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人[林清玄散文]

在信义路上,有一个卖猫头鹰的人,平常他的摊子上总有七八只猫头鹰,最多的时候摆十几只,一笼笼叠高起来,形成一个很奇异的画面。

他的生意顶不错,从每次路过时看到笼子里的猫头鹰全部换了颜色可以知道。他的猫头鹰种类既多,大小也齐全,有的鹰很小,小到像还没有出过巢,有的很老,老到仿佛已经不能飞动。

我注意到卖鹰人是很偶然的,一年前我带孩子散步经过,孩子拼命吵闹,想要买下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猫头鹰。那时,卖鹰的人还在卖兔子,摊子上只摆了一只猫头鹰,卖鹰者努力向我推销说:“这只鹰仔是前天才捉到的,也是我第一次来卖猫头鹰,先生,给孩子买下来吧!你看他那么喜欢。”我这才注意到眼前卖鹰的中年人,看起来非常质朴,是刚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的样子。

我没有给孩子买鹰,那是因为我一向反对把任何动物关在笼子里,而且我对孩子说:“如果都没有人买猫头鹰,卖鹰的人对后就不会到山上去捉猫头鹰了,你看,这只鹰这么小,它的爸爸妈妈一定为找不到它在着急呢!”孩子买不成猫头鹰,央求站在前面看一会,正看的时候,有人以五百元买下了那只鹰,孩子哇啦一声,不舍地哭了出来。

此后我常常看见卖鹰的人,他的规模一天比一天大,到后来干脆不卖兔子,只卖猫头鹰,订价从五百五十元到一千元左右,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卖掉几十只。我想不通他从何处捕到那么多的猫头鹰,有一次闲谈起来,才知道台湾深山里还有许多猫头鹰,他光是在坪林一带的山里一天就能捕到只几。

他说:“猫头鹰很受欢迎咧!因为它不吵,又容易驯服,生意太好了,我现在连兔子也不卖,专卖鹰。一有空我就到山上去捉,大部分捉到还在巢中的小鹰,运气好的时候,也能捉到它们的父母…。”

我劝他说:“你别捉鹰了,捉鹰的时间做别的也一样赚那么多钱。”

他说:“那不同咧!捉鹰是免本钱稳赚不赔的。”

对这样的人,我也不能说什么了。

后来我改变散步的路线,有一年多没见过卖猫头鹰的人,前不久我又路过那一带,再度看到卖鹰者,他还在同一个街角卖鹰,猫头鹰笼子仍然一个叠着一个。

当我看见他时,大大吃了一惊,那卖鹰者的长相与一年前我见到时完全不同了。他的长相几乎变得和他卖的猫头鹰一样,耳朵上举、头发扬散、鹰勾鼻、眼睛大而瞳仁细小、嘴唇紧抿,身上还穿着灰色掺杂褐色的大毛衣,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只大的猫头鹰,只是有着人形罢了。

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为什么使一个人的长相完全不同了呢?这巨大变化是从何而来呢?我努力思索卖鹰者改变面貌的原因。我想到,做了很久屠夫的人,脸上的每道横肉,都长得和他杀的动物一样。而鱼市场的鱼贩子,不管怎么洗澡,毛孔里都会流出鱼的腥味。我又想到,在银行柜台数钞票很久的人,脸上的表情就像一张钞票,冷漠而势利。在小机关当主管作威作福的人,日子久了,脸变得像一张公文,格式十分僵化,内容逢迎拍马。坐在电脑前面忘记人的品质的人,长相就像一架电脑。还有,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到后来,长相就如同社会版上的照片…。

原因是这样的吗?或者是像电影电视上演坏人的演员,到后来就长成一脸坏相,因为他打从心里一直坏出到,到最后就无法辨认了。还有那些演色情片的演员,当她们裸裎的照片登在杂志上,我们仿佛看到一块肥腻的肉,却不见她们的心灵或面貌了。

一个人的职业、习气、心念、环境都会塑造他的长相和表情,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像卖猫头鹰的人改变那么巨大而迅速,却仍然出乎我的预想。我的眼前闪过一串影像,卖猫头鹰者夜里去观察鹰的巢穴,白天去捕捉,回家做鹰的陷阱,连睡梦中都想着捕鹰的方法,心心念念在鹰的身上,到后来自己长成一只猫头鹰都已经不自觉了。

我从卖鹰者的面前走过,和他打招呼,他居然完全忘记我了,就如同白天的猫头鹰,眼睛茫然失神,他只是说:“先生,要不要买一只猫头鹰,山上刚捉来的。”

这使我在后来的散步里,想起了三千年前瑜珈行者的一部经典《圣博伽瓦谭》中所记载,巴拉达国国王的故事。

巴拉达国王盛年的时候,弃绝了他的王后、家族,和广袤的王国,到森林里去,那是他相信古印度的经典,认为人应该把中年以后的岁月用于自觉。

他在森林中过着苦行生活,仅仅食用果子和根菜植物,每日专注地冥想,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自我从身中觉醒了过来。有一天他正在冥想,忽然看到一只母鹿到河边饮水,随着又听到不远处狮子的大吼,母鹿大吃一惊,正要逃跑的时候,一只小鹿从它的子宫堕下,跌入河中的急流里,母鹿害怕得全身颤抖,在流产之后死去了。

巴拉达眼看鹿被冲向下游,动了恻隐之心,便从河里救起小鹿,把小鹿带到自己身边。他从此和小鹿一起睡觉、一起走路、一起洗澡、一起进食、他对待小鹿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心念完全系在小鹿身上。

有一天,小鹿不见了。巴拉达陷入了非常焦躁的意念里,担心着小鹿的安危就像失去了儿子一样,他完全无法冥思,因为想的都是小鹿,最后他忍不住启程去寻找小鹿,在黑暗森林里,他如痴如狂呼唤小鹿的名字,他终于不小心跌倒了,受了重伤,就在他临终的时候,小鹿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就像爱子看着父亲一样看着他,就这样,巴拉达的心念和精神全部集中在小鹿身上,他下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为一头鹿,这已经是他的下一世了。

这是瑜珈对于意念的看法,意念不仅对容貌有着影响,巴拉达因疼爱小鹿,都因而沉进了轮回的转动,那么,捕捉贩售猫头鹰的人,长相晶益变成猫头鹰又有什么可怪呢?

和朋友谈起猫头鹰人长相变异的故事,朋友说:“其实,变的不只是卖鹰的人,你对人的观照也改变了。卖鹰者的长相本来就是那样子,只是习气与生活的濡染改变了他的神色和气质罢了。我们从前没有透过内省,不能见到他的真面目,当我们的内心清明如镜,就能从他的外貌进而进入他的神色和气质了。”

难道,我也改变了吗?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意念都如在森林中的小鹿,迷乱地跳跃与奔跑,这纷乱的念头固然值得担忧,总还不偏离人的道路。一旦我们的意念顺着轨道往偏邪的道路如火车开去,出发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走远了,就难以回头了。所以,向前走的时候每天反顾一下,看看自我意念的轨道是多么重要呀!

我们不止要常常擦拭自己的心灵之镜,来照见世间的真相;也要常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长相与昨日的不同;更要照心灵之镜,才不会走向偏邪的道路。卖猫头鹰的人每天面对猫头鹰,就像在照镜子,我们面对自己俗恶的习气,何尝不是在照镜子呢?

想到这里,有一个人与我错身而过,我闻到栗子的芳香从他身上溢出,抬头一看,果然是天天在街角卖糖炒栗子的小贩。

在信义路上,有一个卖猫头鹰的人,平常他的摊子上总有七八只猫头鹰,最多的时候摆十几只,一笼笼叠高起来,形成一个很奇异的画面。

他的生意顶不错,从每次路过时看到笼子里的猫头鹰全部换了颜色可以知道。他的猫头鹰种类既多,大小也齐全,有的鹰很小,小到像还没有出过巢,有的很老,老到仿佛已经不能飞动。

我注意到卖鹰人是很偶然的,一年前我带孩子散步经过,孩子拼命吵闹,想要买下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猫头鹰。那时,卖鹰的人还在卖兔子,摊子上只摆了一只猫头鹰,卖鹰者努力向我推销说:“这只鹰仔是前天才捉到的,也是我第一次来卖猫头鹰,先生,给孩子买下来吧!你看他那么喜欢。”我这才注意到眼前卖鹰的中年人,看起来非常质朴,是刚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的样子。

我没有给孩子买鹰,那是因为我一向反对把任何动物关在笼子里,而且我对孩子说:“如果都没有人买猫头鹰,卖鹰的人对后就不会到山上去捉猫头鹰了,你看,这只鹰这么小,它的爸爸妈妈一定为找不到它在着急呢!”孩子买不成猫头鹰,央求站在前面看一会,正看的时候,有人以五百元买下了那只鹰,孩子哇啦一声,不舍地哭了出来。

此后我常常看见卖鹰的人,他的规模一天比一天大,到后来干脆不卖兔子,只卖猫头鹰,订价从五百五十元到一千元左右,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卖掉几十只。我想不通他从何处捕到那么多的猫头鹰,有一次闲谈起来,才知道台湾深山里还有许多猫头鹰,他光是在坪林一带的山里一天就能捕到只几。

他说:“猫头鹰很受欢迎咧!因为它不吵,又容易驯服,生意太好了,我现在连兔子也不卖,专卖鹰。一有空我就到山上去捉,大部分捉到还在巢中的小鹰,运气好的时候,也能捉到它们的父母…。”

我劝他说:“你别捉鹰了,捉鹰的时间做别的也一样赚那么多钱。”

他说:“那不同咧!捉鹰是免本钱稳赚不赔的。”

对这样的人,我也不能说什么了。

后来我改变散步的路线,有一年多没见过卖猫头鹰的人,前不久我又路过那一带,再度看到卖鹰者,他还在同一个街角卖鹰,猫头鹰笼子仍然一个叠着一个。

当我看见他时,大大吃了一惊,那卖鹰者的长相与一年前我见到时完全不同了。他的长相几乎变得和他卖的猫头鹰一样,耳朵上举、头发扬散、鹰勾鼻、眼睛大而瞳仁细小、嘴唇紧抿,身上还穿着灰色掺杂褐色的大毛衣,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只大的猫头鹰,只是有着人形罢了。

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为什么使一个人的长相完全不同了呢?这巨大变化是从何而来呢?我努力思索卖鹰者改变面貌的原因。我想到,做了很久屠夫的人,脸上的每道横肉,都长得和他杀的动物一样。而鱼市场的鱼贩子,不管怎么洗澡,毛孔里都会流出鱼的腥味。我又想到,在银行柜台数钞票很久的人,脸上的表情就像一张钞票,冷漠而势利。在小机关当主管作威作福的人,日子久了,脸变得像一张公文,格式十分僵化,内容逢迎拍马。坐在电脑前面忘记人的品质的人,长相就像一架电脑。还有,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到后来,长相就如同社会版上的照片…。

原因是这样的吗?或者是像电影电视上演坏人的演员,到后来就长成一脸坏相,因为他打从心里一直坏出到,到最后就无法辨认了。还有那些演色情片的演员,当她们裸裎的照片登在杂志上,我们仿佛看到一块肥腻的肉,却不见她们的心灵或面貌了。

一个人的职业、习气、心念、环境都会塑造他的长相和表情,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像卖猫头鹰的人改变那么巨大而迅速,却仍然出乎我的预想。我的眼前闪过一串影像,卖猫头鹰者夜里去观察鹰的巢穴,白天去捕捉,回家做鹰的陷阱,连睡梦中都想着捕鹰的方法,心心念念在鹰的身上,到后来自己长成一只猫头鹰都已经不自觉了。

我从卖鹰者的面前走过,和他打招呼,他居然完全忘记我了,就如同白天的猫头鹰,眼睛茫然失神,他只是说:“先生,要不要买一只猫头鹰,山上刚捉来的。”

这使我在后来的散步里,想起了三千年前瑜珈行者的一部经典《圣博伽瓦谭》中所记载,巴拉达国国王的故事。

巴拉达国王盛年的时候,弃绝了他的王后、家族,和广袤的王国,到森林里去,那是他相信古印度的经典,认为人应该把中年以后的岁月用于自觉。

他在森林中过着苦行生活,仅仅食用果子和根菜植物,每日专注地冥想,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自我从身中觉醒了过来。有一天他正在冥想,忽然看到一只母鹿到河边饮水,随着又听到不远处狮子的大吼,母鹿大吃一惊,正要逃跑的时候,一只小鹿从它的子宫堕下,跌入河中的急流里,母鹿害怕得全身颤抖,在流产之后死去了。

巴拉达眼看鹿被冲向下游,动了恻隐之心,便从河里救起小鹿,把小鹿带到自己身边。他从此和小鹿一起睡觉、一起走路、一起洗澡、一起进食、他对待小鹿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心念完全系在小鹿身上。

有一天,小鹿不见了。巴拉达陷入了非常焦躁的意念里,担心着小鹿的安危就像失去了儿子一样,他完全无法冥思,因为想的都是小鹿,最后他忍不住启程去寻找小鹿,在黑暗森林里,他如痴如狂呼唤小鹿的名字,他终于不小心跌倒了,受了重伤,就在他临终的时候,小鹿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就像爱子看着父亲一样看着他,就这样,巴拉达的心念和精神全部集中在小鹿身上,他下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为一头鹿,这已经是他的下一世了。

这是瑜珈对于意念的看法,意念不仅对容貌有着影响,巴拉达因疼爱小鹿,都因而沉进了轮回的转动,那么,捕捉贩售猫头鹰的人,长相晶益变成猫头鹰又有什么可怪呢?

和朋友谈起猫头鹰人长相变异的故事,朋友说:“其实,变的不只是卖鹰的人,你对人的观照也改变了。卖鹰者的长相本来就是那样子,只是习气与生活的濡染改变了他的神色和气质罢了。我们从前没有透过内省,不能见到他的真面目,当我们的内心清明如镜,就能从他的外貌进而进入他的神色和气质了。”

难道,我也改变了吗?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意念都如在森林中的小鹿,迷乱地跳跃与奔跑,这纷乱的念头固然值得担忧,总还不偏离人的道路。一旦我们的意念顺着轨道往偏邪的道路如火车开去,出发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走远了,就难以回头了。所以,向前走的时候每天反顾一下,看看自我意念的轨道是多么重要呀!

我们不止要常常擦拭自己的心灵之镜,来照见世间的真相;也要常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长相与昨日的不同;更要照心灵之镜,才不会走向偏邪的道路。卖猫头鹰的人每天面对猫头鹰,就像在照镜子,我们面对自己俗恶的习气,何尝不是在照镜子呢?

想到这里,有一个人与我错身而过,我闻到栗子的芳香从他身上溢出,抬头一看,果然是天天在街角卖糖炒栗子的小贩。


相关内容

  • 初一习作读[林清玄散文自选集:猫头鹰人]有感
  • 人随心而变 --读<林清玄散文自选集:猫头鹰人>有感 一个纯朴聪慧的乡人,一年之内却越长越像猫头鹰,变成了颓废迷茫.只惦记金钱的猫头鹰商人.日日夜夜想着猫头鹰,思考揣摩着捕鹰的方法,乡人心中贪婪金钱.对待动物狠心残忍的缺点,就像木头上的一点霉斑,渐渐腐朽了一块良材.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感 ...

  • 初中必读书籍
  • 一.必读名著: <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骆驼详子>.<繁星,春水>.<鲁滨逊飘流记>.<格利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成炼成的>.<名人传>. 二.选读名著 & ...

  • 作文话题素材之为人处世篇:欣赏
  •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jb1000.com 作文话题素材之为人处世篇:欣赏 思路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 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欣赏别人可以给人鼓励 欣赏自己可以增添自信 欣赏大自然能愉悦心灵 欣赏艺术可以增添情趣 学会欣赏生活.享受生活 一味的赞美和夸奖不是欣赏 名言 一个老板 ...

  • 散文读后感800字
  • 散文读后感800字(一) --<张晓风散文集>读后感 在众多的名家作品中,有一本富有哲理的散文集.它的出现是一个奇迹,这就是<张晓风散文集>. 经老师推荐,我在初一有幸认识了它,一拿到它,我就被它的外表吸引,接着我就迫不及待的翻开了它.在阅读完第一篇后我发现,它的内容比精美的 ...

  • 林清玄散文的审美魅力
  • [现当代文学评论]2005年¥,期R一:景裟誊胁啦 林清玄散文的审美魅力 _第t,2005 覃碧卿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广东江门429000) 关键词:林清玄:散文:佛教意识:景情合一:技术批判 摘要:林清玄散文佛家的道德情怀和东方的诗性智慧的审美统一构成了林清玄散文的最鲜明的美学意境,而 ...

  • 步入散文的世界倾听林清玄的心声
  • 导语:他性格内向,不喜交游.因家庭贫困,书,是极其少见的.但他对于文字,却有着天生的敏感.8岁立志当作家,一本正经说出后,众人捧腹,父亲扬手给他一耳光.纵然如此,矢志不渝.他在17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漫画书之后一发不可收,从此踏上了文学之路.他,被称为"台湾十大才子&quo ...

  •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早些时候,在书店看到一本<林清玄散文>,拿起书来细看,蓝白相间的封面于隐约中透露着一股袭面而来的清丽之感,再仔细品味作者的名字,思绪仿佛立刻回到了忙碌的高中时代,记得那时候曾在阅读短文中遇到过林清玄的文章,也就是那时候起,便被他清丽.充满禅意的文章深深的 ...

  •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1000字
  •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1000字 文/尚子琮 读了这么多篇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感觉他是以写父母的爱和人生哲理为主的. 像<打开内心的窗>中,散发着母爱光辉的母亲呵护着因第一次坐车而害怕的弱智儿子:父亲葬礼上在分财产的兄弟们,把他们唯一的母亲分给了自己,而他们自己却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在下棋的老 ...

  •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 淄博实验中学 高三12班 刘佩蕊 最近读了林清玄先生的"菩提系列"作品,深深地被林先生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他对人生和世界的参悟所吸引.我庆幸我能在茫茫天地间与林清玄先生的文字邂逅.林先生的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