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随遇而安过百岁

   周有光先生整整101岁了。这位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老人,一生中经历了晚清、北洋、国民党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堪称“四朝元老”。       周老先生依然神采奕奕,走路轻便,诸事喜欢自理。他的眼睛白内障换了晶体,重见光明,平时用两副眼镜,一副看书,一副看人。耳朵装上助听器,恢复了听觉。周老思路清晰,中气十足,精神抖擞,少有倦态。    提起人生百岁,周老说:中国老话,叫做长命百岁。一百岁是人的生命的极限,超过极限是有的,但那是例外。但自己一不小心已身处例外了。   周老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早年专攻经济学,曾经留学日本并在美国工作,他是屈指可数的与爱因斯坦面谈过的中国人。解放后回上海任经济学教授,1955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一个人一辈子从事一个研究方向都很难出成果,周老却在两个不同领域,经济学、语言学研究方面均有建树。他学的是经济学,前半生一直从事经济、金融工作。而后半生却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学事业中。      随遇而安 静观宠辱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周有光先生生逢“四朝”,更是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霜雨雪。但提及当年的种种情境,周老却谈笑风声,全无一点心酸感触。甚至于在他看来,这一生种种的坎坷事件,都不过是幸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提及往事周老总是很高兴。最高兴的事要数1955年了,那时他离开经济学界,步入语言学界,来到北京。到1957年就开始反右了,反右在上海,经济学教授都是重点。“我呢,逃过了这一关!”周老得意地说。    八年抗战,周老逃到重庆,有一次,一个炸弹在他旁边炸开,冲力很大,通过空气的冲力把整个人都摔到路边去了。当时以为自己非死即伤了,结果呢,从头到脚摸一遍,身上没有疼的地方,没有受伤,旁边的人炸死了!“你说我幸运不幸运?”周老再次得意。    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逃不过,周老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造反派占了他家的房子,东西都随便扔。但周老说:“我们对财产都看得很淡,觉得是身外之物。许多人都问,你们度量为什么那么大?有人说,你们所以那么大气,因为你们娘家、祖先都是有钱人,钱看惯了就不新鲜了,我想也有道理。佛教里有一句话,你对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你的精神就痛苦了。”    周老被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不过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又一件人生“幸事”的来临。提起这件“好事”,周老说:“什么好处呢,我容易失眠。因为脑力劳动容易失眠,我下去做体力劳动,失眠也就好了。我的失眠,医来医去医不好,到了五七干校,把我失眠搞好了。我一直到今天不失眠。”    “好玩的事情多得很。”周老高兴地说:“比如在五七干校,遇到有一件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呢?林彪死了,第二天开大会。我想,我们开起会来都是很长的,我就戴了一个大的草帽预备中午天热时遮凉。大概九点半钟的时候,上面飞来许多大雁,古书上面不是说大雁老飞来飞去吗?大雁来的时候,几千几万,铺天盖地;到我们头上,有一个大雁一声怪叫,大便像雨这样子下来,我的一个草帽上面全是大雁的大便。不戴帽子的人不得了,大便粘得不得了,落在头发里面,洗都洗不干净。像这样的事情,人家说要一万年才碰到一次啊!”    周老当时所处的境地,足以令多数人哀叹命运不公了,但他却仍能从中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在我们看来,幸运的与其说是他所遭遇的事件,不如说是他所拥有的心态。周老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是如何修炼而来的呢?    周老说:“我的这个处世哲学,是这样子的,叫做随遇而安,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到五七干校去,那个地方走20里路也看不见一个人的,可是我去了呢,我觉得我得到许多好处。”“要能够适应不好的环境。你不要着急,不要失望,遇到任何坏事情,你要稳定,要安定,同时要保留积极的思想,不要消极。”“因为你假如不是这样子,有时候自杀就是这个道理,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    后来的生活印证了周老这种“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的英明。周老清楚地记得当时即将回家前的情景:林彪死了,叫我们回来了。把这种老年的知识分子都集合起来,由什么人来给我们训话,训话说,你们这些人都是社会的渣子,没有用了。我们是人道主义,所以给你们一口饭,你们都回去规规矩矩,不要乱说乱动。好,我就回去。回到家里面,我很高兴。   1979年,周有光先生奉命到巴黎去开会。从这个会议开始,周有光多次代表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召开的会议上,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这一提议在1982年获得通过。从此,经联合国批准,用汉语拼音拼写人名和地名在全世界推广使用。周有光先生把这次成功当做一生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儿,他迎来了生命的又一个春天。      思想开明事不强为       有人称周有光为“新潮老头”。周老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时,就已经开始在电脑上写文章了。如今已在电脑上写了十几个年头了。周老的思想非常先进,都是紧跟着世界形势变化的。凡是新鲜的事物,他都接受得很快。他翻阅大量的报刊杂志,关注世界发生的各种变化。    他现在平均每个月发表一篇文章,有的在大陆,有的在香港。去年,新著《百岁新稿》出版,这本书集中体现了百岁老人思想的新潮、眼界的广阔。比如其中《美国社会的发展背景》一文,探讨了为什么美国只有200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却超过了2000年历史的国家?为什么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却超过了英国?为什么拉丁美洲的开放比美国早100年,到今天还远远不及美国?对于这些重大问题,周老不是简单地提出答案,而是提供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从历史背景就可以看到为什么美国发展得“快而好”。有一个美国教授,看了这篇文章后向周老道谢:“我一辈子在美国都没有了解美国,我看了你的文章才了解美国。”    周老有个习惯,喜欢“训人”。对于守旧、不进步的人,他总爱唠叨两句。他家的保姆30多岁,周老就劝她学学电脑,保姆说:“我都老了,还学什么电脑呀?”周老说:“我还没说老呢!”他不但说服保姆学电脑,还在保姆女儿假期来玩的时候,教她学会了电脑。他的朋友很多,年龄大的有八九十岁,小的只有七八岁。    尽管从事学术研究,而且年纪大了,但周老却不像别的学者那样,闭门谢客,苦心经营。周老笑说:别人来看我,说怕耽误我的时间,我说我的时间不值钱,我是“无业游民”。周老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工作累了要睡觉,只利用精神好的时候写文章,工作效率很高。他平时的生活就是看书,写文章。他的朋友很多,跟朋友聊天,这是他感觉最愉快的事情。当然也不会影响写作,人家来,他就不写了。他的写作也没有规律,写多写少无所谓,客人走后他再接着写。他说:“吃饭后一定要睡觉,有时睡得时间短,有时睡得长一点,这样听其自然,是老年人的养生之道。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工作,我说也没有秘诀,主要是思想要开朗,要乐观。”      夫妻和谐服从自然       周有光先生的老伴张允和在世时,两人相敬如宾,据说一辈子没吵过一次架。对此周老解释道:“我们的亲戚经常向我们的保姆询问此事。其实我们也有吵架,不过我们吵架不会高声谩骂,不会让保姆听到的,一般是三两句话就吵完了。还有一点,我们吵架通常不是为了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因为其他人的问题。的确,我们的婚姻生活是很和谐的。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我们每天上午十点钟喝茶,有的时候也喝咖啡,吃一点小点心。喝茶的时候,我们两个举杯齐眉,这当然是有一点好玩,更是双方互相敬重的一种表达。”

   周有光祖上为常州望族,太太张允和是当时的大家族张家的闺秀。叶圣陶先生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张家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姐张元和的夫君是昆曲名家顾传�,老三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夫人,老四张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张允和的曾祖父张树声,是跟随李鸿章打仗出身的,“张家”与“李家”相并列。李鸿章当年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职务就是由张树声代理的。    周有光先生的老伴是几年前去世的,时年93岁。周老说:“我们结婚70年,忽然老伴去世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两个人少了一个,这种生活好像是车子,好像自行车只有一个轮子,一个轮子忽然掉了,你怎么走?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呢,慢慢地,隔了半年以后人就稳定下来了。稳定下来当中有一个条件,我就想到一个外国哲学家讲过,他说所有的生物都要死的,个体的死亡是群体进化的条件。这话非常有道理,你这么一想,死是当然的。这样呢,就泰然处之了。我就服从自然规律,安心生活。”      长寿之道贵乎自然       周先生年轻时健康状况并不如意,他得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结婚时,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35岁,但现在已超过预言的近3倍。人们都爱问周老的长寿之道,他回答:“有一次,我去医院做检查,填一个表,我写了97岁,医生给我改成了79岁。又有一次,一个医生问我长寿之道,我说你是医生怎么问我啊?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以前我没有考虑过,但是后来思考了一些有道理的方面……”    周老所说的长寿“道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规律:要做到生活规律化,规律科学化。老年人离退休后,应该珍惜和把握自己的生物钟,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起居按时休息。不要熬夜或者看电视过晚,第二天又不按时起床。这样久而久之,既会破坏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又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健康和正常生活。老年人了解和掌握生物钟现象很有好处,可以充分利用高峰期,多做些有益的工作。低谷期则可以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不乱吃东西:周老以前在上海有一个顾问医生,告诉他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乱吃东西不利于健康。周老一日三餐以牛奶、青菜、鸡蛋、豆腐为主,主食吃得少。但是牛奶和鸡蛋都不能多吃,鸡蛋一天一个,不吃蛋黄。不吃油煎肉类。周老说:“牛奶是好东西,但有不少人喝不习惯,我也喝不惯。我是在红茶中兑入牛奶一起喝的,这样口味好些,因为红茶的浓重气味可以去掉一些牛奶的腥气,牛奶是廉价的滋补品但要坚持常年喝,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好处。红茶性味甘温,可补益身体、生热养腹,还可以去油腻、开胃口。”    增强涵养:周老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确信不疑。所以周老认为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要失望。他在“文革”时期就经常温习“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句话,对于古人的至理名言,他佩服有加,躬身实行。所以他对加到自己身上的各种罪名都不生气、不惊慌,并说“这是在考验我们的涵养功夫”,“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后来,周老把他的涵养功夫要领总结成12个字:“遇事不怒,顺乎自然,宏观意识”。    小运动大健康:谈到锻炼,周老说:“我每天都做无数次的‘象鼻子运动’。”他解释说:“大象身体笨重,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但它却可以活几十年,因为它的鼻子在时刻地运动,这正是持久的小运动带来的大健康。这种锻炼无需器械,无需费用,无需场地,无需整块的时间。想练就可以随时随地地练,晃晃头,甩甩手,伸伸腿、弯弯腰……一天可做无数次,少则两分钟,多则五分钟,只需持之以恒。”    前几年,周老写了一篇周氏“陋室铭”,曰:“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这篇“陋室铭”,粗看平白琐碎,细看则立意深远。可以看出,周老在看待任何生活“麻烦”时,都能找出一个乐观的角度。上句说“房间阴暗”,下句却说“更显得窗子明亮”;上句说“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下句却说“借此锻炼筋骨”;上句说“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下句却说“顺便散步观光”。字字句句,无不体现出百岁寿星“随遇而安”的养生哲学!   

   周有光先生整整101岁了。这位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老人,一生中经历了晚清、北洋、国民党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堪称“四朝元老”。       周老先生依然神采奕奕,走路轻便,诸事喜欢自理。他的眼睛白内障换了晶体,重见光明,平时用两副眼镜,一副看书,一副看人。耳朵装上助听器,恢复了听觉。周老思路清晰,中气十足,精神抖擞,少有倦态。    提起人生百岁,周老说:中国老话,叫做长命百岁。一百岁是人的生命的极限,超过极限是有的,但那是例外。但自己一不小心已身处例外了。   周老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早年专攻经济学,曾经留学日本并在美国工作,他是屈指可数的与爱因斯坦面谈过的中国人。解放后回上海任经济学教授,1955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一个人一辈子从事一个研究方向都很难出成果,周老却在两个不同领域,经济学、语言学研究方面均有建树。他学的是经济学,前半生一直从事经济、金融工作。而后半生却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学事业中。      随遇而安 静观宠辱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周有光先生生逢“四朝”,更是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霜雨雪。但提及当年的种种情境,周老却谈笑风声,全无一点心酸感触。甚至于在他看来,这一生种种的坎坷事件,都不过是幸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提及往事周老总是很高兴。最高兴的事要数1955年了,那时他离开经济学界,步入语言学界,来到北京。到1957年就开始反右了,反右在上海,经济学教授都是重点。“我呢,逃过了这一关!”周老得意地说。    八年抗战,周老逃到重庆,有一次,一个炸弹在他旁边炸开,冲力很大,通过空气的冲力把整个人都摔到路边去了。当时以为自己非死即伤了,结果呢,从头到脚摸一遍,身上没有疼的地方,没有受伤,旁边的人炸死了!“你说我幸运不幸运?”周老再次得意。    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逃不过,周老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造反派占了他家的房子,东西都随便扔。但周老说:“我们对财产都看得很淡,觉得是身外之物。许多人都问,你们度量为什么那么大?有人说,你们所以那么大气,因为你们娘家、祖先都是有钱人,钱看惯了就不新鲜了,我想也有道理。佛教里有一句话,你对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你的精神就痛苦了。”    周老被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不过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又一件人生“幸事”的来临。提起这件“好事”,周老说:“什么好处呢,我容易失眠。因为脑力劳动容易失眠,我下去做体力劳动,失眠也就好了。我的失眠,医来医去医不好,到了五七干校,把我失眠搞好了。我一直到今天不失眠。”    “好玩的事情多得很。”周老高兴地说:“比如在五七干校,遇到有一件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呢?林彪死了,第二天开大会。我想,我们开起会来都是很长的,我就戴了一个大的草帽预备中午天热时遮凉。大概九点半钟的时候,上面飞来许多大雁,古书上面不是说大雁老飞来飞去吗?大雁来的时候,几千几万,铺天盖地;到我们头上,有一个大雁一声怪叫,大便像雨这样子下来,我的一个草帽上面全是大雁的大便。不戴帽子的人不得了,大便粘得不得了,落在头发里面,洗都洗不干净。像这样的事情,人家说要一万年才碰到一次啊!”    周老当时所处的境地,足以令多数人哀叹命运不公了,但他却仍能从中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在我们看来,幸运的与其说是他所遭遇的事件,不如说是他所拥有的心态。周老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是如何修炼而来的呢?    周老说:“我的这个处世哲学,是这样子的,叫做随遇而安,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到五七干校去,那个地方走20里路也看不见一个人的,可是我去了呢,我觉得我得到许多好处。”“要能够适应不好的环境。你不要着急,不要失望,遇到任何坏事情,你要稳定,要安定,同时要保留积极的思想,不要消极。”“因为你假如不是这样子,有时候自杀就是这个道理,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    后来的生活印证了周老这种“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的英明。周老清楚地记得当时即将回家前的情景:林彪死了,叫我们回来了。把这种老年的知识分子都集合起来,由什么人来给我们训话,训话说,你们这些人都是社会的渣子,没有用了。我们是人道主义,所以给你们一口饭,你们都回去规规矩矩,不要乱说乱动。好,我就回去。回到家里面,我很高兴。   1979年,周有光先生奉命到巴黎去开会。从这个会议开始,周有光多次代表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召开的会议上,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这一提议在1982年获得通过。从此,经联合国批准,用汉语拼音拼写人名和地名在全世界推广使用。周有光先生把这次成功当做一生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儿,他迎来了生命的又一个春天。      思想开明事不强为       有人称周有光为“新潮老头”。周老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时,就已经开始在电脑上写文章了。如今已在电脑上写了十几个年头了。周老的思想非常先进,都是紧跟着世界形势变化的。凡是新鲜的事物,他都接受得很快。他翻阅大量的报刊杂志,关注世界发生的各种变化。    他现在平均每个月发表一篇文章,有的在大陆,有的在香港。去年,新著《百岁新稿》出版,这本书集中体现了百岁老人思想的新潮、眼界的广阔。比如其中《美国社会的发展背景》一文,探讨了为什么美国只有200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却超过了2000年历史的国家?为什么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却超过了英国?为什么拉丁美洲的开放比美国早100年,到今天还远远不及美国?对于这些重大问题,周老不是简单地提出答案,而是提供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从历史背景就可以看到为什么美国发展得“快而好”。有一个美国教授,看了这篇文章后向周老道谢:“我一辈子在美国都没有了解美国,我看了你的文章才了解美国。”    周老有个习惯,喜欢“训人”。对于守旧、不进步的人,他总爱唠叨两句。他家的保姆30多岁,周老就劝她学学电脑,保姆说:“我都老了,还学什么电脑呀?”周老说:“我还没说老呢!”他不但说服保姆学电脑,还在保姆女儿假期来玩的时候,教她学会了电脑。他的朋友很多,年龄大的有八九十岁,小的只有七八岁。    尽管从事学术研究,而且年纪大了,但周老却不像别的学者那样,闭门谢客,苦心经营。周老笑说:别人来看我,说怕耽误我的时间,我说我的时间不值钱,我是“无业游民”。周老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工作累了要睡觉,只利用精神好的时候写文章,工作效率很高。他平时的生活就是看书,写文章。他的朋友很多,跟朋友聊天,这是他感觉最愉快的事情。当然也不会影响写作,人家来,他就不写了。他的写作也没有规律,写多写少无所谓,客人走后他再接着写。他说:“吃饭后一定要睡觉,有时睡得时间短,有时睡得长一点,这样听其自然,是老年人的养生之道。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工作,我说也没有秘诀,主要是思想要开朗,要乐观。”      夫妻和谐服从自然       周有光先生的老伴张允和在世时,两人相敬如宾,据说一辈子没吵过一次架。对此周老解释道:“我们的亲戚经常向我们的保姆询问此事。其实我们也有吵架,不过我们吵架不会高声谩骂,不会让保姆听到的,一般是三两句话就吵完了。还有一点,我们吵架通常不是为了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因为其他人的问题。的确,我们的婚姻生活是很和谐的。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我们每天上午十点钟喝茶,有的时候也喝咖啡,吃一点小点心。喝茶的时候,我们两个举杯齐眉,这当然是有一点好玩,更是双方互相敬重的一种表达。”

   周有光祖上为常州望族,太太张允和是当时的大家族张家的闺秀。叶圣陶先生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张家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姐张元和的夫君是昆曲名家顾传�,老三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夫人,老四张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张允和的曾祖父张树声,是跟随李鸿章打仗出身的,“张家”与“李家”相并列。李鸿章当年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职务就是由张树声代理的。    周有光先生的老伴是几年前去世的,时年93岁。周老说:“我们结婚70年,忽然老伴去世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两个人少了一个,这种生活好像是车子,好像自行车只有一个轮子,一个轮子忽然掉了,你怎么走?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呢,慢慢地,隔了半年以后人就稳定下来了。稳定下来当中有一个条件,我就想到一个外国哲学家讲过,他说所有的生物都要死的,个体的死亡是群体进化的条件。这话非常有道理,你这么一想,死是当然的。这样呢,就泰然处之了。我就服从自然规律,安心生活。”      长寿之道贵乎自然       周先生年轻时健康状况并不如意,他得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结婚时,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35岁,但现在已超过预言的近3倍。人们都爱问周老的长寿之道,他回答:“有一次,我去医院做检查,填一个表,我写了97岁,医生给我改成了79岁。又有一次,一个医生问我长寿之道,我说你是医生怎么问我啊?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以前我没有考虑过,但是后来思考了一些有道理的方面……”    周老所说的长寿“道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规律:要做到生活规律化,规律科学化。老年人离退休后,应该珍惜和把握自己的生物钟,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起居按时休息。不要熬夜或者看电视过晚,第二天又不按时起床。这样久而久之,既会破坏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又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健康和正常生活。老年人了解和掌握生物钟现象很有好处,可以充分利用高峰期,多做些有益的工作。低谷期则可以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不乱吃东西:周老以前在上海有一个顾问医生,告诉他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乱吃东西不利于健康。周老一日三餐以牛奶、青菜、鸡蛋、豆腐为主,主食吃得少。但是牛奶和鸡蛋都不能多吃,鸡蛋一天一个,不吃蛋黄。不吃油煎肉类。周老说:“牛奶是好东西,但有不少人喝不习惯,我也喝不惯。我是在红茶中兑入牛奶一起喝的,这样口味好些,因为红茶的浓重气味可以去掉一些牛奶的腥气,牛奶是廉价的滋补品但要坚持常年喝,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好处。红茶性味甘温,可补益身体、生热养腹,还可以去油腻、开胃口。”    增强涵养:周老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确信不疑。所以周老认为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要失望。他在“文革”时期就经常温习“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句话,对于古人的至理名言,他佩服有加,躬身实行。所以他对加到自己身上的各种罪名都不生气、不惊慌,并说“这是在考验我们的涵养功夫”,“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后来,周老把他的涵养功夫要领总结成12个字:“遇事不怒,顺乎自然,宏观意识”。    小运动大健康:谈到锻炼,周老说:“我每天都做无数次的‘象鼻子运动’。”他解释说:“大象身体笨重,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但它却可以活几十年,因为它的鼻子在时刻地运动,这正是持久的小运动带来的大健康。这种锻炼无需器械,无需费用,无需场地,无需整块的时间。想练就可以随时随地地练,晃晃头,甩甩手,伸伸腿、弯弯腰……一天可做无数次,少则两分钟,多则五分钟,只需持之以恒。”    前几年,周老写了一篇周氏“陋室铭”,曰:“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这篇“陋室铭”,粗看平白琐碎,细看则立意深远。可以看出,周老在看待任何生活“麻烦”时,都能找出一个乐观的角度。上句说“房间阴暗”,下句却说“更显得窗子明亮”;上句说“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下句却说“借此锻炼筋骨”;上句说“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下句却说“顺便散步观光”。字字句句,无不体现出百岁寿星“随遇而安”的养生哲学!   


相关内容

  • 人物传记阅读:[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 人物传记阅读:<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王乾荣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g ...

  •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王乾荣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 ...

  •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镜子中的难题 ①人人都照镜子,对镜子总是使物体左右反转习以为常.然而,为什么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而不使物体上下反转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镜像难题".镜像问题不仅 ...

  • [百岁学人周有光]观后-玉麒
  • <百岁学人周有光>电视片观后感 山东大学 盛玉麒 2014-8-30 正在中央10套热播的人物传记<百岁学人周有光>,构思严谨.史料详实,内容丰富.情节感人.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大时间跨度背景下,浓缩呈现了周有光先生执着的求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世界.卓著的学术 ...

  • 陶弘景的"养生十二法"之我见
  • 纵观古今百岁寿星的养生,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古人(尤其是文人)的养生大多是以"静"为主,而现代寿星的养生则以"动"为主或是动静结合,南北朝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养生家陶弘景在他的<养性延命录>中就曾提出"养生十二法&quo ...

  • 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通关演练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B卷
  • 通关演练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B 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随着深化改革和"双创"热潮对人才就业市场的影响加深,一向手捧"铁饭碗"的公务员群体,也渐渐开始将职业发展由以往的体制内融入到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对此,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 ...

  • 平安百岁快乐心中
  • 编者按: 时下,养生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在当前"伪养生大师"满天飞,各种养生观念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社会现实中,本刊作为一本致力于向广大读者传播古今中外养生知识与现代保健养生理念的期刊,如何帮助人们辨别真伪,走出养生的误区,指导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达到强 ...

  • 浪花有意千里雪
  • 他喜欢看浪花,休息日,如适逢天气晴好,他会偕夫人到永定河边,选一棵枝繁叶茂.浓荫遮地的垂柳,打坐于下,看河面上那千畦细浪舞晴空.令人舒心惬意的景致. 可那是一个冰雪覆地.天地为之皓白的冬日.他独自一人踽踽来到河边.河面结着厚厚的冰,哪里有浪花的影子?风在冰面上刮着.发出呜咽声,仿佛天地在哭泣.是的, ...

  • [道德经]第八章简释:"究"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
  • <道德经>第八章简释 "究"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