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大城市综合实力浅析~~

城市综合力——指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科教、环境、交通”等综合能力,经长期积累沉淀后的集中体现。

城市综合力,在某一段时间(一年)内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大家熟知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中国城市,从整体来看:(不含台湾地区)

1)香港,继续“一枝独秀”!

香港的“超强”地位,得益于其“高度的国际化水平”与“较发达生活水平”!

香港的“自由经济”极具竞争力,但在“文化及环境”指标方面较弱势些?

特别是香港在“经济”的优势地位面临来着“传统劲旅”上海,“后起之秀”深圳等的强劲挑战~~~

从2010年起,香港“经济总量”已经被上海超越?

在可以预期的时间(10年内),大陆将有一批城市(2-3座)的经济竞争力,将超越港岛!

但香港仍是中国最安全城市,包括社会安全与经济安全等。

完善的制度、法律,也保证香港将继续“领先”大陆城市的优势。

特别是《粤港澳一体化》的远景目标,也无疑给香港的未来,注入活力。。。。

2)“北京、上海”,继续“独步大陆”!

北京的实力来自“浓厚人文”,上海的优势来自“区位地理”!

八百年的“帝都”,是北京这“首善之地”对内汇聚全国资源,对外有广泛的国际联系!

在中国,北京有作为“首都”的优势,不言而喻。具有其他城市没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北京的“知识经济”在全国是最发达的,高科技人才也是全国最有竞争力的。

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国企总部,也是拥有最多的外资企业总部的城市之一。

并且其产业竞争方面都有着强大的竞争优势。

如今,北京正在朝着“世界城市”这一目标,迈进。。。。。。。

“魔都”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 金融, 贸易, 航运中心, 其在中国经济中的领跑地位毋庸置

疑。

上海GDP ,一直占据内地城市“头把交椅”, 对全国财政的贡献率,高达1/8!!

当90年代初,邓公登上“新锦江”顶层,做出“浦东开发”——他人生最后一个“政治决定”的时候起。

上海,无疑从排头兵“珠三角”手上,重新接过主导中国经济的推进及方向的重任!

如今,上海的经济总量已位居“大中华区”第一!

上海经济正加快从“工业加工型”城市 转向“科技、服务和贸易型”城市。

上海的优势是经济基础扎实、总体实力强劲、效益水平较高、资金融通领先、集散功能较强。 但科技实力(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等)却相对不足?

上海应该看到其他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能量,要有强烈的危机感,继续前进。

作为国家明确建设的——“国际大都市”!

“京沪”在可以预期的时间(10年内),继续“执大陆城市之牛耳”。。。。

——“四大一线”与“四大直辖”~~~

“京沪”(“四大一线”直辖市) ,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四城。

虽说,其他“四城”有些城市指标,已经可以超越“京沪”?

但在可以预计的时间里(10-15年内),大陆没有城市可以与之“全面抗衡”!

“广深”是民间公认的“四大一线”城市!

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稠密,占有较强优势~~

“津渝”是官方确认的“四大直辖市”!

国家重点扶持,城市规模大,人口稠密,占有较强先机~~

3)“广深”经济十分发达,遥遥领先内地~~

广州这座“南国之城”,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继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城市。

有一种说法, 广州不是直辖市, 但实际上却有着直辖市的地位和作用?

的确,广州作为“珠三角”的经济中心,其完善的产业结构、对外经济的成熟一直是广州的一大优势。

广州在实物流量方面高居第一,经济实力、金融实力、政府实力方面均排名第三,科技实力排名第四。

广州整体一直均处于3―4位名次,既不领先,也不落后。在其他“城市总量”方面也不突出。

但也是这种“平稳”,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羊城!

在新一轮城市角逐中,广州仍将在中国的城市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曾几何时,“深圳”作为一个渔村,迅速成为“一线城市”,走过三十年路程。

30年来, 深圳完美地诠释了——“深圳奇迹, 世界惊叹 ”的定义。

在短短的瞬间,深圳一跃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也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聚齐全国56个民族的大城市。

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为四大支柱产业,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4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

如今,深圳站在历史的路口上, 它未来的道路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这个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

“广深”作为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较高“一线城市”!

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各方面,均领先于内地其他城市。 真正的——南粤双雄!

“深圳也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聚齐全国56个民族的大城市。”

---------------------------------

原来民间传说北京和深圳的外来新移民超过1300万是真的

4)津渝”政策倾向明显,未来后劲十足~~

“津渝”是官方确认的“四大直辖市”!

国家重点扶持,城市规模大,人口稠密,占有较强先机~~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说“天津”是最尴尬的直辖市?

由于地理位置过近, 锋芒都被北京压住。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国家战略的调整和注意力转向东南沿海地区, 天津的发展滞后了。

也有人说, “天津”是个衰而不败的城市,在没有其它直辖市那么多光环的条件下, 天津始终在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今天,“天津速度”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广泛关注!

是的,随着首都发展思路的调整, 天津再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天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被定位为北方的经济中心!

滨海新区设立,天津跨步发展的“大幕”终于拉开了~~~

这一切都是天津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新区”定位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 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

方对外开放的门户。

相信,以滨海新区为契机,天津——前途无量。。。。。。

2010年,在国家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 “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在中西部地区一枝独秀!

能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重庆一张非常重要的名片,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重庆不仅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周围又集中了一个具备较强实力的城市群。

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重庆拥有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

作为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中央给予“两江”超越“浦东”的优惠政策。这是重庆获得直辖市地位后,又一次获得国家极大宠幸。

2010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布的2010全球城市排名中, 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上榜的第五个内地城市, 居世界城市第65位。

直辖13年后的重庆, 拥有着大多数城市望尘莫及的发展势头。。。。。。。

“一线城市”与“直辖城市”——“广深津渝”!

在可以预期的时间(10年内),它们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难解难分!

相信在“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大成渝”都市圈的整体带动,中国城市将在未来有更广阔的提升。。。。

5)国家大区域中心城市——南京、武汉、西安、成都、沈阳

占有较大区位优势,对地区影响辐射较大。

同时,城市综合实力(软实力)较强,城市规模较大,经济发展后劲较强。

有人说,“南京”太过沉重, 忧郁, 历史是南京的荣光,也是南京的沉重负担?

其实都不然!

南京始终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六朝古都”的内涵。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南京没有能够拥有闪耀的发展时期,GDP 先后被省内的苏州超越!这或许正是南京尴尬的, 也有很多人认为南京落伍了。

但是作为前朝遗都, 南京没有因此坠落于中国历史进程之外, 依然傲立。

南京“石化, 软件”产业在国内依然举足轻重, 南京科教实力始终居全国前列。

“十运会”,使南京打破国家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流举办的垄断, 成为第四个

举办城市。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战略中心,经济发达、文化底蕴、环境优美全具备的城市。 今天的南京,着眼于建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世界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的打造。 这些绝非是一般城市能争取到的。。。。。。。。。。

南京未来的“融海跨江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融海”,即——融上海、融大海;

“跨”就是要像广州在整个珠三角的定位一样,做出跨江战略!

突破”江苏“的省域的限制,将南京的腹地远远伸及到安徽和江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长三角”纽带!

关于“武汉”,很容易和南京联想在一起?

作为长江重要港口城市,武汉在国内重量级城市中几经沉浮却,始终牢据一席之地!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和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

这个为共和国工业进程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城市,也见证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层次内涵。

曾几何时,“大汉口”的辉煌今已不在。

武汉的确未能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被沿海地区抛在了身后,曾一度被作为老牌城市中衰落的代表。

庆幸的是,这个“华中重镇”在进入新世纪后逐渐证明了自己雄厚的基础和巨大的前景。 被确定“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相信,“江城人民”会用事实向国人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大武汉!

很多人说, “成都”是一个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慢慢了解成都的人会惊讶在中国的西部大地上,竟有这样一座现代化的都市!

很长时间以来,成都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西部中心”的角色。

成都的领事馆数量居全国4强、成都的私家车拥有量位列全国前列。成都是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外资零售业进入数量居全国第三,并被授予“美食之都”称号。

2010年中国(大陆)城市国际形象调查中,成都高居排行榜第三, 在市民对外来居民和游客的包容程度单项调查中,成都得分排名第一。

2010年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发布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排名,成都高居排行榜榜首。成都实力可见一斑。

都说成都市民太休闲,喜欢喝茶、打麻将?

但这片热土,正在努力打造“物流、装备制造、文化、科技、旅游、会展”六大中心! 成都未来将成为一个知识型城市,还应该是一个生态型、个性化的大城市。

沈阳——传统的东北“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

它雄厚的重工业基础,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是人们对这个城市最根深蒂固的印象。 然而近年来,这个东北中心地位却受到来自“大连”的巨大冲击!

实现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型, 是沈阳面临的巨大挑战。

沈阳有许多自己独具的优势条件:

处于东北大平原的交通枢纽地位,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主要通道。

是辽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具有成为东北名符其实的物贸中心、商业中心的地缘优势。

在东北振兴的大环境下, 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转变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并重新焕发着新的活力。。。。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传统西北中心城市!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成为我国为数不多明确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 (“北京、上海”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广州待批?)

庞大的人口规模,雄厚的工业基础,位居全国前列的科教实力,都是这个古老城市的重要名片。

但经济整体实力严重不足,也是西安的最大尴尬?

西安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巨大的“影响及声誉”!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属于西北独一无二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是国家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城市信息业发达、科学教育水平也非常强大。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站在新的战略高度上,西安必将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南京、武汉、西安、成都、沈阳”,正在重塑“区域中心”地位!

作为国家大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寄予厚望,并可能加大投入,从而步入高速发展通道。

但在可以预期的时间(10-15年内),它们尚无法与“一线、直辖”城市,全面抗衡! ——杭州、哈尔滨、大连、青岛、厦门、宁波等

国家大区域(次)中心城市 或 重要港口城市!

大陆10大城市最后一个名额,应从中选出。。。。。。。。。。。。。。。。

苏州、佛山、东莞、无锡、福州、温州等

郑州、长沙、济南、长春、南宁、昆明等

国家“二线”重要城市 或 经济发达市!

有部分城市,综合实力可进20强~~~

杭州,本身就是“柔美”的代名词。

在人们的观念里,它似乎与国家重镇无关?

杭州形象在于它的景色~~

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

——“世界上最美丽华之城”

然而,杭州近年来表现出了巨大的“GDP能量和发展综合性”, 足以让人惊叹!

作为“长三角”南北双翼之一,在与“南京”的长三角第二城之争中, 杭州也在多项指标中领先。

杭州“人间天堂”的美誉不仅因为环境优美,而且环境质量和环境舒适度也较好,这对一个超大城市是极其不容易的。

杭州教育体系完备,高等教育发达,资本质量、资本获得便利性及金融控制力表现突出,不仅外资数量多、质量好。

来自本省实力强大的“宁波、温州、台州”的民间资本也在这里大量聚集。

而“环杭州湾经济带”的蓬勃发展给处于枢纽地位的杭州带来更大的机遇。使杭州不仅成为一流的生活城市,而且成为一流的创业舞台。

哈尔滨——“共和国长子”、“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冰城的北国风情让人神往。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

哈尔滨建筑风格别具风韵,很多欧式建筑遍布市区,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与俄罗斯文化的经

典。

作为中国东北(次)中心城市,哈尔滨就如同它的城市精神一样: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

哈尔滨都市圈也是“东北北部”整合发展的发动机和核心,其“科教文化”综合实力较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虽然在黑龙江处于“龙头老大”的位置,但其近年来发展很慢,生活节奏较慢!

所以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还是相对薄弱?总体水平比较靠后!

未来,希望哈尔滨应该——更加给力些!

大连与青岛:两个浪漫之都的对话~~

“青岛 大连”都是环渤海城市、副省级市,都是重要港口,并都在本省经济中占据“头筹”!

同时,他们都是“国家环保模范”,都在着力打造打造“国际知名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未来!

两个城市同时扼守渤海门户,并体现出了朝气蓬勃的城市时尚和浪漫魅力。异常相同的“位置”使“青岛 大连”有难舍难分情愫~~

青岛工业强大,主要为山东半岛或者淮河以北、华北以南的区域提供服务。

而大连环境优美,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主要辐射的是东北及内蒙地区。

有人说——青岛有“工业名牌”而无城市名牌,大连有“城市名牌”而无工业名牌?

今天:

大连拥有东北亚最好的天然良港。在“全面振兴东北”的推动下,以定位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战略发展目标。

青岛则凭借腹地优势,顺应变革的潮流,以超前的视野确定了大的战略目标。

以胶东半岛金三角青岛、烟台、威海为核心的山东经济异军突起,唱响全国。

目前,大连与青岛这两个浪漫之都的对话,已真正形成。

我期待这两个港口城市在新世纪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中,早日跨入国际大港之列。

宁波与厦门:“务实”与“温馨”之都的对话~~

与“青岛 大连”相似?

“宁波与厦门”都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副省级市,甚至在同时“开埠”,并都在本省经济

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漫长的海岸线一点不拉的成为了厦门的风景,厦门的骄傲!

厦门人把大海拉过来当了自己的背景,于是秀丽的城市有了磅礴的气势~~

宁波不仅山清水秀,也著名的侨乡。无论是开阔大气的“天一广场”,还是幽静祥和的老外滩,都成了现代人衣襟上那枚别致的胸针。

厦门文化的厚重,漫步在厦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都是厦门多少年沉淀下来的历史。

宁波文人荟萃,厚重的人文气象,勾勒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气势。

它们作为本省经济中心,又同是联结与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温馨的“厦门”就如鼓浪屿上淡雅的老别墅,从容但也不乏懒惰~~

繁荣的“宁波”一身轻松,时尚的脸上有着一丝现代人的精明~~

依托“海西开放”的背景,厦门吹响了新的“集结号”,整装待发!

凭借“长三角”的优势,宁波显现出越来越大的活力和潜力,昂首阔步!

中国需要厦门的“温馨”,也需要宁波的“务实”,更需要一批像它们一样的“繁荣”之都。。。。。。。 苏州、无锡、佛山、东莞

——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是侏儒?

既不是省会,又不是经济特区?

珠三角及长三角的这几个地级市,其经济总量甚至超过“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许多副省级城市?

它们支撑起了本省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吃重地位!

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城市本身的经济辐射力不强,无法统领其所管辖的“县或县级市”,那些地方不服管的离心主义倾向,却比较严重。

(江阴、锡山、张家港,昆山、吴县、吴江,各各不同凡响)

江南名城“苏州”,是4000多年的古城。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从古至今繁荣发达、长盛不衰的文化和经济,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丝绸之都、园林之城”的美誉!

的鱼米之乡“无锡”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小上海”之称。

地处太湖之滨,风景优雅秀丽,千年悠久历史,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

或许,苏州、无锡躺卧在“超级巨无霸”上海的身边,是它的不幸?也是大幸!

原本就根基深厚,在接受“上海辐射”方面地位平等的“苏锡”两市,成为其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同时也呈现了独立的势头,越发实力雄厚~~

“长三角”的情况,与“珠三角”也似曾相识?

“佛山”,一个荣耀千年的商贸名城,用生生不息的陶都圣火锻造出“敢为人先,崇文务实”的城市。

“东莞”,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侨乡,人民生活富裕的“浪都”。

现在的“东莞和佛山”真不简单,简直就是深圳之后的第二第三个奇迹?

或许就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强大,全国才不会讲广东是——“浪得虚名”~~

但它们实际上,也不能对辖内的县市进行统一的产业规划或经济布局,在行政上十分弱势? (顺德、南海,莞城,也是各各不同凡响)

当地经济在1997年之后已经一蹶不振后,又重新步入高速成长阶段,这得力于“珠三角”的整体向心力!

但“东莞和佛山”自己的向心力,却渐行渐远~~~

“顺德、南海与东莞、中山”同为广东四小虎,后二者早已升格地级市!

南海本身就离广州太近,只有十几公里路程,基本上已与广州市区连成一片?

广州已经把原下辖的番禺市改变成了番禺区,它对“南海”的食欲甚至强过“番禺”,不能排除广州吞并南海的可能性?

倘若广东省府打造“大广州”的欲望,真的很强的话?

“广佛同城”,就是大势所趋了~~~

“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商埠”!

不管怎么说这对“南国红豆”,的确是珠三角一体化的大潮中的——弄潮儿!

总之,佛山之于广州,苏州之于上海~~

是“大哥”身边好乘凉,还是“大哥”身边有压力?

两个城市作了怎样的思考与选择?

拭目以待。。。。。。。。。。。。。。。

中国城市知识补充:

我国现行城市等级划分有两套系统:

一)官方行政划分

1)中央政府管辖的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正省级)

2)副省级城市——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西安市、广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南京市、成都市、长春市、杭州市、济南市

(其中,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计划单列)

(1997年重庆升格为直辖市)

3)地级市——苏州、佛山、合肥、昆明、唐山、郑州、包头、福州、南宁、长沙、太原、兰州、海口等。。。。

(截至2004年,共有地级行政区333个,其中地区17个、盟3个,“地级市”达到283个)

4)县级市——涿州市、海城市、张家港市、昆山市、义乌市、晋江市、胶州市、荥阳市、赤壁市、浏阳市、增城市、都江堰市、大理市、敦煌市、吐鲁番市等

(截止2009年10月,全国有367个县级市)

“副省级市”的原型,就是——计划单列市 +(部分)省会城市

1983年,国务院批准“重庆市”试行计划单列,随后,“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西安市、广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南京市、成都市、长春市”等相继实行计划单列。

1994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决定将原来的“14个计划单列市”和“杭州市、济南市”2市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市~~

(1997年3月,重庆市由副省级市升格为直辖市)

这样就最终形成——“副省级市”概念!

(199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只剩 6个)

(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

前面介绍了(苏州、佛山等)几个中国经济超强“地级市”!

在“华吧”,很对人都喜欢争“第一”?

下面就瞎聊这些,中华“大牌”地级市的现状与未来~~~

——所谓中华“第一地级市”之争?

郑州、长沙、济南、长春、南宁、昆明、福州、石家庄。。。。。。。。。。

今天有些人习惯称他们为“二线城市”,有些甚至“二线”都够不上?

有朋友说:中国大城市之间向来“互不买账”?

说自己经济强?说自己城建靓?说自己人口多?说自己规划棒?

所以论坛中一直是狼烟四起,战火纷飞。

我们还是“实事求是”的走进,中国中西部城市中这些“骨干”,展望他们的未来。。。。

郑州与石家庄:黄河哺育年轻的“城市”

“郑州与石家庄”都是本省省会,新兴工业化城市,也是“新锐”城市的代表~~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所建的亳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但在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先有“洛阳”后有“开封”,郑州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100年前,“平汉和陇海”大动脉在“郑州”交汇,使其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枢纽”,50年代成为“河南首府”后,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

作为中国首批确定的三个商贸试点城市,“商业贸易”一直是郑州的强项。

“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成立的商品交易所,已经成为以“农产品”为主的主要期货交易平台!

在“中部崛起”浪潮下,郑州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持续改观。作为中国铁路心脏,郑州的“现代物流业”也空前发展。

当然,郑州也有“中西部城市”的通病?

行政体制僵化,行政成本高,思想落后,效率低下等等。。。

但这座英雄城市,越来越体现出中原文化“沉稳、厚重、包容、大气磅礴”的精神。 还处在腾飞期的郑州,将带动“中原城市圈”的崛起,前途无限。。。。

“石家庄”作为中国“年轻的省会”,经历了从“乡野小村到大城市”的跨越。号称“天下第一庄”!

但,石家庄的确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城市?

石家庄无人关注,沉默的让人快忘记这是一个“沿海京畿大省”的省会,可是她依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不擅张扬的城市。。。。

石家庄能够感到自豪的工业和农业,但是仍然存在令石家庄人阵痛的回忆。

值得石家庄人反思的例子太多了,在改革创造的“折射反射”新思路下,依然能够保持足够的活力,并不断壮大发展,石家庄确实应该感到幸运与自豪。

石家庄要提升品位,改善形象,创宜居城市,当地化“庄”为“城”的信心坚定!

现在的石家庄很“土”?因为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工地,新的石家庄即将展露容姿。我们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城市综合力——指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科教、环境、交通”等综合能力,经长期积累沉淀后的集中体现。

城市综合力,在某一段时间(一年)内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大家熟知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中国城市,从整体来看:(不含台湾地区)

1)香港,继续“一枝独秀”!

香港的“超强”地位,得益于其“高度的国际化水平”与“较发达生活水平”!

香港的“自由经济”极具竞争力,但在“文化及环境”指标方面较弱势些?

特别是香港在“经济”的优势地位面临来着“传统劲旅”上海,“后起之秀”深圳等的强劲挑战~~~

从2010年起,香港“经济总量”已经被上海超越?

在可以预期的时间(10年内),大陆将有一批城市(2-3座)的经济竞争力,将超越港岛!

但香港仍是中国最安全城市,包括社会安全与经济安全等。

完善的制度、法律,也保证香港将继续“领先”大陆城市的优势。

特别是《粤港澳一体化》的远景目标,也无疑给香港的未来,注入活力。。。。

2)“北京、上海”,继续“独步大陆”!

北京的实力来自“浓厚人文”,上海的优势来自“区位地理”!

八百年的“帝都”,是北京这“首善之地”对内汇聚全国资源,对外有广泛的国际联系!

在中国,北京有作为“首都”的优势,不言而喻。具有其他城市没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北京的“知识经济”在全国是最发达的,高科技人才也是全国最有竞争力的。

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国企总部,也是拥有最多的外资企业总部的城市之一。

并且其产业竞争方面都有着强大的竞争优势。

如今,北京正在朝着“世界城市”这一目标,迈进。。。。。。。

“魔都”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 金融, 贸易, 航运中心, 其在中国经济中的领跑地位毋庸置

疑。

上海GDP ,一直占据内地城市“头把交椅”, 对全国财政的贡献率,高达1/8!!

当90年代初,邓公登上“新锦江”顶层,做出“浦东开发”——他人生最后一个“政治决定”的时候起。

上海,无疑从排头兵“珠三角”手上,重新接过主导中国经济的推进及方向的重任!

如今,上海的经济总量已位居“大中华区”第一!

上海经济正加快从“工业加工型”城市 转向“科技、服务和贸易型”城市。

上海的优势是经济基础扎实、总体实力强劲、效益水平较高、资金融通领先、集散功能较强。 但科技实力(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等)却相对不足?

上海应该看到其他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能量,要有强烈的危机感,继续前进。

作为国家明确建设的——“国际大都市”!

“京沪”在可以预期的时间(10年内),继续“执大陆城市之牛耳”。。。。

——“四大一线”与“四大直辖”~~~

“京沪”(“四大一线”直辖市) ,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四城。

虽说,其他“四城”有些城市指标,已经可以超越“京沪”?

但在可以预计的时间里(10-15年内),大陆没有城市可以与之“全面抗衡”!

“广深”是民间公认的“四大一线”城市!

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稠密,占有较强优势~~

“津渝”是官方确认的“四大直辖市”!

国家重点扶持,城市规模大,人口稠密,占有较强先机~~

3)“广深”经济十分发达,遥遥领先内地~~

广州这座“南国之城”,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继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城市。

有一种说法, 广州不是直辖市, 但实际上却有着直辖市的地位和作用?

的确,广州作为“珠三角”的经济中心,其完善的产业结构、对外经济的成熟一直是广州的一大优势。

广州在实物流量方面高居第一,经济实力、金融实力、政府实力方面均排名第三,科技实力排名第四。

广州整体一直均处于3―4位名次,既不领先,也不落后。在其他“城市总量”方面也不突出。

但也是这种“平稳”,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羊城!

在新一轮城市角逐中,广州仍将在中国的城市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曾几何时,“深圳”作为一个渔村,迅速成为“一线城市”,走过三十年路程。

30年来, 深圳完美地诠释了——“深圳奇迹, 世界惊叹 ”的定义。

在短短的瞬间,深圳一跃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也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聚齐全国56个民族的大城市。

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为四大支柱产业,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4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

如今,深圳站在历史的路口上, 它未来的道路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这个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

“广深”作为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较高“一线城市”!

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各方面,均领先于内地其他城市。 真正的——南粤双雄!

“深圳也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聚齐全国56个民族的大城市。”

---------------------------------

原来民间传说北京和深圳的外来新移民超过1300万是真的

4)津渝”政策倾向明显,未来后劲十足~~

“津渝”是官方确认的“四大直辖市”!

国家重点扶持,城市规模大,人口稠密,占有较强先机~~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说“天津”是最尴尬的直辖市?

由于地理位置过近, 锋芒都被北京压住。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国家战略的调整和注意力转向东南沿海地区, 天津的发展滞后了。

也有人说, “天津”是个衰而不败的城市,在没有其它直辖市那么多光环的条件下, 天津始终在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今天,“天津速度”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广泛关注!

是的,随着首都发展思路的调整, 天津再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天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被定位为北方的经济中心!

滨海新区设立,天津跨步发展的“大幕”终于拉开了~~~

这一切都是天津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新区”定位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 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

方对外开放的门户。

相信,以滨海新区为契机,天津——前途无量。。。。。。

2010年,在国家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 “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在中西部地区一枝独秀!

能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重庆一张非常重要的名片,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重庆不仅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周围又集中了一个具备较强实力的城市群。

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重庆拥有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

作为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中央给予“两江”超越“浦东”的优惠政策。这是重庆获得直辖市地位后,又一次获得国家极大宠幸。

2010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布的2010全球城市排名中, 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上榜的第五个内地城市, 居世界城市第65位。

直辖13年后的重庆, 拥有着大多数城市望尘莫及的发展势头。。。。。。。

“一线城市”与“直辖城市”——“广深津渝”!

在可以预期的时间(10年内),它们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难解难分!

相信在“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大成渝”都市圈的整体带动,中国城市将在未来有更广阔的提升。。。。

5)国家大区域中心城市——南京、武汉、西安、成都、沈阳

占有较大区位优势,对地区影响辐射较大。

同时,城市综合实力(软实力)较强,城市规模较大,经济发展后劲较强。

有人说,“南京”太过沉重, 忧郁, 历史是南京的荣光,也是南京的沉重负担?

其实都不然!

南京始终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六朝古都”的内涵。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南京没有能够拥有闪耀的发展时期,GDP 先后被省内的苏州超越!这或许正是南京尴尬的, 也有很多人认为南京落伍了。

但是作为前朝遗都, 南京没有因此坠落于中国历史进程之外, 依然傲立。

南京“石化, 软件”产业在国内依然举足轻重, 南京科教实力始终居全国前列。

“十运会”,使南京打破国家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流举办的垄断, 成为第四个

举办城市。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战略中心,经济发达、文化底蕴、环境优美全具备的城市。 今天的南京,着眼于建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世界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的打造。 这些绝非是一般城市能争取到的。。。。。。。。。。

南京未来的“融海跨江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融海”,即——融上海、融大海;

“跨”就是要像广州在整个珠三角的定位一样,做出跨江战略!

突破”江苏“的省域的限制,将南京的腹地远远伸及到安徽和江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长三角”纽带!

关于“武汉”,很容易和南京联想在一起?

作为长江重要港口城市,武汉在国内重量级城市中几经沉浮却,始终牢据一席之地!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和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

这个为共和国工业进程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城市,也见证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层次内涵。

曾几何时,“大汉口”的辉煌今已不在。

武汉的确未能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被沿海地区抛在了身后,曾一度被作为老牌城市中衰落的代表。

庆幸的是,这个“华中重镇”在进入新世纪后逐渐证明了自己雄厚的基础和巨大的前景。 被确定“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相信,“江城人民”会用事实向国人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大武汉!

很多人说, “成都”是一个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慢慢了解成都的人会惊讶在中国的西部大地上,竟有这样一座现代化的都市!

很长时间以来,成都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西部中心”的角色。

成都的领事馆数量居全国4强、成都的私家车拥有量位列全国前列。成都是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外资零售业进入数量居全国第三,并被授予“美食之都”称号。

2010年中国(大陆)城市国际形象调查中,成都高居排行榜第三, 在市民对外来居民和游客的包容程度单项调查中,成都得分排名第一。

2010年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发布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排名,成都高居排行榜榜首。成都实力可见一斑。

都说成都市民太休闲,喜欢喝茶、打麻将?

但这片热土,正在努力打造“物流、装备制造、文化、科技、旅游、会展”六大中心! 成都未来将成为一个知识型城市,还应该是一个生态型、个性化的大城市。

沈阳——传统的东北“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

它雄厚的重工业基础,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是人们对这个城市最根深蒂固的印象。 然而近年来,这个东北中心地位却受到来自“大连”的巨大冲击!

实现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型, 是沈阳面临的巨大挑战。

沈阳有许多自己独具的优势条件:

处于东北大平原的交通枢纽地位,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主要通道。

是辽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具有成为东北名符其实的物贸中心、商业中心的地缘优势。

在东北振兴的大环境下, 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转变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并重新焕发着新的活力。。。。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传统西北中心城市!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成为我国为数不多明确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 (“北京、上海”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广州待批?)

庞大的人口规模,雄厚的工业基础,位居全国前列的科教实力,都是这个古老城市的重要名片。

但经济整体实力严重不足,也是西安的最大尴尬?

西安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巨大的“影响及声誉”!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属于西北独一无二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是国家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城市信息业发达、科学教育水平也非常强大。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站在新的战略高度上,西安必将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南京、武汉、西安、成都、沈阳”,正在重塑“区域中心”地位!

作为国家大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寄予厚望,并可能加大投入,从而步入高速发展通道。

但在可以预期的时间(10-15年内),它们尚无法与“一线、直辖”城市,全面抗衡! ——杭州、哈尔滨、大连、青岛、厦门、宁波等

国家大区域(次)中心城市 或 重要港口城市!

大陆10大城市最后一个名额,应从中选出。。。。。。。。。。。。。。。。

苏州、佛山、东莞、无锡、福州、温州等

郑州、长沙、济南、长春、南宁、昆明等

国家“二线”重要城市 或 经济发达市!

有部分城市,综合实力可进20强~~~

杭州,本身就是“柔美”的代名词。

在人们的观念里,它似乎与国家重镇无关?

杭州形象在于它的景色~~

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

——“世界上最美丽华之城”

然而,杭州近年来表现出了巨大的“GDP能量和发展综合性”, 足以让人惊叹!

作为“长三角”南北双翼之一,在与“南京”的长三角第二城之争中, 杭州也在多项指标中领先。

杭州“人间天堂”的美誉不仅因为环境优美,而且环境质量和环境舒适度也较好,这对一个超大城市是极其不容易的。

杭州教育体系完备,高等教育发达,资本质量、资本获得便利性及金融控制力表现突出,不仅外资数量多、质量好。

来自本省实力强大的“宁波、温州、台州”的民间资本也在这里大量聚集。

而“环杭州湾经济带”的蓬勃发展给处于枢纽地位的杭州带来更大的机遇。使杭州不仅成为一流的生活城市,而且成为一流的创业舞台。

哈尔滨——“共和国长子”、“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冰城的北国风情让人神往。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

哈尔滨建筑风格别具风韵,很多欧式建筑遍布市区,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与俄罗斯文化的经

典。

作为中国东北(次)中心城市,哈尔滨就如同它的城市精神一样: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

哈尔滨都市圈也是“东北北部”整合发展的发动机和核心,其“科教文化”综合实力较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虽然在黑龙江处于“龙头老大”的位置,但其近年来发展很慢,生活节奏较慢!

所以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还是相对薄弱?总体水平比较靠后!

未来,希望哈尔滨应该——更加给力些!

大连与青岛:两个浪漫之都的对话~~

“青岛 大连”都是环渤海城市、副省级市,都是重要港口,并都在本省经济中占据“头筹”!

同时,他们都是“国家环保模范”,都在着力打造打造“国际知名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未来!

两个城市同时扼守渤海门户,并体现出了朝气蓬勃的城市时尚和浪漫魅力。异常相同的“位置”使“青岛 大连”有难舍难分情愫~~

青岛工业强大,主要为山东半岛或者淮河以北、华北以南的区域提供服务。

而大连环境优美,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主要辐射的是东北及内蒙地区。

有人说——青岛有“工业名牌”而无城市名牌,大连有“城市名牌”而无工业名牌?

今天:

大连拥有东北亚最好的天然良港。在“全面振兴东北”的推动下,以定位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战略发展目标。

青岛则凭借腹地优势,顺应变革的潮流,以超前的视野确定了大的战略目标。

以胶东半岛金三角青岛、烟台、威海为核心的山东经济异军突起,唱响全国。

目前,大连与青岛这两个浪漫之都的对话,已真正形成。

我期待这两个港口城市在新世纪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中,早日跨入国际大港之列。

宁波与厦门:“务实”与“温馨”之都的对话~~

与“青岛 大连”相似?

“宁波与厦门”都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副省级市,甚至在同时“开埠”,并都在本省经济

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漫长的海岸线一点不拉的成为了厦门的风景,厦门的骄傲!

厦门人把大海拉过来当了自己的背景,于是秀丽的城市有了磅礴的气势~~

宁波不仅山清水秀,也著名的侨乡。无论是开阔大气的“天一广场”,还是幽静祥和的老外滩,都成了现代人衣襟上那枚别致的胸针。

厦门文化的厚重,漫步在厦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都是厦门多少年沉淀下来的历史。

宁波文人荟萃,厚重的人文气象,勾勒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气势。

它们作为本省经济中心,又同是联结与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温馨的“厦门”就如鼓浪屿上淡雅的老别墅,从容但也不乏懒惰~~

繁荣的“宁波”一身轻松,时尚的脸上有着一丝现代人的精明~~

依托“海西开放”的背景,厦门吹响了新的“集结号”,整装待发!

凭借“长三角”的优势,宁波显现出越来越大的活力和潜力,昂首阔步!

中国需要厦门的“温馨”,也需要宁波的“务实”,更需要一批像它们一样的“繁荣”之都。。。。。。。 苏州、无锡、佛山、东莞

——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是侏儒?

既不是省会,又不是经济特区?

珠三角及长三角的这几个地级市,其经济总量甚至超过“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许多副省级城市?

它们支撑起了本省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吃重地位!

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城市本身的经济辐射力不强,无法统领其所管辖的“县或县级市”,那些地方不服管的离心主义倾向,却比较严重。

(江阴、锡山、张家港,昆山、吴县、吴江,各各不同凡响)

江南名城“苏州”,是4000多年的古城。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从古至今繁荣发达、长盛不衰的文化和经济,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丝绸之都、园林之城”的美誉!

的鱼米之乡“无锡”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小上海”之称。

地处太湖之滨,风景优雅秀丽,千年悠久历史,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

或许,苏州、无锡躺卧在“超级巨无霸”上海的身边,是它的不幸?也是大幸!

原本就根基深厚,在接受“上海辐射”方面地位平等的“苏锡”两市,成为其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同时也呈现了独立的势头,越发实力雄厚~~

“长三角”的情况,与“珠三角”也似曾相识?

“佛山”,一个荣耀千年的商贸名城,用生生不息的陶都圣火锻造出“敢为人先,崇文务实”的城市。

“东莞”,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侨乡,人民生活富裕的“浪都”。

现在的“东莞和佛山”真不简单,简直就是深圳之后的第二第三个奇迹?

或许就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强大,全国才不会讲广东是——“浪得虚名”~~

但它们实际上,也不能对辖内的县市进行统一的产业规划或经济布局,在行政上十分弱势? (顺德、南海,莞城,也是各各不同凡响)

当地经济在1997年之后已经一蹶不振后,又重新步入高速成长阶段,这得力于“珠三角”的整体向心力!

但“东莞和佛山”自己的向心力,却渐行渐远~~~

“顺德、南海与东莞、中山”同为广东四小虎,后二者早已升格地级市!

南海本身就离广州太近,只有十几公里路程,基本上已与广州市区连成一片?

广州已经把原下辖的番禺市改变成了番禺区,它对“南海”的食欲甚至强过“番禺”,不能排除广州吞并南海的可能性?

倘若广东省府打造“大广州”的欲望,真的很强的话?

“广佛同城”,就是大势所趋了~~~

“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商埠”!

不管怎么说这对“南国红豆”,的确是珠三角一体化的大潮中的——弄潮儿!

总之,佛山之于广州,苏州之于上海~~

是“大哥”身边好乘凉,还是“大哥”身边有压力?

两个城市作了怎样的思考与选择?

拭目以待。。。。。。。。。。。。。。。

中国城市知识补充:

我国现行城市等级划分有两套系统:

一)官方行政划分

1)中央政府管辖的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正省级)

2)副省级城市——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西安市、广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南京市、成都市、长春市、杭州市、济南市

(其中,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计划单列)

(1997年重庆升格为直辖市)

3)地级市——苏州、佛山、合肥、昆明、唐山、郑州、包头、福州、南宁、长沙、太原、兰州、海口等。。。。

(截至2004年,共有地级行政区333个,其中地区17个、盟3个,“地级市”达到283个)

4)县级市——涿州市、海城市、张家港市、昆山市、义乌市、晋江市、胶州市、荥阳市、赤壁市、浏阳市、增城市、都江堰市、大理市、敦煌市、吐鲁番市等

(截止2009年10月,全国有367个县级市)

“副省级市”的原型,就是——计划单列市 +(部分)省会城市

1983年,国务院批准“重庆市”试行计划单列,随后,“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西安市、广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南京市、成都市、长春市”等相继实行计划单列。

1994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决定将原来的“14个计划单列市”和“杭州市、济南市”2市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市~~

(1997年3月,重庆市由副省级市升格为直辖市)

这样就最终形成——“副省级市”概念!

(199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只剩 6个)

(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

前面介绍了(苏州、佛山等)几个中国经济超强“地级市”!

在“华吧”,很对人都喜欢争“第一”?

下面就瞎聊这些,中华“大牌”地级市的现状与未来~~~

——所谓中华“第一地级市”之争?

郑州、长沙、济南、长春、南宁、昆明、福州、石家庄。。。。。。。。。。

今天有些人习惯称他们为“二线城市”,有些甚至“二线”都够不上?

有朋友说:中国大城市之间向来“互不买账”?

说自己经济强?说自己城建靓?说自己人口多?说自己规划棒?

所以论坛中一直是狼烟四起,战火纷飞。

我们还是“实事求是”的走进,中国中西部城市中这些“骨干”,展望他们的未来。。。。

郑州与石家庄:黄河哺育年轻的“城市”

“郑州与石家庄”都是本省省会,新兴工业化城市,也是“新锐”城市的代表~~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所建的亳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但在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先有“洛阳”后有“开封”,郑州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100年前,“平汉和陇海”大动脉在“郑州”交汇,使其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枢纽”,50年代成为“河南首府”后,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

作为中国首批确定的三个商贸试点城市,“商业贸易”一直是郑州的强项。

“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成立的商品交易所,已经成为以“农产品”为主的主要期货交易平台!

在“中部崛起”浪潮下,郑州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持续改观。作为中国铁路心脏,郑州的“现代物流业”也空前发展。

当然,郑州也有“中西部城市”的通病?

行政体制僵化,行政成本高,思想落后,效率低下等等。。。

但这座英雄城市,越来越体现出中原文化“沉稳、厚重、包容、大气磅礴”的精神。 还处在腾飞期的郑州,将带动“中原城市圈”的崛起,前途无限。。。。

“石家庄”作为中国“年轻的省会”,经历了从“乡野小村到大城市”的跨越。号称“天下第一庄”!

但,石家庄的确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城市?

石家庄无人关注,沉默的让人快忘记这是一个“沿海京畿大省”的省会,可是她依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不擅张扬的城市。。。。

石家庄能够感到自豪的工业和农业,但是仍然存在令石家庄人阵痛的回忆。

值得石家庄人反思的例子太多了,在改革创造的“折射反射”新思路下,依然能够保持足够的活力,并不断壮大发展,石家庄确实应该感到幸运与自豪。

石家庄要提升品位,改善形象,创宜居城市,当地化“庄”为“城”的信心坚定!

现在的石家庄很“土”?因为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工地,新的石家庄即将展露容姿。我们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相关内容

  • 浅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
  • 浅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 转载日期:2012-7-19 22:16:00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孙晓娜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改革开放前后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分析,有助于研究半岛城市 ...

  • 浅析大连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对策
  • 东北亚地区在地域范围上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朝鲜半岛(韩国和朝鲜).蒙古等5方6国,多年来,这些国家在竞争与合作中相互排斥又相互促进,各国关系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趋势日渐显示出主流地位.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 (一)近期以双边经济合作为 ...

  • 浅析中小企业发展模式
  • 浅析中小企业发展模式 2014年,互联网金融发展热潮不减,各家银行不断创新线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线上金融服务以便捷化.灵活化和综合化为主要特点,已被很多商业银行列为主要发展战略之一.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供应链金融电子化运作模式和电商平台服务模式.这两个模式都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互联网化的代表,突显出了在互 ...

  • 浅析中国的软实力现状与发展前景
  • 摘要:本文将通过解析软实力的概念,结合美日韩三国的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在发展软实力发展这一领域所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中国发展自身软实力的优势所在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本国的软实力.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入侵:传统文化:大众文化:优势 引 言: 当今社会,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较量也从单纯的国 ...

  • 浅析酒店最常用五种盈利模式
  • 浅析酒店最常用五种盈利模式 2010/11/5/9:6来源:世界经理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业也随流而上,各种类别的酒店业投资成为国际热点.国内各大投资主体和海外的有实力的专业投资商纷纷涌入内地,给已经不太平静的中国酒店市场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中国酒店业市场发展并不太均衡的状况也逐渐显 ...

  • 会展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题目 浅析影响会展举办的主要因素 学 校 专 业 会展管理 考 号 01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2013年 1月 8日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促进经济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成为各地政府对外宣传.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已日益受到 ...

  •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浅析
  • 题目: 本科学年论文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浅析 学生姓名 曹欢 指导教师 徐波 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 级 目录 摘要.............................................................................. ...

  • 浅析城市垃圾综合处理与再利用
  • 垃圾处理<再生资源研究>2000年第5期 浅析城市垃圾综合处理与再利用 郭 燕1 戴文灿2 (1广东省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广东惠州 516001; 2广东工业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系, 广东广州 摘 要 综述了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及特点, , 指出城市垃圾综合利用是加深垃圾再利用的关键 ...

  • 浅析P2P网贷的认识
  • 浅析P2P 网贷的认识 望江支行华阳分理处 陆泽平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P2P 在线贷款的概念浮出水面, 这是微型金融在网络时代的新趋势.借贷网站在提供便利.高效的借款途径.盘活居民闲散资金的同时, 由于其身份模糊.缺乏监管.内部治理不规范等因素, 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作为一种金融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