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中学校初2016届第二学期第一学月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
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汉献帝 D .隋炀帝
2.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都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
A .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 .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 .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 .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唐宗” 的
主要贡献是
A .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B .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C .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D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4.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名的是 (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5.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
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 )
A 、唐高祖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7.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
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8.被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9.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 成都 1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
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1.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
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12.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描绘的场景是( )
A .汉武帝会见匈奴使者 B .汉光武帝会见倭奴使者 C .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 D .唐玄宗会见南诏使者 13.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重要典籍的是( )
A 、《西游记》 B 、《大唐西域记》 C 、《大藏经》 D 、《徐霞客游记》 14.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 、加强中日的友谊 C 、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D 、求取佛教教义
第1页,总4页
15.“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
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6.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时,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
二。这种变化说明( ) A . 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 . 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 . 唐朝社会文学一度繁荣 D . 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18年,李世民建立唐朝,隋朝灭亡
B .由于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故将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C .“房谋杜断”从侧面反映了唐太宗虚心纳谏
D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18.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19.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 .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D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20.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隋朝建立 B .灭陈统一 C .开通运河 D .炀帝南巡 2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 “光
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B .灭掉陈,使中国重归统一 C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2.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进行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华民族大融合 C .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D .中华帝国的衰弱 23.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
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 .王昭君 B .蔡文姬 C .金城公主 D .文成公主 24..唐朝时,政府中的六部归属于( )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行省 2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②③①④
答案第2页,总4页
――――――――――――――― 密 ―――――――――― 封 ―――――――――― 线 ―――――――――――――――
姓名 班级 考号
26.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 .金灭北宋 B .辽灭北宋 C .西夏灭北宋 D .蒙古灭南宋 27.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指( )
A .契丹的统治者 B .辽的统治者 C .女真的统治者 D .党项的统治者
28.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
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文天祥 D .张骞 29.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者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契丹——耶律德光 B .金——阿骨打 C .西夏——元昊 D .吐蕃——松赞干布
30.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名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戍”改
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反映了宋与契丹关系从战争状态到和平状态的转变,这种转变约出现于( ) A .澶渊之盟前 B .澶渊之盟后 C .宋金议和前 D .宋金议和后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 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此人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除此政策外,他还实行了哪些统治政策?(6分)
第3页,总4页
(2) 材料二中所说的内容是通过什么制度实现的?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材料表明统治者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分)
(3) 材料三描写的社会景象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1分)
(4)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
32.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6分) 问题一:小明在学习完课本内容后,制作了一个图表,请你帮他完成(请在空格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问题二:请列举与北宋、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各一个)。(2分)
答案第4页,总4页
荣县中学校初2016届第二学期第一学月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
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汉献帝 D .隋炀帝
2.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都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
A .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 .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 .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 .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唐宗” 的
主要贡献是
A .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B .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C .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D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4.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名的是 (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5.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
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 )
A 、唐高祖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7.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
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8.被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9.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 成都 1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
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1.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
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12.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描绘的场景是( )
A .汉武帝会见匈奴使者 B .汉光武帝会见倭奴使者 C .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 D .唐玄宗会见南诏使者 13.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重要典籍的是( )
A 、《西游记》 B 、《大唐西域记》 C 、《大藏经》 D 、《徐霞客游记》 14.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 、加强中日的友谊 C 、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D 、求取佛教教义
第1页,总4页
15.“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
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6.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时,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
二。这种变化说明( ) A . 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 . 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 . 唐朝社会文学一度繁荣 D . 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18年,李世民建立唐朝,隋朝灭亡
B .由于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故将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C .“房谋杜断”从侧面反映了唐太宗虚心纳谏
D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18.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19.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 .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D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20.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隋朝建立 B .灭陈统一 C .开通运河 D .炀帝南巡 2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 “光
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B .灭掉陈,使中国重归统一 C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2.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进行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华民族大融合 C .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D .中华帝国的衰弱 23.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
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 .王昭君 B .蔡文姬 C .金城公主 D .文成公主 24..唐朝时,政府中的六部归属于( )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行省 2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②③①④
答案第2页,总4页
――――――――――――――― 密 ―――――――――― 封 ―――――――――― 线 ―――――――――――――――
姓名 班级 考号
26.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 .金灭北宋 B .辽灭北宋 C .西夏灭北宋 D .蒙古灭南宋 27.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指( )
A .契丹的统治者 B .辽的统治者 C .女真的统治者 D .党项的统治者
28.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
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文天祥 D .张骞 29.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者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契丹——耶律德光 B .金——阿骨打 C .西夏——元昊 D .吐蕃——松赞干布
30.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名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戍”改
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反映了宋与契丹关系从战争状态到和平状态的转变,这种转变约出现于( ) A .澶渊之盟前 B .澶渊之盟后 C .宋金议和前 D .宋金议和后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 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此人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除此政策外,他还实行了哪些统治政策?(6分)
第3页,总4页
(2) 材料二中所说的内容是通过什么制度实现的?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材料表明统治者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分)
(3) 材料三描写的社会景象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1分)
(4)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
32.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6分) 问题一:小明在学习完课本内容后,制作了一个图表,请你帮他完成(请在空格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问题二:请列举与北宋、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各一个)。(2分)
答案第4页,总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