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1.为政以德

第一课 为政以德

引人入胜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向世界呼唤:“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可见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地位,以孔子“儒家伦理”为轴心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为政以德》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其中有的观点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有的观点则有其时代局限性,我们须以批评的眼光审视之。

„„[课 前 预 案]„„

一、文言知识

(一)正字音

论(lún)语 譬(pì)如 庶(shù)矣哉 千乘(shâng) ....

颛(zhuān)臾 社稷(jì) 彼相(xiàng) 虎兕(sì) ....

出于柙(xiá) 椟(dú)中 相(xiàng)夫子 聚敛(liǎn) ....

盍(hã)彻乎 必偃(yǎn) 躬稼(jià) ...

(二)通假字

1.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 .

2.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通“导”,读dǎo,训导。) .

3.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道”通“导”,读dǎo,治理。) .

4. 无乃尔是过与(“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 .

(三)一词多义

①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是社稷之臣也(代词,“这”的意思。)

③问今是何世(表示判断。) .

①则将焉用彼相矣(扶着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

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助,动词。) .

③老死不相往来(互相,副词。) .

④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观察,动词。) .

⑤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宰相,名词。) .

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指称性副词,我) .

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勉励,奖励。) .

②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劝告,劝说。)

与(责备,动词。

矣(犯错,动词。)

.与(错误,名词。) .

之(拜访,动词。) .

而拜且泣者(经过,动词。) .

犹不及(超过,动词。) .

①如杀无道,以就有道(靠拢,接近。) .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成功。) .

③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成全,成就。) .

颛臾(攻打,动词。) .

檀兮(砍伐,动词。) .

其功(自夸,炫耀,动词。) .

也(功绩,战功,名词。) .

政以德(治理,动词。) .

东蒙主(做,动词。) .

之聚敛而附益之(介词,给,替) .

尧存,不为桀亡(介词,因为) .

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

①于斯三者何先(指示代词,这。) .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连词,就,那么。) .

③哀我人斯(句中句末语气助词。) .

①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介词,用。) .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介词,用。) .

③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动词,按照。) .

④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连词,表示目的。) .

⑤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介词,因为。) .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介词,向。) .

②周氏富于周公(介词,比。) .

③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 .

④虎兕出于柙(介词,从。) .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介词,与,同。) .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①无乃尔是过与(“过”:指责„„过错。) .

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

③其身正,不令而行(“令”:下命令。) .

2. 名词作状语

禹、社躬稼而有天下(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亲自) .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有道”,作宾语,指有....

道者,道德高尚的人。)

②举善而教不能(“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

③民免而无耻(“耻”指羞耻心。) .

4.形容词作动词

于斯三者何先(“先”:把„„放在前面,先做„„) .

5.使动用法

①富之(“富”:使„„富起来。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

②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使„„充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

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来) .

④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定) .

(五)古今异义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古义: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 ..

今义:道德水平低下。

2.节用而爱人 古义:爱护官吏臣僚。 ..

今义:①称谓配偶。②关爱他人。

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 ..

今义:有事情。

4.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以之为,让(拿)它做。 ..

今义:认为。

5.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古义:弟子们。 ..

今义:①儿子;②骂人话。

6.举善而教不能 古义:能力差的人。 ..

今义:不能够。

(六)文言句式

1. 宾语前置句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③无乃尔是过与?(“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2.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

①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②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③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④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⑤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⑥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⑦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3.主谓倒装句

①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②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4.其它特殊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

做什么”“哪里……呢”等。)

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

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

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七)成语积累

1.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2.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

3.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4.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5.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6.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7.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8.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二、预习思考

1. 孔子心中的“德政”的手段到底指什么?大家看看,能不能再把这些章节归一下类,把孔子“德政”具体手段概括出来?

请你思考:

【答案】孔子心中的“德政”的基本手段有“富民”(13.9、12.7、12.9)、“教民”(2.3、

13.9、12.19、2.20)、“举贤”(11.17、2.20)、“正己”(12.7、1.5、16.1、13.6、12.9、

2.20、14.5)等。

孔子强调以“德”来治理政事,主张用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天下人,使之去恶从善,以期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兴旺发达。孔子反对传统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指出前者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后者则是“有耻且格”。把“德”、“礼”与“政”、“刑”明确地对立起来,指出两种作法会导致两种结果,这是孔子在治国治民方面的创见。只强调政、刑,把庶民置于残暴奴役之下,必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化。而强调“德”、“礼”,这是孔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展开,即承认庶民也和贵族一样,是能够“知耻”的人,只要统治者以自身的德行去“示范”,被统治者就会像草随风倒一样跟上来。而“齐之以礼”则是使庶民产生羞耻之心的条件,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作法,把原来作为贵族专利品的“礼”推广到群众之中,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礼的规范之中。

2. 孔子认为,通过这些手段,就可实现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如何做到?

请你思考:

【答案】在孔子看来,统治得成功的标志是:百姓信任、众望所归、百姓规范且有羞耻心、百姓富足,远人来服。

孔子认为法律、杀伐只能让人表面遵守规矩,而不能打心眼里服从,只有靠“德”才能实现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课 堂 学 案]„„

一、文本探究

(一)整体感知

1. 教材共选了十二章有关孔子德政思想的语录,试对这十二章内容简要概括。

【提示】2.1章:孔子主张为政要以德,并指出其中的好处是你即使不动,大家也都会紧密团结在以你为中心的周围。

2.3章:孔子通过把法、刑和德、礼治国所带来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法治,虽然能使人行为规范,但内心对违反规范却不会有羞耻感,而德治、礼治,能使人对不守规则感到羞耻,从而心悦诚服的遵守。

观点很鲜明。

13.9章:孔子主张对民要富而教之。在孔子看来,富是治国前提,教才是治国目标。有意思的是,孔子的这种主张似乎表明他深知今天所学的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12.7章:孔子认为为政要讲经济建设,要讲国防,还要让老百姓信任他,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牺牲国防、经济,也要让百姓信任。可见取信于民,在孔子眼里是很重要的。

1.5章:孔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做事要认真,要讲信用,要节约,要爱民。 16.1章:孔子反对季氏讨伐颛臾,认为治理国家要靠均、和、安,要修文德。

11.17章:孔子反对学生帮季氏搜刮民财。

12.9章:孔子学生有若建议哀公在荒年降低税收以足民。

13.6章:通过对比,孔子认为统治者应正身。

12.19章:孔子反对通过杀伐使百姓遵纪守法,主张通过以身作则来感化百姓。

2.20章:孔子主张统治者要庄、孝、慈,要举善、教不能,这样百姓就能敬、忠且劝。 14.5章:通过称赞南宫适,表明孔子主张统治者不应靠杀伐而应靠以身作则来统治。

2. 季氏的身份是什么?颛臾是个怎样的国家?孔子为何要反对攻伐颛臾?

【提示】季氏是鲁国的大夫。颛臾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当时鲁国庄公有弟三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强大之后,常犯上作乱,先是在鲁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后来,随着季氏势力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了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是鲁君的势力范围。所以,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攻颛臾的真实意图是在“萧墙之内”,矛头直指鲁君。季氏攻伐颛臾,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这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的使命是倡导“克己复礼”,即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是孔子坚决反对的。

(二)细节探究

1. 怎样理解2.1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提示】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 孔子在12.7一段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的问题还是老百姓的问题?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

【提示】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

3. 在1.5中,孔子为何主张治国应“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提示】儒家的政治理想就是实现仁政,仁政的核心足以民为本。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他的治国之道,即统治者要首先考虑人民的利益,处处为老百姓着想,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严守信用,遵守诺言;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关心爱护老百姓;不在农忙时节安排劳役。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爱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4. 文段16.1中,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主人。为什么季氏将有军事行动,他们要跑来告诉孔子?具体地说,孔子反对攻伐颛臾有几条理由?

【提示】孔子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道德高尚,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精神领袖,他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无论什么事都不敢欺瞒他。这两个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更是孔子忠实的信徒。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受孔子的影响,他们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

不对,可是这两人毕竟不是孔子,没有坚决反对。但他们又怕孔子知道以后无法接受,于是跑来试探孔子的意思。

理由有三: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是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怎么可以出兵攻伐它呢?季氏根本没有这个资格,更不符礼义!

5. 冉有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显然是推卸责任。那么,孔子是怎样批驳他的?为什么说季氏攻伐颛臾是冉有的过错?

【提示】孔子先引用史官周任的话予以反驳,使说理更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然后用比喻,使说理更加生动形象。

孔子认为冉有和子路做了季氏的辅相,就应尽到责任。如果不能尽职,就不应占着这个位子。孔子鼓励学生从政,但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 文段16.1最后,孔子在驳斥了冉有的言论后,他又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政治主张是什么?

【提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孔子一贯主张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与,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安居乐业。“均”、“和”、“安”都具体体现了孔子“仁”的政治思想,也是他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主张和理论,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提法。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其他国家一定会信服。一个国家发扬了自己的文化,奠定了自己的国格,充沛了自己的修养,人家被感化了,自然会来归顺,这就逐步实现了大同。但是如果谁违背了这种原则,孔子就深恶痛绝。所以他批评冉有、子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显得十分不满。

7. 文段14.5中,孔子为什么赞美南宫适“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提示】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8.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提示】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设教,不仅注意

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秩序,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而言,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反躬自省,自求于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意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循,而生民日苦。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他的学生也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三)思维碰撞

1.对于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与“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观点,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审视之,是否有不当之处?

【提示】孔子的话前提错了,推论更错。我们知道,社会分配的合理(均)当然是重要的,但怎能说只要“均”,就不必担心“寡”呢?同样,“患不安”是对的,但怎能说“不患贫”呢?“均”是财富的分配方式,“寡”是财富的多少,这二者的关系不能这样机械地看待。谁能说只要“均”了,就不“寡”了呢?比如一个馒头,均分为五份,五个人吃了,“均”是均了,但能说都吃饱了吗?

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贫”了“寡”了,最终结果是强者更加恃强凌弱,全占而后快。所以,“贫”则“不均”,“寡”则“不和”,最终会导致社会混乱,国家倾覆。

孔子的观点,片面强调了“安”(稳定)而忽视了“发展”。其实“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才能真正达到“安”,才能真正达到稳定。

2. 有若为何要提出“十分抽一”的建议?

【提示】一般来说,财政支出不足,就要提高税收,但有若却反其道而行之,建议减少税收,让人乍一想来觉得难以理解。其实,这反映的是“富民兴国”的治国思想。税收减少,老百姓负担减轻,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水平提高,生活富足,国家税收虽然只是“十分抽一”,也会水涨船高,富足起来。如果生产水平不高,就是抽得再多,也照样会入不敷出。如此看来,有若很有辩证思想,对问题考虑得更为全面、深远。

(四)熟读成诵

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二、拓展探究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题目。

圣人务法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一有,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罪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韩非子·显学》)

【探究】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用:使。 .

B.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齐:整齐,一致。 .

C.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法:办法。 .

D.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 术:统治方法。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圣人之治国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为治者用众而舍寡 吾尝终日而思矣 ..

C.用人不得为非 为汉家除残云秽 ..

D.而所治非一人也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译文:

(2)不恃赏罪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

译文:

【点拨】韩非的人性理论与其说是重视善恶,还不如说是关注人性本身的自利特性。所以,韩非对人自觉为善并没有看好。他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依归于防范人“ 不得为非”,因为,“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依据人“为吾善”,虽然是“务德”的做法,是“ 随适然之善”,生活里即使存在,但没有普遍性,所以靠不住;依据人“不得为非”,虽是“务法”的门径,却是“行必然之道”。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在人的智能素质上,还是在人的道德素质的客观现实上,乃或在人的行为取向的人性反观上,都是不能乐观的,离开外在的力量,要达到人类社会秩序的完美,显然是不行的,德化存在着无限的必要性。参考译文如下:

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定要依靠自然挺直的箭杆。几千年也造不出箭来;定要依靠自然长成的圆木,几万年也造不成车轮。自然长成的直杆和圆木,既然千年万载也没有一个,那为什么大家还都能有车坐、还都能射箭打猎呢?因为应用了加上木材的工具和方法。虽然也有不经过加工就自然合用的直杆和圆木,但好工匠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要坐车的不是一个人,射箭打猎也不是只发一箭。虽然也有不靠赏罚就能自行去做好事的人,但明君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国法不可丧失,而所要统治的也不是一个人。所以有办法的君主,不随和偶然的天生善行,而推行必然的政治措施。

【答案】1.C(法:法治。)

2.A(取消句子独立性。B.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C.动词,做/介词,替。D.助词,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为„„所„„”表被动。)

3.(1)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

(2)虽然也有不靠赏罚就能自行去做好事的人,但明君是不看重的。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执政者的道德自律与社会的道德监督

“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交约束。

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涵义。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各政治意识。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涵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贞观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古代帝王的“罪已”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薄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

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衽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的事迹有多彩的“光辉”,而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 最为令人兴奋。事实上,他们

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去撑的。

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 ,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

(选自《博览群书》)

1.对第二段中“这种政治意识”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以“德”为准则。

B.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

C.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国的严格规范。

D.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德政、善政的推行。

2.对文中第二段所使用的论据,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

A.《管子·君臣下》中的说法证明了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于“以德治国”的理解片面的。

B.《史记·孝文本纪》中“以德化民”的观点,就是古代帝王只以“德”要求百姓,却不注重自身道德自律的有力证明。

C.引录唐太守李世民的言论和魏征的观点,目的是为了说明“以德治国”的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D.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薄德”“寡德”的自责尽不都是发自肺腑,但也表明他们是处于某种道德监督之下了。

3.下列对于“社会道德监督”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社会道德监督力量的产生,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和执政者热心“德”的政治宣传。

B.文中鲁迅的话,证明了只有敢于向政治强权挑战,才能形成社会道德监督力量。

C.历史上出现的社会监督力量,有时是从“德”得到鼓舞,有时是以“德”作为信念支撑的。

D.只有执政者接受社会道德力量的监督,社会才有可能出现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执政者坚持道德自律,重视自身“德”的修养,接受社会的道德监督,这就是真正的“以德治国”。

B.敢于不惜牺牲生命而挑战政治强权,人的一生才会焕发出多彩的“光辉”,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

C.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一样的,由小可以见大,因此舨征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

D.中国古代因天灾等异象而引发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的言行和思想尽管是可笑的,却往往有益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

【答案】

1.C(文中说“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于‘以德治国’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涵义”,而C项内容正是第三层涵义)

2.C(目的是为了说明“以德治国”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执政者执地着某种道德自律)

3.B(文中鲁迅的话,说明了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政治批判力量,另外社会要产生道德监督力量,必须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和氛围)

4.D(A真正的“以德治国”,必须包含三方面内容;B前后不能形成必要条件关系,“中国的脊梁”是多方面的;C对“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理解错,两者目的一致,而不是方法一样,也不是“以小见大”)

„„[佳作T型台] „„

情感——认知——文化

湖北一考生

曾经热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中华———我的文化。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因为深爱你,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在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页一页页在腐朽。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士们忙着作诗写赋,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华;康乾盛世,书生们忙着去作八股,去作经注考证时,大洋的另一端,开始了科技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可是,我们的土地上蕴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守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上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我们不断地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却忘了重视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

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但我们多了一分理智,在仔细地审视„„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手术———他是鲁迅。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我们不是不爱自己的文化,而是太爱,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灵魂。他,让我们深深的明白,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迷信代替理智。

旭日东升,新的阳光在冲散陈腐的气息。崭新的人们放下了对自我的迷信,去追求真理。走来了孙中山,李大钊,迎来了毛泽东、邓小平,“天朝圣国”的幻觉消失了,代替它的是“与时俱进”。我们激动欢欣„„

我们终于冲破了情感的依恋,用一分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没有全部接收,也没有全盘否定,我们的目光更客观、理性而又智慧„„

远处,传来“关关睢鸠”的乐声,依旧那么传神、清晰、生动„„

【赏析】本文以中华文化为陈述对象,将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感寄托于几个具体的代表,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通过对比,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之优劣,

清晰展示,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让人从情感中冷静下来,隐隐有《左传》、“史迁”沉稳客观。在前面多处点明“情感”“认知”“理智”的基础上,中心水到渠成:“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迷信代替理智。”题头别具情趣,结尾更是紧扣开头,同时暗示中华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至于内容疏朗跳跃而结构严丝密缝、语言概括凝炼而音韵铿锵优美,也非等闲之作可比。当然,白璧尚有微瑕:第二段末尾“在于”重复;第四段“蕴育”应为“蕴含”或“孕育”;第六段“迷信”可换成“愚昧”,但瑕不掩瑜。

„„[课 后 练 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不读wãi音的一组是( )

①为政以德 ②何以伐为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

为之辞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⑥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答案】C (“为”字作动词和语气助词时读wãi,作介词时读wâi。 ④⑤⑥均作介词,分别是“替”“向”“替”之意。)

2.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居其所(处所,位置)而众星共之 齐(整治,整顿,约束)之以刑 ..

B.必(如果)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子适卫,冉有仆(驾车) ..

C.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增加)之 年(收成)饥,用不足,如之何 ..

D.使民敬、忠以劝(劝告),如之何 临(面对,对待)之以庄,则敬 ..

【答案】D (D项“劝”解释为“勉励,努力”,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3. 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为政以德 何以伐为 ..

B.既富矣,又何加焉 既来之,则安之 ..

C.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敬事而信 ..

D.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答案】B(A.动词,治理/句开语气助词,表疑问,呢;.B均为时间副词,已经或„之后;

C.动词,信任/动词,守信;D.连词,表假设,如果/副词,一定。)

4. 加点的“于”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中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 ①/②⑥/③/④/⑤

【答案】C(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②对,对于,介词;③从,介词;④在,介词;⑤

到,介词;⑥在,介词。)

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B.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D.既来之,则安之 .

【答案】B(“先”为形容词做动词,把„„放在前面,先做„„。其余都是使动用法。)

6.选出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政”措施的一项( )

A.①其身正,不令而行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B.①举善而教不能 ②足食,足兵,民信之

C.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①临之以庄,则敬 ②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

【答案】B(注意是“措施”而不是理由或解说。)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

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危:高。 .

C. 不患寡而患不均 患:担心,忧虑。 .

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守:守护,保全。 .

【答案】B (危险)

8.下列句中加点的“是”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答案】A (A项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C、D项,代词,这。)

9.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冉有、季路违背了先生的政治主张的行为是 ( )

A.相夫子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D.谋动干戈于邦内

【答案】D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

(2)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

【答案】(1) 这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 君子痛恨那种不直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这样做找借口的做法。

(二)课外阅读

(2009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

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

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

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②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

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B.会天疾风 会:适逢 ..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 ..

【答案】D(过:错误。)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攻原得卫者 假舆马者 ..

B.待公而食 信而见疑 ..

C.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洎牧以谗诛 ..

D.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若属且为所虏 ..

【答案】D(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 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答案】B(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1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答案】D(“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译文:

(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译文: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译文:

【答案】(1)有了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注意“信”、“ 归”等词和句式“可„„乎”的落实。)

(2)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 (注意“止”、“ 食” 等词的落实。)

(3)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注意“欺”、“ 成教”等词和判断句的落实。)

【课外阅读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干粮,于是与大夫约定以十天为期。到原国十天了,却攻不下原国,敲钟退军,撤兵而去。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原国再有三天就攻下了。”大臣和左右待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晋文公说:“我与军士们约定以十天为期,如果不离开,这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夺得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干。”于是撤兵。原国人听到说:“有了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向晋文公投降。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跟随他吗?”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到后记载这件事说:“攻占原国而又得到卫国,是因为守信用。”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份、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就让他回去等他。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酒醉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酒醉了和身边左右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象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另一种说法:李悝与秦国人交战,告诉左边营垒中的将士说:“快冲上去!右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他又骑马跑到右边营垒中对将士说:“左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说:“我们冲上去。”于是都争先恐后冲上去。到第二年,又与秦国人交

战。秦国人来袭击,到后几乎消灭了李悝全军。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就用银子来贿赂集市的官吏,集市的官吏没接受。卫嗣公对集市的官吏说:“曾经有一客商过关市而给你银子,你没有接受让他走了。”集市的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三、综合运用

16.把下列句子填在语段的括号内,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

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寂静无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光莹四射。

[ ][ ][ ][ ][ ]两三只海鸥紧贴着湖水悠闲地翱翔着,冷不丁其中的一只,忽地从我们身旁掠过,朝街上飞去。

①湖还在沉睡,

②然而山谷、日内瓦湖和远处的萨瓦山脉依然在吐出料峭的寒气。

③它们就像张开了灰色羽翼的巨鸟,但是在清晨的寂静中还无力拍翅高飞。

④近处,在宽广的山谷内,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

⑤簇拥在市口的斜帆小艇也还在沉睡。

【答案】②④①⑤③

17.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语段文意前后贯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痴痴地迷上了文学。如果说文学是桑叶,我就是春蚕; , ; , 。

【答案示例】如果说说文学是花朵,我就是蜜蜂;如果说文学是池塘,我就是锦鲤(只要能表达出我和文学的密切关系,比喻合情合理即可。)

18.请为下面一则消息拟写标题,不得超过12个字。

新华网伦敦3月31日电 英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UTX的基因,起变异后能够引发多种癌症。

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科学家说,位于X染色体上的UTX基因与控制其他基因的开启与关闭有关。在对患有某种肾癌的患者组织样本进行了大规模基因筛查后,科学家发现,变异的UTX基因可导致癌症。当研究范围扩大到其他类型的癌症后,科学家又发现,这种变异的UTX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和食道癌都起作用。

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安迪〃富特雷尔说:“与很多癌症基因不同的是,变异的UTX基因似乎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分裂或细胞死亡,而是影响细胞的基本调节,从而引发癌症。”

富特雷尔表示,除了特定的一种肾癌外,10%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和约8%的食道癌病例与变异的UTX基因有关。

【答案示例】科学家发现可引发多种癌症的基因。

课后习题解答

一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加深认识。

【答案】

这个问题是汉代王充在《论衡·问孔》篇中提出来的。学生对此看法可以不同,但要注意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通过词义的深入探究正确把握文意。

【答案】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原因就在于此。

三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使学生对《论语》中的重要概念给予关注。

【答案】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利用本教师用书“各课附文·一”的材料,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与孔子这里的德治思想作简要对比。

四 说说下面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 民免而无耻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即来之,则安之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使学生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答案】

无耻 课文为动宾词组,指没有羞耻心,与“有耻”相对。现代汉语中为形容词,与“高尚”等相对。古义较今义宽泛。耻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违背道义礼法而产生的羞辱感,与光彩、体面、荣誉之类的概念相对。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但古代凡不能自觉遵守道义礼法、为社会所公认的不光彩不体面的言行都可以称为无耻,用今天的眼光看,其中有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寡妇改嫁叫无耻,战败逃跑叫无耻,贪污腐败叫无耻,甚至富贵子弟因家道中落沦为劳动者也被视为无耻,因为这样不体面,使

父母宗族蒙羞。今天的无耻主要指道德水平低下,含义比古代窄。

有事 古今均为词组。区别在于“事”所指范围不同。今天为泛指,可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课文的“事”为特指,只指祭祀、战争等军国大事。

以为 课文为“以之为”之省,在句子结构中,“以”与“为”不直接发生关系。“以”是介词,把、拿的意思,与后面的“之”组成介宾结构,作“为”的状语;“为”是动词,做的意思。现代“以为”是词,认为的意思。

既来之,则安之 课文是使动句,“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之”为代词,指代上文的“远人”。意为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现代只是借用字面的意思,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句子成了主动句,“之”字也已经完全虚化,只有填补音节的作用。

五 阅读下面短文,借助工具书,解释其中“亲”“长”“废”“疾”“货”“身”的意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礼记·礼运》)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并体会根据工具书确定文中具体词义的方法。

【答案】

亲 指父母。“亲”有泛指、特指二义,泛指指亲属、亲人,包括儿子在内(祁奚“内举不避亲”的故事,指的就是举荐自己的儿子),特指指父母。此处“亲其亲”与“子其子”相对,当为特指,否则“子其子”的意思也包含在“亲其亲”之内。

长 抚养,使成长。

废 身体不能活动或失去作用。

疾 病残,残废。“废疾”这里应视为一个词,即今语“残疾”之义。其中,“废”指身体丧失功能,不能活动,“疾”指身体丧失功能这种病。“疾”单用时也可以指废疾,与一般的病义不同。

货 财物。

身 自己,自身。

第一课 为政以德

引人入胜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向世界呼唤:“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可见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地位,以孔子“儒家伦理”为轴心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为政以德》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其中有的观点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有的观点则有其时代局限性,我们须以批评的眼光审视之。

„„[课 前 预 案]„„

一、文言知识

(一)正字音

论(lún)语 譬(pì)如 庶(shù)矣哉 千乘(shâng) ....

颛(zhuān)臾 社稷(jì) 彼相(xiàng) 虎兕(sì) ....

出于柙(xiá) 椟(dú)中 相(xiàng)夫子 聚敛(liǎn) ....

盍(hã)彻乎 必偃(yǎn) 躬稼(jià) ...

(二)通假字

1.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 .

2.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通“导”,读dǎo,训导。) .

3.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道”通“导”,读dǎo,治理。) .

4. 无乃尔是过与(“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 .

(三)一词多义

①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是社稷之臣也(代词,“这”的意思。)

③问今是何世(表示判断。) .

①则将焉用彼相矣(扶着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

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助,动词。) .

③老死不相往来(互相,副词。) .

④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观察,动词。) .

⑤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宰相,名词。) .

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指称性副词,我) .

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勉励,奖励。) .

②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劝告,劝说。)

与(责备,动词。

矣(犯错,动词。)

.与(错误,名词。) .

之(拜访,动词。) .

而拜且泣者(经过,动词。) .

犹不及(超过,动词。) .

①如杀无道,以就有道(靠拢,接近。) .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成功。) .

③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成全,成就。) .

颛臾(攻打,动词。) .

檀兮(砍伐,动词。) .

其功(自夸,炫耀,动词。) .

也(功绩,战功,名词。) .

政以德(治理,动词。) .

东蒙主(做,动词。) .

之聚敛而附益之(介词,给,替) .

尧存,不为桀亡(介词,因为) .

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

①于斯三者何先(指示代词,这。) .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连词,就,那么。) .

③哀我人斯(句中句末语气助词。) .

①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介词,用。) .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介词,用。) .

③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动词,按照。) .

④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连词,表示目的。) .

⑤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介词,因为。) .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介词,向。) .

②周氏富于周公(介词,比。) .

③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 .

④虎兕出于柙(介词,从。) .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介词,与,同。) .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①无乃尔是过与(“过”:指责„„过错。) .

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

③其身正,不令而行(“令”:下命令。) .

2. 名词作状语

禹、社躬稼而有天下(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亲自) .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有道”,作宾语,指有....

道者,道德高尚的人。)

②举善而教不能(“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

③民免而无耻(“耻”指羞耻心。) .

4.形容词作动词

于斯三者何先(“先”:把„„放在前面,先做„„) .

5.使动用法

①富之(“富”:使„„富起来。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

②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使„„充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

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来) .

④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定) .

(五)古今异义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古义: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 ..

今义:道德水平低下。

2.节用而爱人 古义:爱护官吏臣僚。 ..

今义:①称谓配偶。②关爱他人。

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 ..

今义:有事情。

4.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以之为,让(拿)它做。 ..

今义:认为。

5.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古义:弟子们。 ..

今义:①儿子;②骂人话。

6.举善而教不能 古义:能力差的人。 ..

今义:不能够。

(六)文言句式

1. 宾语前置句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③无乃尔是过与?(“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2.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

①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②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③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④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⑤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⑥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⑦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3.主谓倒装句

①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②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4.其它特殊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

做什么”“哪里……呢”等。)

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

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

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七)成语积累

1.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2.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

3.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4.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5.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6.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7.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8.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二、预习思考

1. 孔子心中的“德政”的手段到底指什么?大家看看,能不能再把这些章节归一下类,把孔子“德政”具体手段概括出来?

请你思考:

【答案】孔子心中的“德政”的基本手段有“富民”(13.9、12.7、12.9)、“教民”(2.3、

13.9、12.19、2.20)、“举贤”(11.17、2.20)、“正己”(12.7、1.5、16.1、13.6、12.9、

2.20、14.5)等。

孔子强调以“德”来治理政事,主张用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天下人,使之去恶从善,以期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兴旺发达。孔子反对传统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指出前者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后者则是“有耻且格”。把“德”、“礼”与“政”、“刑”明确地对立起来,指出两种作法会导致两种结果,这是孔子在治国治民方面的创见。只强调政、刑,把庶民置于残暴奴役之下,必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化。而强调“德”、“礼”,这是孔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展开,即承认庶民也和贵族一样,是能够“知耻”的人,只要统治者以自身的德行去“示范”,被统治者就会像草随风倒一样跟上来。而“齐之以礼”则是使庶民产生羞耻之心的条件,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作法,把原来作为贵族专利品的“礼”推广到群众之中,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礼的规范之中。

2. 孔子认为,通过这些手段,就可实现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如何做到?

请你思考:

【答案】在孔子看来,统治得成功的标志是:百姓信任、众望所归、百姓规范且有羞耻心、百姓富足,远人来服。

孔子认为法律、杀伐只能让人表面遵守规矩,而不能打心眼里服从,只有靠“德”才能实现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课 堂 学 案]„„

一、文本探究

(一)整体感知

1. 教材共选了十二章有关孔子德政思想的语录,试对这十二章内容简要概括。

【提示】2.1章:孔子主张为政要以德,并指出其中的好处是你即使不动,大家也都会紧密团结在以你为中心的周围。

2.3章:孔子通过把法、刑和德、礼治国所带来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法治,虽然能使人行为规范,但内心对违反规范却不会有羞耻感,而德治、礼治,能使人对不守规则感到羞耻,从而心悦诚服的遵守。

观点很鲜明。

13.9章:孔子主张对民要富而教之。在孔子看来,富是治国前提,教才是治国目标。有意思的是,孔子的这种主张似乎表明他深知今天所学的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12.7章:孔子认为为政要讲经济建设,要讲国防,还要让老百姓信任他,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牺牲国防、经济,也要让百姓信任。可见取信于民,在孔子眼里是很重要的。

1.5章:孔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做事要认真,要讲信用,要节约,要爱民。 16.1章:孔子反对季氏讨伐颛臾,认为治理国家要靠均、和、安,要修文德。

11.17章:孔子反对学生帮季氏搜刮民财。

12.9章:孔子学生有若建议哀公在荒年降低税收以足民。

13.6章:通过对比,孔子认为统治者应正身。

12.19章:孔子反对通过杀伐使百姓遵纪守法,主张通过以身作则来感化百姓。

2.20章:孔子主张统治者要庄、孝、慈,要举善、教不能,这样百姓就能敬、忠且劝。 14.5章:通过称赞南宫适,表明孔子主张统治者不应靠杀伐而应靠以身作则来统治。

2. 季氏的身份是什么?颛臾是个怎样的国家?孔子为何要反对攻伐颛臾?

【提示】季氏是鲁国的大夫。颛臾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当时鲁国庄公有弟三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强大之后,常犯上作乱,先是在鲁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后来,随着季氏势力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了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是鲁君的势力范围。所以,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攻颛臾的真实意图是在“萧墙之内”,矛头直指鲁君。季氏攻伐颛臾,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这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的使命是倡导“克己复礼”,即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是孔子坚决反对的。

(二)细节探究

1. 怎样理解2.1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提示】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 孔子在12.7一段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的问题还是老百姓的问题?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

【提示】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

3. 在1.5中,孔子为何主张治国应“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提示】儒家的政治理想就是实现仁政,仁政的核心足以民为本。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他的治国之道,即统治者要首先考虑人民的利益,处处为老百姓着想,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严守信用,遵守诺言;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关心爱护老百姓;不在农忙时节安排劳役。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爱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4. 文段16.1中,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主人。为什么季氏将有军事行动,他们要跑来告诉孔子?具体地说,孔子反对攻伐颛臾有几条理由?

【提示】孔子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道德高尚,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精神领袖,他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无论什么事都不敢欺瞒他。这两个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更是孔子忠实的信徒。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受孔子的影响,他们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

不对,可是这两人毕竟不是孔子,没有坚决反对。但他们又怕孔子知道以后无法接受,于是跑来试探孔子的意思。

理由有三: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是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怎么可以出兵攻伐它呢?季氏根本没有这个资格,更不符礼义!

5. 冉有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显然是推卸责任。那么,孔子是怎样批驳他的?为什么说季氏攻伐颛臾是冉有的过错?

【提示】孔子先引用史官周任的话予以反驳,使说理更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然后用比喻,使说理更加生动形象。

孔子认为冉有和子路做了季氏的辅相,就应尽到责任。如果不能尽职,就不应占着这个位子。孔子鼓励学生从政,但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 文段16.1最后,孔子在驳斥了冉有的言论后,他又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政治主张是什么?

【提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孔子一贯主张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与,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安居乐业。“均”、“和”、“安”都具体体现了孔子“仁”的政治思想,也是他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主张和理论,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提法。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其他国家一定会信服。一个国家发扬了自己的文化,奠定了自己的国格,充沛了自己的修养,人家被感化了,自然会来归顺,这就逐步实现了大同。但是如果谁违背了这种原则,孔子就深恶痛绝。所以他批评冉有、子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显得十分不满。

7. 文段14.5中,孔子为什么赞美南宫适“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提示】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8.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提示】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设教,不仅注意

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秩序,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而言,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反躬自省,自求于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意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循,而生民日苦。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他的学生也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三)思维碰撞

1.对于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与“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观点,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审视之,是否有不当之处?

【提示】孔子的话前提错了,推论更错。我们知道,社会分配的合理(均)当然是重要的,但怎能说只要“均”,就不必担心“寡”呢?同样,“患不安”是对的,但怎能说“不患贫”呢?“均”是财富的分配方式,“寡”是财富的多少,这二者的关系不能这样机械地看待。谁能说只要“均”了,就不“寡”了呢?比如一个馒头,均分为五份,五个人吃了,“均”是均了,但能说都吃饱了吗?

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贫”了“寡”了,最终结果是强者更加恃强凌弱,全占而后快。所以,“贫”则“不均”,“寡”则“不和”,最终会导致社会混乱,国家倾覆。

孔子的观点,片面强调了“安”(稳定)而忽视了“发展”。其实“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才能真正达到“安”,才能真正达到稳定。

2. 有若为何要提出“十分抽一”的建议?

【提示】一般来说,财政支出不足,就要提高税收,但有若却反其道而行之,建议减少税收,让人乍一想来觉得难以理解。其实,这反映的是“富民兴国”的治国思想。税收减少,老百姓负担减轻,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水平提高,生活富足,国家税收虽然只是“十分抽一”,也会水涨船高,富足起来。如果生产水平不高,就是抽得再多,也照样会入不敷出。如此看来,有若很有辩证思想,对问题考虑得更为全面、深远。

(四)熟读成诵

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二、拓展探究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题目。

圣人务法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一有,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罪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韩非子·显学》)

【探究】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用:使。 .

B.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齐:整齐,一致。 .

C.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法:办法。 .

D.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 术:统治方法。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圣人之治国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为治者用众而舍寡 吾尝终日而思矣 ..

C.用人不得为非 为汉家除残云秽 ..

D.而所治非一人也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译文:

(2)不恃赏罪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

译文:

【点拨】韩非的人性理论与其说是重视善恶,还不如说是关注人性本身的自利特性。所以,韩非对人自觉为善并没有看好。他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依归于防范人“ 不得为非”,因为,“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依据人“为吾善”,虽然是“务德”的做法,是“ 随适然之善”,生活里即使存在,但没有普遍性,所以靠不住;依据人“不得为非”,虽是“务法”的门径,却是“行必然之道”。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在人的智能素质上,还是在人的道德素质的客观现实上,乃或在人的行为取向的人性反观上,都是不能乐观的,离开外在的力量,要达到人类社会秩序的完美,显然是不行的,德化存在着无限的必要性。参考译文如下:

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定要依靠自然挺直的箭杆。几千年也造不出箭来;定要依靠自然长成的圆木,几万年也造不成车轮。自然长成的直杆和圆木,既然千年万载也没有一个,那为什么大家还都能有车坐、还都能射箭打猎呢?因为应用了加上木材的工具和方法。虽然也有不经过加工就自然合用的直杆和圆木,但好工匠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要坐车的不是一个人,射箭打猎也不是只发一箭。虽然也有不靠赏罚就能自行去做好事的人,但明君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国法不可丧失,而所要统治的也不是一个人。所以有办法的君主,不随和偶然的天生善行,而推行必然的政治措施。

【答案】1.C(法:法治。)

2.A(取消句子独立性。B.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C.动词,做/介词,替。D.助词,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为„„所„„”表被动。)

3.(1)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

(2)虽然也有不靠赏罚就能自行去做好事的人,但明君是不看重的。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执政者的道德自律与社会的道德监督

“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交约束。

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涵义。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各政治意识。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涵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贞观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古代帝王的“罪已”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薄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

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衽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的事迹有多彩的“光辉”,而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 最为令人兴奋。事实上,他们

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去撑的。

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 ,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

(选自《博览群书》)

1.对第二段中“这种政治意识”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以“德”为准则。

B.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

C.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国的严格规范。

D.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德政、善政的推行。

2.对文中第二段所使用的论据,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

A.《管子·君臣下》中的说法证明了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于“以德治国”的理解片面的。

B.《史记·孝文本纪》中“以德化民”的观点,就是古代帝王只以“德”要求百姓,却不注重自身道德自律的有力证明。

C.引录唐太守李世民的言论和魏征的观点,目的是为了说明“以德治国”的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D.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薄德”“寡德”的自责尽不都是发自肺腑,但也表明他们是处于某种道德监督之下了。

3.下列对于“社会道德监督”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社会道德监督力量的产生,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和执政者热心“德”的政治宣传。

B.文中鲁迅的话,证明了只有敢于向政治强权挑战,才能形成社会道德监督力量。

C.历史上出现的社会监督力量,有时是从“德”得到鼓舞,有时是以“德”作为信念支撑的。

D.只有执政者接受社会道德力量的监督,社会才有可能出现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执政者坚持道德自律,重视自身“德”的修养,接受社会的道德监督,这就是真正的“以德治国”。

B.敢于不惜牺牲生命而挑战政治强权,人的一生才会焕发出多彩的“光辉”,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

C.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一样的,由小可以见大,因此舨征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

D.中国古代因天灾等异象而引发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的言行和思想尽管是可笑的,却往往有益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

【答案】

1.C(文中说“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于‘以德治国’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涵义”,而C项内容正是第三层涵义)

2.C(目的是为了说明“以德治国”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执政者执地着某种道德自律)

3.B(文中鲁迅的话,说明了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政治批判力量,另外社会要产生道德监督力量,必须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和氛围)

4.D(A真正的“以德治国”,必须包含三方面内容;B前后不能形成必要条件关系,“中国的脊梁”是多方面的;C对“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理解错,两者目的一致,而不是方法一样,也不是“以小见大”)

„„[佳作T型台] „„

情感——认知——文化

湖北一考生

曾经热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中华———我的文化。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因为深爱你,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在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页一页页在腐朽。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士们忙着作诗写赋,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华;康乾盛世,书生们忙着去作八股,去作经注考证时,大洋的另一端,开始了科技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可是,我们的土地上蕴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守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上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我们不断地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却忘了重视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

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但我们多了一分理智,在仔细地审视„„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手术———他是鲁迅。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我们不是不爱自己的文化,而是太爱,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灵魂。他,让我们深深的明白,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迷信代替理智。

旭日东升,新的阳光在冲散陈腐的气息。崭新的人们放下了对自我的迷信,去追求真理。走来了孙中山,李大钊,迎来了毛泽东、邓小平,“天朝圣国”的幻觉消失了,代替它的是“与时俱进”。我们激动欢欣„„

我们终于冲破了情感的依恋,用一分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没有全部接收,也没有全盘否定,我们的目光更客观、理性而又智慧„„

远处,传来“关关睢鸠”的乐声,依旧那么传神、清晰、生动„„

【赏析】本文以中华文化为陈述对象,将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感寄托于几个具体的代表,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通过对比,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之优劣,

清晰展示,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让人从情感中冷静下来,隐隐有《左传》、“史迁”沉稳客观。在前面多处点明“情感”“认知”“理智”的基础上,中心水到渠成:“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迷信代替理智。”题头别具情趣,结尾更是紧扣开头,同时暗示中华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至于内容疏朗跳跃而结构严丝密缝、语言概括凝炼而音韵铿锵优美,也非等闲之作可比。当然,白璧尚有微瑕:第二段末尾“在于”重复;第四段“蕴育”应为“蕴含”或“孕育”;第六段“迷信”可换成“愚昧”,但瑕不掩瑜。

„„[课 后 练 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不读wãi音的一组是( )

①为政以德 ②何以伐为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

为之辞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⑥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答案】C (“为”字作动词和语气助词时读wãi,作介词时读wâi。 ④⑤⑥均作介词,分别是“替”“向”“替”之意。)

2.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居其所(处所,位置)而众星共之 齐(整治,整顿,约束)之以刑 ..

B.必(如果)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子适卫,冉有仆(驾车) ..

C.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增加)之 年(收成)饥,用不足,如之何 ..

D.使民敬、忠以劝(劝告),如之何 临(面对,对待)之以庄,则敬 ..

【答案】D (D项“劝”解释为“勉励,努力”,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3. 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为政以德 何以伐为 ..

B.既富矣,又何加焉 既来之,则安之 ..

C.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敬事而信 ..

D.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答案】B(A.动词,治理/句开语气助词,表疑问,呢;.B均为时间副词,已经或„之后;

C.动词,信任/动词,守信;D.连词,表假设,如果/副词,一定。)

4. 加点的“于”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中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 ①/②⑥/③/④/⑤

【答案】C(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②对,对于,介词;③从,介词;④在,介词;⑤

到,介词;⑥在,介词。)

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B.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D.既来之,则安之 .

【答案】B(“先”为形容词做动词,把„„放在前面,先做„„。其余都是使动用法。)

6.选出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政”措施的一项( )

A.①其身正,不令而行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B.①举善而教不能 ②足食,足兵,民信之

C.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①临之以庄,则敬 ②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

【答案】B(注意是“措施”而不是理由或解说。)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

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危:高。 .

C. 不患寡而患不均 患:担心,忧虑。 .

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守:守护,保全。 .

【答案】B (危险)

8.下列句中加点的“是”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答案】A (A项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C、D项,代词,这。)

9.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冉有、季路违背了先生的政治主张的行为是 ( )

A.相夫子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D.谋动干戈于邦内

【答案】D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

(2)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

【答案】(1) 这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 君子痛恨那种不直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这样做找借口的做法。

(二)课外阅读

(2009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

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

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

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②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

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B.会天疾风 会:适逢 ..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 ..

【答案】D(过:错误。)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攻原得卫者 假舆马者 ..

B.待公而食 信而见疑 ..

C.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洎牧以谗诛 ..

D.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若属且为所虏 ..

【答案】D(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 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答案】B(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1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答案】D(“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译文:

(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译文: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译文:

【答案】(1)有了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注意“信”、“ 归”等词和句式“可„„乎”的落实。)

(2)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 (注意“止”、“ 食” 等词的落实。)

(3)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注意“欺”、“ 成教”等词和判断句的落实。)

【课外阅读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干粮,于是与大夫约定以十天为期。到原国十天了,却攻不下原国,敲钟退军,撤兵而去。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原国再有三天就攻下了。”大臣和左右待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晋文公说:“我与军士们约定以十天为期,如果不离开,这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夺得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干。”于是撤兵。原国人听到说:“有了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向晋文公投降。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跟随他吗?”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到后记载这件事说:“攻占原国而又得到卫国,是因为守信用。”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份、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就让他回去等他。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酒醉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酒醉了和身边左右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象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另一种说法:李悝与秦国人交战,告诉左边营垒中的将士说:“快冲上去!右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他又骑马跑到右边营垒中对将士说:“左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说:“我们冲上去。”于是都争先恐后冲上去。到第二年,又与秦国人交

战。秦国人来袭击,到后几乎消灭了李悝全军。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就用银子来贿赂集市的官吏,集市的官吏没接受。卫嗣公对集市的官吏说:“曾经有一客商过关市而给你银子,你没有接受让他走了。”集市的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三、综合运用

16.把下列句子填在语段的括号内,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

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寂静无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光莹四射。

[ ][ ][ ][ ][ ]两三只海鸥紧贴着湖水悠闲地翱翔着,冷不丁其中的一只,忽地从我们身旁掠过,朝街上飞去。

①湖还在沉睡,

②然而山谷、日内瓦湖和远处的萨瓦山脉依然在吐出料峭的寒气。

③它们就像张开了灰色羽翼的巨鸟,但是在清晨的寂静中还无力拍翅高飞。

④近处,在宽广的山谷内,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

⑤簇拥在市口的斜帆小艇也还在沉睡。

【答案】②④①⑤③

17.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语段文意前后贯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痴痴地迷上了文学。如果说文学是桑叶,我就是春蚕; , ; , 。

【答案示例】如果说说文学是花朵,我就是蜜蜂;如果说文学是池塘,我就是锦鲤(只要能表达出我和文学的密切关系,比喻合情合理即可。)

18.请为下面一则消息拟写标题,不得超过12个字。

新华网伦敦3月31日电 英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UTX的基因,起变异后能够引发多种癌症。

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科学家说,位于X染色体上的UTX基因与控制其他基因的开启与关闭有关。在对患有某种肾癌的患者组织样本进行了大规模基因筛查后,科学家发现,变异的UTX基因可导致癌症。当研究范围扩大到其他类型的癌症后,科学家又发现,这种变异的UTX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和食道癌都起作用。

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安迪〃富特雷尔说:“与很多癌症基因不同的是,变异的UTX基因似乎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分裂或细胞死亡,而是影响细胞的基本调节,从而引发癌症。”

富特雷尔表示,除了特定的一种肾癌外,10%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和约8%的食道癌病例与变异的UTX基因有关。

【答案示例】科学家发现可引发多种癌症的基因。

课后习题解答

一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加深认识。

【答案】

这个问题是汉代王充在《论衡·问孔》篇中提出来的。学生对此看法可以不同,但要注意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通过词义的深入探究正确把握文意。

【答案】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原因就在于此。

三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使学生对《论语》中的重要概念给予关注。

【答案】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利用本教师用书“各课附文·一”的材料,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与孔子这里的德治思想作简要对比。

四 说说下面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 民免而无耻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即来之,则安之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使学生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答案】

无耻 课文为动宾词组,指没有羞耻心,与“有耻”相对。现代汉语中为形容词,与“高尚”等相对。古义较今义宽泛。耻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违背道义礼法而产生的羞辱感,与光彩、体面、荣誉之类的概念相对。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但古代凡不能自觉遵守道义礼法、为社会所公认的不光彩不体面的言行都可以称为无耻,用今天的眼光看,其中有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寡妇改嫁叫无耻,战败逃跑叫无耻,贪污腐败叫无耻,甚至富贵子弟因家道中落沦为劳动者也被视为无耻,因为这样不体面,使

父母宗族蒙羞。今天的无耻主要指道德水平低下,含义比古代窄。

有事 古今均为词组。区别在于“事”所指范围不同。今天为泛指,可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课文的“事”为特指,只指祭祀、战争等军国大事。

以为 课文为“以之为”之省,在句子结构中,“以”与“为”不直接发生关系。“以”是介词,把、拿的意思,与后面的“之”组成介宾结构,作“为”的状语;“为”是动词,做的意思。现代“以为”是词,认为的意思。

既来之,则安之 课文是使动句,“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之”为代词,指代上文的“远人”。意为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现代只是借用字面的意思,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句子成了主动句,“之”字也已经完全虚化,只有填补音节的作用。

五 阅读下面短文,借助工具书,解释其中“亲”“长”“废”“疾”“货”“身”的意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礼记·礼运》)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并体会根据工具书确定文中具体词义的方法。

【答案】

亲 指父母。“亲”有泛指、特指二义,泛指指亲属、亲人,包括儿子在内(祁奚“内举不避亲”的故事,指的就是举荐自己的儿子),特指指父母。此处“亲其亲”与“子其子”相对,当为特指,否则“子其子”的意思也包含在“亲其亲”之内。

长 抚养,使成长。

废 身体不能活动或失去作用。

疾 病残,残废。“废疾”这里应视为一个词,即今语“残疾”之义。其中,“废”指身体丧失功能,不能活动,“疾”指身体丧失功能这种病。“疾”单用时也可以指废疾,与一般的病义不同。

货 财物。

身 自己,自身。


相关内容

  • 为政以德(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1 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2 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二 能力目标 历史辩证地理解孔子的德政思想.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三 德育目标 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重 点: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谈谈粤教版<选读>的教学方法 [摘要]选修课<论语>的教学不应仅立足于高考备考,要让学生乐于学习<论语>,将儒家思想的精髓内化于个人道德品质.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阅读相关书籍,并把<论语>与生活结合,激发学生 ...

  • 也说语文教学中的"归纳"与"演绎"
  • 也说语文教学中的"归纳"与"演绎" 浙江温州二中黄龙校区 程永超 <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刊发了赵克明老师<语文教学重演绎还是重归纳?>(以下简称<赵文>)一文,文章对三个"演绎法"课例分析后用相应的 ...

  •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一.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自然衔接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5册.每册统一安排4个单元,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古诗文)单元.具体安排如下表. 册别 活动 文体 文体 语体 语文1 认识自我 传记 散文① 古典诗歌 ...

  •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11本)
  •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11本)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11本)杨翠清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11本) 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目录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导语 基本阅读 1.王维诗四首 积雨辋川庄作 辛夷坞 送沈子福归江东 观猎 2.李白诗四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 ...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性质 理念 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通用)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 ...

  • [〈论语〉选读]之[为政以德]
  •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四.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建议 诵读为主, ...

  •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传记作品的传主和事件在影视作品中大多能得到体现其反映社会和历史的深度对学生 ...

  • 合肥中小学"校长接待日"每月至少两次等
  • 为规范中小学家校联系,合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家校联系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每个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设立两次校长接待日,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校开放周活动:中小学应建立家长委员会,监督并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共同推动减负.推进素质教育等. 据了解,<意见>规定,今后中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