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经济建设试卷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单元测试卷

制卷:崔怀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8题 共56分)

1.2012年将至耳顺之年(57岁)的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演说时曾回忆童年:那时我就四五岁,已经可以帮家里干活了,记得那次用小木桶到村里食堂打全家人的早饭——菜粥。力气还是小啊,不小心摔倒了,„„泼掉的只是汤水,米和菜还在桶底沉着呢。莫言为我们描述的童年往事折射出( ) A. 建国初年国民经济的萧条状况 B. 三大改造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C. 人民公社运动的消极影响 D. 文革期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这一学者的观点评价下列历史事件,相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B .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978-1988年,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B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 .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当时农村生产力

4.1953年3月16日,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

央认识到( )

A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B .农业生产要走合作化道路

C .只有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5.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 .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6.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C .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 D .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

7.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想中,农业地位明显上升,原先作为基础和重点的工业化被排在农业现代化之后而居第二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化的进程遭受严重挫折 B .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

C .正确认识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D .接受了苏联失误的教训

8.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 )

A .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科学性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 .“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 9.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这在根本上取决于(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 .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10.1956年某县人均分配口粮401.6斤,现金42.85元,1963年人均分配口粮85.6斤,现金13.15元。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生活资料 B .生产出现大倒退,经济水平下滑

C .人口生育高峰造成人口急剧膨胀 D .“大锅饭”浪费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财物 11.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该打油诗流传的背景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 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

C .“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 D .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

12. 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应是( )

A. 坚持体制改革,积极对外开放 B .快速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发展 D .依据国情,坚持方向,特色发展

13.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八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 .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C .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D .从根本上克服了贫富差异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

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 .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下放权力的原则

C .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 .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15.1978年,《光明日报》理论部马沛文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的价值不在学术方面,而在政治方面。”这种说法说明其实际意义是( ) A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思想精髓 B .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C .展示真理,为否定毛泽东思想做准备 D .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16.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谈及经济体制改革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

A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C .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D .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17.1983年(中国) 政府推出了“以税代利”政策。大中型企业要将其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材料中的举措推动了( ) A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B .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C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 D .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18.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的签订反映了( )

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 ③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④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首钢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C .中央财政的支持 D.首钢领导的英明决策 20.1984年,中共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 .把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 .规范发展模式,提高发展速度

C .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管理方式 D .为形成对外开放格局作物质上的准备

21.国家机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22.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这说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B .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已经改变 C .农业发展需要更新经营方式 D .农民会因此失去土地承包权

23.2005年《人民日报》报道:2004年,深圳每平方千米土地产生了1.75亿元的GDP 和6 000万元的税收,名列全国大中城市之首;2005年上半年,深圳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每万元GDP 的耗水量下降了13%,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材料不能体现出( )

A .深圳的发展不仅有速度还有质量

B .深圳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低能耗、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C .深圳用具体的实践有力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

D .深圳成为国内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24.下列表格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逐渐上升

B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 .我国初级产品生产过剩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5.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的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

①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长期落后②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③我国进行这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④西方国家放弃了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 2014年被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在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77次提及改革。下列对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 )

A. 推行“以工代赈” B.注重发挥市场的调配作用 C .首先从农村开始调整 D.重视制度的创新

27. 1975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467亿元,比1974年增长11.9%。国防科技取得了“三星高照”的优异成绩(指1975年下半年连续成功地发射了包括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内的三颗人造卫星)。财政收入815.6亿元,比1974年增长32.5亿元。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 党内“左”倾错误已经渗入经济领域 B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C .“文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 D.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促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28.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重工业的原因。(4分)

的重大举措。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区域 之间的对外开放水平还不够平衡,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 于改善这一状况,有利于我国扩大向西开放,扩大沿边 和内陆开放,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 格局,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下面对于对外开放格局认 识正确的是 ( )

A. 是指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城市开发区再 至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B. 这种格局的形成是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国家政策影材料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响的结果

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C .中国内地开放带的形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前沿地带

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 D.中国经济国际化、经济持续增长将有力地带动世界经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济的整体繁荣 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

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答题卷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策姓名: 得分:

略、方式和步骤。(4分) 请务必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材料三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29.(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造„„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这些实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要求我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胡绳《中国共产党业的基本建设„„ 苏联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今的七十年》

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现代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3)材料三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主要表现是什是根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么?有何特点及影响?(5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优先发展

材料四 现在铁路事故惊人,„„这中间有许多是责任事故,包括机车车辆维修方面的责任事故。„„这说明没有章程了,也没有纪律了。所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恢复和健全,组织性纪律性一定要加强。

——邓小平《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4)材料四中国民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全面整顿的实质如何?(2分)

30.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现在有些干部,„„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农村包产到户的看法及主张如何?(3分)

材料二 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2)据材料二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对生产所有制形式及产品分配形式有无改变?(2分)

材料三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3)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35年来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表明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什么?(4分)

材料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1984年2月24日) (4)材料四说明经济特区“特”的本质含义是什么?(3分) 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收入生产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

材料二 五年内(1953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间钢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材料三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 %。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2分)

(2)根据材料三,归纳2013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分析材料三与材料二所形成的经济体制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32. (9分)习近平指出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起鸦片战争,人们不能不想到林则徐。他是中国近代高举爱国旗帜的第一人,也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不仅如此,他最先把学习西方同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同保卫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则徐还应该是近代中国主张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材料二 1918年,列宁设想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他指出:“不怕租出格罗兹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上海市的一项正在推进发展的自由贸易区项目。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1)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主张对外开放,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2分)

(2)归纳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不同点。 (3分)

(3)从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到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上海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上海对外开放喜获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中国的经济。(3分)

31 (1)材料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为材料二有计划的社会(2分) 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2) 经济运行状况:2013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2分)材料二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材料三的市场经济体

制的转变。(2分)

32、

(1)、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基础差,底子

(1)材料一是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来维护地

薄,发展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

主阶级的统治;材料二是利用西方技术来发展社会主义

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

经济。(2分)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借鉴苏联的工业化经验。(4分)

(2)相同之处:都利用商品、市场和贸易关系,发展社会

(2)策略:利用、限制、改造。方式:国家资本主义。

主义经济。(1分)不同点:列宁采取了租让制的形式,

步聚: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

上海自由贸易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更高。 (2分)

公私合营。(4分)

(3)①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

(3)反映了人民公社化的错误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料所有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②中国共产

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所有制形式的主要特点是“一大

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中国

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分配方式的特

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

点是“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影响:

领导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出的奋斗努力。

人民公社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破坏

(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了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国

民经济三年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5分)

(4)邓小平认为当时铁路运输瘫痪,管理混乱,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说明了邓小平将国民经济命脉的铁路运输,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全面整顿的实质就是系统纠正“文革”错误。(4分) 30

(1)邓小平对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给予积极的肯定,认为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主张各级干部积极解放思想,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3分)

(2)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没有改变,只是在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上有所变化。(2分) (3)僵化的模式造成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4分) (4)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单元测试卷

制卷:崔怀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8题 共56分)

1.2012年将至耳顺之年(57岁)的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演说时曾回忆童年:那时我就四五岁,已经可以帮家里干活了,记得那次用小木桶到村里食堂打全家人的早饭——菜粥。力气还是小啊,不小心摔倒了,„„泼掉的只是汤水,米和菜还在桶底沉着呢。莫言为我们描述的童年往事折射出( ) A. 建国初年国民经济的萧条状况 B. 三大改造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C. 人民公社运动的消极影响 D. 文革期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这一学者的观点评价下列历史事件,相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B .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978-1988年,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B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 .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当时农村生产力

4.1953年3月16日,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

央认识到( )

A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B .农业生产要走合作化道路

C .只有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5.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 .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6.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C .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 D .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

7.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想中,农业地位明显上升,原先作为基础和重点的工业化被排在农业现代化之后而居第二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化的进程遭受严重挫折 B .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

C .正确认识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D .接受了苏联失误的教训

8.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 )

A .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科学性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 .“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 9.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这在根本上取决于(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 .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10.1956年某县人均分配口粮401.6斤,现金42.85元,1963年人均分配口粮85.6斤,现金13.15元。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生活资料 B .生产出现大倒退,经济水平下滑

C .人口生育高峰造成人口急剧膨胀 D .“大锅饭”浪费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财物 11.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该打油诗流传的背景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 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

C .“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 D .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

12. 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应是( )

A. 坚持体制改革,积极对外开放 B .快速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发展 D .依据国情,坚持方向,特色发展

13.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八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 .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C .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D .从根本上克服了贫富差异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

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 .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下放权力的原则

C .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 .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15.1978年,《光明日报》理论部马沛文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的价值不在学术方面,而在政治方面。”这种说法说明其实际意义是( ) A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思想精髓 B .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C .展示真理,为否定毛泽东思想做准备 D .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16.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谈及经济体制改革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

A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C .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D .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17.1983年(中国) 政府推出了“以税代利”政策。大中型企业要将其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材料中的举措推动了( ) A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B .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C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 D .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18.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的签订反映了( )

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 ③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④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首钢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C .中央财政的支持 D.首钢领导的英明决策 20.1984年,中共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 .把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 .规范发展模式,提高发展速度

C .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管理方式 D .为形成对外开放格局作物质上的准备

21.国家机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22.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这说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B .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已经改变 C .农业发展需要更新经营方式 D .农民会因此失去土地承包权

23.2005年《人民日报》报道:2004年,深圳每平方千米土地产生了1.75亿元的GDP 和6 000万元的税收,名列全国大中城市之首;2005年上半年,深圳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每万元GDP 的耗水量下降了13%,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材料不能体现出( )

A .深圳的发展不仅有速度还有质量

B .深圳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低能耗、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C .深圳用具体的实践有力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

D .深圳成为国内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24.下列表格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逐渐上升

B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 .我国初级产品生产过剩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5.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的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

①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长期落后②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③我国进行这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④西方国家放弃了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 2014年被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在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77次提及改革。下列对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 )

A. 推行“以工代赈” B.注重发挥市场的调配作用 C .首先从农村开始调整 D.重视制度的创新

27. 1975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467亿元,比1974年增长11.9%。国防科技取得了“三星高照”的优异成绩(指1975年下半年连续成功地发射了包括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内的三颗人造卫星)。财政收入815.6亿元,比1974年增长32.5亿元。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 党内“左”倾错误已经渗入经济领域 B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C .“文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 D.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促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28.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重工业的原因。(4分)

的重大举措。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区域 之间的对外开放水平还不够平衡,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 于改善这一状况,有利于我国扩大向西开放,扩大沿边 和内陆开放,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 格局,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下面对于对外开放格局认 识正确的是 ( )

A. 是指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城市开发区再 至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B. 这种格局的形成是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国家政策影材料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响的结果

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C .中国内地开放带的形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前沿地带

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 D.中国经济国际化、经济持续增长将有力地带动世界经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济的整体繁荣 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

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答题卷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策姓名: 得分:

略、方式和步骤。(4分) 请务必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材料三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29.(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造„„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这些实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要求我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胡绳《中国共产党业的基本建设„„ 苏联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今的七十年》

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现代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3)材料三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主要表现是什是根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么?有何特点及影响?(5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优先发展

材料四 现在铁路事故惊人,„„这中间有许多是责任事故,包括机车车辆维修方面的责任事故。„„这说明没有章程了,也没有纪律了。所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恢复和健全,组织性纪律性一定要加强。

——邓小平《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4)材料四中国民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全面整顿的实质如何?(2分)

30.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现在有些干部,„„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农村包产到户的看法及主张如何?(3分)

材料二 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2)据材料二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对生产所有制形式及产品分配形式有无改变?(2分)

材料三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3)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35年来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表明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什么?(4分)

材料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1984年2月24日) (4)材料四说明经济特区“特”的本质含义是什么?(3分) 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收入生产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

材料二 五年内(1953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间钢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材料三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 %。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2分)

(2)根据材料三,归纳2013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分析材料三与材料二所形成的经济体制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32. (9分)习近平指出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起鸦片战争,人们不能不想到林则徐。他是中国近代高举爱国旗帜的第一人,也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不仅如此,他最先把学习西方同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同保卫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则徐还应该是近代中国主张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材料二 1918年,列宁设想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他指出:“不怕租出格罗兹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上海市的一项正在推进发展的自由贸易区项目。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1)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主张对外开放,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2分)

(2)归纳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不同点。 (3分)

(3)从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到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上海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上海对外开放喜获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中国的经济。(3分)

31 (1)材料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为材料二有计划的社会(2分) 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2) 经济运行状况:2013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2分)材料二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材料三的市场经济体

制的转变。(2分)

32、

(1)、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基础差,底子

(1)材料一是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来维护地

薄,发展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

主阶级的统治;材料二是利用西方技术来发展社会主义

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

经济。(2分)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借鉴苏联的工业化经验。(4分)

(2)相同之处:都利用商品、市场和贸易关系,发展社会

(2)策略:利用、限制、改造。方式:国家资本主义。

主义经济。(1分)不同点:列宁采取了租让制的形式,

步聚: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

上海自由贸易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更高。 (2分)

公私合营。(4分)

(3)①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

(3)反映了人民公社化的错误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料所有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②中国共产

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所有制形式的主要特点是“一大

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中国

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分配方式的特

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

点是“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影响:

领导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出的奋斗努力。

人民公社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破坏

(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了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国

民经济三年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5分)

(4)邓小平认为当时铁路运输瘫痪,管理混乱,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说明了邓小平将国民经济命脉的铁路运输,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全面整顿的实质就是系统纠正“文革”错误。(4分) 30

(1)邓小平对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给予积极的肯定,认为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主张各级干部积极解放思想,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3分)

(2)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没有改变,只是在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上有所变化。(2分) (3)僵化的模式造成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4分) (4)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相关内容

  • 高考改革后英语应该怎么复习 | 高考改革精英家教网
  • 高考改革后英语应该怎么复习 发布时间:2016-11-19 研讨会上,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廖美珍教授,"表音密码"中.美两国专利技术发明人.能动英语首席设计师李如云博士,长期从事高考研究的华师大教育硕士校外导师龚源来先生,原国家外国专家 ...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江苏省<历史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我区高三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意见. 一.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江苏省的高考历史命题随新课 ...

  • 三好网暑假免费公开课全程课程回放
  • 新高三: 高三数学复习课 课程简介:函数作为高考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选择题.填空题,侧重于利用导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解答题侧重于导数与函数.解析几何等综合应用,难度较大.本期高考数学满分导师系统介绍有关函数的三要素.函数奇偶性的技巧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与导数的关联.让新高三一轮复习全面深 ...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2017历史学考研的复习也进入了暑期阶段,大家的历史学复习得怎么样了?下面勤思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整理了10个方面,2017历史学考研的考生注意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 ...

  • 2017年高考全国III卷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 2017年高考全国III 卷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2017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高考试题早已呈现在师生面前.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安排,现我对本次高考地理试卷进行分析,除了参考部分专家的观点外,还有一些我个人主观的想法,说的不妥之处,还望大家能包涵和指点!本报告包括"2017年高考地理试卷分 ...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高三年级是高 ...

  • 2012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 ...

  • 实验高中教学工作计划
  • ××东方实验高中2006-2007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以公司(集团)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为指针;以创建和谐学校.品牌学校,促进学生最佳发展为目标;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转变教育观念,,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 wmxz.cn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校本教研,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

  • 2016-2017学年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一.高三生物复习的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新的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和生物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挖掘生物教学层面的教学潜力和知识点的融合.提高学生能力为复习思路,以充分挖掘本届高三学生的学习潜力,大面积提高生物科学习成绩为目标,争取在2007年的高考中勇创辉煌,为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