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分析
2003.8.10
(申明:初学者,纯粹工作需要,无意侵犯他人版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各地在实践中普遍的做法是依据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重点发展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业和特色园区。波特在其国家和地方竞争优势的研究里,认为新理论必须超越比较优势层次,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竞争优势理论,重点探讨产业集群对培育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指出产业集群应在企业和政府经济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提出分析地方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本文拟就以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成都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对当地竞争优势的作用的具体分析,提出产业集群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一、产业集群和钻石模型的内涵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在分析产业集群在培育地方竞争优势的作用时,波特运用了钻石模型(图1)。
出现 当地需求能做 图1 当地竞争优势的来源
钻石模型认为形成地方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条件;二是需求条件;三是相关与支援性产业;四是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上述四个因素相互作用,每一个因素发挥的作用要看其他因素的表现,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限制整个产业进步与升级的潜力。在上述四个因素之外,政府和机会也会影响竞争优势。机会会打破原本的状态,提供新的竞争空间。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对上述四个因素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在钻石模型中,只有上述四个因素是基本的、核心的因
素毕竟,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政府的影响“固然可观”,但“政府本身并不能帮助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二、成都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的钻石模型实证分析
成都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是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区内浆洗街形成大型皮革鞋类交易市场,上千家全国各地的商家汇集于此,带动了成都地区特别是武侯区个体私营皮鞋业的发展,九十年代,因城市建设的需要,浆洗街的皮革市场向武侯区城郊全面转移,武侯区鞋业大发展更加迅猛。目前,全区制鞋企业500余家,年产鞋8000万双,年产值50亿元,占全区GDP 的30%以上(见图2) 。在制鞋业的带动下,皮革等鞋材销售、制鞋机械设备、物流运输、配套服务等行业得到一定发展,已基本形成皮鞋制造为主导的鞋业产业集群。
1980年
鞋业厂家(家)2000年皮鞋产量(10万双)2002年鞋业产值(亿)
图2 成都武侯区1980-2002年鞋业发展情况
(一)生产要素条件
生产要素条件是任何一个产业最上游的竞争条件,如 图一显示,生产要素条件包括有形资产、信息、法律体系、大学研究机构等企业赖以竞争的要件。波特认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条件是那些涉及持续与大量投资、以及专业化的部分。武侯区鞋业最有利的生产要素条件有两方面,一是有大量经验丰富技术好的制鞋工人,武侯区区内的浆洗街在清代就是著名的制革专业街,其后一百多年一直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区制鞋业皮革材料的重要供应基地,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二是有能将创新和升级加以整合的专业研究机构,区内的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有全国唯一的皮革化学与工程博士授权点、皮革化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皮革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皮革化学与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办有国内外发行的《皮革科学与工程》学术刊物,世界同类学科的高等院校,世界各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捷克) 的皮革、皮化、皮机、皮革制品著名公司(如Bayer 、BASF 等) 有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在国际皮革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武侯区制鞋业的悠久传统和极具创新和研发能力的专业机构很难通过交易或交流在其他地区重现。但正如波特指出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诸如天然资源、非技术工人等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正在逐步降低,四川本是农业大省,猪皮、牛皮、羊皮产量巨大,但武侯区鞋业90%以上的鞋材的却来自广州、温州等地。
(二)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是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波特指出,1、国内市场对某个产业环节的需求量不必然等于这个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企业的国内市场规模就算不大,照样可以进军国际市场,发展规模经济;2、全球化竞争不会减小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国内需求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它会刺激企业持续进行投资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市场的特质与组成,会影响企业如何察觉、解释与反应客户的需求;二是在特定产业区间或国内市场规模可观时,国内市场需求条件有助于建立竞争优势;三是精明而挑剔的客户会激励企业改善、创新、提升自我已进入更高级的市场区间。武侯区鞋业现年产鞋8000万双,其中女鞋产量占90%以上,全区80%以上的鞋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中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出口到欧美市场。另外,虽然女鞋大部分销往国外,但成都女士穿的大都仍是本地产的鞋,这些鞋不少还是贴着外地牌子兜了一圈又回到本地的。分析武侯区鞋业的需求条件,正好印证了波特的观点,如国内需求不必然等于产业竞争优势;由于成都自古以来是西部地区繁华的商业和消费城市,高品位的女性消费需求成为女鞋品质、工艺、款式不断改善和提高的重要动力。但从总体上看,武侯区鞋业的国内需求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特质方面,对厂商施加高标准的压力、提供需求变化信息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相关与支援性产业
形成竞争优势的第三个关键因素是相关和支援性产业的竞
争力。发展本地相关与支援性产业除了可以使应用元件、机械设备、技术支持等更容易取得外,还可以提供创新与升级的优势,这是一种基于密切工作关系的优势。
图3 成功的意大利鞋业产业相关产业
图3显示了全球驰名的意大利鞋业相关产业在竞争中的关联效果。武侯区鞋业所需的鞋类零件90%以上来自广州、温州,皮革制作机械基本来自台湾、意大利、温州、泉州等地,皮革处理本是传统的优势产业,现在也大不如前了,在设计服务方面,虽然有四川大学皮革系这样的专业机构,但仍然缺少有竞争力的设计服务机构,厂商基本还是依靠自己的研究设计力量。可以说,武侯区鞋业发展受益于相关与支援性产业程度,这对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是十分不利的。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企业是形成竞争优势的第四个因素。企业目标、战略和组织
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差异而不同,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要刺激竞争优势的持续力和创造力,最重要的是要看本地的竞争状态。在整个钻石模型的各点中,国内竞争被视为最重要的,因为它会强烈刺激其他的效果。武侯区直接从事制鞋的企业有500多家,产值在500万以上的企业20余家,注册商标200余个,年产些8000万双,规模经济已经达到,竞争十分激烈。正因为如此,企业不得不向外开拓国际市场,同时由于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已经接受了锻炼,武侯区鞋业厂家进军国外市场比较顺利。
三、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钻石模型已提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对上述四个因素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政府的作用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是最富争议性、也最模糊的问题,如何认识政府的角色,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计划经济影响较强,政府影响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波特认为,在产业集群的层面上,政府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使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更加顺畅。
图4 政府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
武侯区政府以及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政府在推动鞋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方面做的不错。
(一)在生产要素条件方面,政府积极推动四川大学皮革系和鞋业厂家之间的联系,四川大学皮革系的许多专家学者不仅是鞋业厂商的技术顾问,还积极参与制鞋技术的教学和培训。
(二)在需求条件方面,为提升和打造“中国西部鞋都”和“中国女鞋之都”的形象,政府特别鼓励产品进行升级和创新,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予以鼓励,包括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对获得省和国家级名牌产品给予重奖(最高奖励达60万元)等激励措施。目前,全区已有九家企业获得中国皮革工业协会颁发的真皮标志,有8家企业获得国家皮鞋检测中心颁发的优质产品称号。
(三)在相关与支援性产业方面,政府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一是支持举办中国成都国际制鞋材料及设备展览会(第五届) ,为当地鞋业厂家提供学习观摩、内部交流的良好机会;二是政府和企业一道推动成立成都武侯区皮革工业协会,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联系;三是鼓励外地厂商进入本地,全国驰名品牌辽宁“双星”就进驻该区;四是大力推动“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的建设,吸引国内外著名皮革鞋业厂商进入。
(四)在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方面,政府积极出面,组织外经贸、工商、税务等相关政府部门一道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武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赴温州、泉州、广州、上海等地招商引资。
四、进一步发展鞋业产业集群的建议
按照波特的看法,一个产业集群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成熟期,获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应该说,目前武侯区的鞋业产业集群基本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要获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一)大力发展相关与支援性产业。高度重视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一是鼓励建立或引进鞋材生产、皮革制作机械、皮革处理厂家,帮助制鞋厂家降低成本,促进制鞋厂家和供应商加强合作与交流,一方面供应商会协助企业企业认知新方法、新机会和新技术的运用,另一方面企业也会提供供应商新点子、新信息和市场视野;二是帮助企业设立研究开发中心,鼓励与四川大学皮革系进一步加强合作。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研究开发都投入了很大资金,但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同时由于缺少强有力的、互相竞争的研究机构,阻碍了企业产品升级和创新是个巨大的制约因素。
(二)改善生产要素条件。重点办好《中国西部鞋都》网站,加强企业和外界的信息交流,提高收集整理相关信息的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员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对鞋业知识的了解。充分发挥武侯区皮革工业协会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强分工协作,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改善需求条件
现在出口市场基本集中在俄罗斯、东亚、东南亚,要加强对欧美市场的开拓力度,刺激企业对产品升级和创新的持续投入,以维持市场占有率。同时,要重视国内需求,全力打造“成都造”品牌,利用成都女性消费者的挑剔改善产品的质量、款式、花色。
(四)改善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目前,大部分厂家管理模式、生产工艺流程比较落后,必须引进借鉴国际先进做法。
鞋都工业园区在引进企业时,要把握投资规模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标准,考察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避免在园区内形成低水平的竞争。同时,政府要尽可能鼓励企业开展竞争,尽量不要主动扶持几个重点企业,这不仅会挫伤其他企业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被扶持起来的企业具有垄断的性质,是排斥竞争的。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已成为武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武侯区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目前,各地都十分重视培育地方竞争力,但对如何培育地方竞争优势认识不一。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在对多国和地区产业和竞争力的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理论,尽管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他的研究对象多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毕竟为我们的政府、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综合发展的思路,也必将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11
成都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分析
2003.8.10
(申明:初学者,纯粹工作需要,无意侵犯他人版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各地在实践中普遍的做法是依据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重点发展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业和特色园区。波特在其国家和地方竞争优势的研究里,认为新理论必须超越比较优势层次,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竞争优势理论,重点探讨产业集群对培育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指出产业集群应在企业和政府经济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提出分析地方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本文拟就以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成都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对当地竞争优势的作用的具体分析,提出产业集群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一、产业集群和钻石模型的内涵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在分析产业集群在培育地方竞争优势的作用时,波特运用了钻石模型(图1)。
出现 当地需求能做 图1 当地竞争优势的来源
钻石模型认为形成地方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条件;二是需求条件;三是相关与支援性产业;四是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上述四个因素相互作用,每一个因素发挥的作用要看其他因素的表现,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限制整个产业进步与升级的潜力。在上述四个因素之外,政府和机会也会影响竞争优势。机会会打破原本的状态,提供新的竞争空间。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对上述四个因素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在钻石模型中,只有上述四个因素是基本的、核心的因
素毕竟,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政府的影响“固然可观”,但“政府本身并不能帮助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二、成都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的钻石模型实证分析
成都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是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区内浆洗街形成大型皮革鞋类交易市场,上千家全国各地的商家汇集于此,带动了成都地区特别是武侯区个体私营皮鞋业的发展,九十年代,因城市建设的需要,浆洗街的皮革市场向武侯区城郊全面转移,武侯区鞋业大发展更加迅猛。目前,全区制鞋企业500余家,年产鞋8000万双,年产值50亿元,占全区GDP 的30%以上(见图2) 。在制鞋业的带动下,皮革等鞋材销售、制鞋机械设备、物流运输、配套服务等行业得到一定发展,已基本形成皮鞋制造为主导的鞋业产业集群。
1980年
鞋业厂家(家)2000年皮鞋产量(10万双)2002年鞋业产值(亿)
图2 成都武侯区1980-2002年鞋业发展情况
(一)生产要素条件
生产要素条件是任何一个产业最上游的竞争条件,如 图一显示,生产要素条件包括有形资产、信息、法律体系、大学研究机构等企业赖以竞争的要件。波特认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条件是那些涉及持续与大量投资、以及专业化的部分。武侯区鞋业最有利的生产要素条件有两方面,一是有大量经验丰富技术好的制鞋工人,武侯区区内的浆洗街在清代就是著名的制革专业街,其后一百多年一直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区制鞋业皮革材料的重要供应基地,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二是有能将创新和升级加以整合的专业研究机构,区内的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有全国唯一的皮革化学与工程博士授权点、皮革化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皮革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皮革化学与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办有国内外发行的《皮革科学与工程》学术刊物,世界同类学科的高等院校,世界各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捷克) 的皮革、皮化、皮机、皮革制品著名公司(如Bayer 、BASF 等) 有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在国际皮革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武侯区制鞋业的悠久传统和极具创新和研发能力的专业机构很难通过交易或交流在其他地区重现。但正如波特指出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诸如天然资源、非技术工人等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正在逐步降低,四川本是农业大省,猪皮、牛皮、羊皮产量巨大,但武侯区鞋业90%以上的鞋材的却来自广州、温州等地。
(二)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是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波特指出,1、国内市场对某个产业环节的需求量不必然等于这个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企业的国内市场规模就算不大,照样可以进军国际市场,发展规模经济;2、全球化竞争不会减小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国内需求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它会刺激企业持续进行投资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市场的特质与组成,会影响企业如何察觉、解释与反应客户的需求;二是在特定产业区间或国内市场规模可观时,国内市场需求条件有助于建立竞争优势;三是精明而挑剔的客户会激励企业改善、创新、提升自我已进入更高级的市场区间。武侯区鞋业现年产鞋8000万双,其中女鞋产量占90%以上,全区80%以上的鞋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中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出口到欧美市场。另外,虽然女鞋大部分销往国外,但成都女士穿的大都仍是本地产的鞋,这些鞋不少还是贴着外地牌子兜了一圈又回到本地的。分析武侯区鞋业的需求条件,正好印证了波特的观点,如国内需求不必然等于产业竞争优势;由于成都自古以来是西部地区繁华的商业和消费城市,高品位的女性消费需求成为女鞋品质、工艺、款式不断改善和提高的重要动力。但从总体上看,武侯区鞋业的国内需求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特质方面,对厂商施加高标准的压力、提供需求变化信息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相关与支援性产业
形成竞争优势的第三个关键因素是相关和支援性产业的竞
争力。发展本地相关与支援性产业除了可以使应用元件、机械设备、技术支持等更容易取得外,还可以提供创新与升级的优势,这是一种基于密切工作关系的优势。
图3 成功的意大利鞋业产业相关产业
图3显示了全球驰名的意大利鞋业相关产业在竞争中的关联效果。武侯区鞋业所需的鞋类零件90%以上来自广州、温州,皮革制作机械基本来自台湾、意大利、温州、泉州等地,皮革处理本是传统的优势产业,现在也大不如前了,在设计服务方面,虽然有四川大学皮革系这样的专业机构,但仍然缺少有竞争力的设计服务机构,厂商基本还是依靠自己的研究设计力量。可以说,武侯区鞋业发展受益于相关与支援性产业程度,这对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是十分不利的。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企业是形成竞争优势的第四个因素。企业目标、战略和组织
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差异而不同,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要刺激竞争优势的持续力和创造力,最重要的是要看本地的竞争状态。在整个钻石模型的各点中,国内竞争被视为最重要的,因为它会强烈刺激其他的效果。武侯区直接从事制鞋的企业有500多家,产值在500万以上的企业20余家,注册商标200余个,年产些8000万双,规模经济已经达到,竞争十分激烈。正因为如此,企业不得不向外开拓国际市场,同时由于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已经接受了锻炼,武侯区鞋业厂家进军国外市场比较顺利。
三、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钻石模型已提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对上述四个因素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政府的作用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是最富争议性、也最模糊的问题,如何认识政府的角色,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计划经济影响较强,政府影响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波特认为,在产业集群的层面上,政府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使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更加顺畅。
图4 政府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
武侯区政府以及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政府在推动鞋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方面做的不错。
(一)在生产要素条件方面,政府积极推动四川大学皮革系和鞋业厂家之间的联系,四川大学皮革系的许多专家学者不仅是鞋业厂商的技术顾问,还积极参与制鞋技术的教学和培训。
(二)在需求条件方面,为提升和打造“中国西部鞋都”和“中国女鞋之都”的形象,政府特别鼓励产品进行升级和创新,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予以鼓励,包括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对获得省和国家级名牌产品给予重奖(最高奖励达60万元)等激励措施。目前,全区已有九家企业获得中国皮革工业协会颁发的真皮标志,有8家企业获得国家皮鞋检测中心颁发的优质产品称号。
(三)在相关与支援性产业方面,政府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一是支持举办中国成都国际制鞋材料及设备展览会(第五届) ,为当地鞋业厂家提供学习观摩、内部交流的良好机会;二是政府和企业一道推动成立成都武侯区皮革工业协会,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联系;三是鼓励外地厂商进入本地,全国驰名品牌辽宁“双星”就进驻该区;四是大力推动“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的建设,吸引国内外著名皮革鞋业厂商进入。
(四)在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方面,政府积极出面,组织外经贸、工商、税务等相关政府部门一道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武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赴温州、泉州、广州、上海等地招商引资。
四、进一步发展鞋业产业集群的建议
按照波特的看法,一个产业集群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成熟期,获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应该说,目前武侯区的鞋业产业集群基本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要获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一)大力发展相关与支援性产业。高度重视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一是鼓励建立或引进鞋材生产、皮革制作机械、皮革处理厂家,帮助制鞋厂家降低成本,促进制鞋厂家和供应商加强合作与交流,一方面供应商会协助企业企业认知新方法、新机会和新技术的运用,另一方面企业也会提供供应商新点子、新信息和市场视野;二是帮助企业设立研究开发中心,鼓励与四川大学皮革系进一步加强合作。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研究开发都投入了很大资金,但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同时由于缺少强有力的、互相竞争的研究机构,阻碍了企业产品升级和创新是个巨大的制约因素。
(二)改善生产要素条件。重点办好《中国西部鞋都》网站,加强企业和外界的信息交流,提高收集整理相关信息的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员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对鞋业知识的了解。充分发挥武侯区皮革工业协会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强分工协作,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改善需求条件
现在出口市场基本集中在俄罗斯、东亚、东南亚,要加强对欧美市场的开拓力度,刺激企业对产品升级和创新的持续投入,以维持市场占有率。同时,要重视国内需求,全力打造“成都造”品牌,利用成都女性消费者的挑剔改善产品的质量、款式、花色。
(四)改善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目前,大部分厂家管理模式、生产工艺流程比较落后,必须引进借鉴国际先进做法。
鞋都工业园区在引进企业时,要把握投资规模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标准,考察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避免在园区内形成低水平的竞争。同时,政府要尽可能鼓励企业开展竞争,尽量不要主动扶持几个重点企业,这不仅会挫伤其他企业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被扶持起来的企业具有垄断的性质,是排斥竞争的。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武侯区鞋业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已成为武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武侯区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目前,各地都十分重视培育地方竞争力,但对如何培育地方竞争优势认识不一。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在对多国和地区产业和竞争力的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理论,尽管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他的研究对象多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毕竟为我们的政府、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综合发展的思路,也必将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