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推进消防监管法制化进程

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推进消防监管法制化进程 作者:马晓玺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3期

摘 要:为进一步增强消防法制建设,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消防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火灾抗御水平和能力,昆明市今年将《昆明市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列为今年的人大立法项目,力图通过立法着力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提升城市消防安全监管水平。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093-01

1 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1.1 当前全市火灾形势仍较严峻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发生火灾3775起,死亡60人,伤31人,直接财产损失2249.8万元。发生较大以上火灾6起,其中,特大火灾1起,重大火灾4起。火灾次数占到全省的32.3%。

1.2 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仍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消防工作仍不够重视,投入不足,措施不落实,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到位,消防工作仍很薄弱。特别是随着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战略的提出,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3 传统与非传统消防问题碰头叠加

由于各方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旧的火灾隐患难整治,新的火灾隐患又不断产生。随着经济发展,新能源、新工艺和新材料广泛应用,生产生活用电、用火、用油、用气量增多,人流、物流加剧,火灾风险日益增高。新修订的《消防法》赋予了公安消防部门更多的抢险救灾职能,当前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剧烈调整,经济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各种灾害、事件多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十五”与“九五”相比,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出警数增长97%,其中,应急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数量增长了8倍。

1.4 消防法制还很滞后

经济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业态及人的行为日趋多元化,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还难以做到“全覆盖”,一些领域、一些方面的法律规制还处于“空缺”,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加之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诉求日趋增强,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对社会生产生活的规范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2 《条例》制定中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需强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005年我市共有高层建筑983栋,2006年至2010年我市新增高层建筑1389栋,平均每年增加近278栋,增幅达141%。目前我市在建和拟建高层建筑尚有527栋,其中在建高层建筑327栋,最大建筑高度186米(欣都隆城),拟建高层建筑200栋,最大建筑高度330米(南亚之门)。随着昆明市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紧缩,单体建筑向高处发展,高度越来越高,高层住宅建筑群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复杂,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增多,给昆明市的消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物业管理公司作为消防管理主体,大多存在重效益、轻安全思想,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不够,未按规定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完好率较低;二是业主为了改变建筑的使用功能(将住宅楼变为办公楼、仓库等),随意变更建筑原有的防火设计,使建筑结构、消防系统的设置、防火分区改变,造成很多消防安全隐患,建筑火灾危险性增加。三是建筑物私搭乱建情况突出、消防车道及登高扑救场地被占用;四是高层建筑内部安全疏散通道破坏现象严重。现行消防法规对以上行为的规制约束不足,导致一些隐患难以得到整治,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

2.2 需明确多产权单位的消防责权

《消防法》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但却没有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导致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各产权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二是消防设施、设备破坏严重,但维护资金不足,使很多消防设施形同虚设;三是层层出租、转租,多次内部装修遗留了大量火灾隐患;四是责任主体不明,消防管理和隐患整改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

2.3 需加强对“九小场所”的监管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九小场所”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这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增加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之带来的“九小场所”消防管理薄弱的问题。一是建筑不规范,安全保障差。大部分“九小场所”普遍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疏散逃生条件差、消防设施缺乏、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不足等隐患;且场所内“三合一”现象突出,用火用电管理不规范。二是责任不落实。很多业主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消防投入少,消防设施器材缺乏,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消防管理严重不规范。三是小场所从业人员消防素质偏低,预防和应对火灾能力不足,受灾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突出。从近几年的情况看,90年代沿海地区小场所亡人火灾多发的局面在我市已开始抬头。

2.4 需进一步加强农村防火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发生农村火灾1252起,死亡35人,受伤8人,直接财产损失940.8万元。农村火灾比重大,危害大,导致一些村民因灾致贫、返贫。一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的还与当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不同步;二是农村消防宣传教育不足,农民群众消防意识偏

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推进消防监管法制化进程 作者:马晓玺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3期

摘 要:为进一步增强消防法制建设,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消防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火灾抗御水平和能力,昆明市今年将《昆明市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列为今年的人大立法项目,力图通过立法着力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提升城市消防安全监管水平。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093-01

1 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1.1 当前全市火灾形势仍较严峻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发生火灾3775起,死亡60人,伤31人,直接财产损失2249.8万元。发生较大以上火灾6起,其中,特大火灾1起,重大火灾4起。火灾次数占到全省的32.3%。

1.2 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仍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消防工作仍不够重视,投入不足,措施不落实,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到位,消防工作仍很薄弱。特别是随着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战略的提出,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3 传统与非传统消防问题碰头叠加

由于各方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旧的火灾隐患难整治,新的火灾隐患又不断产生。随着经济发展,新能源、新工艺和新材料广泛应用,生产生活用电、用火、用油、用气量增多,人流、物流加剧,火灾风险日益增高。新修订的《消防法》赋予了公安消防部门更多的抢险救灾职能,当前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剧烈调整,经济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各种灾害、事件多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十五”与“九五”相比,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出警数增长97%,其中,应急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数量增长了8倍。

1.4 消防法制还很滞后

经济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业态及人的行为日趋多元化,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还难以做到“全覆盖”,一些领域、一些方面的法律规制还处于“空缺”,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加之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诉求日趋增强,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对社会生产生活的规范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2 《条例》制定中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需强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005年我市共有高层建筑983栋,2006年至2010年我市新增高层建筑1389栋,平均每年增加近278栋,增幅达141%。目前我市在建和拟建高层建筑尚有527栋,其中在建高层建筑327栋,最大建筑高度186米(欣都隆城),拟建高层建筑200栋,最大建筑高度330米(南亚之门)。随着昆明市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紧缩,单体建筑向高处发展,高度越来越高,高层住宅建筑群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复杂,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增多,给昆明市的消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物业管理公司作为消防管理主体,大多存在重效益、轻安全思想,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不够,未按规定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完好率较低;二是业主为了改变建筑的使用功能(将住宅楼变为办公楼、仓库等),随意变更建筑原有的防火设计,使建筑结构、消防系统的设置、防火分区改变,造成很多消防安全隐患,建筑火灾危险性增加。三是建筑物私搭乱建情况突出、消防车道及登高扑救场地被占用;四是高层建筑内部安全疏散通道破坏现象严重。现行消防法规对以上行为的规制约束不足,导致一些隐患难以得到整治,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

2.2 需明确多产权单位的消防责权

《消防法》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但却没有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导致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各产权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二是消防设施、设备破坏严重,但维护资金不足,使很多消防设施形同虚设;三是层层出租、转租,多次内部装修遗留了大量火灾隐患;四是责任主体不明,消防管理和隐患整改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

2.3 需加强对“九小场所”的监管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九小场所”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这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增加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之带来的“九小场所”消防管理薄弱的问题。一是建筑不规范,安全保障差。大部分“九小场所”普遍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疏散逃生条件差、消防设施缺乏、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不足等隐患;且场所内“三合一”现象突出,用火用电管理不规范。二是责任不落实。很多业主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消防投入少,消防设施器材缺乏,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消防管理严重不规范。三是小场所从业人员消防素质偏低,预防和应对火灾能力不足,受灾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突出。从近几年的情况看,90年代沿海地区小场所亡人火灾多发的局面在我市已开始抬头。

2.4 需进一步加强农村防火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发生农村火灾1252起,死亡35人,受伤8人,直接财产损失940.8万元。农村火灾比重大,危害大,导致一些村民因灾致贫、返贫。一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的还与当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不同步;二是农村消防宣传教育不足,农民群众消防意识偏


相关内容

  • 国外消防法律法规对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启示与借鉴
  • 国外消防法律法规对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启示与借鉴 作者:车达清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10期 摘 要 本文对国内外消防法律法规进行了概述,并做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我国消防法律法规需要完善的地方,提出了我国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国外消防 法律法规 消防立法 中图分类号:D9 ...

  •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2009) 中 国 法 学 会 2009年6月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9) 目 录 前 言 一.关于立法工作 二.关于依法行政 三.关于审判.检察.公安和司法行政工作 四.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五.关于法律监督 六.关于人权的法治保障 七.关于知识产权保护 八.关 ...

  • 以地方立法引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2016)
  • 加强改进地方立法工作 适应全面深化改革需要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负有重要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使地方立法更好地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是地方立法必须认真探讨 ...

  • 以敬民之心 行简政之道(建真言 谋实策 集众智 凝共识)
  • 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徐辉委员 多策根治庸政懒政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振兴 ...

  •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 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法的概念 法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 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法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 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 ...

  •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加快建设法治包头"的调研报告
  •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根据<政协包头市委员会2015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和<政协包头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工作要点>的安排部署,市政协筹备召开主席会议,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包头"方面的重大问题,与市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专题协商,为服 ...

  • 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
  • 关于印发<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食药监法[2005]6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各司室.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国 ...

  • 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刍议
  • 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刍议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实行"三打两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 ...

  • 改革开放三十年公安工作经验和成就
  • 改革开放30年公安工作的光辉历程 伴随着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公安工作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30年公安工作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创新的奋进历史:30年公安工作的发展历程,是一条同时代发展脉搏共同跳动.与我国经济社会共同进步的光辉历程. 一.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