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话题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热点问题。
1、县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力度;
2、对罗田教育发展现状评价;
3、学校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就近入学);
4、县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是否基本均衡;
5、县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队伍是否基本均衡;
6、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是否存在;
7、学生课业负担是否繁重;
8、学校是否按规定政策收费;
9、关爱困难学生情况(包括留守子女);
10、学校管理水平。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政策要求
《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规划发展纲要》和《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都有明确要求。
1、发展目标:在县域内基本实现“五化”,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质量优质化。
2、工作任务:一是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二是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现学校之间师资水平的基本均衡;三是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四是实施关爱工程,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五是实施规范管理工程,建立教育规范管理机制。
3、政策要求:一是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
中小学教师待遇;三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1、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领导重视教育工作。形成尊师重教氛围,教师节、助残日、高考结束后,县“四大家”领导、乡村干部亲自慰问教师,对贫困生和高考状元进行捐款。
二是科学谋划罗田教育发展。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大别山最具特色的生态经济示范县”建设的同时,明确提出争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示范县”的奋斗目标。
三是保证教育优先发展。财政教育支出逐年增长。
四是强化领导责任。县“四大家”领导和乡镇干部都蹲点联系学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五是部门齐心协力。财政、规划、住建、土地、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积极帮助教育解决实际问题,支持学校发展。
2、学校布局趋于合理。我县学校布局调整趋于合理,保证教育资源的最大利用化,方便了群众子女入学。
3、办学条件极大改善。2011—2013年,县教育局争取国家项目工程106个,投入资金2.2亿元。去秋今春,全县又新建和改造楼房24栋、标准化食堂60个、标准化厕所57个,连续四年累计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建设和改造运动场16个,硬化了道路、绿化了校园,装备了教育设施。今年,县实验小学、特殊学校、三里畈小学、匡河小学、县思源学校、栗子坳小学整体搬迁,改变了我县过去城区办学条件不如乡村学校的局面。
我县办学条件综合水平在黄冈,乃至全省名列前茅。全省项目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4、师资队伍逐步优化。
一是补充新教师。通过择优引进免费师范生,择录中师生和公开招考,补充教师389人,解决我县教师老龄化问题。
二是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和校本培训,提高了教师水平。
三是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坚持培养名师,树立师德标兵,加强师德修养,有效地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县特殊学校教师贺俊丽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评选为“特别关注教师”。
5、关爱工程有序实施。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和特殊学校学生保障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同时扎实开展“留守儿童户户到”爱心家访活动,让每个学生沐浴关爱的阳光。
6、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县教育局切实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课余比活动、课外访万家”活动,创新教育质量考核机制,扎实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年度考核,提高教育质量。高考成绩逐年提升,今年600分以上人数首次超过了周边县市。
7、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全县教育系统不断加大教育创新力度,努力拓宽内涵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校园、生态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快乐校园,营造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于去年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并受到评估组的充分肯定。今年黄石市、十堰市借鉴了我县的经验做法,蕲春、英山、麻城、红安、团风、武穴等县市来我县参观学习。
教育热点话题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热点问题。
1、县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力度;
2、对罗田教育发展现状评价;
3、学校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就近入学);
4、县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是否基本均衡;
5、县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队伍是否基本均衡;
6、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是否存在;
7、学生课业负担是否繁重;
8、学校是否按规定政策收费;
9、关爱困难学生情况(包括留守子女);
10、学校管理水平。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政策要求
《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规划发展纲要》和《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都有明确要求。
1、发展目标:在县域内基本实现“五化”,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质量优质化。
2、工作任务:一是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二是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现学校之间师资水平的基本均衡;三是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四是实施关爱工程,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五是实施规范管理工程,建立教育规范管理机制。
3、政策要求:一是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
中小学教师待遇;三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1、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领导重视教育工作。形成尊师重教氛围,教师节、助残日、高考结束后,县“四大家”领导、乡村干部亲自慰问教师,对贫困生和高考状元进行捐款。
二是科学谋划罗田教育发展。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大别山最具特色的生态经济示范县”建设的同时,明确提出争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示范县”的奋斗目标。
三是保证教育优先发展。财政教育支出逐年增长。
四是强化领导责任。县“四大家”领导和乡镇干部都蹲点联系学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五是部门齐心协力。财政、规划、住建、土地、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积极帮助教育解决实际问题,支持学校发展。
2、学校布局趋于合理。我县学校布局调整趋于合理,保证教育资源的最大利用化,方便了群众子女入学。
3、办学条件极大改善。2011—2013年,县教育局争取国家项目工程106个,投入资金2.2亿元。去秋今春,全县又新建和改造楼房24栋、标准化食堂60个、标准化厕所57个,连续四年累计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建设和改造运动场16个,硬化了道路、绿化了校园,装备了教育设施。今年,县实验小学、特殊学校、三里畈小学、匡河小学、县思源学校、栗子坳小学整体搬迁,改变了我县过去城区办学条件不如乡村学校的局面。
我县办学条件综合水平在黄冈,乃至全省名列前茅。全省项目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4、师资队伍逐步优化。
一是补充新教师。通过择优引进免费师范生,择录中师生和公开招考,补充教师389人,解决我县教师老龄化问题。
二是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和校本培训,提高了教师水平。
三是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坚持培养名师,树立师德标兵,加强师德修养,有效地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县特殊学校教师贺俊丽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评选为“特别关注教师”。
5、关爱工程有序实施。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和特殊学校学生保障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同时扎实开展“留守儿童户户到”爱心家访活动,让每个学生沐浴关爱的阳光。
6、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县教育局切实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课余比活动、课外访万家”活动,创新教育质量考核机制,扎实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年度考核,提高教育质量。高考成绩逐年提升,今年600分以上人数首次超过了周边县市。
7、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全县教育系统不断加大教育创新力度,努力拓宽内涵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校园、生态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快乐校园,营造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于去年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并受到评估组的充分肯定。今年黄石市、十堰市借鉴了我县的经验做法,蕲春、英山、麻城、红安、团风、武穴等县市来我县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