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课内外精品文段阅读训练二
1. 《鸟的天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1、
2、
3、
4、 的句子加标点。 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静寂 )-----( 热闹 ) 这是作者第( 二 )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 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 大的 )、( 小的 ),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 花
的 )、( 黑的 ),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有( 站 )、( 飞 )、( 扑 )。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 姿态或动作 ),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 快乐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热爱 )和( 赞美 )之情。
5、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 种类 )多、( 数量 )多,还能感受
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 自由自在 )。
6、 这段话是 ( 动 )态描写。
2. 《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
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 、(3分)
2、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比作流星(仙女的衣裳) 。(4分)、
3、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3分)
3. 阅读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句话。(2分)
2.作者用___写了葡萄的颜色。(6分)
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2分)
(1)葡萄种的地方。( )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3 )
4. 古诗两首
1、
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解释诗的含义。
2、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 庐山 )时题在( 西林寺 )墙壁上的一首诗。
诗人分别从( 横 )、( 侧 )、( 远 )、( 近 )、( 高 )、( 低 )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苏轼字( 子瞻 ),( 宋 )朝人,号( 东坡居士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
4、
5、 《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书写、题写) 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以为、怀疑)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是第( 三 )句和第( 四 )句诗所表达的含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人想起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6、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 宋 )代的( 陆游 ),诗人以( 游 )字贯穿全诗,
诗中( 足 )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许多事情看似无望,实则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7、 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时,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
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D )(2分)
A 面对,面临 B 靠近,挨近 C 到来,来临 D 照着,根据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D )(2分)
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C )(2分)
A 酸甜苦辣等味 B 香、臭等味 C 画的意境 D 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A )(2分)
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6. 春天的校园
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
瞧,旗杆顶上( )的国旗迎着春风飘动着;草地上,草儿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教室旁,( )的柳树舒枝展叶,迎着春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花圃里,( )的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 )的梨花竞相开放;花丛中,呼扇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
春天到了,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下列三个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3分)
旗杆 花圃 呼扇
A qí gǎn 、 huā pú 、 hū shān B qí gān 、 huā pú 、 hū shàn
C qí gǎn 、 huā pǔ 、 hū shàn D qí gān 、 huā pǔ 、 hū shān
2、在文章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下列哪一组最合适?( B )(2分)
A 雪白、鲜红、粉红、嫩绿 B 鲜红、嫩绿、粉红、雪白
C 鲜红、雪白、粉红、金黄 D 鲜红、碧蓝、金黄、乌黑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春天的校园的?( C ) (2分)
A 时间顺序 B 事情发展顺序 C 地点顺序 D 事物的不同特点
4、“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是什么句:( B )(1分)
A 中心句 B 拟人句 C 比喻句 D 过渡句
7. 给句子排排队
( 3 )湖当中,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 5 )湖岸边,垂柳成行,知了叫个不停,一阵微风从湖面吹来,好凉爽啊! ( 6 )青海湖的景色可真美啊!
( 1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青海湖去玩。
( 4 )在湖水的游泳区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游泳,玩得很开心。
( 2 )举目远眺,隐隐约约地看见一片青山和山下的一座大塔。
四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请同学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
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
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写之前要想象主要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
习作一: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混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砒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尤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阴,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赞道:“何处飞来缥缈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据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谨严,庄重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个魁梧高大,神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险峻的凌云栈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口处,坐东西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背就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禁,像披着绿色的袈裟,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l100多年了。一双慧眼远眺峨嵋,近观乌尤,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我们沿着统蜒的九曲栈道去东坡楼,途中还看见了神奇的“一碗水”。这碗水清澈透明,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据说“一碗水”从古到今,经历了风吹日晒,而这碗水还是一滴不
少,所以人们称它是“神水”。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做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已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光辉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等我们这一代少年儿童长大以后,一定要把家乡,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评点:这篇游记以空间转换为顺序,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文章记叙了马尤山、凌云山、大佛、“一碗水”等处景物。其中乌尤寺与大佛写得详细,凌云山、“一碗水”两处写得较简略,“东坡楼”则只是一语带过。这样写,文中有重点,避免了面面俱到、平铺直叙。
习作二:
迷人的鄱阳湖
朋友,你见过我们家乡的邵阳湖吗?如果你没见过,这里我可以给你作个介绍。
鄱阳湖大得很,听大人们说,它是我们祖国最大的淡水湖。打个比方吧,如果说奔腾东去的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飘带,它就是缀在金色飘带上的一颗最大的绿宝石。不是吗?清晨,你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碧蓝碧蓝,渺渺茫茫,好像和万里蓝天连接到一起。这时,它也许会引起你许多通想:驾一叶小舟,越过这万顷碧波,不就可以驶进那令人神往的茫茫宇宙吗?
鄱阳湖更令人陶醉的还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都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你看,湖旁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像姐姐在梳洗打扮吗?这时,要是有一阵微风轻轻吹过水面,我们的邵阳湖又另是一番景致,碧波荡漾,在金色的太阳光照射下,波光流鳅,真叫人心旷神情,流连忘返。如果是刮起了大风,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天,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前赴后继,冲锋陷阵鄱阳湖最叫人喜欢和赞美的,还是它丰盛的水产。我们的鄱阳湖,可真是一座鱼虾的宫殿,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编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听爸爸讲,红眼银鱼在过去是专门用来进贡皇帝的贡品呢,当然,现在它成了劳动人民品尝的补品。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我们鄱阳湖可成了一座“闹市”,一片繁忙的景象。你所!“嘟、嘟、嘟„„”机帆船在远远地给你打着招呼,你还可以乘船去看渔民叔叔捕鱼的情景,当那鱼网收拢的时候,才有趣呢!大大小小的鱼儿在阿里惶惶不安,互相撞击,随着包围困越来越小,密密麻麻的鱼儿有的蹦,有的跳,有的在网上拼命地挣扎,这时,你可以尽情地看那“鲤鱼跳龙门”的情景„„
啊!鄱阳湖,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爱邵阳湖,爱它美丽多姿,爱它物产丰富,我为我们的邵阳湖感到无比的自豪。朋友,你呢?
评点:鄱阳湖美,这篇习作也美。小作者从三个方面描述了邵阳湖的美而迷人。一是鄱阳湖很大:湖水渺渺茫茫,好像和万里蓝天接在一起。二是鄱阳湖很美,多姿多彩:风平浪静的时候,湖水像一面镜子,青山倒映湖中,犹如姑娘在梳妆打扮;微风吹来,碧波尔尔,叫人旷神怡;若起大风,几百里水面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三是邵阳湖物产丰富。小作者在描述部阳湖的美景时,又巧妙地抒发了时家乡的热爱之情。写景有条理,语言代美,是一篇好文章。
习作三:
观 海
人们都说海是变化莫测的,可在我心中,海却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清早的海是最美丽的。碧蓝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与蓝天相接。太阳公公悄悄地露出半边脸,把海水染成一片淡红。四周静极了,只有海水轻轻地冲刷着礁石,就像妈妈在为自己的孩子梳洗打扮。远处,群山起伏,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太阳公公越升趋高,用它耀眼的光芒打破了海的宁静。洒满阳光的海面上波光涮纷,像铺上了一层金子。小浪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调皮地拍打着沙滩,它们捧着一个个美丽的贝壳送上岸来,逗引着孩子们。
是谁为海妈妈头上插了几朵白色的大花?噢,是海鸥。它们在海面上盘旋着,鸣叫着。突然,一只海鸥对着海俯冲,身子刚碰到海水又飞了起来,嘴里还叼着一条银光闪闪的鱼呢! 傍晚,鸟儿们都归巢了,天空中隐隐地可以看见星星。太阳公公劳累了一天,沉入海底悄悄人睡。海面上波浪轻轻起伏,那是海妈妈正在为自己的孩子摇摇篮。时而吹来一阵阵清凉的海风,好舒服!一切都沉睡了,海面又恢复了宁静,只有海妈妈举起的夜航灯在海中央一闪一闪,为夜归的船只指明方向。
啊!我爱你,大海──慈祥的母亲。
评点:小作者把大海比作一位慈爱的母亲,文章紧紧地扣住了这一点:清晨的海“轻轻地冲刷着礁石,就像妈妈在为自己的孩子梳洗打扮”;暮色中的大海摇起摇篮,也是将大海看成妈妈;连浪花都被比做逃出母亲怀抱的淘气的孩子。把大海比做母亲并不新奇,难得的是小作者处处围绕这一点写,词汇丰富,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课内外精品文段阅读训练二
1. 《鸟的天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1、
2、
3、
4、 的句子加标点。 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静寂 )-----( 热闹 ) 这是作者第( 二 )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 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 大的 )、( 小的 ),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 花
的 )、( 黑的 ),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有( 站 )、( 飞 )、( 扑 )。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 姿态或动作 ),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 快乐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热爱 )和( 赞美 )之情。
5、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 种类 )多、( 数量 )多,还能感受
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 自由自在 )。
6、 这段话是 ( 动 )态描写。
2. 《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
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 、(3分)
2、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比作流星(仙女的衣裳) 。(4分)、
3、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3分)
3. 阅读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句话。(2分)
2.作者用___写了葡萄的颜色。(6分)
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2分)
(1)葡萄种的地方。( )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3 )
4. 古诗两首
1、
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解释诗的含义。
2、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 庐山 )时题在( 西林寺 )墙壁上的一首诗。
诗人分别从( 横 )、( 侧 )、( 远 )、( 近 )、( 高 )、( 低 )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苏轼字( 子瞻 ),( 宋 )朝人,号( 东坡居士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
4、
5、 《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书写、题写) 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以为、怀疑)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是第( 三 )句和第( 四 )句诗所表达的含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人想起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6、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 宋 )代的( 陆游 ),诗人以( 游 )字贯穿全诗,
诗中( 足 )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许多事情看似无望,实则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7、 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时,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
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D )(2分)
A 面对,面临 B 靠近,挨近 C 到来,来临 D 照着,根据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D )(2分)
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C )(2分)
A 酸甜苦辣等味 B 香、臭等味 C 画的意境 D 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A )(2分)
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6. 春天的校园
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
瞧,旗杆顶上( )的国旗迎着春风飘动着;草地上,草儿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教室旁,( )的柳树舒枝展叶,迎着春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花圃里,( )的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 )的梨花竞相开放;花丛中,呼扇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
春天到了,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下列三个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3分)
旗杆 花圃 呼扇
A qí gǎn 、 huā pú 、 hū shān B qí gān 、 huā pú 、 hū shàn
C qí gǎn 、 huā pǔ 、 hū shàn D qí gān 、 huā pǔ 、 hū shān
2、在文章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下列哪一组最合适?( B )(2分)
A 雪白、鲜红、粉红、嫩绿 B 鲜红、嫩绿、粉红、雪白
C 鲜红、雪白、粉红、金黄 D 鲜红、碧蓝、金黄、乌黑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春天的校园的?( C ) (2分)
A 时间顺序 B 事情发展顺序 C 地点顺序 D 事物的不同特点
4、“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是什么句:( B )(1分)
A 中心句 B 拟人句 C 比喻句 D 过渡句
7. 给句子排排队
( 3 )湖当中,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 5 )湖岸边,垂柳成行,知了叫个不停,一阵微风从湖面吹来,好凉爽啊! ( 6 )青海湖的景色可真美啊!
( 1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青海湖去玩。
( 4 )在湖水的游泳区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游泳,玩得很开心。
( 2 )举目远眺,隐隐约约地看见一片青山和山下的一座大塔。
四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请同学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
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
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写之前要想象主要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
习作一: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混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砒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尤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阴,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赞道:“何处飞来缥缈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据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谨严,庄重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个魁梧高大,神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险峻的凌云栈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口处,坐东西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背就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禁,像披着绿色的袈裟,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l100多年了。一双慧眼远眺峨嵋,近观乌尤,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我们沿着统蜒的九曲栈道去东坡楼,途中还看见了神奇的“一碗水”。这碗水清澈透明,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据说“一碗水”从古到今,经历了风吹日晒,而这碗水还是一滴不
少,所以人们称它是“神水”。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做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已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光辉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等我们这一代少年儿童长大以后,一定要把家乡,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评点:这篇游记以空间转换为顺序,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文章记叙了马尤山、凌云山、大佛、“一碗水”等处景物。其中乌尤寺与大佛写得详细,凌云山、“一碗水”两处写得较简略,“东坡楼”则只是一语带过。这样写,文中有重点,避免了面面俱到、平铺直叙。
习作二:
迷人的鄱阳湖
朋友,你见过我们家乡的邵阳湖吗?如果你没见过,这里我可以给你作个介绍。
鄱阳湖大得很,听大人们说,它是我们祖国最大的淡水湖。打个比方吧,如果说奔腾东去的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飘带,它就是缀在金色飘带上的一颗最大的绿宝石。不是吗?清晨,你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碧蓝碧蓝,渺渺茫茫,好像和万里蓝天连接到一起。这时,它也许会引起你许多通想:驾一叶小舟,越过这万顷碧波,不就可以驶进那令人神往的茫茫宇宙吗?
鄱阳湖更令人陶醉的还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都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你看,湖旁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像姐姐在梳洗打扮吗?这时,要是有一阵微风轻轻吹过水面,我们的邵阳湖又另是一番景致,碧波荡漾,在金色的太阳光照射下,波光流鳅,真叫人心旷神情,流连忘返。如果是刮起了大风,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天,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前赴后继,冲锋陷阵鄱阳湖最叫人喜欢和赞美的,还是它丰盛的水产。我们的鄱阳湖,可真是一座鱼虾的宫殿,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编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听爸爸讲,红眼银鱼在过去是专门用来进贡皇帝的贡品呢,当然,现在它成了劳动人民品尝的补品。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我们鄱阳湖可成了一座“闹市”,一片繁忙的景象。你所!“嘟、嘟、嘟„„”机帆船在远远地给你打着招呼,你还可以乘船去看渔民叔叔捕鱼的情景,当那鱼网收拢的时候,才有趣呢!大大小小的鱼儿在阿里惶惶不安,互相撞击,随着包围困越来越小,密密麻麻的鱼儿有的蹦,有的跳,有的在网上拼命地挣扎,这时,你可以尽情地看那“鲤鱼跳龙门”的情景„„
啊!鄱阳湖,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爱邵阳湖,爱它美丽多姿,爱它物产丰富,我为我们的邵阳湖感到无比的自豪。朋友,你呢?
评点:鄱阳湖美,这篇习作也美。小作者从三个方面描述了邵阳湖的美而迷人。一是鄱阳湖很大:湖水渺渺茫茫,好像和万里蓝天接在一起。二是鄱阳湖很美,多姿多彩:风平浪静的时候,湖水像一面镜子,青山倒映湖中,犹如姑娘在梳妆打扮;微风吹来,碧波尔尔,叫人旷神怡;若起大风,几百里水面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三是邵阳湖物产丰富。小作者在描述部阳湖的美景时,又巧妙地抒发了时家乡的热爱之情。写景有条理,语言代美,是一篇好文章。
习作三:
观 海
人们都说海是变化莫测的,可在我心中,海却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清早的海是最美丽的。碧蓝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与蓝天相接。太阳公公悄悄地露出半边脸,把海水染成一片淡红。四周静极了,只有海水轻轻地冲刷着礁石,就像妈妈在为自己的孩子梳洗打扮。远处,群山起伏,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太阳公公越升趋高,用它耀眼的光芒打破了海的宁静。洒满阳光的海面上波光涮纷,像铺上了一层金子。小浪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调皮地拍打着沙滩,它们捧着一个个美丽的贝壳送上岸来,逗引着孩子们。
是谁为海妈妈头上插了几朵白色的大花?噢,是海鸥。它们在海面上盘旋着,鸣叫着。突然,一只海鸥对着海俯冲,身子刚碰到海水又飞了起来,嘴里还叼着一条银光闪闪的鱼呢! 傍晚,鸟儿们都归巢了,天空中隐隐地可以看见星星。太阳公公劳累了一天,沉入海底悄悄人睡。海面上波浪轻轻起伏,那是海妈妈正在为自己的孩子摇摇篮。时而吹来一阵阵清凉的海风,好舒服!一切都沉睡了,海面又恢复了宁静,只有海妈妈举起的夜航灯在海中央一闪一闪,为夜归的船只指明方向。
啊!我爱你,大海──慈祥的母亲。
评点:小作者把大海比作一位慈爱的母亲,文章紧紧地扣住了这一点:清晨的海“轻轻地冲刷着礁石,就像妈妈在为自己的孩子梳洗打扮”;暮色中的大海摇起摇篮,也是将大海看成妈妈;连浪花都被比做逃出母亲怀抱的淘气的孩子。把大海比做母亲并不新奇,难得的是小作者处处围绕这一点写,词汇丰富,字里行间饱含深情。