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为什么进不了实体经济

钱为什么进不了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可为什么钱还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呢?这是什么逻辑?实际跟我们想象的或许不太一样。

如果实体经济主要指生产制造业和有店铺经营的生活服务业的话,这些年大家的普遍感受是实体经济难过,生意难做。

因实体经济生产创造着GDP 财富,且其他金融、地产、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依附于实业,所以一种普遍的担忧是中国经济怎么办?

实体经济如何准确界定、景气与否、能否一概而论(如低端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等)暂且放在一边,请以你自己的亲身感受为例:你觉得有哪些生活物资稀缺购买不到么?实际的情况是商品供应充足,且还算物美价廉。大商场里的店铺关闭,甚至住宅的底商纷纷转让,看似经济萧条,可你在这些店铺里消费有多少?实际的情况是你的购买渠道转移了,通过京东/淘宝等网络消费的比重大幅增加。那电商是否属于实体经济?

以上这些有什么内在逻辑?这几年,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不少人靠投资房产的收益完胜做实业,一种论调甚嚣尘上:实体经济的萎靡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挤压,钱都流入了地产业,买房炒楼催生资产泡沫了!中央一直在鼓励(政策/税收/金融的支持等)、地方一直在支持(土地/财政补贴的倾斜等)、企业家有

着做实业的情怀、百姓也知道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可为什么钱还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呢?

本文的分析或许不尽全面,仅作为抛砖引玉,为大家提供另一种思考角度。

1 、高房价毁了实体经济?

现在有一种观点几乎成了共识:是高房价蚕食、挤压、摧毁了实体经济,因为你可以切身感受城市里的房价到底有多高!

我承认高房价对实体经济有负作用,但并不认可是高房价毁灭了实体经济。

首先,就全国来说,高房价也就存在于十几个城市,其他数百个城市房价不仅没涨,还比2012年前后的高点有所下跌,之所以舆论中都是高房价,这就牵涉到媒体话语权的问题,就像“北京一下雪全国都下雪一样”,掌握媒体舆论的人大多居住在高房价的一二线城市。

其次,高房价主要指住宅/商业的高房价,可制造业用的是工业厂房(不少还在土地成本较低的工业园区),且有职工宿舍食堂,电商的发展已规避了商铺高租金向消费者的转移,所以商铺的死亡是理性的经济选择。

最后,中国的房价上涨起始于2003年后,可房价对实体的挤压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之前为什么很少提呢?

准确的说,高房价毁了实体经济的论调应该是2012年之后的事。八九十年代,制造业一片红火,即使到了2000年,加入WTO 后的外贸红利仍然让实业的好日子延续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更是让制造业达到兴奋高潮点。当经济刺激一过,实体经济立马显现疲态——因产能过剩,所以价格竞争,于是利润一降再降,最终资金逃离,流向利润更高的其他领域,如地产行业,表现出的就是脱实向虚。

所以,资金脱实向虚是果而不是因,是因为实体经济无利可图,资金才会逃离跑到楼市里,而不是资金流入楼市形成了对实体的碾压,资金是讲利润回报的。由此可见,这几年实体经济确实有些难。

2 、实体经济怎么这样难?

准确的说,是低端、无技术含量、环境污染严重、缺乏议价能力的劳动密集型实体经济很难!因为这些行业进入门槛低,产能过剩造成相互压价利润摊薄,而人力/营销等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些成本必然上涨)却在一个劲地上升,而这肇始于四万亿。

四万亿的功过仍没有定论,但它的一个问题是制造了大量的过剩产能——水泥、钢铁、玻璃… …并让一些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得以生存延续——过量的投资产生了大量的需求,这些需求让落后产能的商品又有了市场。

这就是实体经济艰难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供应太多了,只好价格恶性竞争,此时再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增加产量,那不是送死吗?!不得已资金才去寻找其他的高收益行业,这也是2012年后资金脱实向虚的原因——四万亿的刺激需求告一段落,新增加的产能无处消化。

这两天一则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中国高赋税”的肺腑之言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又把实体经济萎靡归罪于税费,政府高税赋无异于抢劫,所以我们提倡“小政府大社会”——政府除了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外,其他的都应交给市场。但高税赋是原因之一,并不是根本原因——企业的高税赋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给消费者,无法提高的原因的是供应充足价格竞争。除了福耀玻璃这样的正规大公司,更多的中小实体不得已通过偷漏税生存——而今偷漏税仍在,可以前能活现在却不能活了,为什么?还是产能过剩啊。

如此来看,实体经济的困难如何破?答案是研发创新,生产出创造需求的商品!苹果之前,手机本已存在,可它出现却颠覆了手机行业,让手机的需求出现了新一轮的爆发。

那资金为什么不进入实体经济中去搞创新研发呢?

3、为何不大力研发创新?

实际上,国家一直在鼓励研发创新,并在政策、税收、资金上给予了许多优惠,问题是研发创新太难,时间跨度、投资回报不可测,风险太大!大的科技革命如蒸汽机、电力等,除了既往

人类的科技积累,还带有很大的偶然因素,苹果手机一代的研发就用了三年时间。

而目前中国的环境是不利于研发创新的。大的来说,中国的教育体系不鼓励创新,应试教育泯灭个性,孩子从小就被压抑发明创造的热情,而这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创造力;其次,政府产权保护不完善、处罚不严,且民众还没有为知识产权付费的习惯;最后,在一个企业里同样不利于研发创新的产生(在国企较为普遍,但现在整体已有很大改观),研发创新来自于一线,可员工一旦有些创新成绩就会被提拔为领导,从而脱离一线(因为一线的工资低,为了给予高工资只能被提拔)。

在这种投入回报不成正比,存在很大风险的情况下,小额资金/民营资金又怎么会舍得下血本花大钱去研发呢?更别提那些希望见效快、回报大的投机资金了。于是,做实业的资金都喜欢模仿抄袭(不管是模仿商品还是模仿店铺经营),赚快钱,这行利润不行了就赶紧换另一个行业。也因此,国家的很多扶持政策在执行中总是大打折扣:新能源汽车骗补、双创骗补、文化创意产业骗补……甚至一些企业就是为了骗补贴而不是踏踏实实的做实业。

我们现在提的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其本质都是要通过研发创新来突破,生产有技术含量、有议价能力的商品,就是要跟别人的东西不一样,避免陷入同质化的低层次价格竞争,最后弄得大家都没利润。

可如何让钱乐意去创新研发,并进入实体经济却是一个系统工程。

4 、如何让钱进入实体经济?

在我国各种基本生活物资(吃穿住行,家用电器等)供应基本满足后,已不能通过简单量的增加来刺激需求,需要科技、人类智慧去研发新产品创造新的需求,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升级,对生产厂家供应方来说就是产业结构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钱进入实体经济、创造社会财富,不用小老百姓担心,国家部委其实早已为此操碎了心。

有恒产者有恒心。首先,要保护好知识产权,只有这样资金才会敢于投入研发;此外,还要保护好财产权,民营企业的财产要跟国有/集体企业的财产一样被同等保护(重庆唱红打黑期间,不少民营企业的财产就被无故查封没收),这样大家才敢于投资做大蛋糕。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即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税务过高已成各界共识,有中美两地投资经验的曹德旺说“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学者李炜光甚至提出企业的死亡税率问题——即中小企业如果不偷漏税只能死亡,因为纯利润还不够缴税的。

生产成本刚性,人工成本刚性,管理成本刚性,如果税务成本(税收的目的是集合大家的钱,提供行政/市政/教育培训等公

共服务的,但税收的去向及合理性却一直不甚透明)也无法降的话,企业要么偷漏税、要么就不投资,实体经济如何起来?

中央高层对中国经济的问题和症结也比较清楚,出得很多政策也方向正确,更多的是执行过程的问题,也许是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也许是没有具体操作细则、也许是执行的可操作性不强……

5、后记

钱为什么进不了实体经济?

如果我说这是一个伪命题不知是否合适,但它真实的反映了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是钱进不了实体经济,是钱已经不再进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这类实体经济,钱已经不再进入缺乏创意、没有成本意识、管理粗放、只是简单供应数量的店铺类实体经济。就像六七十年代的欧美低中端产业向日韩台转移、八九十年代的日韩台低中端产业向大陆转移一样,目前中国也处在产业的升级换代阶段,等到更好的、升级换代的、更高利润的新产业有萌发之势后,钱自然会进入这些实体经济中去,现在进入老旧过时的实体经济无异于送死。

钱进不了实体经济(实际上更多的是低端/过剩/过时的实体经济),实际跟我们想象的或许不太一样。我们可以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最好能乐观的活着。

钱为什么进不了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可为什么钱还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呢?这是什么逻辑?实际跟我们想象的或许不太一样。

如果实体经济主要指生产制造业和有店铺经营的生活服务业的话,这些年大家的普遍感受是实体经济难过,生意难做。

因实体经济生产创造着GDP 财富,且其他金融、地产、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依附于实业,所以一种普遍的担忧是中国经济怎么办?

实体经济如何准确界定、景气与否、能否一概而论(如低端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等)暂且放在一边,请以你自己的亲身感受为例:你觉得有哪些生活物资稀缺购买不到么?实际的情况是商品供应充足,且还算物美价廉。大商场里的店铺关闭,甚至住宅的底商纷纷转让,看似经济萧条,可你在这些店铺里消费有多少?实际的情况是你的购买渠道转移了,通过京东/淘宝等网络消费的比重大幅增加。那电商是否属于实体经济?

以上这些有什么内在逻辑?这几年,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不少人靠投资房产的收益完胜做实业,一种论调甚嚣尘上:实体经济的萎靡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挤压,钱都流入了地产业,买房炒楼催生资产泡沫了!中央一直在鼓励(政策/税收/金融的支持等)、地方一直在支持(土地/财政补贴的倾斜等)、企业家有

着做实业的情怀、百姓也知道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可为什么钱还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呢?

本文的分析或许不尽全面,仅作为抛砖引玉,为大家提供另一种思考角度。

1 、高房价毁了实体经济?

现在有一种观点几乎成了共识:是高房价蚕食、挤压、摧毁了实体经济,因为你可以切身感受城市里的房价到底有多高!

我承认高房价对实体经济有负作用,但并不认可是高房价毁灭了实体经济。

首先,就全国来说,高房价也就存在于十几个城市,其他数百个城市房价不仅没涨,还比2012年前后的高点有所下跌,之所以舆论中都是高房价,这就牵涉到媒体话语权的问题,就像“北京一下雪全国都下雪一样”,掌握媒体舆论的人大多居住在高房价的一二线城市。

其次,高房价主要指住宅/商业的高房价,可制造业用的是工业厂房(不少还在土地成本较低的工业园区),且有职工宿舍食堂,电商的发展已规避了商铺高租金向消费者的转移,所以商铺的死亡是理性的经济选择。

最后,中国的房价上涨起始于2003年后,可房价对实体的挤压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之前为什么很少提呢?

准确的说,高房价毁了实体经济的论调应该是2012年之后的事。八九十年代,制造业一片红火,即使到了2000年,加入WTO 后的外贸红利仍然让实业的好日子延续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更是让制造业达到兴奋高潮点。当经济刺激一过,实体经济立马显现疲态——因产能过剩,所以价格竞争,于是利润一降再降,最终资金逃离,流向利润更高的其他领域,如地产行业,表现出的就是脱实向虚。

所以,资金脱实向虚是果而不是因,是因为实体经济无利可图,资金才会逃离跑到楼市里,而不是资金流入楼市形成了对实体的碾压,资金是讲利润回报的。由此可见,这几年实体经济确实有些难。

2 、实体经济怎么这样难?

准确的说,是低端、无技术含量、环境污染严重、缺乏议价能力的劳动密集型实体经济很难!因为这些行业进入门槛低,产能过剩造成相互压价利润摊薄,而人力/营销等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些成本必然上涨)却在一个劲地上升,而这肇始于四万亿。

四万亿的功过仍没有定论,但它的一个问题是制造了大量的过剩产能——水泥、钢铁、玻璃… …并让一些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得以生存延续——过量的投资产生了大量的需求,这些需求让落后产能的商品又有了市场。

这就是实体经济艰难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供应太多了,只好价格恶性竞争,此时再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增加产量,那不是送死吗?!不得已资金才去寻找其他的高收益行业,这也是2012年后资金脱实向虚的原因——四万亿的刺激需求告一段落,新增加的产能无处消化。

这两天一则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中国高赋税”的肺腑之言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又把实体经济萎靡归罪于税费,政府高税赋无异于抢劫,所以我们提倡“小政府大社会”——政府除了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外,其他的都应交给市场。但高税赋是原因之一,并不是根本原因——企业的高税赋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给消费者,无法提高的原因的是供应充足价格竞争。除了福耀玻璃这样的正规大公司,更多的中小实体不得已通过偷漏税生存——而今偷漏税仍在,可以前能活现在却不能活了,为什么?还是产能过剩啊。

如此来看,实体经济的困难如何破?答案是研发创新,生产出创造需求的商品!苹果之前,手机本已存在,可它出现却颠覆了手机行业,让手机的需求出现了新一轮的爆发。

那资金为什么不进入实体经济中去搞创新研发呢?

3、为何不大力研发创新?

实际上,国家一直在鼓励研发创新,并在政策、税收、资金上给予了许多优惠,问题是研发创新太难,时间跨度、投资回报不可测,风险太大!大的科技革命如蒸汽机、电力等,除了既往

人类的科技积累,还带有很大的偶然因素,苹果手机一代的研发就用了三年时间。

而目前中国的环境是不利于研发创新的。大的来说,中国的教育体系不鼓励创新,应试教育泯灭个性,孩子从小就被压抑发明创造的热情,而这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创造力;其次,政府产权保护不完善、处罚不严,且民众还没有为知识产权付费的习惯;最后,在一个企业里同样不利于研发创新的产生(在国企较为普遍,但现在整体已有很大改观),研发创新来自于一线,可员工一旦有些创新成绩就会被提拔为领导,从而脱离一线(因为一线的工资低,为了给予高工资只能被提拔)。

在这种投入回报不成正比,存在很大风险的情况下,小额资金/民营资金又怎么会舍得下血本花大钱去研发呢?更别提那些希望见效快、回报大的投机资金了。于是,做实业的资金都喜欢模仿抄袭(不管是模仿商品还是模仿店铺经营),赚快钱,这行利润不行了就赶紧换另一个行业。也因此,国家的很多扶持政策在执行中总是大打折扣:新能源汽车骗补、双创骗补、文化创意产业骗补……甚至一些企业就是为了骗补贴而不是踏踏实实的做实业。

我们现在提的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其本质都是要通过研发创新来突破,生产有技术含量、有议价能力的商品,就是要跟别人的东西不一样,避免陷入同质化的低层次价格竞争,最后弄得大家都没利润。

可如何让钱乐意去创新研发,并进入实体经济却是一个系统工程。

4 、如何让钱进入实体经济?

在我国各种基本生活物资(吃穿住行,家用电器等)供应基本满足后,已不能通过简单量的增加来刺激需求,需要科技、人类智慧去研发新产品创造新的需求,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升级,对生产厂家供应方来说就是产业结构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钱进入实体经济、创造社会财富,不用小老百姓担心,国家部委其实早已为此操碎了心。

有恒产者有恒心。首先,要保护好知识产权,只有这样资金才会敢于投入研发;此外,还要保护好财产权,民营企业的财产要跟国有/集体企业的财产一样被同等保护(重庆唱红打黑期间,不少民营企业的财产就被无故查封没收),这样大家才敢于投资做大蛋糕。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即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税务过高已成各界共识,有中美两地投资经验的曹德旺说“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学者李炜光甚至提出企业的死亡税率问题——即中小企业如果不偷漏税只能死亡,因为纯利润还不够缴税的。

生产成本刚性,人工成本刚性,管理成本刚性,如果税务成本(税收的目的是集合大家的钱,提供行政/市政/教育培训等公

共服务的,但税收的去向及合理性却一直不甚透明)也无法降的话,企业要么偷漏税、要么就不投资,实体经济如何起来?

中央高层对中国经济的问题和症结也比较清楚,出得很多政策也方向正确,更多的是执行过程的问题,也许是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也许是没有具体操作细则、也许是执行的可操作性不强……

5、后记

钱为什么进不了实体经济?

如果我说这是一个伪命题不知是否合适,但它真实的反映了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是钱进不了实体经济,是钱已经不再进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这类实体经济,钱已经不再进入缺乏创意、没有成本意识、管理粗放、只是简单供应数量的店铺类实体经济。就像六七十年代的欧美低中端产业向日韩台转移、八九十年代的日韩台低中端产业向大陆转移一样,目前中国也处在产业的升级换代阶段,等到更好的、升级换代的、更高利润的新产业有萌发之势后,钱自然会进入这些实体经济中去,现在进入老旧过时的实体经济无异于送死。

钱进不了实体经济(实际上更多的是低端/过剩/过时的实体经济),实际跟我们想象的或许不太一样。我们可以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最好能乐观的活着。


相关内容

  • 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黄孟复 2012-7-25 15:59:37 来源:<国际融资>2012年第7期 在第六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发表主旨演讲,他说:我们的金融体系应该引进更多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最具活力,具有可持续性:金融体系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 ...

  • (1)金融自由化是魔鬼还是天使..人民币这是要贬值吗?!
  • 金融自由化是魔鬼还是天使 榆摇青钱 .. 2015-7-25 18:27 金融自由化是魔鬼还是天使 中国金融开放的速度近两年明显加快,国内的利率市场化(利率实质已经市场化,虽然存款利率没有完全放开,各种理财产品利率己经放开).金融业务跨市场.跨领域.跨业态发展,证券市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沪港通,五 ...

  • 郑成良:论法律思维的基本规则
  • 论法律思维的基本规则 郑成良 法律思维的基本规则,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概括.我个人认为法律思维至少有6条基本规则,今天由于只有半天时间,我们准备重点讨论一两条,其他规则再简单讨论一下,因为规则要结合大量案例,事例才能讨论清楚.在正式讲座前,希望大家都能以批判怀疑的态度听讲座,原因有二:一,法律思维的问 ...

  • 银行要做实体经济的忠实服务者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中央战略部署,回归支持实体经 ...

  • _双十一_后细品电商与实体店
  •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DOI:10.14162/j.cnki.11-4772/t.2015.24.010 "双十一"后细品电商与实体店 To Talk About E-Suppliers and Physical Stores After "Dou ...

  • 当人民币资产高回报率已成往事--民生证券固收李奇霖
  • 分享民生的一篇关于信用周期的科普文.我总结一下:我们正在经历信用扩张走向收缩,大收缩无法承受,收缩原因是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盲目追求GDP,重量不重质).地产基建周期见顶.出口/人口红利消失,周期拐点又引发汇率贬值.如何解决?打击做空治标不治本(资产回报率下降.资产价格泡沫才是人民币贬值的核心因素), ...

  • 实体经济是中国梦的基础
  • 实体经济是中国梦的基础-- 特别是制造业 11月27日,2015腾讯财经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年会上作了题为"寒冬下的实业坚守"的演讲.宗庆后一上场就强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今天在座大部分搞资本运作以及互联网企业,在我 ...

  • 互联网+实体经济还是实体+互联网
  •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短缺的时代.近来,高层为了推进结构性经济改革,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导向概念,即通过改革供给体系来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高层的意图很明确,改革边界也很有限,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不过,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一哄而上,什么东西 ...

  • [黄奇帆:金融的本质就三句话]
  • 黄奇帆,现任十八届中央委员,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黄奇帆:金融的本质就是三句话 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二是信用.信用.信用,杠杆.杠杆.杠杆,风险.风险.风险: 三是金融不是单纯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业,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