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梯形的判定学案

§20.2 等腰梯形的判定学案

初二( )班 姓名: 学号: 2007年5月 日

学习目标: 1、由类比的学习方法,在猜想的基础上,论证学习等腰梯形的两个判定定理;

2、通过对几何证明题的逻辑分析,进一步深化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等腰梯形的两个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对几何证明问题的分析,对所学知识点的应用。

一 、知识回顾

1、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是梯形?

2、满足什么条件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

二、等腰梯形的判定

1、现在要说明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的理由有没有?

2、由梯形的定义,你能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一个等腰梯形吗?

3、一般的,图形的性质与图形的判定是互逆的,结合刚才的作图,你能通过等腰梯

形的性质,猜出等腰梯形还有哪些判定的方法吗?

三、师生共同学习:

证明: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

求证:

(尝试用多种方法)

证明:

四、学生尽可能独立解决:

证明: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五、跟踪练习:

A组

一、判断对错:

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2、如果一个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度数比为2:2:5:5,则这个四边形为等腰梯形。(

3、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直角梯形或等腰梯形。( )

二、如图是由六个全等的三角形围成的图形,其中共有

三、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在边AD上,AE=FD.

求证: 四边形EBCF是等腰梯形.

四、如图:梯形ABCD中,AD∥BC, ∠1=∠2.

求证: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五、如图:已知线段a、b、c,

求作: 等腰梯形ABCD,使AD∥BC,

且AB=c, BC=a, AC=b.

B组

1、如图:四边形ABCD中,AD

那么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吗? 为什么?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现要求添加一个条件,使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AD=BC除外)

以下是四名同学添加的条件:

学生甲:∠A=∠B。

学生乙:∠B+∠D=1800 。

学生丙:∠A=∠D。

学生丁:梯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 你认为哪些同学添加的条件符合要求?并说明理由。

3、 如图:E、F分别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上的点,且AE=DF.

求证: 四边形BCFE是等腰梯形.

C组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0,AD=18㎝,BC=21㎝,点M从A点开始沿AD向D点以 1㎝/s的速度移动,点N从C点开始沿CB边向点B以2㎝/s的速度移动,则:

(1) 几秒后四边形MNCD为平行四边形?

(2) 几秒后四边形ABNM为矩形?

(3) 几秒后四边形MNCD为等腰梯形?

你的学习体会: 几何学习应注意的几点:

1、 比较复杂的问题,能画出图形的尽可能的画出示意图;

2、 分析图形时尽可能使用标记作为“脚手架”,把已知条件与图形结合起来;

3、 所有的条件都要用一用,不清楚的条件就是重要的突破口;

4、 平时学习要善于归纳积累,每一个重要知识点要清楚“一步推证法”的规范书写;

5、 学习新课程的过程就是把书变厚的过程,复习的过程就是把书变薄的过程,不要吝啬

你的笔墨,注重细节,功到自然成!

§20.2 等腰梯形的判定学案

初二( )班 姓名: 学号: 2007年5月 日

学习目标: 1、由类比的学习方法,在猜想的基础上,论证学习等腰梯形的两个判定定理;

2、通过对几何证明题的逻辑分析,进一步深化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等腰梯形的两个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对几何证明问题的分析,对所学知识点的应用。

一 、知识回顾

1、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是梯形?

2、满足什么条件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

二、等腰梯形的判定

1、现在要说明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的理由有没有?

2、由梯形的定义,你能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一个等腰梯形吗?

3、一般的,图形的性质与图形的判定是互逆的,结合刚才的作图,你能通过等腰梯

形的性质,猜出等腰梯形还有哪些判定的方法吗?

三、师生共同学习:

证明: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

求证:

(尝试用多种方法)

证明:

四、学生尽可能独立解决:

证明: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五、跟踪练习:

A组

一、判断对错:

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2、如果一个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度数比为2:2:5:5,则这个四边形为等腰梯形。(

3、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直角梯形或等腰梯形。( )

二、如图是由六个全等的三角形围成的图形,其中共有

三、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在边AD上,AE=FD.

求证: 四边形EBCF是等腰梯形.

四、如图:梯形ABCD中,AD∥BC, ∠1=∠2.

求证: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五、如图:已知线段a、b、c,

求作: 等腰梯形ABCD,使AD∥BC,

且AB=c, BC=a, AC=b.

B组

1、如图:四边形ABCD中,AD

那么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吗? 为什么?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现要求添加一个条件,使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AD=BC除外)

以下是四名同学添加的条件:

学生甲:∠A=∠B。

学生乙:∠B+∠D=1800 。

学生丙:∠A=∠D。

学生丁:梯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 你认为哪些同学添加的条件符合要求?并说明理由。

3、 如图:E、F分别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上的点,且AE=DF.

求证: 四边形BCFE是等腰梯形.

C组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0,AD=18㎝,BC=21㎝,点M从A点开始沿AD向D点以 1㎝/s的速度移动,点N从C点开始沿CB边向点B以2㎝/s的速度移动,则:

(1) 几秒后四边形MNCD为平行四边形?

(2) 几秒后四边形ABNM为矩形?

(3) 几秒后四边形MNCD为等腰梯形?

你的学习体会: 几何学习应注意的几点:

1、 比较复杂的问题,能画出图形的尽可能的画出示意图;

2、 分析图形时尽可能使用标记作为“脚手架”,把已知条件与图形结合起来;

3、 所有的条件都要用一用,不清楚的条件就是重要的突破口;

4、 平时学习要善于归纳积累,每一个重要知识点要清楚“一步推证法”的规范书写;

5、 学习新课程的过程就是把书变厚的过程,复习的过程就是把书变薄的过程,不要吝啬

你的笔墨,注重细节,功到自然成!


相关内容

  • 20.5等腰梯形的判定1
  • 20.5 等腰梯形的判定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过程中,发展主动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意识. 3. 体会动手的乐趣,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及对成功的感受,培养自信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 重点难点: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

  • 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实验
  • 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知识梳理 1.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特殊梯形的定义: (1)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2)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 3.等腰梯形的性质: (1)从角看: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2)从边看: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3 ...

  • 等腰梯形的判定和中位线1
  • 1: ABCD 中,若 ,则 . 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还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其他判定定理吗? 2: 求证: (提示:延长BC 至E, 使CE=AD,连接 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DE ∥AB,DE=DC,∠A=1000 DE ) ABCD 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 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1.先 ...

  • 八年级(下)四边形测试题(一)及答案
  • 八年级四边形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D.一边上的两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若从① ...

  • 中心对称图形
  • 爱都(edu capital)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 教案内容: 第三章 中心对称图形(一) 一.平移 1.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性质 平移前后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旋转 1.定义 在 ...

  • 几何知识点
  • 几何知识点总结 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外角和等于360°.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的有关线段:三角形的高线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对边所 ...

  • 数学校本课程
  • 数学校本课程 励志阅读: 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 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 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 ...

  • 初中数学定理证明
  • 数学定理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雨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角 ...

  • 1912梯形的定义导学案
  • 课题:梯形(1)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编号:1912 审稿人: 1.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重点) 2.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判定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难点)  [自主学习方案]  温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