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枣强镇宅城中心小学 步绍更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近日参加了全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受益匪浅。特别是结合国家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论和我单位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觉得感触颇深。我作为一名基层校长,过去曾对农村小学教育深感忧虑,现在通过学习规划纲要,对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就我学区教育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办学条件失衡

我学区有两处完小,两处初小。学区内人口约1万,大约450名学生。按照办学条件,我学区小学可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中心小学所在地的完小,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教学设施较强,通过近几年的普九达标验收,各功能室基本齐备(电子备课室和语音室没有),硬件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第二类是村级完小,教学设施较落后,只有一个微机室,但电脑早已淘汰,学生的微机课只是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室。光盘播放室和卫星接收室的设备在教室安装着,很不方便,设备经常出毛病,不能正常运转。没有篮球架,只有一个乒乓球案,还是今年刚刚上马的,有图书而没有图书室,还好,最近购置了图书架,图书进了教室。第三类是村级初小,教学条件更差。我学区

现有两处初小,其中一处是一至三年级,硬件建设基本和村级完小一样,另一处是一至二年级,没有任何功能室和教学设备,只有两名教师。

从办学条件(硬件)看,我学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严重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政策。

二.师资力量堪忧

1. 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老龄化严重。

我学区共有37名教师,分散在两处完小,两处初小。其中有三处学校的一二年级还是大包班,另一处接近包班。我学区近十年基本没有增添教师。相反,陆续有很多教师调入县城。现在我学区教师数量是全镇各学区最少的。近三年将有五个教师退休,上级补充教师的可能性也不大。现有教师中,50岁以上的5人,45—49岁的16人,40-44岁的9人,35—40岁的7人。没有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后备力量不足。

2 教师素质较低

我学区小学教师的起始学历较低,知识结构不完整,观念陈旧,专业化程度极低。第一学历是初中的有5人,第一学历是高中且属于民师转正的25人,第一学历是中师的7人。没有一个

专科毕业的。虽然现在95%的教师达到了专科或本科,但文化素质远远不够,学历与能力极不相称。由于教学点分散,教师数量较少,很多教师担任多个学科,两处完小都只有一个英语教师(三至六年级一个人教,还担任其他工作),音体美微机和各功能室没有专职教师。教师专业水平低,严重影响教研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育观念滞后

尽管现在各校在大规模地开展新课程改革,不少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有的学校成天叫喊素质教育,实则还是搞的应试教育,没有理解新课改的实质,只学到了新课改的模式。有的教师嘴上满挂课改 ,实际还是满堂灌,什么研究课 、教改课等,只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而已,微机,多媒体语音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除少数教师使用以外,相当部分教师从未沾边。

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少且素质低,教学点分散成为阻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桎梏。合班并校不失为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和师资的好办法,但合班并校并非易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群众的认可,更要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解决教室、交通,食宿,安全及师资等系列问题。盲目的合班并校,搞大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可能会引发综合症。

为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加强和巩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推动全县教育均衡科学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有效投入。

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切实把教育列入基层党政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察、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财政年度预算中,要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教育设备和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配置。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继续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要改变拨款方式,变通拨款途径,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各校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2、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壮大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目前,我县已实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这一制度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今后,还要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发放特殊津贴,提高收入水平,鼓励农村教师扎根基层,多作贡献。严格控制教师的无序流动,特别要严格控制农村走向城里的所谓“借调”,从而使教育师资水平趋于相对平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争取尽快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在新招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考虑让一部分教师转岗培训,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的脱产进修,从而满足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使“开足开全课程”能成为现实,使学校教学设备能有效利用。可以探索推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和优秀教师共享制,制定县城富余教师支持农村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我县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农村教育给予更大关

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才能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次通过学习规划纲要和专家讲课,我的眼界大开,对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充满希望。我决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枣强镇宅城中心小学 步绍更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近日参加了全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受益匪浅。特别是结合国家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论和我单位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觉得感触颇深。我作为一名基层校长,过去曾对农村小学教育深感忧虑,现在通过学习规划纲要,对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就我学区教育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办学条件失衡

我学区有两处完小,两处初小。学区内人口约1万,大约450名学生。按照办学条件,我学区小学可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中心小学所在地的完小,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教学设施较强,通过近几年的普九达标验收,各功能室基本齐备(电子备课室和语音室没有),硬件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第二类是村级完小,教学设施较落后,只有一个微机室,但电脑早已淘汰,学生的微机课只是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室。光盘播放室和卫星接收室的设备在教室安装着,很不方便,设备经常出毛病,不能正常运转。没有篮球架,只有一个乒乓球案,还是今年刚刚上马的,有图书而没有图书室,还好,最近购置了图书架,图书进了教室。第三类是村级初小,教学条件更差。我学区

现有两处初小,其中一处是一至三年级,硬件建设基本和村级完小一样,另一处是一至二年级,没有任何功能室和教学设备,只有两名教师。

从办学条件(硬件)看,我学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严重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政策。

二.师资力量堪忧

1. 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老龄化严重。

我学区共有37名教师,分散在两处完小,两处初小。其中有三处学校的一二年级还是大包班,另一处接近包班。我学区近十年基本没有增添教师。相反,陆续有很多教师调入县城。现在我学区教师数量是全镇各学区最少的。近三年将有五个教师退休,上级补充教师的可能性也不大。现有教师中,50岁以上的5人,45—49岁的16人,40-44岁的9人,35—40岁的7人。没有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后备力量不足。

2 教师素质较低

我学区小学教师的起始学历较低,知识结构不完整,观念陈旧,专业化程度极低。第一学历是初中的有5人,第一学历是高中且属于民师转正的25人,第一学历是中师的7人。没有一个

专科毕业的。虽然现在95%的教师达到了专科或本科,但文化素质远远不够,学历与能力极不相称。由于教学点分散,教师数量较少,很多教师担任多个学科,两处完小都只有一个英语教师(三至六年级一个人教,还担任其他工作),音体美微机和各功能室没有专职教师。教师专业水平低,严重影响教研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育观念滞后

尽管现在各校在大规模地开展新课程改革,不少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有的学校成天叫喊素质教育,实则还是搞的应试教育,没有理解新课改的实质,只学到了新课改的模式。有的教师嘴上满挂课改 ,实际还是满堂灌,什么研究课 、教改课等,只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而已,微机,多媒体语音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除少数教师使用以外,相当部分教师从未沾边。

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少且素质低,教学点分散成为阻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桎梏。合班并校不失为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和师资的好办法,但合班并校并非易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群众的认可,更要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解决教室、交通,食宿,安全及师资等系列问题。盲目的合班并校,搞大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可能会引发综合症。

为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加强和巩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推动全县教育均衡科学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有效投入。

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切实把教育列入基层党政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察、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财政年度预算中,要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教育设备和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配置。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继续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要改变拨款方式,变通拨款途径,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各校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2、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壮大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目前,我县已实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这一制度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今后,还要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发放特殊津贴,提高收入水平,鼓励农村教师扎根基层,多作贡献。严格控制教师的无序流动,特别要严格控制农村走向城里的所谓“借调”,从而使教育师资水平趋于相对平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争取尽快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在新招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考虑让一部分教师转岗培训,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的脱产进修,从而满足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使“开足开全课程”能成为现实,使学校教学设备能有效利用。可以探索推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和优秀教师共享制,制定县城富余教师支持农村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我县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农村教育给予更大关

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才能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次通过学习规划纲要和专家讲课,我的眼界大开,对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充满希望。我决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内容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摘要]义务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环节,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中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主要人口大部的农业大国,农村义务教育在"科教兴国"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分析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 [ ...

  •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
  •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是我校与瓦甸小学联合研究课题.这一课题已于xx年5月被南通市教科所列为"xxx"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经过5个月的筹备工作,今天正式开题了.我代表课题组就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向各位作一个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quo ...

  • 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缺失的现状分析
  • 摘要: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基于目前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对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教师:社会保障 ...

  •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作者:林华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第08期 [摘 要]体育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步入21世纪,体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可是在农村地区体育被遗忘甚至丢弃.基于此, ...

  • 浅析我国农村老年人口需求现状
  • 浅析我国农村老年人口需求现状 --以湖北省长阳县为例 宋凤萍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工0602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有关老年人的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在社会化大生产所引起的农村社会结构和传统家庭模式日益被打破的环境下,农村老年人作为我国最大的老年群体,其生活状况尤 ...

  • 农村社会学.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和分析
  • 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和分析 摘要: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约占据9亿人,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然而,我们却惊奇地发现,中国农村的教育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当中还存在这诸多问题. 关键词:农村 教育 现状 正文: 一. 农村教 ...

  • 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2)
  • 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目录(页码对齐) 一.研究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背景.......................1 二 .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查..........................2 (一)幼儿教师的待遇................................ ...

  • 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 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姓名: 赵 辉 单位:长武县芋元完全小学 摘 要:根据对陕西农村小学体育的实际和国家对学校体育的基本需求,通过个人访谈法.查阅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式对长武县相公镇6所乡村小学的调查表明,长武县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体育课和课余体育训 ...

  • 农村幼儿园现状分析与建议
  • 农村幼儿园现状分析与建议 自2001年,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幼儿教育改革的新一轮高潮,农村幼儿园也被卷入了这样的一个热潮之中.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步伐,我们也在广泛吸取经验,寻求和探索自身发展之路.几年来,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