管理研究
0 年 月刊
收入与物价水平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支出的影响
荆艳峰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北京 10010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国内旅游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绩优股”。本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等宏观经济相关指标对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旅游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指标;旅游支出;旅游消费
一、研究背景
旅游消费具有辐射面宽、带动性强、需求弹性大等特点。近年来,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旅游业一片消沉之中,我国旅游业发展显示出了令人振奋的增长势头。国内旅游消费成为驱动我国内需的引擎之一。
0 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 . 万亿元,同比增长 . %。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 亿人次,同比增长 0. %;国内旅游收入 . 万亿元,同比增长 . %。入境旅游人数达 . 亿人次,同比增长 . %;出境旅游人数 万人次,同比增长 0.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入境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 %,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 %。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研究宏观经济指标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特别是收入和消费物价指数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旅游消费市场内在机理,有效调节旅游经济收入,减少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以凯恩斯消费理论为支撑,结合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城镇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消费模型。选取的宏观经济的相关变量分别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
凯恩斯消费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旅游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正向的比例关系,即收入增加、旅游消费增加。
.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X ) 。
物价指数反映了消费环境的变化。物价水平对居民消费能力有着反向的作用,当物价指数提高时,居民会面临高价消费,而旅游又是需求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因此,一般意义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物价水平会降低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抑制旅游出游率,从而影响旅游消费支出。
(二)模型建立及数据来源 .构建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试建立如下计量经济学的双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nY=B0+B lnX +B lnX +u其中:
Y ——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X ——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表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0、B 、B ——分别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弹性。
u ——表示随机误差项。 .数据选择和来源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我国各类统计数据从 年开始逐步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取
国内对收入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结论大多以定性方法为主。近两年来,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旅游消费模型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选取GDP 、居民收入、利率等作为主要变量,得出相关关系的结论。
影响旅游消费支出的因素众多。收入、时间和旅游市场成熟程度等都是主要因素。价格指数反映了居民消费的市场环境,是重要变量之一;此外,由于GDP 概念包括范围太大,不能成为影响居民旅游消费支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选取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更为科学。
0 年 月刊
旅游管理研究
明在 0.0 的显著水平下,X 、X 、X 对Y 的影响差别都是显著的。
另外,回归结果显示 F= . ,对应的 p值接近于 0,说明
表1 城镇居民各项数据
完善, 0 0年统计数据尚未公布,本文模型的数据样本选择时间区间为 年— 00 年。
整个方程是显著的。
.计量经济学检验
从模型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看,变量X 和Y 之间的相关性程度相对较高,显示旅游消费价格富有弹性(价格弹性大于 )的状况。从实际意义上也可看出,消费物价指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居民旅游出行的选择,人们对旅游消费的价格波动较敏感。由VIF 值均小于 0,说明不存在着很强的多重共线性。
关于杜宾-沃森检验诊断自相关问题,回归结果表明d= . ,在解释变量个数为 ,样本容量为 ,显著性水平为 %的情况下,从DW 表中查到临界的dl= 0. ,du= . ,而此时模型得出的d 在du
此时,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都通过检验,从各变量的系数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弹性。
年份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我国城镇居民消旅游消费支出(元可支配收入(元费价格指数/年) .0 . 0 . 0/年) .0 .0 . . . 00. 00 (摘自《中国统计年鉴》( - 0 0))
四、结论
三、模型估计、检验及修正
(一)模型估计
运用 SPSS软件对表 中的数据进行 OLS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lnY= . +0. lnX - . lnX +u其中:
se=( . )(0.0 )(0. )t=( . )( . )(- . )p=(0.000)(0.000)(0.00 )VIF=( . )( . )R =0. ,修正的R =0. F= . ,DW= . (二)模型检验 .经济理论意义检验
从以上回归结果分析看,B =0. 大于0,表示居民人均旅游消费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收入弹性为0. ;B =- . 小于0,表示消费价格指数与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呈负相关关系,价格弹性为- . 。系数的符号均符合预期的经济学理论依据,通过检验。
.统计学检验
判定系数R =0. ,调整后的R =0. 也很高,表示模型拟合程度很高,所有解释变量解释了 %的因变量的变化。
X 、X 、X 的t 统计量的概率 p值都小于或约等于0.0 ,表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旅游消费支出有很强的影响,说明居民在选择旅游消费时相当在意价格水平的影响,也就印证了旅游消费需求价格弹性较强的观点。这是因为,旅游消费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方面,消费内容的综合性和多样化决定了消费行为受整体物价水平影响较深。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会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增长。因此,控制物价是提高旅游消费支出的重要措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影响个人旅游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公平分配社会财富,普遍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防止收入水平和财富配置的马太效应,才是长期保持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发展良策。
此外,鼓励城镇人民在生活富裕之后,保证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选择旅游消费,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整个社会的保障水平,解决人民生活中医疗、养老、教育和住房等重大事项的后顾之忧。同时,休闲和旅游观念的树立和更新也需要在国民素质教育中逐渐渗透。
旅游消费是低碳消费,旅游经济也是低碳经济。控制宏观经济指标的正常运行,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消费是未来我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广大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 ] 刘文斌. 关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支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初
旅游管理研究
步研究. 经济师[J] 00 ( ).
[ ] 常茜 张磊. 居民假日旅游消费调查. 中国统计[J]. 00 年 月. [ ] 刘文彬. 我国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析. 统计与决策[J] 00 ( 0).
[ ] 姬文婷. 我国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分析[J].商业经济, 00 , .[ ] 任雪.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J].科技信息, 00 , .
[ ] 吴璇. 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居民收入关系的经济关系[J].经济师, 00 , .
[ ] 刘文彬. 我国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
析[J].统计观察.
0 年 月刊
[ ] 白津夫. 旅游消费拉动内需大有可为[J ].中国经济周刊, 00 , .
[ ] 《 0 0年我国跃居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人民日报》, 0 年0 月 0日.
作者简介:荆艳峰( -),女,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市场营销。
本文是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成果。
(上接第 页)
首先应注重网络经营环境,也就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开展网络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顾客、网络服务商、供应商、中间商等。其次企业应注重网站建设、网上信息发布与更新,网上促销、与消费者互动等。企业通过网络营销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企业信息传播的效果,降低企业信息传播的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 健全与创新营销管理机制。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重视营销战略管理体系建设,机制体制不完善,对企业营销战略的研究的少,缺乏一套中长期营销战略筹划。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往往是凭借企业领导的个人智慧和经验决策,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想对企业营销做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与对策,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营销战略创新,建立和完善营销体系,努力做好价格多级调控体系、质量双向控制体系、资金风险控制体系、市场交易调控体系、地销平衡保证体系、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有效缩小供需双方的质检差异、供求矛盾,进一步推进企业营销管理机制建设。
总之,营销战略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性战略,决定着企业生存与发展。在竞争日益残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及弱点,扬长避短,善于抓住挑战和机遇,把握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发展趋势,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战略体系的构建,创新营销策略,获得低成本优势,走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坚持自己的主营业务,不断地开创新的市场,扩大市场规模,谋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 刘晓娟,郑继兴,齐秀辉. 中小企业实施营销创新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 00 ( ).
[ ] 刘丹. 黑龙江省中小型企业的营销创新战略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 0 ( ).
[ ] 陆霞.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战略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 0 ( ).
[ ] 马鲁峰. 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创新探悉[J].现代商业,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