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博物馆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科左后旗又称博王旗。提到博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僧格林沁,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还记得那部轰动一时的电影《火烧圆明园》吗?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清朝的一个蒙古王爷在与英国使臣谈判时,因一语不和双方动起了手,蒙古王爷身手不凡,几下子就把英国使臣摔到了湖里。这个蒙古王爷就是被晚清政府“倚为长城”的僧格林沁亲王。因僧格林沁亲王血统出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即“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专用姓氏),清廷又赐号“博多勒噶台”,故简称博王,亦称僧王。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僧格林沁出生在我们科尔沁左翼后旗。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二十六代孙,属于蒙古黄金家族的分支。由于家道中落,少年时僧格林沁家境十分贫寒,曾随父亲给富人家放过牧,一直到12岁才被送到昌图读书。虽然少年时生活艰苦,但命运却眷顾了僧格林沁。由于科尔沁左翼后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无子,僧格林沁就被收为养子,后来又继承了王位。因为道光皇帝的赏识,僧格林沁加官进爵一路顺风,到道光皇帝驾崩之时,已成为顾命大臣之一。咸丰三年十月底(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前锋已达天津西郊杨柳青,直接威胁到清王朝的心脏北京。清廷震动,达官显贵纷纷外逃,僧格林沁临危受命率领自己的旗下骑兵驻防于天津外围,在天津南王庆坨与太平军开战。僧格林沁亲自带队冲锋,经过3个月交战,太平军损失惨重,退到连镇一带。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直隶总督谭廷祥防守天津大沽口战败,清廷主和派与英国代表签署《天津条约》。僧格林沁得知后,向咸丰帝奏请,坚决要求撤回谈判代表,主张调用全国兵力,倾全国之经济,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但因主和派占上风,僧格林沁的意见未被采纳。
第二年,英国舰队从上海沿水路北上。行至天津大沽口时,不听清朝军队的劝阻和警告,明目张胆地闯入大沽口。僧格林沁下达坚决反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相持数日后,敌舰撤走。这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自1840年西方列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后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也在冲天大火中化为灰烬。北京失守后,僧格林沁遭到了严厉的处罚,不仅丢了官而且还把爵位也给革了,被贬为庶民。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直隶、山东一带捻军四起。此时清廷能够打仗的将领基本都在南方与太平天国作战,无暇北上。在家闲居的僧格林沁被重新召回。清廷恢复僧格林沁郡王爵,命其率1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1865年5月,僧格林沁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今山东荷泽地区)高楼寨,随后陷入重围。5月18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被一捻军士兵杀死在麦田,终年55岁。 僧格林沁战死疆场,令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清政府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同治帝和慈禧太后亲临祭奠,赐谥号“忠”,配享太庙,在北京、山东、河南、盛京等地建“昭忠祠”,并绘像紫光阁。关于僧格林沁,中国史学界历来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有人说他是晚清政府中抗击外辱的第一人。但谁也不否认他是晚清朝廷少有的能征善战的将领之一。为了纪念僧格林沁,继承和发扬他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左后旗委、旗政府于1995年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僧格林沁博物馆。〔至馆前〕我们现在位于科左后旗吉尔嘎朗镇中学院内,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僧格林沁博物馆了。这里原为科尔沁郡王府,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24年),距今有27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第十任札萨克郡王僧格林沁受命统兵出征,战功显赫,被朝廷晋升为亲王爵,并赐“博多勒嘎台”号。从此,科尔沁郡王旗逐渐被“博多勒嘎台亲王旗”所替,简称“博王旗”,王府也称“博王府”。当年的王府建筑规模宏大,占地4万平方米,呈方形院落,雕梁画栋,颇为壮观。文革期间,王府遭到破坏,现仅存珍贵的正殿五间,后仓九间。1994年科左后旗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确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通辽市政府和科左后旗政府投入30万元对其进行维修,辟为僧格林沁博物馆。 僧格林沁王府曾是清代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居所,为研究我国反外来侵略提供了重要的史实和资料,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僧格林沁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是北方与中原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为研究清代建筑风格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僧格林沁亲王府是北方草原文明的象征,是汉文化、蒙古族文化和满文化融合的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化遗产。因此,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现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有正殿15间,东西厢房各5间,长廊100延长米,门厅、耳房和僧格林沁铜像等。整个院落均为仿古建筑群,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现在请大家随我进馆参观。馆内系统、翔实的图文陈列和实物布局,以及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会给大家增添有关僧格林沁和我国近代史更全面、准确的知识。

游客朋友们,科左后旗又称博王旗。提到博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僧格林沁,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还记得那部轰动一时的电影《火烧圆明园》吗?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清朝的一个蒙古王爷在与英国使臣谈判时,因一语不和双方动起了手,蒙古王爷身手不凡,几下子就把英国使臣摔到了湖里。这个蒙古王爷就是被晚清政府“倚为长城”的僧格林沁亲王。因僧格林沁亲王血统出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即“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专用姓氏),清廷又赐号“博多勒噶台”,故简称博王,亦称僧王。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僧格林沁出生在我们科尔沁左翼后旗。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二十六代孙,属于蒙古黄金家族的分支。由于家道中落,少年时僧格林沁家境十分贫寒,曾随父亲给富人家放过牧,一直到12岁才被送到昌图读书。虽然少年时生活艰苦,但命运却眷顾了僧格林沁。由于科尔沁左翼后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无子,僧格林沁就被收为养子,后来又继承了王位。因为道光皇帝的赏识,僧格林沁加官进爵一路顺风,到道光皇帝驾崩之时,已成为顾命大臣之一。咸丰三年十月底(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前锋已达天津西郊杨柳青,直接威胁到清王朝的心脏北京。清廷震动,达官显贵纷纷外逃,僧格林沁临危受命率领自己的旗下骑兵驻防于天津外围,在天津南王庆坨与太平军开战。僧格林沁亲自带队冲锋,经过3个月交战,太平军损失惨重,退到连镇一带。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直隶总督谭廷祥防守天津大沽口战败,清廷主和派与英国代表签署《天津条约》。僧格林沁得知后,向咸丰帝奏请,坚决要求撤回谈判代表,主张调用全国兵力,倾全国之经济,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但因主和派占上风,僧格林沁的意见未被采纳。
第二年,英国舰队从上海沿水路北上。行至天津大沽口时,不听清朝军队的劝阻和警告,明目张胆地闯入大沽口。僧格林沁下达坚决反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相持数日后,敌舰撤走。这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自1840年西方列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后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也在冲天大火中化为灰烬。北京失守后,僧格林沁遭到了严厉的处罚,不仅丢了官而且还把爵位也给革了,被贬为庶民。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直隶、山东一带捻军四起。此时清廷能够打仗的将领基本都在南方与太平天国作战,无暇北上。在家闲居的僧格林沁被重新召回。清廷恢复僧格林沁郡王爵,命其率1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1865年5月,僧格林沁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今山东荷泽地区)高楼寨,随后陷入重围。5月18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被一捻军士兵杀死在麦田,终年55岁。 僧格林沁战死疆场,令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清政府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同治帝和慈禧太后亲临祭奠,赐谥号“忠”,配享太庙,在北京、山东、河南、盛京等地建“昭忠祠”,并绘像紫光阁。关于僧格林沁,中国史学界历来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有人说他是晚清政府中抗击外辱的第一人。但谁也不否认他是晚清朝廷少有的能征善战的将领之一。为了纪念僧格林沁,继承和发扬他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左后旗委、旗政府于1995年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僧格林沁博物馆。〔至馆前〕我们现在位于科左后旗吉尔嘎朗镇中学院内,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僧格林沁博物馆了。这里原为科尔沁郡王府,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24年),距今有27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第十任札萨克郡王僧格林沁受命统兵出征,战功显赫,被朝廷晋升为亲王爵,并赐“博多勒嘎台”号。从此,科尔沁郡王旗逐渐被“博多勒嘎台亲王旗”所替,简称“博王旗”,王府也称“博王府”。当年的王府建筑规模宏大,占地4万平方米,呈方形院落,雕梁画栋,颇为壮观。文革期间,王府遭到破坏,现仅存珍贵的正殿五间,后仓九间。1994年科左后旗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确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通辽市政府和科左后旗政府投入30万元对其进行维修,辟为僧格林沁博物馆。 僧格林沁王府曾是清代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居所,为研究我国反外来侵略提供了重要的史实和资料,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僧格林沁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是北方与中原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为研究清代建筑风格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僧格林沁亲王府是北方草原文明的象征,是汉文化、蒙古族文化和满文化融合的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化遗产。因此,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现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有正殿15间,东西厢房各5间,长廊100延长米,门厅、耳房和僧格林沁铜像等。整个院落均为仿古建筑群,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现在请大家随我进馆参观。馆内系统、翔实的图文陈列和实物布局,以及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会给大家增添有关僧格林沁和我国近代史更全面、准确的知识。


相关内容

  • 通辽市导游词
  • 孝庄故里--科尔沁草原之旅导游概述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孝庄故里--科尔沁草原腹地,东连吉林省,南邻辽宁省.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人类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的第一代居民东胡族,揭开了通辽市近古文明史的序幕.在民族发展的长河中,这里不断地展现出一幅幅自然和人文的壮美画卷.通辽市总面积 ...

  • 英语译文·必修五
  • 高中英语必修5 :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伟大的科学家 约翰·斯洛是伦敦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确医术精湛,因而成为照料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医生.但他一想到要帮助那些得了霍乱的普通百姓时,他就感到很振奋.霍乱在当时是最致命的疾病,人们既不知道它的病源,也不了解它的治疗方法.每次霍乱暴发时,就有大批惊恐的老百 ...

  • 必修五reding英语翻译
  • 约翰·斯洛击败"霍乱王" 约翰·斯洛是伦敦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确医术精湛,因而成为照料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医生.但他一想到要帮助那些得了霍乱的普通百姓时,他就感到很振奋.霍乱在当时是最致命的疾病,人们既不知道它的病源,也不了解它的治疗方法.每次霍乱暴发时,就有大批惊恐的老百姓死去 ...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全文翻译[全部单元]
  • unit 1 约翰·斯洛击败"霍乱王" 约翰·斯洛是伦敦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确医术精湛,因而成为照料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医生.但他一想到要帮助那些得了霍乱的普通百姓时,他就感到很振奋.霍乱在当时是最致命的疾病,人们既不知道它的病源,也不了解它的治疗方法.每次霍乱暴发时,就有大批惊 ...

  • 商务自我介绍
  • 憨豆先生吃牛排视频中哪些不符合礼仪? 1:男侍应帮他拉凳子,他自己拖回来坐,没礼貌 2: 把钱放在餐盘上,太脏了 3:玩弄餐刀,没家教 4:用餐刀敲打杯子等餐具 5:玩餐布,还扔到别人桌上 6:当众用鼻子嗅猪扒,行为不雅 9:把猪扒的一部份放在调味盒里 10; 把猪扒的一部份放在装饰花瓶内 11: ...

  • 我一脚跨在东半球一脚跨在西半球
  • 我一脚跨在东半球,一脚跨在西半球·英伦日记之八(by Huang Guoying, 2007年1月26日星期五) 伦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 本初子午线 今天傍晚有空,抓紧时间去看看著名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 ).这是我们唯一坐地铁去参观的景点,其他景点都可以步 ...

  • 格林尼治时间的百年之争
  • 2011年11月3日至4日,全球50多名天文学家聚集伦敦开会探讨,是否应该用"原子时"取代"格林尼治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也被称做"世界时"或"标准时".据国际电信联盟网站消息,国际电信联盟定于2012年1月在瑞士日内瓦表 ...

  • 北京旅游景点
  • 北京旅游景点 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博物馆 中国古动物馆 炎黄艺术馆 中国坦克博物馆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首都博物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 北京戏曲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 ...

  • 七年级上下册英语课文翻译(人教版新目标).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和下册英语课文翻译 P4 My name's Daming and I'm in Class One. I'm from China and I'm Chinese. I'm from Beijing. Beijing is a big city. Lingling's in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