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研究所工作要点

2013年研究所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创新2020”深入实施的关键年。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科学院“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总体部署,以提高科技产出质量和贡献为中心,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持续加强战略研究,贯彻人才强所战略,组织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着力抓好重大成果产出,深化拓展国际合作,促进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全面完成2013年度工作任务,开创生态所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提升我所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加强研究所战略研究,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

持续加强研究所战略研究,通过对我所“一三五”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开展自我总结和评估,重点围绕 “一个定位”的整体学科布局、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三个突破”的进展情况,质量和影响,“五个培育方向”的发展态势、国内外同领域的地位、水平和影响进行自我诊断,进一步把握研究方向和发展状态,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提升研究所创新能力。 贯彻落实科学院《关于改革科技评价、建立重大产出导向研究所评价体系的决定》,迎接“一三五”诊断评估专家组对我所的检查和评估。

二、 贯彻人才强所战略,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贯彻人才强所战略,以创新团队组建、高层人才引进、青年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工作重点,加大推进力度。

1、 高层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利用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引进途径,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推荐国家“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人才2-3人;继续发挥“百人计划”作为我所主干人才引进计划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宣传、拓展渠道,力争年度引进“百人计划”2人;利用国家“万人计划”渠道,积极推荐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2、 推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以“百人计划”、 “国家杰青”人才为核心成员,推进跨学科青年科学家群体的组建工作。积极组织申报中科院交叉合作团队项目。

3、 加强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

采取素质培训、目标培育、专项投入、优化空间等措施,加大对3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孕育国家优秀青年和青年973等拔尖青年人才。

4、 重视支撑、管理队伍建设

重视从事野外观测、测试分析、出版编辑、情报信息、知识传播、成果转化、行政管理等优秀骨干人才的培养。针对支撑、管理和成果转化人才的不同需求,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素质、激发活力。

5、 强化海外智力引进

充分利用科学院“海外智力引进与人才国际交流培养计划”,继续加大引进外国专家和外籍访问学者的工作力度,聘请活跃在国际前沿的海外优秀学者和外国科学家来我所进行短期访问、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

6、 加强研究生培养

贯彻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创新实践、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把研究生教育培养与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解决重大生态学科学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继续做好985、2 1 1工程等重点院校招生宣传,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过程监督管理,加强新设学科和导师队伍建设。继续推进与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实质性合作,通过联合招生的途径扩大生源。

三、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重大项目的争取和实施

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国家科技专项、国家主体计划、基金、重大平台建设等为重点对象,强调“顶层设计、自由争取”相结合的方式,全所上下协调一致地全力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1、国家973项目

重点推进国家973项目“北方草地生产力提升与资源均衡利用机理’’的争取工作,积极组织推进青年973项目“森林生态系统活性氮循环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争职。

继续加强“土壤固碳”、 “人工林”等国家9 7 3项目和课题的过程管理,尤其是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保证经费使用合理、合法。

2、国家科技支撑及其他

组织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建议与立项,力争更多的课题进入国家项目库;推动“城郊农业”等科技支撑课题争取与启动工作;完成“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物化与生物修复技术”的863课题启动。

积极组织参与环保部土壤污染治理国家重大专项的规划与设计,争取主持课题级项目。

3、国家基金

加强沟通与协调,重点推进国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优青、杰青、重点项目等的申请工作,力争实现国家基金的再次突破。今年,总共申报基金项目1 1 9项,其中面上5 2项、青年44项、重点8项、优青6项、杰青5项、联合基金2项、重大国际合作2项。

4、中科院项目

积极推进“土壤生物专项”的项目立项和争取;参与“分子育种”A类先导专项项目;与院农业办公室协调,争取“草地养分调控技术示范项目”的立项工作;与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等沟通协调,推进“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东北亚植物园建设项目”的申报。

5、横向和省市项目

加强与地方科技厅、科技局、发改委、环保局、农委、大学及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项目的联舍、合作。推进科技部“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组织推动中科院“稳定性肥料全国科学院联盟分会建设”、争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推动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及山东、云南、湖北等省院合作专项申报工作。组织推动辽宁省、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工作。

四、推进平台建设,实施平台支撑战略

1、推进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中报与建设推进 “肥料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东北地区土壤与生物战略资源储备库’’、“石油废弃物与污染场地处理”等科研平台建设;协调资源,做好前期准备,继续推进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

2、做好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工作 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继续落实各项工作,继续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完成国家实验室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与开放课题等项目布置,做好国家实验室经费使用管理,做好国家实验室长期监测平台的建设。

3、野外台站建设

积极推进长白山站专家工作楼和额尔古纳站实验楼建设、做好长白山站和乌兰傲都站财政部修购专项的实施;完成清原站的二期建设验收。

组织召开研究所野外台站工作会议。

4、院实验室管理

加强“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院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各开2013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做好准备迎接2014实验室评估。

积极多方沟通,推进院景观生态与区域规划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申请工作。

五、开放兴所,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实施开放兴所、协同创新、互利共赢战略,拓宽合作渠道,加强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企业合作,完善合作共建机制,拓展合作新模式,推动一批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提升我所国内外影响力。

1、建立合作中心、实验室

酝酿国家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中德联合实验室项目申请;推动与美国普渡大学、日本国立环境所、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所等国际知名院校的实质性合作,通过定期互访、共同项目申请等方式,加强合作。

2、举办大型国际会议

组织召开2013年森林土壤学大会、国际种子生态学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扩大研究所国际影响力。

3、加强人才互访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定期选送我所中青年科学家到美国、日本、瑞士等知名院校深造;通过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计划”等方式,引进国外副教授以上科学家到所工作。

4、政策建议和咨询

积极参加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咨询、调研,大力支持科研人员向国家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报告。

5、强强联合,开展协同创新

继续加强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机构、企业等单位科技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成果转移转化:深化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合作,推动“稳定性肥料在全国重点区域的应用”;继续加强与山东金牌、沈阳协和、沈阳辉山乳业、东药集团、胜利油田、辽宁省排放权交易所、广州浩蓝环保等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转化。

六、改革科技评价,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深入实施研究所“一三五’’规划目标,改革科技评价、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模式。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基本建设、重点野外台站基础设施等重要科研平台、千人计划、优秀百人、杰青、优青等关键人才、国家重要奖项、高水平科技论文等重大成果产出优先给予资源保障。

今年,要实施资源优先配置战略,继续鼓励“Science”、“Nature”、“Ecology letters”等高水平论文的发表、重要原创性专利申请和软件登记、重点推进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研成果的凝练和总结,努力争取“防护林”等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森林界面”等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申报与争取。

七、促进均衡发展,建立和谐高效的保障体系

实施均衡发展,促进砑究所各项事业共同发展。

1、全年财政实现收入2.0亿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务制度,保障资金安全,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2、做好研究所各项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园区房屋、基础设施维修;加强车辆管理与安全运行;加强物业管理,改进园区环境,完善优化“一所两址”运行模式;改进物防技防,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完善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做好危险化学品购买、储存及固液废品的处理工作。

3、积极推进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抓好科研经费管理、基本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科研道德建设等重点领域检查监督,健全内控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努力营造和谐融洽、风清气正的科研创新氛围。

4、加强政务信息宣传。充分报道研究所创新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亮点,努力营造促进研究所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环境。

5、坚持高质量、高效率的办刊理念,努力办好英文期刊Ecological Processes的出版发行工作,争取2年内成为SCI源刊;稳步发展《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 。

6、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文化服务与传播,继续做好所志编纂和二期档案进馆工作,大力弘扬老一代科学家无私奉献精神,营造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研究所和谐文他建设。

7、认真履行工会、职代会职责,落实职工切身利益,关心老同志生活,构建我所关怀帮扶长效机制。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全民健身运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8、充分利用科学院的相关政策,实施园区规划,继续推进人才“3H”工程建设;按照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配合推进东区动迁改造工作。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及研究所“一三五”目标的关键之年,值此早春季节,共同谋划布置研究所工作,让我们团结起来,围绕我所创新发展目标,凝聚共识,攻坚克难,为建成国际上生态学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所而努力奋斗!

2013年3月29日

2013年研究所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创新2020”深入实施的关键年。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科学院“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总体部署,以提高科技产出质量和贡献为中心,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持续加强战略研究,贯彻人才强所战略,组织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着力抓好重大成果产出,深化拓展国际合作,促进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全面完成2013年度工作任务,开创生态所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提升我所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加强研究所战略研究,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

持续加强研究所战略研究,通过对我所“一三五”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开展自我总结和评估,重点围绕 “一个定位”的整体学科布局、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三个突破”的进展情况,质量和影响,“五个培育方向”的发展态势、国内外同领域的地位、水平和影响进行自我诊断,进一步把握研究方向和发展状态,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提升研究所创新能力。 贯彻落实科学院《关于改革科技评价、建立重大产出导向研究所评价体系的决定》,迎接“一三五”诊断评估专家组对我所的检查和评估。

二、 贯彻人才强所战略,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贯彻人才强所战略,以创新团队组建、高层人才引进、青年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工作重点,加大推进力度。

1、 高层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利用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引进途径,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推荐国家“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人才2-3人;继续发挥“百人计划”作为我所主干人才引进计划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宣传、拓展渠道,力争年度引进“百人计划”2人;利用国家“万人计划”渠道,积极推荐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2、 推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以“百人计划”、 “国家杰青”人才为核心成员,推进跨学科青年科学家群体的组建工作。积极组织申报中科院交叉合作团队项目。

3、 加强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

采取素质培训、目标培育、专项投入、优化空间等措施,加大对3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孕育国家优秀青年和青年973等拔尖青年人才。

4、 重视支撑、管理队伍建设

重视从事野外观测、测试分析、出版编辑、情报信息、知识传播、成果转化、行政管理等优秀骨干人才的培养。针对支撑、管理和成果转化人才的不同需求,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素质、激发活力。

5、 强化海外智力引进

充分利用科学院“海外智力引进与人才国际交流培养计划”,继续加大引进外国专家和外籍访问学者的工作力度,聘请活跃在国际前沿的海外优秀学者和外国科学家来我所进行短期访问、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

6、 加强研究生培养

贯彻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创新实践、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把研究生教育培养与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解决重大生态学科学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继续做好985、2 1 1工程等重点院校招生宣传,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过程监督管理,加强新设学科和导师队伍建设。继续推进与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实质性合作,通过联合招生的途径扩大生源。

三、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重大项目的争取和实施

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国家科技专项、国家主体计划、基金、重大平台建设等为重点对象,强调“顶层设计、自由争取”相结合的方式,全所上下协调一致地全力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1、国家973项目

重点推进国家973项目“北方草地生产力提升与资源均衡利用机理’’的争取工作,积极组织推进青年973项目“森林生态系统活性氮循环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争职。

继续加强“土壤固碳”、 “人工林”等国家9 7 3项目和课题的过程管理,尤其是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保证经费使用合理、合法。

2、国家科技支撑及其他

组织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建议与立项,力争更多的课题进入国家项目库;推动“城郊农业”等科技支撑课题争取与启动工作;完成“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物化与生物修复技术”的863课题启动。

积极组织参与环保部土壤污染治理国家重大专项的规划与设计,争取主持课题级项目。

3、国家基金

加强沟通与协调,重点推进国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优青、杰青、重点项目等的申请工作,力争实现国家基金的再次突破。今年,总共申报基金项目1 1 9项,其中面上5 2项、青年44项、重点8项、优青6项、杰青5项、联合基金2项、重大国际合作2项。

4、中科院项目

积极推进“土壤生物专项”的项目立项和争取;参与“分子育种”A类先导专项项目;与院农业办公室协调,争取“草地养分调控技术示范项目”的立项工作;与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等沟通协调,推进“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东北亚植物园建设项目”的申报。

5、横向和省市项目

加强与地方科技厅、科技局、发改委、环保局、农委、大学及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项目的联舍、合作。推进科技部“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组织推动中科院“稳定性肥料全国科学院联盟分会建设”、争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推动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及山东、云南、湖北等省院合作专项申报工作。组织推动辽宁省、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工作。

四、推进平台建设,实施平台支撑战略

1、推进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中报与建设推进 “肥料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东北地区土壤与生物战略资源储备库’’、“石油废弃物与污染场地处理”等科研平台建设;协调资源,做好前期准备,继续推进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

2、做好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工作 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继续落实各项工作,继续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完成国家实验室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与开放课题等项目布置,做好国家实验室经费使用管理,做好国家实验室长期监测平台的建设。

3、野外台站建设

积极推进长白山站专家工作楼和额尔古纳站实验楼建设、做好长白山站和乌兰傲都站财政部修购专项的实施;完成清原站的二期建设验收。

组织召开研究所野外台站工作会议。

4、院实验室管理

加强“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院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各开2013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做好准备迎接2014实验室评估。

积极多方沟通,推进院景观生态与区域规划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申请工作。

五、开放兴所,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实施开放兴所、协同创新、互利共赢战略,拓宽合作渠道,加强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企业合作,完善合作共建机制,拓展合作新模式,推动一批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提升我所国内外影响力。

1、建立合作中心、实验室

酝酿国家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中德联合实验室项目申请;推动与美国普渡大学、日本国立环境所、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所等国际知名院校的实质性合作,通过定期互访、共同项目申请等方式,加强合作。

2、举办大型国际会议

组织召开2013年森林土壤学大会、国际种子生态学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扩大研究所国际影响力。

3、加强人才互访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定期选送我所中青年科学家到美国、日本、瑞士等知名院校深造;通过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计划”等方式,引进国外副教授以上科学家到所工作。

4、政策建议和咨询

积极参加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咨询、调研,大力支持科研人员向国家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报告。

5、强强联合,开展协同创新

继续加强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机构、企业等单位科技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成果转移转化:深化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合作,推动“稳定性肥料在全国重点区域的应用”;继续加强与山东金牌、沈阳协和、沈阳辉山乳业、东药集团、胜利油田、辽宁省排放权交易所、广州浩蓝环保等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转化。

六、改革科技评价,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深入实施研究所“一三五’’规划目标,改革科技评价、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模式。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基本建设、重点野外台站基础设施等重要科研平台、千人计划、优秀百人、杰青、优青等关键人才、国家重要奖项、高水平科技论文等重大成果产出优先给予资源保障。

今年,要实施资源优先配置战略,继续鼓励“Science”、“Nature”、“Ecology letters”等高水平论文的发表、重要原创性专利申请和软件登记、重点推进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研成果的凝练和总结,努力争取“防护林”等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森林界面”等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申报与争取。

七、促进均衡发展,建立和谐高效的保障体系

实施均衡发展,促进砑究所各项事业共同发展。

1、全年财政实现收入2.0亿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务制度,保障资金安全,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2、做好研究所各项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园区房屋、基础设施维修;加强车辆管理与安全运行;加强物业管理,改进园区环境,完善优化“一所两址”运行模式;改进物防技防,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完善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做好危险化学品购买、储存及固液废品的处理工作。

3、积极推进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抓好科研经费管理、基本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科研道德建设等重点领域检查监督,健全内控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努力营造和谐融洽、风清气正的科研创新氛围。

4、加强政务信息宣传。充分报道研究所创新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亮点,努力营造促进研究所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环境。

5、坚持高质量、高效率的办刊理念,努力办好英文期刊Ecological Processes的出版发行工作,争取2年内成为SCI源刊;稳步发展《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 。

6、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文化服务与传播,继续做好所志编纂和二期档案进馆工作,大力弘扬老一代科学家无私奉献精神,营造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研究所和谐文他建设。

7、认真履行工会、职代会职责,落实职工切身利益,关心老同志生活,构建我所关怀帮扶长效机制。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全民健身运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8、充分利用科学院的相关政策,实施园区规划,继续推进人才“3H”工程建设;按照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配合推进东区动迁改造工作。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及研究所“一三五”目标的关键之年,值此早春季节,共同谋划布置研究所工作,让我们团结起来,围绕我所创新发展目标,凝聚共识,攻坚克难,为建成国际上生态学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所而努力奋斗!

2013年3月29日


相关内容

  •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13年工作要点
  •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标准定额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继续完善标准定额体系,健全体制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加强标准定额制定和实施监督的全过程管理, 发挥标准定额的约束引导作用,促进标 ...

  • 区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
  • 区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教育强区为总目标,围绕"两个新城"建设,坚持"走内涵发展路,采取硬措施,增强软实力"工作思路,以"队伍建设年"为载体,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教育质量,推 ...

  • 教育部2013工作要点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部关工委继续主办“‘五好小公民’——光辉的旗帜”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继续与中关工委、全国妇 ...

  • 四川大学2013MBA复试内容
  • 四川大学2013MBA复试内容 根据<四川大学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经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研究,特制定四川大学商学院2013年1月联考MBA复试办法.本复试办法仅适用于A线资格考生.在国家分数线公布后,本网站将另行发布B线资格(即参加提前面试并获得"国家线 ...

  • 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2013年工作要点
  • 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教师进修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实施‚学校管理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化,研培手段现代化‛的‚三化‛战略,实现‚品位进修.品质进修和品牌进修‛的‚三品‛目标为工作的立足点.聚焦 ...

  • 2013年工会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工作思路
  • 2013年工会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工作思路 本文来自v663免费资源网,更多免费2013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继续推进工会组建,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为建设和谐有序.公平正义的社会作出贡献. (一) 夯实基础,强化工会组织 ...

  • 2013年共青团工作计划要点
  • 2013年,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工作重点和共青团工作要点,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切实加强对学院学生、青年团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竭诚服务社会大局,服务团员青年,服务学院党政中心工作,为不断推动共青团事业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 ...

  • 小学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
  • 尊敬的局领导.兄弟学校的领导,大家上午好! 我校工作在市政府.教育局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 注重德育实践,快乐德育初显特色 我校德育工始终本着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工作原则,实施家庭 ...

  • 2013年统计工作要点
  • 一、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1、加强经济预警动态监测。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及时收集上报各项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和趋势的统计数据资料,准确把脉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及时提出各项工作建议。 2、深入推进各项统计监测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科学发展评价考核工作,履行好监测牵头部门的职能,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