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公式

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用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或成本)=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1、计时工资分配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本期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各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该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2、按计件工资分配直接人工。计件工资下,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可根据产量和每件人工费率,分别产品进行汇总,计算出每种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1、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额÷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总量(不包括对辅助生产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量) 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成本=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车间、产品或部门的耗用量

2、交互分配法:采用这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应先根据各种辅助生产内部相互供应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分配率(单位成本),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实际成本(即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按对外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个益单位或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前的成本+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

制造费用的核算:

1、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总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2、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实际工资总额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3、 机器工时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运转总时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机器运转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4、 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总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

5、 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直接成本总额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直接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

6、 产成品产量比例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7、年度计划分配率: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

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或: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的方法

1、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2、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

品。

3、 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

料成本在生产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4、 约当产量比例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将产

品应负担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5、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的全部成本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

末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成本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成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6、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

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

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1、 售价法:联合成本是按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比例法进行分配的。

2、 实物数量法。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单位数量(或重量)成本=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总重量)

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

1、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步骤、大

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2、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

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也可以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3、 分步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各步半成品

和最后产成品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一、产品生产成本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

二、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

1、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它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差异。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

量对比。

2、构成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全部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可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是否合理。

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100%

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

4、 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是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可以反映企业经济效益

的好坏。

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

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

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存货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的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则登记在借方;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则登记在贷方。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

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 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或者: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存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

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利润分配:

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 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坏账准备: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或: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余额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七、完工百分比法劳务收入及费用公式:

1、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

2、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用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或成本)=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1、计时工资分配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本期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各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该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2、按计件工资分配直接人工。计件工资下,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可根据产量和每件人工费率,分别产品进行汇总,计算出每种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1、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额÷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总量(不包括对辅助生产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量) 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成本=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车间、产品或部门的耗用量

2、交互分配法:采用这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应先根据各种辅助生产内部相互供应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分配率(单位成本),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实际成本(即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按对外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个益单位或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前的成本+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

制造费用的核算:

1、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总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2、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实际工资总额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3、 机器工时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运转总时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机器运转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4、 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总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

5、 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直接成本总额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直接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

6、 产成品产量比例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7、年度计划分配率: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

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或: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的方法

1、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2、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

品。

3、 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

料成本在生产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4、 约当产量比例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将产

品应负担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5、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的全部成本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

末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成本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成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6、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

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

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1、 售价法:联合成本是按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比例法进行分配的。

2、 实物数量法。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单位数量(或重量)成本=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总重量)

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

1、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步骤、大

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2、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

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也可以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3、 分步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各步半成品

和最后产成品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一、产品生产成本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

二、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

1、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它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差异。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

量对比。

2、构成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全部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可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是否合理。

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100%

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

4、 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是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可以反映企业经济效益

的好坏。

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

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

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存货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的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则登记在借方;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则登记在贷方。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

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 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或者: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存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

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利润分配:

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 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坏账准备: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或: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余额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七、完工百分比法劳务收入及费用公式:

1、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

2、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


相关内容

  •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 第一节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一.电算化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共同特征 1.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 2.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要求严格: 3.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性.可校验性要求高: 4.数据加工处理方法要求严格: 5.同其他子系统联系紧密. 二.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数据处理的不同点. ...

  • 分步骤用Excel进行财务分析
  • 目前,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多数都是利用手工计算财务指标,其计算工作量较大.另外,企业都是按照上级要求计算财务指标,企业很少自行设计,因而很难更全面更系统地进行财务分析,难以充分发挥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种情况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在其会计软件中可能有一些财务分析指标.但这些 ...

  • 会计电算化题库1_库答案(1)
  • 电算化 (第一套)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会计软件初始化内容的是(? D? ).A.设置会计科目?? B.设置辅助核算项目?? C.录入科目期初余额? D.修改操作员密码2.会计软件运行所需要的硬件环境是指(? A? ).A.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硬件环境? B.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操 ...

  • 记账公式与会计分录
  • 记账公式与会计分录 记账公式是会计对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其等量关系做出账务处理的基本公式.记账公式在一定前提下与数学物理公式一样(如借-=贷-)具有一般意义,它是会计分录的理论和实务处理的依据(如<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对会计科目和主 ...

  • 答案-作业题-第7章 会计报表子系统
  • 一.填空题 1. 会计报表子系统一般要在各个子系统的 (同期核算工作完成)之后运行. 2. 根据报表反映的内容.性质,可分为(财务状况报表).(经营成果报表)和(成本费用报表). 3. 按服务对象,会计报表可分为(外部报表 )和(内部报表). 4. 按编制单位,会计报表可分为( 单位报表).(汇总报 ...

  • 剩余资产税收与会计处理
  • 一.分回剩余资产税法与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其中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当分得的部分,应当确认为股息所得: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

  • 带息应收票据利息计算及相关会计处理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带息应收票据利息计算及相关会计处理 李峰 (471023)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应收票据按是否计息分为带息的商业汇票和不带息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其实质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被视为短期金融资产.是一种短期债权, 一 ...

  • 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浅析
  •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所得税>取消了应付税款法,明确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标志着所得税会计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但因其涉及概念和公式众多,且难以区分和记忆,学习具有难度.本文拟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中繁杂的计算公式进行整理与推导,并对公式中的名词进行解释,提出简便的计算与记忆 ...

  • 第四章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 第四章 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一单选题 1.(C )工作不属于账务处理的内容. A设置账户B填制凭证C财产清查D登记账薄 2.与其它子系统比较,账务处理子系统具有(D )特点. A规范性强B综合性强C一致性好D三者都是 3.与手工会计比较,在电算化会计核算流程中,凭证审核更主要是检查手工编制的记账 ...

  • 计算机会计理论与实务
  • <计算机会计理论与实务>201001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考核方式介绍 一. 考核形式:闭卷,满分100分 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 试卷结构: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应用实践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 单项选择题为10小题,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