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综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B .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C .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 D .都城镐京商业繁荣
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3.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大禹 B .商鞅 C .管仲 D .李冰
4.右图是某数具厂生产的一咱历史文物模型:筒车。筒车可以随水自由流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春秋战国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5.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 .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 .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
C .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 .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6.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
A .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B .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
C .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 D .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7.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 )
①解放区的天是朗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④走过二十年,新的起点是里程碑,伴随着改革春风起„„
⑤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A .②①③⑤④ B .①③②④⑤ C .⑤③①②④ D .⑤①③②④
8.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9.黄石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
A .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 .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 .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 .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10.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
A .和平解放 B .武力攻克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A .鞍山大型轧钢厂B .核潜艇待命出发 C .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D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2.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
经济特区不包括( )
A .深圳 B .上海 C .厦门 D .汕头
13.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金牌榜首位。新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 )
A .容国团 B .许海峰 C .李宁 D .刘国梁
14.右图是一位九年级同学在国处拍摄的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奇异雕像的照片,该雕像所在的文明区域是( )
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
15.下列关于伯利克里当政暑期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B .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
C .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 .雅典所有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16.“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伤、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该教义出自(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道教
17.关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新闻报道中,不应出现的是( )
A .决定成立联合国 B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 .苏联承诺对日作战
18.清朝前期大冶地区的产品往往直接作为商品上市,极大在富和活跃了市场。其中大冶保安最著名的是( )
A .木材 B .丝绸 C .棉布 D .药材
19.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成为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煤联合联合企业。该企业是( )
A .官督商办 B .完全官办 C .官商合办 D .完全商办
20.黄石建市40周年时,某产量占全国20%左右的产品是( )
A .水泥 B .服装 C .粗铜 D .特殊钢
二.材料分析题(21题7分;22题8分)
21.材料一: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二:2009年2月1日,新华社播发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稳定、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对2009年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一年时事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1分)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
22.材料一:政治方面,明治政府宣布士农工商平等,废除贵族称号,允许平民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经济方面,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材料二:图一:江南制造总局的机器房;图二:汉阳铁厂;图三:京师同文馆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的性质。(1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3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结果两方面比较中日两中在向西方学习上有什么不同(4分)
三.判断分析题(7分)
23.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危机正在经历着一场大震荡。历史上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都成功地克服危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互联网上对苏联和美国新政的共同点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甲:没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丙:是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 丁:为克服经济危机给我们造成的困难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上只有一个观点正确,请你判定谁的观点正确,并指出其他三位同学观点的错误之处。
四.探究实践题(8分)
24.随着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的热播,大国崛起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就大国崛起问题进行探究,请你积极参加这次活动,完成下列研究任务。
活动一:以17-19世纪初的英国为研究对象,同学们从专题片中了解到以下信息:
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制度,这个制度保证让社会„„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种称为“珍妮机”的纺纱机,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请你根据同学们提供的信息,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基本因素。(4分)
活动二:以19世纪中期美国为研究对象,同学们从专题片中了解到以下信息:
伴随着北方经刘的发展,南方的奴隶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林肯政府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政府在战争初期„„提出维护宪法和联邦统一的口号。
请你根据同学们提供的信息分析南北战争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什么条件。(2分)
活动三;借鉴英国、美国历史发展有经验,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请你为中华民族复兴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历史答案
21.(1)1950年土地改革;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美农村医疗机构
(4)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22.(1)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兴建新式学堂
(3)内容: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经济方面的学习;明治维新有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结果: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失败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功了。
三.判断分析题
23.丁同学的答案正确
甲同学观点错误,苏联和美国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来消除危机的
乙同学观点错误,美国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而苏联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丙同学观点错误,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益探索,而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
四.探究活动题
24.(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2)国家统一和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改革,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国家统一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黄石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综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B .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C .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 D .都城镐京商业繁荣
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3.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大禹 B .商鞅 C .管仲 D .李冰
4.右图是某数具厂生产的一咱历史文物模型:筒车。筒车可以随水自由流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春秋战国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5.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 .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 .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
C .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 .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6.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
A .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B .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
C .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 D .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7.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 )
①解放区的天是朗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④走过二十年,新的起点是里程碑,伴随着改革春风起„„
⑤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A .②①③⑤④ B .①③②④⑤ C .⑤③①②④ D .⑤①③②④
8.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9.黄石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
A .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 .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 .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 .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10.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
A .和平解放 B .武力攻克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A .鞍山大型轧钢厂B .核潜艇待命出发 C .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D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2.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
经济特区不包括( )
A .深圳 B .上海 C .厦门 D .汕头
13.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金牌榜首位。新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 )
A .容国团 B .许海峰 C .李宁 D .刘国梁
14.右图是一位九年级同学在国处拍摄的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奇异雕像的照片,该雕像所在的文明区域是( )
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
15.下列关于伯利克里当政暑期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B .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
C .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 .雅典所有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16.“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伤、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该教义出自(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道教
17.关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新闻报道中,不应出现的是( )
A .决定成立联合国 B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 .苏联承诺对日作战
18.清朝前期大冶地区的产品往往直接作为商品上市,极大在富和活跃了市场。其中大冶保安最著名的是( )
A .木材 B .丝绸 C .棉布 D .药材
19.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成为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煤联合联合企业。该企业是( )
A .官督商办 B .完全官办 C .官商合办 D .完全商办
20.黄石建市40周年时,某产量占全国20%左右的产品是( )
A .水泥 B .服装 C .粗铜 D .特殊钢
二.材料分析题(21题7分;22题8分)
21.材料一: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二:2009年2月1日,新华社播发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稳定、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对2009年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一年时事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1分)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
22.材料一:政治方面,明治政府宣布士农工商平等,废除贵族称号,允许平民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经济方面,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材料二:图一:江南制造总局的机器房;图二:汉阳铁厂;图三:京师同文馆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的性质。(1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3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结果两方面比较中日两中在向西方学习上有什么不同(4分)
三.判断分析题(7分)
23.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危机正在经历着一场大震荡。历史上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都成功地克服危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互联网上对苏联和美国新政的共同点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甲:没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丙:是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 丁:为克服经济危机给我们造成的困难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上只有一个观点正确,请你判定谁的观点正确,并指出其他三位同学观点的错误之处。
四.探究实践题(8分)
24.随着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的热播,大国崛起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就大国崛起问题进行探究,请你积极参加这次活动,完成下列研究任务。
活动一:以17-19世纪初的英国为研究对象,同学们从专题片中了解到以下信息:
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制度,这个制度保证让社会„„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种称为“珍妮机”的纺纱机,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请你根据同学们提供的信息,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基本因素。(4分)
活动二:以19世纪中期美国为研究对象,同学们从专题片中了解到以下信息:
伴随着北方经刘的发展,南方的奴隶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林肯政府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政府在战争初期„„提出维护宪法和联邦统一的口号。
请你根据同学们提供的信息分析南北战争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什么条件。(2分)
活动三;借鉴英国、美国历史发展有经验,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请你为中华民族复兴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历史答案
21.(1)1950年土地改革;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美农村医疗机构
(4)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22.(1)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兴建新式学堂
(3)内容: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经济方面的学习;明治维新有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结果: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失败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功了。
三.判断分析题
23.丁同学的答案正确
甲同学观点错误,苏联和美国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来消除危机的
乙同学观点错误,美国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而苏联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丙同学观点错误,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益探索,而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
四.探究活动题
24.(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2)国家统一和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改革,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国家统一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