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及其利用

可燃冰及其利用

一种特别的物质被科学家发现,它存在于300―500米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和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其储量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两倍,1立方米的它可释放出相当于天然气164倍的能量。在能源紧缺的现在发现它真可解燃眉之急。

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但在繁复的可燃冰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将引发严重的环境灾难,成为环保敌人—— 首先,收集海水中的气体是十分困难的,海底可燃冰属大面积分布,其分解出来的甲烷很难聚集在某一地区内收集,而且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若处理不当发生意外,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由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 此外,海底开采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而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大规模海啸,带来灾难性后果。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过去这类气体的大规模自然释放,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地球气候急剧变化。8000年前在北欧造成浩劫的大海啸,也极有可能是由于这种气体大量释放所致。

一、什么是“可燃冰”

这种看起来像冰霜的物质叫“可燃冰”,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因为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称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与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外表上看它像冰霜,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一个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气体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边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由于开采困难,海底可燃冰至今仍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

二、“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呢?

可燃冰由海洋板块活动而成。当海洋板块下沉时,较古老的海底地壳会下沉到地球内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便随板块的边缘涌上表面。当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和在深海压力下,天然气与海水产生化学作用,就形成水合物。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温度不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0-10℃为宜,最高限是20℃左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压力要够,但也不能太大,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因为,在陆地只有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才具备形成条件和使之保持稳定的固态,而海洋深层300-500米的沉积物中都可能具备这样的低温高压条件。因此,其分布的陆海比例为1∶100。

三、人类如何开采、利用“可燃冰”?

开采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热解法。利用“可燃冰”在加温时分解的特性,使其由固态分解出甲烷蒸汽。但此方法难处在于不好收集。海底的多孔介质不是集中为“一片”,也不是一大块岩石,而是较为均匀地遍布着。如何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是急于解决的问题。

方案二是降压法。有科学家提出将核废料埋入地底,利用核辐射效应使其分解。但它们都面临着和热解法同样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的问题。

方案三是“置换法”。研究证实,将CO2液化(实现起来很容易),注入1500

米以下的洋面(不一定非要到海底),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它的比重比海水大,于是就会沉入海底。如果将CO2注射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储层,因CO2较之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挤走”,从而将其置换出来。

但如果“可燃冰”在开采中发生泄露,大量甲烷气体分解出来,经由海水进入大气层。甲烷的温室效应比CO2要大21倍,因此一旦这种泄露得不到控制,

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大气升温后,海水温度也将随之升高、地层温度上升,这会造成海底的“可燃冰”的自动分解,引起恶性循环。因此,开采必须要受控,使释放出的甲烷气体都能被有效收集起来。

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所以目前仍在发展阶段,估计需要10至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商业开采。其实,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韩国、挪威和日本已开始各自的可燃冰研究计划,其中日本建成7口探井,期望在2010年投入商业开采,美国近年也急起直追,希望在2015年在海床或永久冻土带进行商业开采。

可见,“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希望,同样也有新的困难,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可燃冰”才会真正的为人类造福

故事

可燃冰之战

在很久以后的将来,全世界的能源已面临枯竭,人类的生死存亡问题迫在眉睫。为争夺能源,爆发了一场的血腥战争。

一个遥远的部落正在寒冷的海岸处苟延残喘,为了取暖,他们点起了火。然而,火势渐见微弱,部落的人心灰意冷,一个族人眼见火苗快要熄灭,顺手将身旁的一块冰块掷入火中。

奇迹出现了:只见火苗重新点燃,而且愈燃愈旺!部落的人意识到:这是一种可燃的“冰块”。于是,借助这些奇异的“冰块”,该部落迅速崛起,很快统治了全世界,而那些受能源枯竭困扰的民族自然也就没落了。

可燃冰资源

可燃冰一般存在于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例如在浅海的低层沉积物中、深海的大陆斜坡沉积层中以及极地区的永久性冻土层中。科学家评价结果表明,仅海底

区域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4。“可燃冰”的总资源为18--21×10 的16次方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上油气和煤炭资源总量的2倍。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60处。矿层最厚可达数百米。单个矿田面积可达数万亿立方米。其矿层之厚,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可比拟的。如:1972年,前苏联在开发北极圈麦素雅地区时发现一个巨大的冰库,这个大冰库里的冰都是可燃冰。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在大西洋布莱克海进行深海钻探,查明了3000平方公里面积的“可燃冰”,计算储量180亿吨(相当量)。日本在其东海槽发现了4块“可燃冰”分布区。

我国在南海、东海、西藏也发现了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如东海最近发现了近8000平方公里的海域存在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可燃冰的用途

作为未来清洁的能源,可燃冰将大量地作为燃料,用作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家庭生活中的燃料,也可用于燃料电池。同时可用于制取氢气(制造氮肥的原料)和炭黑(电池、碳納米管的原料)。也可能作为石油化工中石油的替代原料,成为有机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安全问题

由于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大,是瓦斯爆炸的元凶。因此,在开采、储存、运输、加工、燃烧可燃冰时要十分注意安全问题。

1、设备、管道密封性能优良,消除事故发生的硬件隐患。

2、注意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少量气体泄漏时发生爆炸事故。

3、必要时应安装瓦斯自动报警器或自动切断装置。

可燃冰及其利用

一种特别的物质被科学家发现,它存在于300―500米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和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其储量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两倍,1立方米的它可释放出相当于天然气164倍的能量。在能源紧缺的现在发现它真可解燃眉之急。

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但在繁复的可燃冰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将引发严重的环境灾难,成为环保敌人—— 首先,收集海水中的气体是十分困难的,海底可燃冰属大面积分布,其分解出来的甲烷很难聚集在某一地区内收集,而且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若处理不当发生意外,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由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 此外,海底开采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而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大规模海啸,带来灾难性后果。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过去这类气体的大规模自然释放,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地球气候急剧变化。8000年前在北欧造成浩劫的大海啸,也极有可能是由于这种气体大量释放所致。

一、什么是“可燃冰”

这种看起来像冰霜的物质叫“可燃冰”,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因为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称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与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外表上看它像冰霜,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一个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气体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边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由于开采困难,海底可燃冰至今仍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

二、“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呢?

可燃冰由海洋板块活动而成。当海洋板块下沉时,较古老的海底地壳会下沉到地球内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便随板块的边缘涌上表面。当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和在深海压力下,天然气与海水产生化学作用,就形成水合物。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温度不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0-10℃为宜,最高限是20℃左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压力要够,但也不能太大,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因为,在陆地只有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才具备形成条件和使之保持稳定的固态,而海洋深层300-500米的沉积物中都可能具备这样的低温高压条件。因此,其分布的陆海比例为1∶100。

三、人类如何开采、利用“可燃冰”?

开采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热解法。利用“可燃冰”在加温时分解的特性,使其由固态分解出甲烷蒸汽。但此方法难处在于不好收集。海底的多孔介质不是集中为“一片”,也不是一大块岩石,而是较为均匀地遍布着。如何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是急于解决的问题。

方案二是降压法。有科学家提出将核废料埋入地底,利用核辐射效应使其分解。但它们都面临着和热解法同样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的问题。

方案三是“置换法”。研究证实,将CO2液化(实现起来很容易),注入1500

米以下的洋面(不一定非要到海底),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它的比重比海水大,于是就会沉入海底。如果将CO2注射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储层,因CO2较之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挤走”,从而将其置换出来。

但如果“可燃冰”在开采中发生泄露,大量甲烷气体分解出来,经由海水进入大气层。甲烷的温室效应比CO2要大21倍,因此一旦这种泄露得不到控制,

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大气升温后,海水温度也将随之升高、地层温度上升,这会造成海底的“可燃冰”的自动分解,引起恶性循环。因此,开采必须要受控,使释放出的甲烷气体都能被有效收集起来。

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所以目前仍在发展阶段,估计需要10至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商业开采。其实,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韩国、挪威和日本已开始各自的可燃冰研究计划,其中日本建成7口探井,期望在2010年投入商业开采,美国近年也急起直追,希望在2015年在海床或永久冻土带进行商业开采。

可见,“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希望,同样也有新的困难,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可燃冰”才会真正的为人类造福

故事

可燃冰之战

在很久以后的将来,全世界的能源已面临枯竭,人类的生死存亡问题迫在眉睫。为争夺能源,爆发了一场的血腥战争。

一个遥远的部落正在寒冷的海岸处苟延残喘,为了取暖,他们点起了火。然而,火势渐见微弱,部落的人心灰意冷,一个族人眼见火苗快要熄灭,顺手将身旁的一块冰块掷入火中。

奇迹出现了:只见火苗重新点燃,而且愈燃愈旺!部落的人意识到:这是一种可燃的“冰块”。于是,借助这些奇异的“冰块”,该部落迅速崛起,很快统治了全世界,而那些受能源枯竭困扰的民族自然也就没落了。

可燃冰资源

可燃冰一般存在于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例如在浅海的低层沉积物中、深海的大陆斜坡沉积层中以及极地区的永久性冻土层中。科学家评价结果表明,仅海底

区域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4。“可燃冰”的总资源为18--21×10 的16次方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上油气和煤炭资源总量的2倍。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60处。矿层最厚可达数百米。单个矿田面积可达数万亿立方米。其矿层之厚,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可比拟的。如:1972年,前苏联在开发北极圈麦素雅地区时发现一个巨大的冰库,这个大冰库里的冰都是可燃冰。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在大西洋布莱克海进行深海钻探,查明了3000平方公里面积的“可燃冰”,计算储量180亿吨(相当量)。日本在其东海槽发现了4块“可燃冰”分布区。

我国在南海、东海、西藏也发现了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如东海最近发现了近8000平方公里的海域存在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可燃冰的用途

作为未来清洁的能源,可燃冰将大量地作为燃料,用作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家庭生活中的燃料,也可用于燃料电池。同时可用于制取氢气(制造氮肥的原料)和炭黑(电池、碳納米管的原料)。也可能作为石油化工中石油的替代原料,成为有机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安全问题

由于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大,是瓦斯爆炸的元凶。因此,在开采、储存、运输、加工、燃烧可燃冰时要十分注意安全问题。

1、设备、管道密封性能优良,消除事故发生的硬件隐患。

2、注意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少量气体泄漏时发生爆炸事故。

3、必要时应安装瓦斯自动报警器或自动切断装置。


相关内容

  • 浅析可燃气体报警器原理及其使用
  • 浅析可燃气体报警器原理及其使用 摘要:介绍了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对常见故障进行了简要分析,为及时发现可燃气体泄漏,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报警器:原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可燃气体报警器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管理的计量器具,应经过质量技 ...

  • 新能源--可燃冰
  • 新能源-可燃冰 摘要: 可燃冰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其它能源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储量大.燃烧后产物不污染环境而且能量巨大.各国对针对这一新能源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这背后,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甲烷,它造成的温室效应比CO2更为强烈,如何确保安全是一大问题. 关键词: ...

  •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管理的安全常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的重要性. 3.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和新能源的的重要性. 教学重 ...

  • [燃烧及其利用]测试题
  • <燃烧及其利用>测试题 数理报社命题组 A 卷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6分) 1.建设新农村,要大力推广利用沼气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甲烷 D. 氮气 2.下列标志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
  •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材分析<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的内容.在生活中, 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 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 ...

  •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1 总则1.0.1 为防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 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改建. 扩建的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 1.0 ...

  • 消防安全工程
  • 第一章 1.火灾的定义: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火灾分类方法(掌握按燃烧对象.损失严重程度和起火原因分类的方法)象分类:固体可燃物火灾(A类火灾):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液体可燃物火灾(B类火灾):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油类.沥青.石蜡等:气体可燃物火灾( ...

  • 7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例题1]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分析上述两个实验,请帮小明将下表未 ...

  • 2016年新能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深度调查研究 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82127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