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

九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

九年级生物试题

(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皆为单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第5页第一题表格相应题号内。每

小题1分,共40分)

1.小刘向草履虫培养液中滴了几滴碳素墨水,然后,把制成临时装片的草履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认为草履虫内首先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 .收集管

C .食物泡

D .伸缩泡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 X、物镜为 10 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 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2个

B .4个

C .16个 C .左上方

D .32个 D .左下方

3.为了使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把装片向( )移动。 A.右下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对双胞胎是克隆人 B.这对双胞胎在遗传上不同

C .这对双胞胎在遗传上是一模一样的 D.这对双胞胎将来的相貌和性格会一模一样 5.以下提供了几种处理患猪瘟、鸡瘟病死的猪、鸡的方法,你认为较恰当的是

A .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留作食用 B.将死猪、死鸡深埋或用火烧毁 C .腌制成腌肉、腌鸡卖给他人食用 D .剁成碎末作为饲料让家畜、家禽食用 6.生物富集作用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化学药剂DDT 通过由浮游生物、小鱼、大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时,在各生物体内富集浓度最高的是 A.浮游生物 B .小鱼 7. 下列哪项是细胞中的有机物质

①水 ②无机盐 ③核酸 ④糖类 ⑤脂类 ⑥蛋白质 ⑦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⑦ 8.构成我们大脑的主要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A.细胞膜

B .细胞壁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C .细胞核

D .细胞液

9.觅菜煮沸后水变成了红色。这种天然的色素主要来自叶肉细胞的

10.在载玻片上滴三种液体,甲是清水,乙是草履虫及培养液,丙是盐水,先将甲乙两滴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C .大鱼

D .鹰

B .右上方

4.同卵双胞胎是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在母体内的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两个胚胎。

沟通,观察后再将乙丙两滴沟通,前后所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反应依次是 A.大多先向甲移动,而后陆续向乙移动 B.大多留在乙,而后陆续向甲移动 C.留在乙,向丙移动 D.向甲移动,向丙移动

11.阴雨连绵的天气会使在灌浆期的小麦减产。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 B. 水分 12.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阳光

D. 昆虫

A.对土地的滥垦造成大量的土地荒芜

B.盲目增加放牧的牛羊数量,导致啃食牧草过度 C.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使森林退化 D.以上三项因素都有

13.在设计一组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A.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B.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14. 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被放大l00倍是指放大了标本的 A.长度及宽度 B .表面积 A.捕食

B .合作

C .像的面积 C .竞争 C .缺水

D .体积 D .互利 D .缺少空气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动物之间的( )的关系。 16.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使其更适应生存于何种环境? A. 缺阳光 B .缺氧 17.草履虫的呼吸是通过

A.伸缩泡进行的 B.细胞质进行的 C.收集管进行的 D.表膜进行的 18.在放大倍数为100倍的显微镜视野中,观察排列成直线的某种细胞,最多可看到10个。已知测得视野直径为1.2mm ,可算出该细胞的直径为 A.12mm

B .0.12mm

C .0.0012mm

D .0.012mm

19.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浓度比海水的浓度要高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说明了

A .海带细胞的细胞壁有吸附碘的功能

B.海带细胞的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质中 C.海带细胞的细胞质中能产生碘 D.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20.有5种细菌,需要分别放大100倍、200倍、300倍、400倍、500倍才能看清楚。有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有5X 、10X ,物镜有10X 、40X ,利用这台显微镜最多可以观察到几种细

菌?

A.2种

B . 3种

C . 4种

D . 5种

21.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中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 .乙先发芽

B .甲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 .都不发芽

22. 假如1颗花生果实里有3粒种子,那么这颗花生果实是由

A.1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来的 B.1个子房3个胚珠发育来的 C.3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来的 D.3个子房3个胚珠发育来的 23.在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A .蛋白质 A .草履虫 A .叶绿体

B .DNA B .水绵 B .线粒体

C .淀粉 C .衣藻 C .细胞膜

D .脂肪 D .变形虫 D .细胞核

24.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25.动物和植物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26.根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A .根冠、分生区的生长

B .伸长区、成熟区的生长 D .根冠、伸长区的生长

C .分生区不断分裂和伸长区迅速伸长

27. 植物和动物在下列生理活动方面相似的地方是:

A.都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B. 都能在制造有机物时放出氧气

C. 都能通过光合作用促进水的吸收 D. 都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28. 柳树的花是无被花,却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一事实说明了: A.大多数植物的花没有花被 B.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C.大多数植物的花只有花蕊 D. 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9. 我国“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

A. 调节气候 B. 防风固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C. 提供足够的木材 C.

30.图1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 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的两条曲线, 表示鲜重是哪一条曲线?其光合作用开始 于哪一点?

A. Y、M B. X、O C. Y、O D. X、R

31.用纸袋将某植物未完全开放的花套起来,不久纸袋内结出了果实。说明花的类型是 A.虫媒花

B. 风媒花

C. 单性花

D. 两性花

32.2003年,禽流感先后在欧洲数国和韩国肆虐,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养殖业发展;2004年春天,这种可怕的动物传染病又随着呼啸的北风席卷亚洲部分国家,造成上百万家禽染病死亡,12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有关禽流感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B.它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细胞是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这种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33.草履虫是单细胞的生物,从细胞结构上看,与植物细胞相同的是 A.具有伸缩泡、食物泡等结构 C.含有叶绿体 特点。下列与之无关的科技成果是 A.用草莓制成草莓酱 C.培育无籽西瓜

A .根冠 A .桃树 的是

A .为了获得蜂蜜 C .为了帮助西红柿传粉

B .为了观赏

D .为了获得大量的蜜蜂

B .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D .有利于光合作用

B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D .培育出重达1 kg/个的西红柿 C .伸长区 C .蚕豆

D .成熟区 D .松树

B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含有细胞壁

34.现代科学家利用许多新兴的生物技术对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使细胞获得许多新

35.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细胞有了明显分化,其内部开始出现导管的部位是

B .分生区 B .铁线蕨

36.下列何种植物是孢子植物?

37.小明春节回老家,看到叔叔种植的西红柿大棚里放养了许多蜜蜂。放养蜜蜂的主要目

3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适时松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主要原因

A .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 C .有利于根的蒸腾作用 长果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A .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 .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C .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D .减少环境中氧气的含量,减缓呼吸作用

40.一棵树茎高 3m,在距地面2m 处作一标记, 2年后这棵树长到5m 高,这时标记距地面应是

39.一般家庭是利用冰箱来储存水果和蔬菜的。利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冰箱能延

A.4m B .3m C .2m D .5m

胶南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生物试题

(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二、简答题(请在“[ ]”内填上所指示的代号,在“______”上写文字。除特殊注明

外,每小题1分,共34分)

1. 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请据图回答:

(1)假若A 、B 、C 代表生物发育过程的起始阶段,则A 细胞是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才能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

(2)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细胞这种变化的结果是形成了___________。

(3)F →G →H 过程的技术,在植物学上的叫做___________,该植株的产生与嫁接都属于___________繁殖。

(4)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种,其中人体的皮肤上皮属于___________组织。

2.选取有绿色叶片和白斑叶片的牵牛花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图中第Ⅰ、Ⅲ号叶片为绿色,第Ⅱ号叶片为白斑叶(叶子部分为绿色,部分为白色),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实验前,先将这株牵牛花放在黑暗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号装置内放入氢氧化碳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株牵牛花放在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子取下。

(4)将这三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里,叶片变成___________色,这时你能否区分叶片哪些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洗后,依次向这三片叶片滴加碘液。I 叶片中被黑纸片两面遮住的部分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没有遮住的部分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号叶片的绿色部分变蓝而白色部分不变蓝,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号叶片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叶片Ⅲ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下图回答:

(1)数一数这个食物网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

(2)如果哪种动物灭绝,将会导致狐的数量急剧下降?__________。这说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_________者。在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少的动物是______。 4.如图所示:剪取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新鲜月季枝条。取两只烧杯,A 内盛有蓝色水溶液,B 内盛有红色水溶液(有色物质对生命无害)。将月季枝条基部纵剖,分别插入两只烧杯的溶液中,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 (1)位于A 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呈___________色;位于B 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呈___________色。

(2)用放大镜观察枝条的横切面,可见变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_;若将枝条纵切,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观察,发现变红的结构是___________,该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几种植物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以上植物中,可产生种子来繁殖的是[___________],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是[___________]。

(2)以上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的是[___________]。 (3)A 类植物与E 类植物在主要特征方面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分析题(除特殊注明外,每小题1分,共26分)

1.根据下面的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了85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0.1千克。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树生长的物质除了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需从空气中吸收_________,通过_________作用合成自身的有机物。

(3)柳树吸收的水分中,绝大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这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科学家刚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胞核时,并不清楚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了弄清细胞核的功能,有人利用伞藻做了如下实验:

伞藻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如右图)其细胞核只位于假根中。甲种伞藻的帽呈伞形,乙种伞藻的帽呈菊花形。科学家先将甲、乙伞藻的帽都切除,然后将

乙伞藻的伞柄移植到甲伞藻的假根上(称

为丙),将甲伞藻的伞柄移植到乙伞藻的假根上(称为丁)。一段时间后,丙、丁伞藻都长出了新的帽,帽的形状如上图所示。

(1)伞藻是单细胞_________类植物,伞柄内主要是细胞的_________。

(2)如果控制性状的物质在细胞质中,那么丙会长出______________,丁会长出__________________。

(3)菊花形帽和伞形帽是一对相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是细胞核内的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右面的实验装置(一)、(二)。由漏斗向种子内加入少量水(对应图(三)中的a 点)后,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由线如右图(三)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曲线ab 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装置(一)内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cd 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曲线在d 点后处于水平状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推理:

(1)导致甲、乙两地甜瓜甜度不同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间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间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有影响吗?________,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给资料,你如何解释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九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

九年级生物试题

(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皆为单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第5页第一题表格相应题号内。每

小题1分,共40分)

1.小刘向草履虫培养液中滴了几滴碳素墨水,然后,把制成临时装片的草履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认为草履虫内首先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 .收集管

C .食物泡

D .伸缩泡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 X、物镜为 10 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 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2个

B .4个

C .16个 C .左上方

D .32个 D .左下方

3.为了使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把装片向( )移动。 A.右下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对双胞胎是克隆人 B.这对双胞胎在遗传上不同

C .这对双胞胎在遗传上是一模一样的 D.这对双胞胎将来的相貌和性格会一模一样 5.以下提供了几种处理患猪瘟、鸡瘟病死的猪、鸡的方法,你认为较恰当的是

A .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留作食用 B.将死猪、死鸡深埋或用火烧毁 C .腌制成腌肉、腌鸡卖给他人食用 D .剁成碎末作为饲料让家畜、家禽食用 6.生物富集作用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化学药剂DDT 通过由浮游生物、小鱼、大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时,在各生物体内富集浓度最高的是 A.浮游生物 B .小鱼 7. 下列哪项是细胞中的有机物质

①水 ②无机盐 ③核酸 ④糖类 ⑤脂类 ⑥蛋白质 ⑦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⑦ 8.构成我们大脑的主要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A.细胞膜

B .细胞壁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C .细胞核

D .细胞液

9.觅菜煮沸后水变成了红色。这种天然的色素主要来自叶肉细胞的

10.在载玻片上滴三种液体,甲是清水,乙是草履虫及培养液,丙是盐水,先将甲乙两滴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C .大鱼

D .鹰

B .右上方

4.同卵双胞胎是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在母体内的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两个胚胎。

沟通,观察后再将乙丙两滴沟通,前后所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反应依次是 A.大多先向甲移动,而后陆续向乙移动 B.大多留在乙,而后陆续向甲移动 C.留在乙,向丙移动 D.向甲移动,向丙移动

11.阴雨连绵的天气会使在灌浆期的小麦减产。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 B. 水分 12.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阳光

D. 昆虫

A.对土地的滥垦造成大量的土地荒芜

B.盲目增加放牧的牛羊数量,导致啃食牧草过度 C.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使森林退化 D.以上三项因素都有

13.在设计一组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A.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B.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14. 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被放大l00倍是指放大了标本的 A.长度及宽度 B .表面积 A.捕食

B .合作

C .像的面积 C .竞争 C .缺水

D .体积 D .互利 D .缺少空气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动物之间的( )的关系。 16.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使其更适应生存于何种环境? A. 缺阳光 B .缺氧 17.草履虫的呼吸是通过

A.伸缩泡进行的 B.细胞质进行的 C.收集管进行的 D.表膜进行的 18.在放大倍数为100倍的显微镜视野中,观察排列成直线的某种细胞,最多可看到10个。已知测得视野直径为1.2mm ,可算出该细胞的直径为 A.12mm

B .0.12mm

C .0.0012mm

D .0.012mm

19.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浓度比海水的浓度要高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说明了

A .海带细胞的细胞壁有吸附碘的功能

B.海带细胞的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质中 C.海带细胞的细胞质中能产生碘 D.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20.有5种细菌,需要分别放大100倍、200倍、300倍、400倍、500倍才能看清楚。有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有5X 、10X ,物镜有10X 、40X ,利用这台显微镜最多可以观察到几种细

菌?

A.2种

B . 3种

C . 4种

D . 5种

21.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中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 .乙先发芽

B .甲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 .都不发芽

22. 假如1颗花生果实里有3粒种子,那么这颗花生果实是由

A.1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来的 B.1个子房3个胚珠发育来的 C.3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来的 D.3个子房3个胚珠发育来的 23.在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A .蛋白质 A .草履虫 A .叶绿体

B .DNA B .水绵 B .线粒体

C .淀粉 C .衣藻 C .细胞膜

D .脂肪 D .变形虫 D .细胞核

24.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25.动物和植物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26.根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A .根冠、分生区的生长

B .伸长区、成熟区的生长 D .根冠、伸长区的生长

C .分生区不断分裂和伸长区迅速伸长

27. 植物和动物在下列生理活动方面相似的地方是:

A.都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B. 都能在制造有机物时放出氧气

C. 都能通过光合作用促进水的吸收 D. 都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28. 柳树的花是无被花,却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一事实说明了: A.大多数植物的花没有花被 B.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C.大多数植物的花只有花蕊 D. 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9. 我国“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

A. 调节气候 B. 防风固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C. 提供足够的木材 C.

30.图1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 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的两条曲线, 表示鲜重是哪一条曲线?其光合作用开始 于哪一点?

A. Y、M B. X、O C. Y、O D. X、R

31.用纸袋将某植物未完全开放的花套起来,不久纸袋内结出了果实。说明花的类型是 A.虫媒花

B. 风媒花

C. 单性花

D. 两性花

32.2003年,禽流感先后在欧洲数国和韩国肆虐,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养殖业发展;2004年春天,这种可怕的动物传染病又随着呼啸的北风席卷亚洲部分国家,造成上百万家禽染病死亡,12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有关禽流感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B.它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细胞是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这种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33.草履虫是单细胞的生物,从细胞结构上看,与植物细胞相同的是 A.具有伸缩泡、食物泡等结构 C.含有叶绿体 特点。下列与之无关的科技成果是 A.用草莓制成草莓酱 C.培育无籽西瓜

A .根冠 A .桃树 的是

A .为了获得蜂蜜 C .为了帮助西红柿传粉

B .为了观赏

D .为了获得大量的蜜蜂

B .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D .有利于光合作用

B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D .培育出重达1 kg/个的西红柿 C .伸长区 C .蚕豆

D .成熟区 D .松树

B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含有细胞壁

34.现代科学家利用许多新兴的生物技术对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使细胞获得许多新

35.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细胞有了明显分化,其内部开始出现导管的部位是

B .分生区 B .铁线蕨

36.下列何种植物是孢子植物?

37.小明春节回老家,看到叔叔种植的西红柿大棚里放养了许多蜜蜂。放养蜜蜂的主要目

3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适时松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主要原因

A .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 C .有利于根的蒸腾作用 长果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A .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 .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C .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D .减少环境中氧气的含量,减缓呼吸作用

40.一棵树茎高 3m,在距地面2m 处作一标记, 2年后这棵树长到5m 高,这时标记距地面应是

39.一般家庭是利用冰箱来储存水果和蔬菜的。利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冰箱能延

A.4m B .3m C .2m D .5m

胶南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生物试题

(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二、简答题(请在“[ ]”内填上所指示的代号,在“______”上写文字。除特殊注明

外,每小题1分,共34分)

1. 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请据图回答:

(1)假若A 、B 、C 代表生物发育过程的起始阶段,则A 细胞是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才能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

(2)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细胞这种变化的结果是形成了___________。

(3)F →G →H 过程的技术,在植物学上的叫做___________,该植株的产生与嫁接都属于___________繁殖。

(4)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种,其中人体的皮肤上皮属于___________组织。

2.选取有绿色叶片和白斑叶片的牵牛花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图中第Ⅰ、Ⅲ号叶片为绿色,第Ⅱ号叶片为白斑叶(叶子部分为绿色,部分为白色),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实验前,先将这株牵牛花放在黑暗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号装置内放入氢氧化碳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株牵牛花放在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子取下。

(4)将这三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里,叶片变成___________色,这时你能否区分叶片哪些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洗后,依次向这三片叶片滴加碘液。I 叶片中被黑纸片两面遮住的部分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没有遮住的部分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号叶片的绿色部分变蓝而白色部分不变蓝,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号叶片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叶片Ⅲ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下图回答:

(1)数一数这个食物网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

(2)如果哪种动物灭绝,将会导致狐的数量急剧下降?__________。这说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_________者。在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少的动物是______。 4.如图所示:剪取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新鲜月季枝条。取两只烧杯,A 内盛有蓝色水溶液,B 内盛有红色水溶液(有色物质对生命无害)。将月季枝条基部纵剖,分别插入两只烧杯的溶液中,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 (1)位于A 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呈___________色;位于B 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呈___________色。

(2)用放大镜观察枝条的横切面,可见变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_;若将枝条纵切,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观察,发现变红的结构是___________,该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几种植物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以上植物中,可产生种子来繁殖的是[___________],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是[___________]。

(2)以上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的是[___________]。 (3)A 类植物与E 类植物在主要特征方面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分析题(除特殊注明外,每小题1分,共26分)

1.根据下面的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了85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0.1千克。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树生长的物质除了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需从空气中吸收_________,通过_________作用合成自身的有机物。

(3)柳树吸收的水分中,绝大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这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科学家刚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胞核时,并不清楚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了弄清细胞核的功能,有人利用伞藻做了如下实验:

伞藻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如右图)其细胞核只位于假根中。甲种伞藻的帽呈伞形,乙种伞藻的帽呈菊花形。科学家先将甲、乙伞藻的帽都切除,然后将

乙伞藻的伞柄移植到甲伞藻的假根上(称

为丙),将甲伞藻的伞柄移植到乙伞藻的假根上(称为丁)。一段时间后,丙、丁伞藻都长出了新的帽,帽的形状如上图所示。

(1)伞藻是单细胞_________类植物,伞柄内主要是细胞的_________。

(2)如果控制性状的物质在细胞质中,那么丙会长出______________,丁会长出__________________。

(3)菊花形帽和伞形帽是一对相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是细胞核内的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右面的实验装置(一)、(二)。由漏斗向种子内加入少量水(对应图(三)中的a 点)后,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由线如右图(三)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曲线ab 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装置(一)内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cd 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曲线在d 点后处于水平状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推理:

(1)导致甲、乙两地甜瓜甜度不同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间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间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有影响吗?________,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给资料,你如何解释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相关内容

  • 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浙教版七年级上)
  • 期中检测题 本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成都)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为 B.温水的温度为 C.家用轿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D.成都二环高架路全长为 2.(2014·兰州)下列数据中最 ...

  • 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中一年级生物样题 友情提示:慎重思考 认真书写 规范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将每个小题的正确答案字母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题号下)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 电脑病毒 B. 珊瑚 C. 珊瑚虫 D. 智能机器人 2.含羞草在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了 ...

  • 六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 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立足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突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3.强调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客观讲述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和 ...

  • 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 第15 1. 3.人的心脏发达,增强心脏功能.饮酒对心脏和血管 有害. 4.通过观察心脏结构的实验,我们了解到心脏由4个腔构成,记忆口诀:上房下室心尖左: 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左右两侧的腔互不相通.在心脏的四个腔室中左心室.心脏壁主要由,能够收缩和舒张,,像泵一样能 ...

  • 八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试卷分析
  •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测试题1试卷分析 2016.9.12 一.试题分析: 这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大题组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 ...

  • 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魏娅琼 一.试卷结构及内容分析 (一)试卷命题分析 1.试题量方面:题量比较适宜,试卷共六大题.选择题18小题,填空题8小题,连线题5小题,识图作答题1小题,简答题1小题,资料分析题1小题,满分50分. 2.三维目标方面:①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全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均为课本中的 ...

  •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2010-2011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