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
(总分共120分,时间120分钟)
汶南一中 佟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蹒跚(pán) 愧怍(zuò)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 ....
B、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ù ) 风雪载途(zài) ....
C、荒谬(miù) 仄歪(zâ) 阻遏(yâ) 毛骨悚然(sǒnɡ) ....
D、尴尬(ɡān) 潮汐(xī) 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ã) ....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大量地阅读优秀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还能丰富人的感情。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B.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
C.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
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D.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
的了。
6、下面古诗句的书写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C、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下面各句的表达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故事情节是最重要的。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
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B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
长与山海经》、《风筝》都是其中的作品。
C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是作者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
D 《爱莲说》的作者是唐朝的周敦颐,本文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
者对莲花的和赞美。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①我在家里看电视。②他正在回家的路上 ..
B、①这次考试,我得了第一名。② 他的字写得很工整。 ..
C、①这座房子的门朝南。②他朝北走去了。 ..
D、①李明和李亮是双胞胎。②我和你都是三好学生。 ..
9、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疾病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②它从人刚赶诞生的那一刻
起,就象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 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
都可以避免 。④疾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 ⑤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
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
A ①⑤④③② B ②④①⑤③
C ④②③①⑤ D ①②④③⑤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
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
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
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a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b 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 c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d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
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
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
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1)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
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选文中有很多描写父亲买橘子的动词,请选出a b c d四处的动词是( )
A、 走 攀 缩 倾 B 、穿 攀 缩 倾 C 、走 抓 缩 斜 D 、穿 抓 攀 斜
11、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D、神态描写
12、选文中写“父亲”外貌后,先后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13、加粗的句子(1)正确的含义是( )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
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
14、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B.父亲身躯肥胖,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
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C.因为儿子在家经常看见父亲的背影,所以等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买橘子时,产生离情别绪,
儿子舍不得父亲离开。
D.上文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
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做具体细致的
刻画。
三、阅读下文,完成15-21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
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
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
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
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
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
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
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
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
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
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5.下列是主谓短语的一项是( )
A.重峦叠嶂 B.堆叠假山 C.睡莲开放 D.引用活水
16.第一段段的中心句是( )
A.第①句 B.第①②句 C.第①④句 D.第⑾句
17.第一段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8、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中的“着眼”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着力 B.着重 C.下手 D.考虑
19.第二段话说明中穿插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和描写 B.描写和议论 C.描写和抒情 D.议论和抒情
20.第二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下定义 打比方 举例子 B.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C.分类别 举例子 作比较 D.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21.第二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从整体到部分 B. 从主要到次要
C.从概括到具体 D. 从原因到结果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
2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之”字完全
一致的选项是( )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4、 下面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绿的台阶上长着苔痕,青色的帘子里映入了草色。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的观赏却不可以去亲近玩弄它。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凝练,骈散相间。
第Ⅱ卷(表述题 共70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9题。(共13分)
范缜求学
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献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履布衣徒行于路。 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
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解释]谨:恭敬。芒履:草鞋。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简诣:言简意赅。
26、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在 献 门 下 积 年 去 来 归 家 恒 芒 履 布 衣 徒 行 于 路
2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
(2)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28、穿草鞋布衣的范缜面对乘车骑马的王公贵族子弟,为什么一点也不感到羞愧?(3分)
29、你从范缜求学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30——33题。(共17分)
约会荷花
①早早的就听说霍金要来了,霍金保持着他特有的身体姿态与偶露的微笑要来杭州了!
②霍金来杭州,人们都以为这是一位科学巨匠与我们的一次聚首,一场约会,一篇不亚
于任何追星场面的经典篇章。而我私底下却在想:霍金应该是来赴西湖的荷花之约的。
③当那么多的人都在为霍金而狂时,他坐在轮椅上想的是什么呢?是身体上的不适?是
想拼命忍着将要流溢出来的口水?是想好好地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是新的黑洞理论?
这些都只有他自己知道。
④一尊微弱之躯,一个病中的老人,面对这么多鲜花、掌声、赞叹和美誉,他为什么不
像其他明星表露出满心的欢喜与陶醉呢?哪怕是装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地飘下,飘到一个地方,风吹一下,就动一动。风不吹,就静静
地禅定着。那些仍然留在枝头的鲜花与果实与它无关,那些欣赏鲜花与享受果实者的赞叹与
它无关。它只属于大地。回归大地,是它的理想与抱负。走向大地时的那份从容与宁静,那
份无悔与蕴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叶,才能够懂得!
⑤很多的时候,霍金都保持着一种雕塑般的姿态。没有任何一种雕塑会像他那样生动,
会像他那样令人难忘与不舍!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
⑥所有的鲜花与笑脸还有亲吻连同祝福,也就是冲着他的那份直立着的心而去!
⑦大多时候沉默着的霍金,总让人误以为他是暂时地睡着了,睡着了似的霍金其实是比
谁都清醒着。他在心中寻找美,一份简单得令人心痛的美。所以,当他看到西湖的荷花盛开
时,忍不住赞叹了:多美啊!美就是那么简单!而美又不是那么简单的!当荷花浮出水面,
亭亭玉立于这个世间的时候,那些曾经生活在淤泥与黑暗中的生活细节就淡远了,曾经付出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都化作了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
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接天的荷叶当中,霍金难道不比荷花更美吗?他与荷花融为一
体。微风起处,荷叶与花儿都摇曳了起来。风在花叶上吹着,也吹在霍金的脸上。霍金也如
一朵荷花,幽香随风飘过来,带给我们夏日里最后的一抹清凉。
(作者赵福莲,有删改)
〔注〕霍金: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患卢伽雷病,全身瘫痪,却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0.揣摩文章题目,写出它的两重含义。(4分) (1) (2)
31.品味语言,回答问题。(4分)
(1)第④段说霍金“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结合全段,说说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2)“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
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具体说说“斜”和“笔直”放在一起的表达作
用。
32.文章第⑧段说“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多美啊!”请具体说说霍
金究竟读懂了什么。(3分)
33.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
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6分)
七、作文(40分)
请以“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出你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或者是怎样在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下成长的。
2.在记叙中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BC 6——9 DCDC 10——14 BBCBC 15——21 CACDBBC 22——25 DBBC
二、《范缜求学》的参考答案
1、 在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履布衣|徒行于路(错、漏、多1处均扣0.5分,扣完该小
题分值为止) 2、(1)刘献认为他与众不同,学习勤奋,对他很是惊奇,亲自为他举行
加冠礼 (2)他性格诚信直爽,喜欢直言不讳大发宏论,不被士流朋友们接受。(译错
1处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范缜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志在勤学,不与
王公贵族比吃穿。 4、只有勤奋学习,学有成就,成为人才,才能被人尊重和重用。要
保持朴实的生活作风,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不与他人在生活上攀比。学习范缜能言善辩,
说话要言简意赅,形成很强的表达能力。(意对即可)
2、 参考译文: 范缜字子真,少年时父亲去世,很是贫困,侍奉母亲孝顺恭敬。二十岁以
前,跟沛国刘献学习,刘献认为他与众不同,亲自为他举行加冠礼(古代成年礼仪)。
在刘献门下数年,总是穿草鞋布衣,步行于道路。刘献门下有许多乘车跨马的贵族子弟,
范缜处在他们中间,一点儿也不感到羞愧。长大以后,博通儒家经典,尤其精于《三礼》。
性格诚信直爽,喜欢直言不讳大发宏论,不被士流朋友们接受。只和表弟萧琛友善,萧
琛也是有名的能言善辩者,但总是佩服范缜的言简意深。
三、《约会荷花》的参考答案:
1.(1)霍金来西湖赴荷花之约;(2)我们与如荷花般的霍金相会。2.(1)这个比喻生动(或
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2)形成对比,突出
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或从容高洁)的精神品质。3.示例1:经历了淤泥
般的黑暗生活并将之淡远,所展现出来的亭亭玉立的生命是最美的。示例2:付出无数个日
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把它化作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拥有这个过程的生命是美的。
4.示例1: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
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
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示例2: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
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心酸;
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
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
(总分共120分,时间120分钟)
汶南一中 佟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蹒跚(pán) 愧怍(zuò)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 ....
B、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ù ) 风雪载途(zài) ....
C、荒谬(miù) 仄歪(zâ) 阻遏(yâ) 毛骨悚然(sǒnɡ) ....
D、尴尬(ɡān) 潮汐(xī) 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ã) ....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大量地阅读优秀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还能丰富人的感情。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B.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
C.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
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D.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
的了。
6、下面古诗句的书写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C、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下面各句的表达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故事情节是最重要的。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
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B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
长与山海经》、《风筝》都是其中的作品。
C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是作者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
D 《爱莲说》的作者是唐朝的周敦颐,本文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
者对莲花的和赞美。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①我在家里看电视。②他正在回家的路上 ..
B、①这次考试,我得了第一名。② 他的字写得很工整。 ..
C、①这座房子的门朝南。②他朝北走去了。 ..
D、①李明和李亮是双胞胎。②我和你都是三好学生。 ..
9、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疾病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②它从人刚赶诞生的那一刻
起,就象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 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
都可以避免 。④疾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 ⑤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
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
A ①⑤④③② B ②④①⑤③
C ④②③①⑤ D ①②④③⑤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
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
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
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a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b 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 c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d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
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
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
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1)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
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选文中有很多描写父亲买橘子的动词,请选出a b c d四处的动词是( )
A、 走 攀 缩 倾 B 、穿 攀 缩 倾 C 、走 抓 缩 斜 D 、穿 抓 攀 斜
11、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D、神态描写
12、选文中写“父亲”外貌后,先后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13、加粗的句子(1)正确的含义是( )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
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
14、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B.父亲身躯肥胖,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
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C.因为儿子在家经常看见父亲的背影,所以等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买橘子时,产生离情别绪,
儿子舍不得父亲离开。
D.上文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
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做具体细致的
刻画。
三、阅读下文,完成15-21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
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
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
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
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
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
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
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
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
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
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5.下列是主谓短语的一项是( )
A.重峦叠嶂 B.堆叠假山 C.睡莲开放 D.引用活水
16.第一段段的中心句是( )
A.第①句 B.第①②句 C.第①④句 D.第⑾句
17.第一段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8、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中的“着眼”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着力 B.着重 C.下手 D.考虑
19.第二段话说明中穿插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和描写 B.描写和议论 C.描写和抒情 D.议论和抒情
20.第二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下定义 打比方 举例子 B.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C.分类别 举例子 作比较 D.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21.第二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从整体到部分 B. 从主要到次要
C.从概括到具体 D. 从原因到结果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
2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之”字完全
一致的选项是( )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4、 下面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绿的台阶上长着苔痕,青色的帘子里映入了草色。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的观赏却不可以去亲近玩弄它。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凝练,骈散相间。
第Ⅱ卷(表述题 共70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9题。(共13分)
范缜求学
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献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履布衣徒行于路。 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
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解释]谨:恭敬。芒履:草鞋。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简诣:言简意赅。
26、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在 献 门 下 积 年 去 来 归 家 恒 芒 履 布 衣 徒 行 于 路
2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
(2)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28、穿草鞋布衣的范缜面对乘车骑马的王公贵族子弟,为什么一点也不感到羞愧?(3分)
29、你从范缜求学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30——33题。(共17分)
约会荷花
①早早的就听说霍金要来了,霍金保持着他特有的身体姿态与偶露的微笑要来杭州了!
②霍金来杭州,人们都以为这是一位科学巨匠与我们的一次聚首,一场约会,一篇不亚
于任何追星场面的经典篇章。而我私底下却在想:霍金应该是来赴西湖的荷花之约的。
③当那么多的人都在为霍金而狂时,他坐在轮椅上想的是什么呢?是身体上的不适?是
想拼命忍着将要流溢出来的口水?是想好好地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是新的黑洞理论?
这些都只有他自己知道。
④一尊微弱之躯,一个病中的老人,面对这么多鲜花、掌声、赞叹和美誉,他为什么不
像其他明星表露出满心的欢喜与陶醉呢?哪怕是装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地飘下,飘到一个地方,风吹一下,就动一动。风不吹,就静静
地禅定着。那些仍然留在枝头的鲜花与果实与它无关,那些欣赏鲜花与享受果实者的赞叹与
它无关。它只属于大地。回归大地,是它的理想与抱负。走向大地时的那份从容与宁静,那
份无悔与蕴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叶,才能够懂得!
⑤很多的时候,霍金都保持着一种雕塑般的姿态。没有任何一种雕塑会像他那样生动,
会像他那样令人难忘与不舍!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
⑥所有的鲜花与笑脸还有亲吻连同祝福,也就是冲着他的那份直立着的心而去!
⑦大多时候沉默着的霍金,总让人误以为他是暂时地睡着了,睡着了似的霍金其实是比
谁都清醒着。他在心中寻找美,一份简单得令人心痛的美。所以,当他看到西湖的荷花盛开
时,忍不住赞叹了:多美啊!美就是那么简单!而美又不是那么简单的!当荷花浮出水面,
亭亭玉立于这个世间的时候,那些曾经生活在淤泥与黑暗中的生活细节就淡远了,曾经付出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都化作了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
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接天的荷叶当中,霍金难道不比荷花更美吗?他与荷花融为一
体。微风起处,荷叶与花儿都摇曳了起来。风在花叶上吹着,也吹在霍金的脸上。霍金也如
一朵荷花,幽香随风飘过来,带给我们夏日里最后的一抹清凉。
(作者赵福莲,有删改)
〔注〕霍金: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患卢伽雷病,全身瘫痪,却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0.揣摩文章题目,写出它的两重含义。(4分) (1) (2)
31.品味语言,回答问题。(4分)
(1)第④段说霍金“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结合全段,说说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2)“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
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具体说说“斜”和“笔直”放在一起的表达作
用。
32.文章第⑧段说“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多美啊!”请具体说说霍
金究竟读懂了什么。(3分)
33.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
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6分)
七、作文(40分)
请以“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出你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或者是怎样在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下成长的。
2.在记叙中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BC 6——9 DCDC 10——14 BBCBC 15——21 CACDBBC 22——25 DBBC
二、《范缜求学》的参考答案
1、 在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履布衣|徒行于路(错、漏、多1处均扣0.5分,扣完该小
题分值为止) 2、(1)刘献认为他与众不同,学习勤奋,对他很是惊奇,亲自为他举行
加冠礼 (2)他性格诚信直爽,喜欢直言不讳大发宏论,不被士流朋友们接受。(译错
1处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范缜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志在勤学,不与
王公贵族比吃穿。 4、只有勤奋学习,学有成就,成为人才,才能被人尊重和重用。要
保持朴实的生活作风,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不与他人在生活上攀比。学习范缜能言善辩,
说话要言简意赅,形成很强的表达能力。(意对即可)
2、 参考译文: 范缜字子真,少年时父亲去世,很是贫困,侍奉母亲孝顺恭敬。二十岁以
前,跟沛国刘献学习,刘献认为他与众不同,亲自为他举行加冠礼(古代成年礼仪)。
在刘献门下数年,总是穿草鞋布衣,步行于道路。刘献门下有许多乘车跨马的贵族子弟,
范缜处在他们中间,一点儿也不感到羞愧。长大以后,博通儒家经典,尤其精于《三礼》。
性格诚信直爽,喜欢直言不讳大发宏论,不被士流朋友们接受。只和表弟萧琛友善,萧
琛也是有名的能言善辩者,但总是佩服范缜的言简意深。
三、《约会荷花》的参考答案:
1.(1)霍金来西湖赴荷花之约;(2)我们与如荷花般的霍金相会。2.(1)这个比喻生动(或
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2)形成对比,突出
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或从容高洁)的精神品质。3.示例1:经历了淤泥
般的黑暗生活并将之淡远,所展现出来的亭亭玉立的生命是最美的。示例2:付出无数个日
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把它化作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拥有这个过程的生命是美的。
4.示例1: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
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
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示例2: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
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心酸;
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
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