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副部长践行严以修身就是要把牢思想行
动“总开关”发言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是领导干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原则、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严以修身位列“三严三实”之首,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前提、基础和核心。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践行严以修身,就是要把牢思想行动的“总开关”。
一、践行严以修身,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为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践行严以修身,要着力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人品与官德的问题。人品是官德的基础,官德是人品的反映。每个领导干部要注重树人品、修官德。要实现人品与官德的统一,必须有良好的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有的同志之所以威信不高,人气不旺,往往是因为表里不一,重言轻行,缺乏人格力量。领导干部应该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自己的党性、人品、官德树起一面镜子,时刻“自问”不足和偏差。
二要解决好正人与正己的问题。“正人者先正己,律人者先自律。”领导干部一身正气、严于律己,说话就硬气、群众就服气。一个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威信要高,乱唱高调不行,以权谋私更不行。要做到对上对下一样的负责,对内对外一样的要求,对己对人一样的标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以“声”作则,更
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三要解决好求名与求实的问题。求真务实抓工作,必须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做到“基层第一、群众至上”,不能只求上级满意,不顾当地实际,让群众失望,使基层受累;必须处理好眼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着眼于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克服急功近利行为,为可持续发展蓄足后劲,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二、践行严以修身,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大事与小事的关系。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手中多少都掌握一定的权力,每天都要面对考验和诱惑,稍有不慎,就会被一些小事所迷惑。要以严格的党性标准要求自己,以自己肩负的重要责任鞭策自己,不断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管住自己的小节,只有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才能有效地在思想上真正筑牢一座预防职务犯罪的“钢铁长城”。
二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犯罪,往往是怀着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良好的政治态度、组织纪律、精神风貌来展示共产党人应有的官德、人品、党性,反而认为别人都是这样的,我一个人也无法改变,具有“法不责众”等不健康心态。作为领导干部应从严要求自己、认真把握好自己的每一步,对事物要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要明白自己是党员中的一员,只有每个党员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才能维护党的威信。
三要处理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要及时驱除自己不健康的意念,主动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提高认识,趋利避害,从端正个人的爱好兴趣做起,从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做起,从正确使用有限的权力做起,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要自觉做到控制官欲,不跑官要官;自觉管好权欲,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自觉管住财欲,不贪财馋财,不要不义之财。 四要处理好任职与尽职的关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负责精神,更要有把这种精神转化为立足本职、勤奋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事上。要把心思用在尽好职、用好权上,要识大体、顾大局,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振兴事业上,树立为大家办实事、谋利益的思想,为党的事业、单位的发展尽义务作奉献的思想,抛弃私心杂念,不为名利所累。
三、践行严以修身,要找准锤炼党性的“六条途径”
每一个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的官德。具体而言,必须做到“六慎”:
一要慎初,谨防心存侥幸。对待任何事,从一开始就要谨慎,谨防第一次“湿鞋”,谨防第一次诱惑,自觉筑起抵御腐化的堤坝。一位领导干部曾说过:“加强官德修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的关口,就是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面前立于不败之地。”人一旦沾上了腐败,就像染上了毒瘾,就很难“金盆洗手”,全身而退,只能越陷越深。因此,领导
干部一定要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住第一次,千万不可走错第一步。
二要慎微,谨防小恶积大。在小节上处处保持谨惕,铭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不为恶小,防微杜渐。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一点拿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充其量只是小节问题,无伤大雅。由于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错觉,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于是,今天贪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占一点,“温水煮青蛙”,越陷越深,最后难以自拔。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
三要慎独,谨防权力失控。“君子慎其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慎独,是拒腐防变、提高“免疫力”的良药。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老是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为之事,非栽跟斗不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四要慎言,谨防口无遮拦。有一些党员干部口无遮拦,讲话不注意影响。有的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对上级党委的决策及工作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滥发议论;有的道听途说,传播小道消息,把社会上某些妄加猜测的东西和互联网上所谓的“内
部消息”及“顺口溜”当作谈资说料,添油加醋地传播等等。这种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败坏了党的形象。每一个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切实增强党的意识,谨言慎行,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要慎友,谨防被拉下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方面不能不慎之又慎。因为有些“朋友”就是瞄着你手中的权力而来的,千方百计和你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因此,一定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要纯洁交友动机,从工作出发,从事业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德会友,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要警惕个别人的“感情投资”和形形色色的“公关”,对那些别有用心的“朋友”不能“心太软”,应该当断则断,更不能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不干正当之事。
六要慎终,谨防晚节不保。人生之路,行百里,半九十。一些领导干部面临离任之时,不是重晚节而是重晚利,置党纪国法和各项制度于不顾,拼命敛财。一步不慎,往往会前功尽弃。要做到善始善终,必须克服种种不良心理。不要自以为手段高明,无人知晓;或自恃“德高望重”,无人猜疑;或抱着“冒险一次,享受终生”的念头,不惜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身家性命为赌注,到头来,伸手必被捉,贪婪之心吞噬了自己的灵魂,赔进了自己的晚节。
组织部副部长践行严以修身就是要把牢思想行
动“总开关”发言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是领导干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原则、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严以修身位列“三严三实”之首,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前提、基础和核心。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践行严以修身,就是要把牢思想行动的“总开关”。
一、践行严以修身,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为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践行严以修身,要着力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人品与官德的问题。人品是官德的基础,官德是人品的反映。每个领导干部要注重树人品、修官德。要实现人品与官德的统一,必须有良好的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有的同志之所以威信不高,人气不旺,往往是因为表里不一,重言轻行,缺乏人格力量。领导干部应该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自己的党性、人品、官德树起一面镜子,时刻“自问”不足和偏差。
二要解决好正人与正己的问题。“正人者先正己,律人者先自律。”领导干部一身正气、严于律己,说话就硬气、群众就服气。一个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威信要高,乱唱高调不行,以权谋私更不行。要做到对上对下一样的负责,对内对外一样的要求,对己对人一样的标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以“声”作则,更
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三要解决好求名与求实的问题。求真务实抓工作,必须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做到“基层第一、群众至上”,不能只求上级满意,不顾当地实际,让群众失望,使基层受累;必须处理好眼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着眼于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克服急功近利行为,为可持续发展蓄足后劲,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二、践行严以修身,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大事与小事的关系。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手中多少都掌握一定的权力,每天都要面对考验和诱惑,稍有不慎,就会被一些小事所迷惑。要以严格的党性标准要求自己,以自己肩负的重要责任鞭策自己,不断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管住自己的小节,只有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才能有效地在思想上真正筑牢一座预防职务犯罪的“钢铁长城”。
二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犯罪,往往是怀着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良好的政治态度、组织纪律、精神风貌来展示共产党人应有的官德、人品、党性,反而认为别人都是这样的,我一个人也无法改变,具有“法不责众”等不健康心态。作为领导干部应从严要求自己、认真把握好自己的每一步,对事物要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要明白自己是党员中的一员,只有每个党员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才能维护党的威信。
三要处理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要及时驱除自己不健康的意念,主动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提高认识,趋利避害,从端正个人的爱好兴趣做起,从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做起,从正确使用有限的权力做起,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要自觉做到控制官欲,不跑官要官;自觉管好权欲,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自觉管住财欲,不贪财馋财,不要不义之财。 四要处理好任职与尽职的关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负责精神,更要有把这种精神转化为立足本职、勤奋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事上。要把心思用在尽好职、用好权上,要识大体、顾大局,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振兴事业上,树立为大家办实事、谋利益的思想,为党的事业、单位的发展尽义务作奉献的思想,抛弃私心杂念,不为名利所累。
三、践行严以修身,要找准锤炼党性的“六条途径”
每一个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的官德。具体而言,必须做到“六慎”:
一要慎初,谨防心存侥幸。对待任何事,从一开始就要谨慎,谨防第一次“湿鞋”,谨防第一次诱惑,自觉筑起抵御腐化的堤坝。一位领导干部曾说过:“加强官德修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的关口,就是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面前立于不败之地。”人一旦沾上了腐败,就像染上了毒瘾,就很难“金盆洗手”,全身而退,只能越陷越深。因此,领导
干部一定要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住第一次,千万不可走错第一步。
二要慎微,谨防小恶积大。在小节上处处保持谨惕,铭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不为恶小,防微杜渐。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一点拿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充其量只是小节问题,无伤大雅。由于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错觉,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于是,今天贪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占一点,“温水煮青蛙”,越陷越深,最后难以自拔。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
三要慎独,谨防权力失控。“君子慎其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慎独,是拒腐防变、提高“免疫力”的良药。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老是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为之事,非栽跟斗不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四要慎言,谨防口无遮拦。有一些党员干部口无遮拦,讲话不注意影响。有的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对上级党委的决策及工作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滥发议论;有的道听途说,传播小道消息,把社会上某些妄加猜测的东西和互联网上所谓的“内
部消息”及“顺口溜”当作谈资说料,添油加醋地传播等等。这种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败坏了党的形象。每一个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切实增强党的意识,谨言慎行,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要慎友,谨防被拉下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方面不能不慎之又慎。因为有些“朋友”就是瞄着你手中的权力而来的,千方百计和你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因此,一定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要纯洁交友动机,从工作出发,从事业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德会友,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要警惕个别人的“感情投资”和形形色色的“公关”,对那些别有用心的“朋友”不能“心太软”,应该当断则断,更不能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不干正当之事。
六要慎终,谨防晚节不保。人生之路,行百里,半九十。一些领导干部面临离任之时,不是重晚节而是重晚利,置党纪国法和各项制度于不顾,拼命敛财。一步不慎,往往会前功尽弃。要做到善始善终,必须克服种种不良心理。不要自以为手段高明,无人知晓;或自恃“德高望重”,无人猜疑;或抱着“冒险一次,享受终生”的念头,不惜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身家性命为赌注,到头来,伸手必被捉,贪婪之心吞噬了自己的灵魂,赔进了自己的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