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CCTV 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

(出示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

师: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五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 ,总分9.43分。

生2:九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师:你知道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这个歌手演唱的歌曲的得分。

师:它的满分是多少分?

生:10分

师:“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 它的满分是多少呢?

生:它是指每个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它的满分是1分。

二、设疑自探

1、提出问题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九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分?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9.05分

师:你能说说总分是怎么计算的吗?

生:专业得分加上综合素质的分等于总分,8.65+0.40=9.05分。

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

板书问题

三、解疑合探

(1) 估一估

师: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来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生1:5号选手分高。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1:5号选手总分是9.43分,刚才我们算出9号选手得分是9.05分,所以5好选手分高。

师:哦,这个同学通过计算得出结论5号选手得分高。那么不通过计算你还有办法判断它们谁的成绩好吗?

生:也可以,因为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虽然比9号选手低,但是只是低了0.1分,但是综合素质得分5号选手得分比9号选手高很多,所以5号选手得分高。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你可真棒,分析得很完整。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不能准确计算,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估算推算出它的大致结果。

(2)算一算

师:5号选手的得分高,到底高多少呢?需要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请你在你的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3)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 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师:你能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

生:我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用5号选手的总分减去9号选手的总分。

师:他的方法你们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吗?谁来介绍一下?

生:我是用综合算式来计算的,算式是9.43-(8.65+0.40)

师:你在算式中加了一个小括号,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想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所以加了小括号。

师:不加小括号行吗?

生:不行,去掉小括号就要先算减法了。

师:谁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

生: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谁能补充,没有括号的呢?

生:按从前往后的顺序做。

师: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生:没有了。

(还有一种解决方法是:9.43-8.65-0.40

=9.43-9.05

=0.38(分)备用)

3、课本18页试一试的第1题

师:下面这两道题你会计算吗?谁来说说第二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练习本,在练习本上试试看吧。

4.6+12.3+5.8 15-(1.2+3.9)

(指名板书)

4、小结:

师: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

生:小数混合运算

(板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谁能来说一说刚才我们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它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比怎样?

生: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四、质疑再探

对于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五、拓展运用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到的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来解决一些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1. 完成书中19页练一练的1题

(学生读题)

师:这个题目,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没有

师:那你们试试看吧。

师:接口处用去绳子0.25米是什么意思?

生:在计算时,要把这部分长度减去。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

2. 自编自算

出示:

4.12 12.3 5.08

有这些数能写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吗?

六、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生: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反思]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学习巩固新知。

“提出问题”中我先从生活入手,和学生一起回忆生活中“歌手大赛”的评分标准,简单了解“什么是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然后提供两名歌手的得分,很自然的创设了“歌手大赛”的情境,最后让学生结合情境和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的问题都很切合实际,提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我挑选本课内容所需的问题:“谁的总分高?高多少?”并板书。这一环节跟我预设的一样,我很容易的将学生引入到下一个环节。“解决问题”中学生能积极主动的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交流时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说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的学生能结合问题说出运算顺序。小结时学生也能根据前几道题的计算,总结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但“解决问题”中的另两个教学环节处理的就不那么顺利了。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估计谁的总分高,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交流估计方法时,因发言学生表述的不太清楚,其他学生也不知如何去估计,课堂气氛一下子消沉了下来,这时我就学生的估计方法又重

复了一遍,但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一脸的茫然, 这时我也不知如何处理,只好直接进行下一个活动---“独立探究”。其实面对估算环节中出现的以上这种状况,以前教学中也出现过。课下我经常想如果一节课中,你让每个学生都会估算或听懂别人估算的方法,那么就会占用学习新知的时间,如果一带而过,又觉得设计这个环节没有起到作用。我就觉的我的教学中“估算环节”是培养好学生的估算意识,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底的学生根本不起作用,这一点我很困惑。第二个环节就是学生在独立解决:“谁的总分高?高多少?”时,我生怕学生不会,学生一边解决,我一边提示。课下听了王老师的评课,我才意识到,有些问题老师一定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在学生交流时有问题,教师再做引导。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订正答案时,也不必面面具到,有针对性的强调一下就好。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认为做的比较满意的地方: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下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能有序的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通过自己的探究,总结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整个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好的地方:

1、不知如何落实估算环节。

2、还是不太相信学生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CCTV 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

(出示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

师: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五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 ,总分9.43分。

生2:九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师:你知道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这个歌手演唱的歌曲的得分。

师:它的满分是多少分?

生:10分

师:“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 它的满分是多少呢?

生:它是指每个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它的满分是1分。

二、设疑自探

1、提出问题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九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分?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9.05分

师:你能说说总分是怎么计算的吗?

生:专业得分加上综合素质的分等于总分,8.65+0.40=9.05分。

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

板书问题

三、解疑合探

(1) 估一估

师: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来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生1:5号选手分高。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1:5号选手总分是9.43分,刚才我们算出9号选手得分是9.05分,所以5好选手分高。

师:哦,这个同学通过计算得出结论5号选手得分高。那么不通过计算你还有办法判断它们谁的成绩好吗?

生:也可以,因为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虽然比9号选手低,但是只是低了0.1分,但是综合素质得分5号选手得分比9号选手高很多,所以5号选手得分高。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你可真棒,分析得很完整。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不能准确计算,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估算推算出它的大致结果。

(2)算一算

师:5号选手的得分高,到底高多少呢?需要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请你在你的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3)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 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师:你能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

生:我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用5号选手的总分减去9号选手的总分。

师:他的方法你们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吗?谁来介绍一下?

生:我是用综合算式来计算的,算式是9.43-(8.65+0.40)

师:你在算式中加了一个小括号,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想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所以加了小括号。

师:不加小括号行吗?

生:不行,去掉小括号就要先算减法了。

师:谁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

生: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谁能补充,没有括号的呢?

生:按从前往后的顺序做。

师: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生:没有了。

(还有一种解决方法是:9.43-8.65-0.40

=9.43-9.05

=0.38(分)备用)

3、课本18页试一试的第1题

师:下面这两道题你会计算吗?谁来说说第二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练习本,在练习本上试试看吧。

4.6+12.3+5.8 15-(1.2+3.9)

(指名板书)

4、小结:

师: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

生:小数混合运算

(板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谁能来说一说刚才我们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它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比怎样?

生: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四、质疑再探

对于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五、拓展运用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到的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来解决一些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1. 完成书中19页练一练的1题

(学生读题)

师:这个题目,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没有

师:那你们试试看吧。

师:接口处用去绳子0.25米是什么意思?

生:在计算时,要把这部分长度减去。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

2. 自编自算

出示:

4.12 12.3 5.08

有这些数能写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吗?

六、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生: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反思]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学习巩固新知。

“提出问题”中我先从生活入手,和学生一起回忆生活中“歌手大赛”的评分标准,简单了解“什么是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然后提供两名歌手的得分,很自然的创设了“歌手大赛”的情境,最后让学生结合情境和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的问题都很切合实际,提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我挑选本课内容所需的问题:“谁的总分高?高多少?”并板书。这一环节跟我预设的一样,我很容易的将学生引入到下一个环节。“解决问题”中学生能积极主动的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交流时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说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的学生能结合问题说出运算顺序。小结时学生也能根据前几道题的计算,总结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但“解决问题”中的另两个教学环节处理的就不那么顺利了。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估计谁的总分高,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交流估计方法时,因发言学生表述的不太清楚,其他学生也不知如何去估计,课堂气氛一下子消沉了下来,这时我就学生的估计方法又重

复了一遍,但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一脸的茫然, 这时我也不知如何处理,只好直接进行下一个活动---“独立探究”。其实面对估算环节中出现的以上这种状况,以前教学中也出现过。课下我经常想如果一节课中,你让每个学生都会估算或听懂别人估算的方法,那么就会占用学习新知的时间,如果一带而过,又觉得设计这个环节没有起到作用。我就觉的我的教学中“估算环节”是培养好学生的估算意识,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底的学生根本不起作用,这一点我很困惑。第二个环节就是学生在独立解决:“谁的总分高?高多少?”时,我生怕学生不会,学生一边解决,我一边提示。课下听了王老师的评课,我才意识到,有些问题老师一定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在学生交流时有问题,教师再做引导。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订正答案时,也不必面面具到,有针对性的强调一下就好。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认为做的比较满意的地方: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下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能有序的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通过自己的探究,总结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整个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好的地方:

1、不知如何落实估算环节。

2、还是不太相信学生


相关内容

  • 2010校园歌手大赛策划书
  • 湖南农业大学声乐协会 2010年度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声乐协会 2010年3月14日 目 录 一.前言„„„„„„„„„„„„„„„„„„„„.03 二.活动简介„„„„„„„„„„„„„„„„„„.04 三.活动流程„„„„ ...

  •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唱响青春 展现自我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活 动 策 划 书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团支部 2015年4月28日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补充活动目的 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组织结构 活动地点 参赛的对象与要求 比 ...

  • 第六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策划书
  • 眉职院第六届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策 划 书 主办:共青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承办:眉职院校园广播飞扬之声(广播站).普通话协会.各系部团总支 协办:院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各部门,各系部团总支.学生分会各部门 一.活动背景:我院历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同 ...

  •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活动策划书
  • 引言: 我校作为一所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艺活动作为同学们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校学生会工作的重点.经过多届同学的努力,我校的文艺活动在全省已享有良好的口碑,在同学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

  • 歌手大赛策划书
  • [大赛名称]: 计算机学院2014年"梦的起航"歌手大赛 [大赛简介]: 十佳歌手大赛是一项面向全系学生,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引领校园思潮,展现大学生个性风采为宗旨的大型比赛,具有优良的传统与影响力,在校园内具有广泛的号召力. 为了积极响应校团委学生会关于"丰富大学生活 ...

  • 歌手大赛策划书2013
  • "土木好声音" 学院十佳歌手大赛 策 划 书 主办:共青团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委员会 承办:土木工程学院团委艺术团 土木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 "土木好声音"--学院十佳歌手大赛活动策划 一.活动概述 1. 大赛主题:"土木好声音"--结合 ...

  • 大学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策划书
  • 我校作为一所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艺活动作为同学们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校学生会工作的重点.经过多届同学的努力,我校的文艺活动在全省已享有良好的口碑,在同学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并吸引了 ...

  • 校园十佳歌手赞助策划书(1)
  • 南昌职业学院 南昌职业学院第十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第十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策划书南昌职业学院安义校区学生 2012-03-14活动策划书目录一. 前 言二. 市场分析 三. 活动介绍 四. 工作计划 五. 商家补偿计划 六. 资金预算 七. 补充赞助方案1前言作为青春的代言人,大学生总洋溢着年轻的活力 ...

  • 经典校园歌手大赛策划
  • 职教院第二届文化节开幕式暨 弘扬职教文化, "弘扬职教文化,唱响爱的旋 歌手大赛 律"歌手大赛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广西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承办: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文艺部 一. 活动背景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 2012 年迎来了第二届职教文化艺术节,又喜迎五四运 动九 ...

  • 残疾人歌手大赛总结
  • 为了庆祝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丰富我区残疾人文化生活,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推动福利企业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区残联半个月的筹备,由东坡区政府、眉山市残联主办的眉山东坡天威杯首届残疾歌手大赛5月15在东坡区委党校礼堂圆满成功举办,区委李书记、李区长及市残联理事长曾乐斌等领导到会观看了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