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玉雕,"大禹治水玉山"赏析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国的国之瑰宝。新疆和田青玉制。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苍松。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背面上部阴刻乾隆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在山巅浮云处,还雕成一个金神带着几个雷公模样的鬼怪,彷佛在开山爆破,使这件描写现实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时间。乾隆五十三年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

"玉禹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玉禹山"卓立如峰,峭壁峥嵘,瀑布急涌,古木参天,聚集着凿山导水的劳动大军,玉师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玉禹山"工程浩大,费时费工。玉样从新疆运到北京历时三年多,在宫内先按玉山的前后左右位置,画了四张图样,随后又制成蜡样,送乾隆阅示批准,随即发送扬州,因担心扬州天热,恐日久蜡样熔化,又照蜡样再刻成木样,由苏扬匠师历六年时间琢成,玉山运达北京后,择地安放,刻字钤印,又用两年功夫,颇费周折,才大功告成。

"玉禹山"的雕成,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它的正面钤刻乾隆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大方印,背面刻"八征耄念之宝"方印,下方还有长篇御制诗及注文,可见他对此作品何等骄傲,何等珍视,把它当作自己一生的总结。

"玉禹山"永远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国之瑰宝。

整块玉石被通体雕刻成山峰状,重峦叠嶂,流水飞瀑。在悬崖峭壁间,聚集着成群结队的治水大军,他们或开山凿石,或抬土运石,在治水人群中,我们看到了指挥者大禹的身影。大玉雕生动传神,完美再现了大禹率领民众开山泄洪的宏大场面。那么它的制作者是谁呢?这还要从《大禹治水图》说起。

根据宋代著名美术史评论家郭若虚所著的《图画见闻志》以及其他史料的记载,隋唐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展子虔、吴道子、顾恺之以及周文矩,明代的宫廷画家李在等都曾经创作过大禹治水相关画作,以纪念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

根据记载,它是宋代的一位佚名画家所作。画面精心描绘了大禹领导人民凿石开山,刨沙筑渠,疏通河道,导流洪水的宏大场面。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以这幅宋人画《大禹治水图》为稿本,将大禹治水这一不朽的题材雕刻在一块气势磅礴的玉山上,希望能够永久地流传。历代的大禹治水图大都已经无法见到了,只有这件大禹治水的玉山子完整地留存了下来。

玉山用料产自我国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为致密坚硬的青玉。玉上雕成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此景即用夏禹治水之故事。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玉山背面上部阴刻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玉山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

此玉山由当时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雕凿制成。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后,乾隆皇帝钦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由清宫造办处画出大禹治水纸样,由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画,再做成木样发往扬州雕刻。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时间。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国的国之瑰宝。新疆和田青玉制。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苍松。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背面上部阴刻乾隆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在山巅浮云处,还雕成一个金神带着几个雷公模样的鬼怪,彷佛在开山爆破,使这件描写现实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时间。乾隆五十三年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

"玉禹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玉禹山"卓立如峰,峭壁峥嵘,瀑布急涌,古木参天,聚集着凿山导水的劳动大军,玉师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玉禹山"工程浩大,费时费工。玉样从新疆运到北京历时三年多,在宫内先按玉山的前后左右位置,画了四张图样,随后又制成蜡样,送乾隆阅示批准,随即发送扬州,因担心扬州天热,恐日久蜡样熔化,又照蜡样再刻成木样,由苏扬匠师历六年时间琢成,玉山运达北京后,择地安放,刻字钤印,又用两年功夫,颇费周折,才大功告成。

"玉禹山"的雕成,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它的正面钤刻乾隆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大方印,背面刻"八征耄念之宝"方印,下方还有长篇御制诗及注文,可见他对此作品何等骄傲,何等珍视,把它当作自己一生的总结。

"玉禹山"永远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国之瑰宝。

整块玉石被通体雕刻成山峰状,重峦叠嶂,流水飞瀑。在悬崖峭壁间,聚集着成群结队的治水大军,他们或开山凿石,或抬土运石,在治水人群中,我们看到了指挥者大禹的身影。大玉雕生动传神,完美再现了大禹率领民众开山泄洪的宏大场面。那么它的制作者是谁呢?这还要从《大禹治水图》说起。

根据宋代著名美术史评论家郭若虚所著的《图画见闻志》以及其他史料的记载,隋唐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展子虔、吴道子、顾恺之以及周文矩,明代的宫廷画家李在等都曾经创作过大禹治水相关画作,以纪念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

根据记载,它是宋代的一位佚名画家所作。画面精心描绘了大禹领导人民凿石开山,刨沙筑渠,疏通河道,导流洪水的宏大场面。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以这幅宋人画《大禹治水图》为稿本,将大禹治水这一不朽的题材雕刻在一块气势磅礴的玉山上,希望能够永久地流传。历代的大禹治水图大都已经无法见到了,只有这件大禹治水的玉山子完整地留存了下来。

玉山用料产自我国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为致密坚硬的青玉。玉上雕成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此景即用夏禹治水之故事。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玉山背面上部阴刻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玉山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

此玉山由当时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雕凿制成。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后,乾隆皇帝钦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由清宫造办处画出大禹治水纸样,由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画,再做成木样发往扬州雕刻。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时间。


相关内容

  • 我国十大镇国之宝
  • No.1: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接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健,长鬃 ...

  • 中国古代玉文化
  • 博大辉煌的中国古代玉文化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 ...

  • 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2016-07-20 全球博物馆9评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对于热爱旅游的朋友们来说,开展一趟历史文化之旅来增长知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北京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 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是世 ...

  •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
  • 1.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三个类型:半坡型.庙底沟形.马家窑型 2.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 3.四神(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4.六朝时期作为佛教的象征的:莲花纹.忍冬纹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青瓷为代表 6.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红山文化遗 ...

  •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
  •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 1 彩陶 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2 新石器 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是新石 ...

  • 玉器鉴定知识之一
  • 玉器鉴定知识之一--玉材 平洲玉器网 / 国古玉,玉白博中.5度代对玉的概念闪中子很白中物:1.宽泛,即响,形中华颜色玉是"石之美者为中物分者"哥绿.松博,,物为珍贵,故把蛇纹半透博华为糖玉石.玛瑙华中不同的.水晶.常所说的华物,少数芙蓉石等统称为玉光泽物华类.一..从博物的矿物 ...

  • 玉雕赏析 琢玉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小城生活 2016-10-04 07:50:55 资讯 艺术 雕刻 阅读(391406) 评论(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每一个玉雕作品都需要精雕细琢,但是在这背后,更需要是对天然玉石本身的解读和对每一个传统图腾的理解, ...

  • 家乡介绍-安徽蚌埠
  • 乡之情 皖-蚌埠 学号: 姓名: 我来自美丽的珠城-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又因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这就是"蚌埠"这优美名称的由来.接下来由我从地理环境.历史.交通.文化.旅游.特产.小吃来介绍美丽的珠城-蚌埠. 地理环境 蚌埠-安徽直辖市,由"一市三县&qu ...

  • [原创]收藏玉石入门常识(谈谈中国的玉文化)
  • 我是天才老鼠 于 2013-6-10 23:08:2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五四以来,随着中华文化无用论,在中国的史学界刮起了一股疑古疯牛病.国人的自卑心被传染以后,自卑的一塌糊涂.更有甚者提出了中国人天生基因就是低劣的,白人天生就是优秀的.这股邪风刮到现在还没停止,看看都可悲与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