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贝 多 芬

教学目标

1. 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 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2. 了解贝多芬的简单生平,认识维也纳古典主义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 教学重点

聆听《第九交响曲》和《热情》,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认识古典主义的音乐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致爱丽丝》 《欢乐颂》

同学们听过这两首乐曲吗?知道乐曲的作者是谁吗?

这两首乐曲的作者是一位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贝多芬是一位性情古怪,身患耳疾,但最终用意志战胜命运的音乐家,并且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音乐大师。被人们誉为“乐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感受贝多芬的强大的意志品格及其作品所散发的精神之光。

二.新课教学

以《致爱丽丝》为背景音乐,并用课件出示贝多芬图片。

1.介绍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

谈话册与人交谈。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2.相关音乐知识介绍——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常简称为“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在奥地利维也纳形成这个重要的音乐流派。 其代表人物是“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作品欣赏

(一)。《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1.作品简介

《第九交响曲》完成于1823,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是贝多芬在完全失聪后完成的作品。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本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

2.乐曲分析

贝多芬用人声歌唱席勒《欢乐颂》中的部分诗句,《第九交响曲》也被称作合唱交响曲。 ⑴.大家看看欢乐颂的歌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友爱,和平,团结。人们团结成兄弟的大爱。)

⑵.节奏复杂吗?

(节奏大量运用了XXXX的节奏型)

⑶.这样的节奏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非常的庄重、有力。)

⑷.速度快吗?

(中速。平稳的。)

⑸.音有很大跳跃吗?

(没有。音的跳进就像踩台阶一样,一级一级上升或下降,是级进的。也没有花哨的装饰音曲折的旋律。)

小结:作者用这样一段旋律表现出自己理想主义的梦想——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最后我们一起带着感情唱一下这首《欢乐颂》

1=D

4/4

3 — 4 5 ︱ 5 4 3 2 ︱1 — 2 3 ︱ 3 · 2 2 —︱ 3 — 4 5 ︱ 5 4 3 2 ︱1 — 2 3 ︱ 2 · 1 1 —︱ 歌词: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温暖的翅膀之下,一切人类成弟兄。

(二)《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

1.播放《热情》片段,思考以下问题

我们刚才所听到贝多芬的音乐片段,同学们猜猜贝多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作品介绍

《热情》,作于1804年,这首乐曲是贝多芬中期创作中的钢琴杰作之一,而贝多芬自己则认为本曲达到了他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巅峰。这一奏鸣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富激情的一部,充满斗志的“热情”像巨浪一样澎湃起伏。有关此曲,贝多芬:“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吧! ”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的主题表现的是人类的智慧和毅力必将战胜大自然的力量,这一主题与本曲所表达出来的热情奔放、具有英雄气概的中心思想是完全吻合的。本曲的曲名《热情》虽然是出版商取的,但十分贴切,所以一直延用到今天。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到莫斯科听到这首奏鸣曲后,说道: “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

四.拓展----维也纳“三杰”

(结合课本113页拓展与探究)

在欧洲18世纪古典乐派中,为交响曲作出杰出贡献的有三位音乐家,被人们称为维也纳三杰。他们是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海顿把交响乐的形式和体裁进一步完善,一生创作了140多部交响曲,因此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交响乐,为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贝多芬,他是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于先河的音乐巨人,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紧密相连,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坚韧的理想主义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请同学们收集海顿和莫扎特各一部音乐作品,谈谈感受,并与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做简单的比较

五.总结

复杂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痛苦经历,铸造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性格,充满矛盾、激烈冲突的戏剧性和勇往直前、热情澎湃的英雄性。“自由和进步”是贝多芬终生追求的艺术和人生目标。可以说象征着力量、意志、壮美、崇高精神的贝多芬音乐至今仍震撼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希望有了我们新一代人的传承,贝多芬的精神之光永不灭!

贝 多 芬

教学目标

1. 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 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2. 了解贝多芬的简单生平,认识维也纳古典主义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 教学重点

聆听《第九交响曲》和《热情》,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认识古典主义的音乐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致爱丽丝》 《欢乐颂》

同学们听过这两首乐曲吗?知道乐曲的作者是谁吗?

这两首乐曲的作者是一位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贝多芬是一位性情古怪,身患耳疾,但最终用意志战胜命运的音乐家,并且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音乐大师。被人们誉为“乐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感受贝多芬的强大的意志品格及其作品所散发的精神之光。

二.新课教学

以《致爱丽丝》为背景音乐,并用课件出示贝多芬图片。

1.介绍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

谈话册与人交谈。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2.相关音乐知识介绍——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常简称为“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在奥地利维也纳形成这个重要的音乐流派。 其代表人物是“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作品欣赏

(一)。《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1.作品简介

《第九交响曲》完成于1823,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是贝多芬在完全失聪后完成的作品。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本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

2.乐曲分析

贝多芬用人声歌唱席勒《欢乐颂》中的部分诗句,《第九交响曲》也被称作合唱交响曲。 ⑴.大家看看欢乐颂的歌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友爱,和平,团结。人们团结成兄弟的大爱。)

⑵.节奏复杂吗?

(节奏大量运用了XXXX的节奏型)

⑶.这样的节奏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非常的庄重、有力。)

⑷.速度快吗?

(中速。平稳的。)

⑸.音有很大跳跃吗?

(没有。音的跳进就像踩台阶一样,一级一级上升或下降,是级进的。也没有花哨的装饰音曲折的旋律。)

小结:作者用这样一段旋律表现出自己理想主义的梦想——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最后我们一起带着感情唱一下这首《欢乐颂》

1=D

4/4

3 — 4 5 ︱ 5 4 3 2 ︱1 — 2 3 ︱ 3 · 2 2 —︱ 3 — 4 5 ︱ 5 4 3 2 ︱1 — 2 3 ︱ 2 · 1 1 —︱ 歌词: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温暖的翅膀之下,一切人类成弟兄。

(二)《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

1.播放《热情》片段,思考以下问题

我们刚才所听到贝多芬的音乐片段,同学们猜猜贝多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作品介绍

《热情》,作于1804年,这首乐曲是贝多芬中期创作中的钢琴杰作之一,而贝多芬自己则认为本曲达到了他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巅峰。这一奏鸣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富激情的一部,充满斗志的“热情”像巨浪一样澎湃起伏。有关此曲,贝多芬:“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吧! ”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的主题表现的是人类的智慧和毅力必将战胜大自然的力量,这一主题与本曲所表达出来的热情奔放、具有英雄气概的中心思想是完全吻合的。本曲的曲名《热情》虽然是出版商取的,但十分贴切,所以一直延用到今天。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到莫斯科听到这首奏鸣曲后,说道: “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

四.拓展----维也纳“三杰”

(结合课本113页拓展与探究)

在欧洲18世纪古典乐派中,为交响曲作出杰出贡献的有三位音乐家,被人们称为维也纳三杰。他们是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海顿把交响乐的形式和体裁进一步完善,一生创作了140多部交响曲,因此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交响乐,为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贝多芬,他是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于先河的音乐巨人,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紧密相连,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坚韧的理想主义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请同学们收集海顿和莫扎特各一部音乐作品,谈谈感受,并与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做简单的比较

五.总结

复杂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痛苦经历,铸造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性格,充满矛盾、激烈冲突的戏剧性和勇往直前、热情澎湃的英雄性。“自由和进步”是贝多芬终生追求的艺术和人生目标。可以说象征着力量、意志、壮美、崇高精神的贝多芬音乐至今仍震撼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希望有了我们新一代人的传承,贝多芬的精神之光永不灭!


相关内容

  • 贝多芬(教案)
  • <贝多芬>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感受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音乐情绪及欧洲古典音 乐的特点. (二)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代表作及音乐历史贡献. (三)初步懂得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音乐知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贝 ...

  • 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案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 上册 26月光曲 [教材分析] <月光曲>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善良.易感的音乐家,经久不衰的音乐往往来自美好心灵所散发出的真情.本教学设计重在读和悟上,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领悟 ...

  •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
  •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罗响,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音乐,我试讲的课题是<贝多芬>,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教学目标: 1.知识--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热情奏鸣曲>的音乐片段,感受.体 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古 ...

  • 古典吉他名曲演奏教学教案
  • 月 光 --古典吉他名曲演奏教学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演奏 2)年级:九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在乐器家族中寻找你的朋友 5)学时数: 4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A .了解"吉他史上的贝多芬"--费尔南度·索尔生平 ...

  • 2015湖北教师资格考试音乐欣赏课[欢乐颂]教案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湖北教师资格考试音乐欣赏课<欢乐颂>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理想,共同追求自由.和平.幸福.欢乐的生活热情. 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和学唱乐曲的过程中,了解 ...

  • "让心灵沐浴阳光"少先队活动课实施教案
  • "让心灵沐浴阳光"少先队活动课实施教案 柳堡镇中心小学 何娟娟 一.活动主题:让心灵沐浴阳光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烦恼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和成长中的烦恼.正确认识烦恼和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心灵. 2.学会纾解烦恼情绪和 ...

  • 月光曲教案(第一课时)
  • <月光曲>第一课时 龙村中心小学 执教:王桂仙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的创作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艺术家. 2. 认写11个生字,理解"幽静,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3.研读课文,体会两次感动. ...

  • [从古典走向浪漫] 教学教案
  • <从古典走向浪漫> 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本课古典乐派走向浪漫时期的代表作品,了解本课涉及的作曲家 的生平,并能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2.通过欣赏作品,对古典乐派走向浪漫乐派时期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与追求. 教学重点: 欣赏几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 感受 ...

  • 发烫的手指教案
  • 篇一:发烫的手指教案 一.教学目标: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理解 "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成就. 二.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