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认识球体数学活动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球体》

执教者:大名城小金星幼儿园 张琬香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操作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能区分球体和圆形。

2.能用语言表达游戏中的发现,概括球体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圆形硬纸板(已作好标记)、一个海洋球、一张记录表、手电筒、笔、4种颜色的贴纸(红、黄、蓝、绿)

活动过程:

一、分别出示“圆形”和“皮球”,引导幼儿观察。

1.师:这是什么?它有一个名称叫什么?(圆形)

这是什么?(球)它是什么形状的?这种形状的物体我们都叫它“球体”。

2.把“圆形”和“球体”放在桌子上。

师:你们看“圆形”和“球体”有什么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说: 圆形放在桌子上平平的叫平面图形,球放在桌子上高高的,有一点高度,对了球体是叫立体图形。

二、游戏活动“滚来滚去”,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活动中探索发现“球体” 和“圆形”滚动有什么不同。

1. 师讲解玩法。

师:你们看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许多什么?(球体和圆形),今天我请大家来玩“滚来滚去”的游戏。你们分别把球体与圆形从不同方向滚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秘密。在玩游戏前老师要教小朋友们给球体与圆形做些标记,这样才能更清楚的看到它们滚的每个方向。

2.讲解如何贴方向记号。

(1)出示球体引导幼儿认识球体上、下、左、右方位。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球体的什么地方?(让幼儿分别说出这是球体的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对了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给你们准备了4种颜色的贴纸,请小朋友在球的“上面、下面、左边、右边”都贴上不同颜色小圆点贴纸,如我上面贴红点、那么另一个方向呢?下面请大家选择一个球体开始贴。贴好后你们就可以玩“滚来滚去”的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球体并在不同的角度上贴不同颜色的方位标记。

2.幼儿自由地玩圆形和球体,鼓励幼儿从不同方向滚动发现它们的不同。

师:老师给圆形也作好了标记,请小朋友分别把球体和圆形放在地上滚一滚,朝不同方向去滚一滚、你会发现什么?

3.组织幼儿讨论:你在“滚来滚去”的游戏中,发现了球体与圆形各有什么秘密呢?它们每个方向都能滚的一样吗?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归纳:球体朝任何方向都可以滚,圆形沿着边才可以滚。

三、让幼儿在“转一转、照一照”的合作操作中探索发现“球体” 和“圆形”所出现的影子形状的不同。

1.介绍玩法:

(1)出示手电筒和并贴好方位标记的带小柄球体让幼儿观察,教师讲述玩法。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跟刚才玩的小朋友们玩的球体和圆形有什么不一样?(有个小柄)对了,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每个方向都有颜色圆点标记)现在老师又要让你们来玩一个“转一转、照一照”的游戏,想知道怎样玩吗?

先是一个小朋友一手抓着球体的小柄另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电筒对准球体照一照,看看桌面上的影子是什么形状,然后再将球体轻轻地转到另一个圆点照一照再看一看影子又是什么形状的,每个方向都转,大家边转边照看看球体的影子是什么形状。用同样的方法也跟圆形玩“转一转、照一照”的游戏。大家听明白了吗?

(2)教师介绍记录表方法。

老师给每一桌都准备了记录表、水彩笔、手电筒、已作好标记的球体和圆形。等会玩这个游戏时要边玩边记录。你们看记录表上有四格,每格上有什么颜色,谁知道要怎样记录?(对了手电筒照到球体的红点看看是影子是什么形状就在表格下方画出来,照到蓝点、照到黄点…….)大家要用这张记录表记下手电筒从球体的每个角度照下的影子的形状画下来。小朋友两个人一组

2.幼儿合作操作,教师鼓励幼儿从不同方向照发现影子形状的变化并记录。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组织讨论:你在“转一转、照一照”的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归纳:球不管怎么转,手电筒照的影子都是圆形的。圆形转时,手电筒照的影子有时候是圆形,有时候不是圆形。

四、活动结束:在生活中寻找球体。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球体”,知道“球体”的很多秘密,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属于球体的,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明天告诉老师。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球体》

执教者:大名城小金星幼儿园 张琬香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操作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能区分球体和圆形。

2.能用语言表达游戏中的发现,概括球体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圆形硬纸板(已作好标记)、一个海洋球、一张记录表、手电筒、笔、4种颜色的贴纸(红、黄、蓝、绿)

活动过程:

一、分别出示“圆形”和“皮球”,引导幼儿观察。

1.师:这是什么?它有一个名称叫什么?(圆形)

这是什么?(球)它是什么形状的?这种形状的物体我们都叫它“球体”。

2.把“圆形”和“球体”放在桌子上。

师:你们看“圆形”和“球体”有什么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说: 圆形放在桌子上平平的叫平面图形,球放在桌子上高高的,有一点高度,对了球体是叫立体图形。

二、游戏活动“滚来滚去”,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活动中探索发现“球体” 和“圆形”滚动有什么不同。

1. 师讲解玩法。

师:你们看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许多什么?(球体和圆形),今天我请大家来玩“滚来滚去”的游戏。你们分别把球体与圆形从不同方向滚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秘密。在玩游戏前老师要教小朋友们给球体与圆形做些标记,这样才能更清楚的看到它们滚的每个方向。

2.讲解如何贴方向记号。

(1)出示球体引导幼儿认识球体上、下、左、右方位。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球体的什么地方?(让幼儿分别说出这是球体的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对了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给你们准备了4种颜色的贴纸,请小朋友在球的“上面、下面、左边、右边”都贴上不同颜色小圆点贴纸,如我上面贴红点、那么另一个方向呢?下面请大家选择一个球体开始贴。贴好后你们就可以玩“滚来滚去”的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球体并在不同的角度上贴不同颜色的方位标记。

2.幼儿自由地玩圆形和球体,鼓励幼儿从不同方向滚动发现它们的不同。

师:老师给圆形也作好了标记,请小朋友分别把球体和圆形放在地上滚一滚,朝不同方向去滚一滚、你会发现什么?

3.组织幼儿讨论:你在“滚来滚去”的游戏中,发现了球体与圆形各有什么秘密呢?它们每个方向都能滚的一样吗?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归纳:球体朝任何方向都可以滚,圆形沿着边才可以滚。

三、让幼儿在“转一转、照一照”的合作操作中探索发现“球体” 和“圆形”所出现的影子形状的不同。

1.介绍玩法:

(1)出示手电筒和并贴好方位标记的带小柄球体让幼儿观察,教师讲述玩法。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跟刚才玩的小朋友们玩的球体和圆形有什么不一样?(有个小柄)对了,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每个方向都有颜色圆点标记)现在老师又要让你们来玩一个“转一转、照一照”的游戏,想知道怎样玩吗?

先是一个小朋友一手抓着球体的小柄另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电筒对准球体照一照,看看桌面上的影子是什么形状,然后再将球体轻轻地转到另一个圆点照一照再看一看影子又是什么形状的,每个方向都转,大家边转边照看看球体的影子是什么形状。用同样的方法也跟圆形玩“转一转、照一照”的游戏。大家听明白了吗?

(2)教师介绍记录表方法。

老师给每一桌都准备了记录表、水彩笔、手电筒、已作好标记的球体和圆形。等会玩这个游戏时要边玩边记录。你们看记录表上有四格,每格上有什么颜色,谁知道要怎样记录?(对了手电筒照到球体的红点看看是影子是什么形状就在表格下方画出来,照到蓝点、照到黄点…….)大家要用这张记录表记下手电筒从球体的每个角度照下的影子的形状画下来。小朋友两个人一组

2.幼儿合作操作,教师鼓励幼儿从不同方向照发现影子形状的变化并记录。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组织讨论:你在“转一转、照一照”的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归纳:球不管怎么转,手电筒照的影子都是圆形的。圆形转时,手电筒照的影子有时候是圆形,有时候不是圆形。

四、活动结束:在生活中寻找球体。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球体”,知道“球体”的很多秘密,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属于球体的,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明天告诉老师。


相关内容

  • 幼儿园大班数学计划
  • 一、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 ...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计划
  • 一.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 ...

  • 大班数学领域目标
  • 大班数学领域目标 数学领域总目标: (1)进一步按数群数数.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会解答简单的加减应用题,感知和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 ...

  • 大班数学活动计划
  • 大班数学活动计划 执教:罗茶金 班级:大一班 时间:2016年10月14日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了解球体的主要特征. 2. 比较.发现球体和圆形的不同,并乐意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玻璃球.飞盘.乒乓球.小皮球.木珠.光盘.圆环.硬币.瓶盖等及其图片,笔和记录表. 2. ...

  • 浙教版学前班大班_数学教案
  • 活动时间:2009 年4 月15日 第 10 周 星期三 总第29 课时 活动内容:认识各种形状(练习) 活动目标: 1.复习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3.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

  • 浅谈幼儿园数学研究
  • 浅谈幼儿园数学研究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幼儿的学习心理看,如果数学教育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需要,必将激发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应该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将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让数学活动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思维复杂概念能力的 ...

  • 幼儿园大中小班数学领域学习内容与教学设计要点
  •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 ...

  • 幼教大班美术教案-认识球体
  • 认识球体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 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布置自选商场场景.(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 人手一套小筐. ...

  • 大班家长会
  • 大班是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孩子们进入小学前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年.作为老师,我将更加耐心.仔细.认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作为家长,我们也感觉到了你们更加迫切的希望孩子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更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今天我们的会议分为: 一.班级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