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厦门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

(2010级)教学意见

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必须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遵照《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的具体教学要求,在高三备考阶段还需遵循国家教育部《考试大纲》以及福建省教育厅《考试说明》的各项具体要求,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实践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我们秉承:顺应时代要求,立足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化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在总结新课程实施四年的经验与体会的基础上,借鉴传统,参考兄弟省份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市高中新课程(2010级)教学指导意见,供各校参考。

厦门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课程方案:

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是1—3—2—4—5。这样调整考虑的是:教师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可以回归新课程实验的本源要求;减轻高一年(尤其是上学期)的教学压力。具体安排如下:

一、高一年级教学:

必修1:集合(4课时);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32课时+4课时);

必修3:算法初步(12课时-2课时);统计(16课时-2课时);概率(8课时)。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可以考虑在必修3的教学中,省出4课时,用于加强必修1函数的教学。本学期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18课时);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8课时);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II (三角函数)(16课时);平面上的向量(12课时);

三角恒等变换(8课时)。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本学期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二、高二年级教学:

必修5:解三角形(8课时);不等式(16课时);数列(12课时);

理科: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8课时);圆锥曲线与方程(16课时+2课时);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12课时-2课时);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可以考虑在选修2-1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教学中省2课时,用于加强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教学。本学期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24课时);推理与证明(8课时);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4课时);

选修2-3:计数原理(14课时);统计与概率(22课时-6课时)。

安排复习选修2-2,2-3,并将必修中的函数和概率的相关内容纳入复习的系统中(4课时)。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可以考虑在选修2-3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省出6课时,用于加强函数与导数的教学与复习。本学期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文科: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8课时);圆锥曲线与方程(12课时)。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将选修1-1导数及其应用移至下学期,腾出的课时用于加强解三角形(+4课时);不等式(+4课时)、数列(+4课时)、圆锥曲线与方程(+4课时)。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选修1-1:导数及其应用(16课时+2课时);

选修1-2:统计案例(14课时-6课时)、推理与证明(10课时-2课时)、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4课时)、框图(6课时-3课时)。

复习选修1-1、1-2,并将必修中的函数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相关内容纳入复习的系统中(39课时)。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可以考虑在选修1-2统计案例的教学中省6课时、推理与证明的教学中省2课时,框图的教学中省3课时,合计11课时。加强导数及其应用教学2课时,本学期有39课时(31课时+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以及选修模块的复习。合计50(+2-11)+39=80课时。

厦门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

(2010级)教学意见

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必须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遵照《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的具体教学要求,在高三备考阶段还需遵循国家教育部《考试大纲》以及福建省教育厅《考试说明》的各项具体要求,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实践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我们秉承:顺应时代要求,立足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化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在总结新课程实施四年的经验与体会的基础上,借鉴传统,参考兄弟省份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市高中新课程(2010级)教学指导意见,供各校参考。

厦门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课程方案:

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是1—3—2—4—5。这样调整考虑的是:教师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可以回归新课程实验的本源要求;减轻高一年(尤其是上学期)的教学压力。具体安排如下:

一、高一年级教学:

必修1:集合(4课时);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32课时+4课时);

必修3:算法初步(12课时-2课时);统计(16课时-2课时);概率(8课时)。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可以考虑在必修3的教学中,省出4课时,用于加强必修1函数的教学。本学期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18课时);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8课时);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II (三角函数)(16课时);平面上的向量(12课时);

三角恒等变换(8课时)。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本学期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二、高二年级教学:

必修5:解三角形(8课时);不等式(16课时);数列(12课时);

理科: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8课时);圆锥曲线与方程(16课时+2课时);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12课时-2课时);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可以考虑在选修2-1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教学中省2课时,用于加强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教学。本学期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24课时);推理与证明(8课时);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4课时);

选修2-3:计数原理(14课时);统计与概率(22课时-6课时)。

安排复习选修2-2,2-3,并将必修中的函数和概率的相关内容纳入复习的系统中(4课时)。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可以考虑在选修2-3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省出6课时,用于加强函数与导数的教学与复习。本学期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文科: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8课时);圆锥曲线与方程(12课时)。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将选修1-1导数及其应用移至下学期,腾出的课时用于加强解三角形(+4课时);不等式(+4课时)、数列(+4课时)、圆锥曲线与方程(+4课时)。合计72课时,另外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合计80课时。

选修1-1:导数及其应用(16课时+2课时);

选修1-2:统计案例(14课时-6课时)、推理与证明(10课时-2课时)、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4课时)、框图(6课时-3课时)。

复习选修1-1、1-2,并将必修中的函数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相关内容纳入复习的系统中(39课时)。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可以考虑在选修1-2统计案例的教学中省6课时、推理与证明的教学中省2课时,框图的教学中省3课时,合计11课时。加强导数及其应用教学2课时,本学期有39课时(31课时+8课时)用于模块的复习考试以及选修模块的复习。合计50(+2-11)+39=80课时。


相关内容

  • 河北省普通高中数学
  • 河北省普通高中<数学>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切 ...

  • 数学教学网站大全
  • 数学123 中国数学在线 海天数学网 广东中山市中学数学网 中数网 奥数网 港中数学苑 草中数学 中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数学110 中学数学在线 大榕树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乐园 数学动力网 数学456资源网 悠悠数学资源网 中学数学网 初中数学网 初中数学动力网 小学数学试卷网 中学数学交流园地 ss ...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MA 教育理论 MA1 教育研究 MA11 教育改革(教材改革及分析) MA111 教学计划 MA112 课程标准 ·对<"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的框架设想>的思考/李世杰.候万胜.吴卫国//<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1页 ...

  • 高中数学在现代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手段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数学在现代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手段研究 作者:唐亚玲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9期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的实施不断的深入发展,对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要不断创新,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数学 ...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贯穿于一个学生求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高中学习期间,数学更是尤其重要的一门课程,这一点可以由高中的学习终点--高考得以体现.数学在高考总成绩中所占据的较高分值以及其在理综合各科目中所发挥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氛围下,高 ...

  • 玉泉区职称论文发表-高中地理思维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玉泉区职称论文发表-高中|地理|思维论文选题题目 玉泉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高中|地理|思维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 ...

  •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卷调查分析
  •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改过程中存在的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研究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我校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旨在研究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存在的问题,寻找能适应高一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 ...

  •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知识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建设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对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思维能力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对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 ...

  •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 第30卷第2期2011年4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Zhengzhou Institute o fA e ronautica l Industry M anage m en t(Soc ial Science Ed iti on) V o. l 30N o . ...

  • 教育资源库
  • 教育资源库 天津教研网 2009  http://www.tjjy.com.cn/2009/ 综合类网站:中国教育网  中国国际教育网 中国基础教育部 中华教育网  中国学习网  世界艺术网 中国教育第一网 中华家庭教育网  国际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家协会   中国高考招生网  世界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